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關於絲綢之路的

關於絲綢之路的

1、以瓷器和絲綢、藥材、香料、茶葉(唐朝開始)為主,將貨物拉過去後,大部分是進行以貨易貨的交易,向樓蘭、大月氏、烏孫、大宛、俄羅斯人、土耳其人換得玻璃、瑪瑙等。如今可以在君士坦丁堡的建築裏看到有中國瓷器做為其裝飾品。

2、陸上絲綢之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壹條由陽關,經鄯善,沿昆侖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並),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壹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遊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裏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海上絲綢之路由廣東沿海港口出發,進入南海,沿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過馬六甲海峽,進入今印度洋,沿印支半島最遠到達今波斯灣。

(海上之路就不詳細說了)

3、壹支商隊大概的人數是100人左右,在無數次的前往西域、歐洲的時候,曾經遭到過全軍覆沒的情況。主要是北部風沙大,氣候變化快,人很容易在那裏迷失方向,而且還有可能有沙塵暴。主要是以馬運貨為主,領頭的人要起到帶隊,識別,方向,會說多國語言,壹路之上與他國或其他商客的交流和交易,還有隊伍內的協調工作,他起著壹個使節的作用,責任也是很重大的。有官方的出使的話,是有官別的,私人出使有,名稱什麽的就沒聽說了。(不好意思,那個官別我忘了)

4、上段我也說到了,主要是北部風沙大,氣候變化快,人很容易在那裏迷失方向,而且還有可能有沙塵暴,還有就是缺水,內路地區,如果沒有河,路上的水是很珍貴的,越往西走,水也就越少,找水也就越困難。而且剛開始出訪,有些國家對中國還不了解,所以到訪的人被扣留,貨物被強制接手也是常有的事。有官方的出使的話,是有官別的,私人出使也有,比較少,因為在武帝壹朝對匈奴打戰,所以嚴禁他們私人前往,在張騫出訪回來後,情況有了很大的好轉。其實官商隊和民商隊區別不大,壹個是朝廷派出的,官制文碟上不壹樣而且,官商隊出訪其實也不帶多少兵,頂多20人左右,護人為在戶,只守衛不進行攻擊的。

5、說說“絲綢之路”是大事,但典故也就沒多少了,除了張騫出使西域外,也沒留下多少故事。杜撰的,沒找到。

張騫出使西域有其歷史原因。在公元前168~142年,匈奴不斷對當時西漢的北部邊境形成威脅。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便制定了壹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匈奴趕回漠北去。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想聯絡大月氏壹同對付匈奴。張騫兩度出使西域,歷時20年,遍歷西域大月氏、大宛、康居、烏孫諸國。雖然最後未能說服西域各國對匈奴用兵,但卻促進了絲綢之路的全線開通。

6、絲綢之路從漢代開始興起,到了唐朝達到了空前繁榮時期。唐朝政治制度比較開放,四方諸侯來賀,在唐朝國都的西域也是很多,到唐朝來買賣交易、學習生活等等都有,連做官的也有。唐朝是舉賢任能,不管哪個國家,包括當時的琉球(日本)也是有很多人到唐朝學習和做官的。到了送朝,絲綢之路開始慢慢衰退,這是與宋朝的國力弱小不無道理的。宋朝雖在趙匡胤陳橋兵變下取得了皇位,但看壹下北宋王朝的領土就可以知道,那是比唐朝小了壹半以上,再加上北宋占領了中原地區,而宋朝北部就是遼國、西夏、還有以後的元朝蒙古國,都在盯著宋朝。宋朝也是連年與這幾國交戰,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甚少有人會拉著大批隊伍,帶著大批的交易物品前往西域的,因為他們要經過上述幾國,最大的可能是還沒走到河西走廊,貨物和人都被劫了。所以無人敢去,也沒有願意去西域進行交易。到了元朝統壹全國後,蒙古人壹直沒有停止侵略南征北戰,壹直向西、向北侵略。也就是說戰爭期間也沒有前往西域交易。

到了明朝,永樂帝命鄭和下西洋後,情況發生了轉變。通過海上來進行貿易活動,鄭和六下西洋,船行至阿拉伯半島,最遠到過好望角,至此“海上絲綢之路”的大門被打開。而通過陸路抵達西域費事、費時、費力,遠不如海上來的相對安全和快速。陸路的“絲綢之路”開始徹底的衰退,取而代之的“海上絲綢之路”開始新興。明朝對於陸路的行走也是很不確定的,畢竟山高路遠,路上有可能會發生很多的事,而且派大軍保護也不現實。後又實行了閉觀政策,徹底斷了西去之路的可能。到了明朝時期,沿海經濟相當發達點,漁民私人出海也有可能會到老撾、越南這些小國家,當然交易範圍還是局限在瓷器、香料等物品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寫了我1個多小時,自己寫的也不知道妳用不用的上了,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 上一篇:店鋪海報圖怎麽制作?海報怎麽制作
  • 下一篇:感恩父母的演講稿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