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我為什麽要去支教

我為什麽要去支教

我想很多年後,我仍會記得那壹天。夏日炎炎,我在甘肅會寧的土高山。

壹輛鄉間公交在山路上顛簸而行,車輪邊的懸崖深處隱約可以看見壹條早已幹涸了的河流,壹群小尾寒羊悠閑走過。再往遠處望去,便是壹望無際的黃土和大片金燦燦的向日葵,向陽而生,追隨陽光。就像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的會寧人,骨子裏透著倔強,非常驕傲,非常堅強,從不屈服,從不依靠。

我和27位隊友坐在車上,這壹天我們就要結束20天的支教,離開會寧,離開這片苦甲天下的土地。在以後的歲月裏,這片黃土地或許就只能是記憶中的存在。我望向窗外,看著那不斷變換的景致,看著那大片的金黃色。“看到向日葵,我就會想到孩子們。”身旁的隊友說道。我沈默。那裏的孩子,也有如向日葵般燦爛的笑臉,很天真,很快樂,讓人看壹眼就再也忘不掉。

有關孩子:西北大地的葵花就應向陽而生

初到會寧,看到路邊美麗的向日葵,心中總是會泛起壹絲驚喜。壹直都深深熱愛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比如西北大地上的向日葵,燦爛地茂盛著。

“燦爛地茂盛著。”我不知道這個單句在語法上是否正確,但這是我第壹次看到那大片耀眼的金黃時,心中最真切的感受。

於是,帶著壹份很美好的情愫去到會寧,又乘車上山,去我們組的支教點——漫灣小學。

總是會想起那個下午,第壹天看到孩子們時的心情。他們是那樣的羞澀,清澈的眼睛,紅紅的面頰。隊長說,那叫高原紅,像是刻在那裏孩子身上的印記。

我記得在那個下午,第壹次教他們唱歌。沒有仔細備課,只是隨便想了壹首歌來教,是《外婆的澎湖灣》。歌裏唱的風景,他們沒有見過,但是他們都學得好認真。或許高原上長大的孩子,都是有唱歌天分的,只教了兩遍,他們就能唱下來了。

那個面頰像熟透的蘋果壹樣紅的小男孩,總是唱得好大聲,也學得最快。那個下午,我就記住了他的名字,叫宋剛。他第壹個主動要求獨唱,聲音好大,透著西北的感覺。那個聲音,我聽到過兩次。還有壹次,是在我們臨走時。那是我們臨走的前壹天,他突然找到我,問我道:“老師,我可不可以給妳唱壹首歌?”我點頭,然後聽到二十天前我教的那首歌。

“晚風輕撫澎湖灣,白浪逐沙灘……”突然很想哭。海浪,沙灘,椰林……外面的世界。親愛的孩子,那是妳們沒有去過的世界,那是我想要讓妳們去看的世界。我多麽希望,這二十天,我讓妳們記住的,不只是幾句歌詞,幾個單詞。我多麽希望,妳們有壹天,能去看看那個外面的世界。它真的不遙遠,只要妳們有強烈的意願和足夠的勇氣。而這些,我能給妳們嗎?

我不知道,這裏的孩子,是要有怎樣的堅強,才有勇氣去改變祖輩們壹直無力反抗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我不知道,這些臉頰紅紅的高原娃,是要有怎樣的樂觀,才能壹直掛著明媚笑,每天走兩個小時的山路去上學;我亦不知,作為壹個支教大學生,我究竟能給予他們什麽。這些問題,在北上會寧前就壹直困擾著我。終於在離開後,心中有了答案。

離開會寧後,我總是會想起關於會寧的種種。比如那裏的星星,總是那麽亮,那麽美。比如那裏的孩子,總是讓我有那麽多牽掛。

我會想起那個叫石寧的女孩,她有著像“希望工程”的蘇明娟那樣的大大的眼睛,坐在第壹排,聽課很認真。看到我的時候,她總是會笑,然後低下頭。那是我見過最好看最單純的笑臉。

我會想起那個叫連博的男孩子。個子小小的,很聰明,也很調皮。我在黑板上寫壹句英文諺語,他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它的意思。我很喜歡他,但知道他在數學課上玩劃炮的時候,又忍不住想狠狠地教育他。孩子,或許是妳還沒有長大,等妳再大壹點,壹定要知道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好不好?

我總是會想到那個叫劉巧紅的孩子,她說,她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天氣預報,她喜歡聽那些沒去過的大城市的名字,她喜歡旅遊。也是這個孩子,她告訴我,她去過最遠的地方是會寧縣城。忘不了離開的那天,巧紅從山那邊的家裏走過來為我們送行。她問我:“老師,妳什麽時候會回來呢?”

我會想到那個叫劉娜的小姑娘,她總是那麽沈默,不愛笑。她在作文本上寫,媽媽愛弟弟,不愛她。我帶她去山上采野花,告訴她,每壹個女孩子都像花兒壹樣漂亮,西北大地上的孩子應如向日葵般,驕傲的長大。我還記得臨走時,她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來未我們送行。她說:“老師,我會像向日葵那樣長大。可等我長大了,我還能不能找到妳呢?”

終於明白,其實,教師最大的成就感不在於把優秀者變得更優秀,而在於讓羞澀的躲在別人背後的那壹個個自卑的、怯於表達的靈魂昂首挺胸。這也正是支教的意義所在。

有關調研:守著黃土魂走天下

每上完五天課,我們會組織壹次調研。去山上的村莊,走訪農戶家,為我們的調研課題收集資料。隊長說,這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民情。

會寧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接地帶,由於當地自然條件極其嚴酷,自古就有“會寧之苦甲天下”之說。但會寧又是聞名全國的高考狀元縣,有“狀元故裏,博士之鄉”的稱譽。

望不盡的黃土,走不完的溝壑,教會他們踏實地做事,堅強的生活。因極度缺水而受貧的生活,讓他們有壹種強烈的想要改變現狀的欲望。

李紅冰是壹個正在讀高二的女孩,到她們家時,我們壹行人已經走了近壹天的山路,又累又渴。這時,壹旁的院子裏傳來壹個女人的聲音,帶著濃重的會寧口音。同行的甘肅籍的隊友說,她是想讓我們去她家坐坐。我循聲望過去,心中不免有些奇怪,和我們說話的是壹個中年女人,坐在自家的院子的矮墻上,頭發隨意紮著,身上的衣服還算幹凈,但顯然已經很舊了。

這時,壹個看起來比我們略小壹點的女孩打開了門,知道我們是村裏支教的大學生後,笑著招呼我們進屋。屋子是土坯房,窗子開得很小,室內光線有點暗。李紅冰說,這房子是她爸爸小時候蓋得了,家裏沒錢,壹直沒有翻新。屋裏只有很簡單的幾樣家具,桌子雖然擦得很幹凈,但因為使用的年數太久了,已經看不出原本的顏色。李媽媽知道我們是外地來的大學生,很激動地和我們說話,說這裏的人都不相信她,說她曾預測到了汶川地震,說她其實沒有病,希望我們能給她做證明。

“我媽媽的精神不太好,只能靠吃藥維持,有時候發起病來,她會繞著村子跑。”趁著李媽媽去院子的空閑,李紅冰給我們介紹說。“我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可是壹年忙到頭,也賺不到幾個錢。前兩年給媽媽看病,幾乎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爸爸說,不能再填這個無底洞了,還要省下錢留給我和8歲的弟弟上學。”

李媽媽提來茶壺為我們倒水,動作嫻熟就像壹個普通的農家婦女。“我知道村裏人都瞧不起俺們家,說俺有病,說俺們家沒錢。可是俺家娃出息,將來考上大學,走出這個窮山溝,就再沒有人敢瞧不起俺。”李媽媽邊說著,邊笑著看向李紅冰。

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砸鍋賣鐵也要把孩子供上大學。這是長在這片黃土地上的人們的信仰,是他們最大的希冀。骨子裏的倔強與驕傲讓他們渴望改變,不顧壹切困難。而我,只想祝福他們。

回學校的路上,看到很多鄉親在用簡易的機子絞野草。心裏好奇,便走過去打聽。壹位大叔告訴我們,他們是為壹個廠子幹活,做壹天能掙30塊錢。知道我們走了壹天的山路,他執意要我們去他家吃饃。會寧人,總是這樣熱情又質樸。

“我們家也有大學生嘞。”說這句話時,大叔顯得很得意。“我家的二兒子在西藏大學,小女兒在湛江海洋大學。兩個孩子今年暑假都沒有回家,說是在當地打點零工,也省路費。”問道大兒子時,大叔臉上的表情有壹瞬間的僵滯,隨後還是笑著給我們講他出息的大兒子。“大兒子讀高中時,家裏困難,他媽又突然摔斷了腿,只好輟學去蘭州打工。後來因為表現好,老板推薦他去了深圳,現在壹個月也能賺壹萬塊嘞。”大叔說,他總覺得虧欠了大兒子,因為當初沒能把他供到大學。所以現在他總是不要大兒子往家裏寄錢,想自己多打點工,給還在讀書的孩子賺生活費。他希望孩子都能在外地創出壹番事業,不再像他壹樣,壹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臨行的前壹天,那坡村曾和我們聊過天壹個大學生特意騎了兩個小時的摩托,為我們送來了幾個西瓜。他說,他媽媽心裏壹直記掛著我們,盼我們能常來漫灣,盼村裏的娃都能像我們壹樣,上大學,壹步步實現自己的理想。

淳樸與堅強,是會寧人印在骨子裏的品質。祖輩傳下的性格,他們不敢忘記。守著那份黃土魂,他們要擺脫貧困,走向更遠的地方。

有關公益:我們壹直在路上

在會寧生活了二十天之後,我開始熱愛那裏淳樸堅強的鄉親,熱愛那裏的向日葵,愛每壹朵雲,每壹顆星星,每壹個生命。

隊長說,要懷著壹顆感恩的心,去會寧。這句在出發前就聽過的話,終於在離開後,才明白它真正的含義。支教會寧,我們所收獲的,其實遠大於自己的付出。淳樸,樂觀,堅強,這是滲透在會寧人血液中的品質。所有這些,都讓我們心存尊敬,心生感動……我已無法說清,是怎樣壹種愛,推動我踐行公益的行動,讓我想為他們做得更多壹點,讓我從不敢停下。

支教,是壹份夢想,更是壹種責任。我們的團隊自2008年成立以來,已四赴會寧,進行支教調研活動。我們頂著烈日為哪怕是幾百塊錢的善款努力,我們帶著大包的書和衣服,坐幾十個小時最破的綠皮火車硬座奔赴會寧,我們都無怨無悔。

“愛心延續希望,公益妳我同行”,壹直記得隊長說過的那句話,“整個社會大眾的力量是如此的巨大,也許我自己和我們團隊的能力如此有限,但是我相信,有千千萬萬的人,他們會做得比我好千倍萬倍,而這個觸機,誰知道就不是做得並不夠好的我們呢?”

離開,從不意味著支教結束,公益停止。只願公益之路,開滿美麗的向日葵。只願每個孩子的笑臉,都如向日葵般燦爛。如同落在地上的太陽,溫暖著自己,明亮著他人。

盛開,向日葵。

或許每個支教過的人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妳為什麽要去支教?”“妳去呆那麽幾天,能教幾頁書?與其去呆那幾天,還不如給那邊的孩子多寄點錢寄點衣服過去!”

最開始的時候,我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麽回答這些問題。但現在,我想我有了答案。那就是,支教不只是教授知識,更是壹種分享和陪伴。

我把自己的經歷和經驗分享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天氣預報上出現的那些地名,究竟是什麽樣子的。我還可以憑借支教那壹個月和他們建立的聯系,為他們帶來長久的陪伴。

就在上個月的時候,我6年前支教時教過的壹個姑娘在QQ上聯系我。那時候,她還是六年級的小學生。她對我說:“姐姐,我過的不好。我嫁了人,有了壹個兒子,後來男人去外面打工勾搭了別的女人,就不回來了,也不要我了。”

聽著她給我說這些話,我感到有些震驚。在我的想法裏,她還只是那個坐在教室第壹排,上課聽講特別認真的小姑娘。

可是算壹算,她今年也已經19歲了。他們那邊還流行先嫁人生孩子,再領結婚證。可是她生了孩子,男人就和外面打工認識的女人結婚了。

我和她聊了很久。最後,她跟我說,開始時她總覺得不公平,不明白為什麽同樣是努力善良的女孩子,我可以在北京讀書,而她只能壹輩子留在山裏,還得不到幸福。而在和我聊過之後,她覺得心裏敞亮了壹些,覺得年輕的自己也還有希望,覺得能認識我也是壹種幸運。

我想,這就是陪伴的意義和價值。這也是那年支教,對我們兩個人***同的饋贈。

最後還是想再重復壹句:所有有夢想有責任感的支教行為都值得被鼓勵。支教不只是教授知識,更是壹種分享與陪伴。祝福所有的支教人。

?

  • 上一篇:寶馬汽車抹黑視頻資料
  • 下一篇:奮鬥與勵誌成長作文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