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中國童子軍的創作歷程

中國童子軍的創作歷程

四天三夜的故事■本報實習生饒曉燕本報記者朱大文

10年前(1999),中國的偵察兵隊伍用了四天三夜的時間,獲得了國際偵察兵大賽的最高榮譽獎——“卡萊夫勇士獎”,這也是中國隊唯壹壹次獲得該項比賽的最高榮譽獎。作家詹花了5年時間對參賽選手逐壹采訪,歷經10年,終於寫出了這部近30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

始於1992的“埃爾納突擊”國際偵察兵競賽,是愛沙尼亞國防部組織的國際公開軍事競賽,邀請外軍偵察部隊參加。偵察隊在“敵占區”進行遠距離多課題偵察行動,競賽的內容、環境、時間都超出了生理極限。參與者必須承受35到40公斤的重量。沒有補給,前有圍堵,後有追兵,他們在愛沙尼亞東部的原始森林進行了四天三夜的長途奔襲,這是世界上作戰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完成了14個高難度的技術科目,這絕對是意誌和體力的問題。

卡列夫是愛沙尼亞的重量級人物,是二戰時期的民族英雄,就像嶽飛壹樣,受到中國人民的尊敬。因此,大獎以他的名字命名。

中國隊獲獎後,國內作家藝術家不止壹次向其借鑒素材,如小說《狼牙》、話劇《艾爾娜突擊》、電視劇《偵察兵榮譽》,但壹直沒有正面描述這壹過程的作品。

已經回到麗水的詹平繡說,她寫《中國偵察兵》是為了紀念中國軍人的智慧和勇氣。當年,偵察兵隊是蘭州軍區組建的。作為蘭州軍區政治部創作室的創建者,詹有著強烈的信念,壹定要記錄下中國偵察兵參賽的全過程。

“我選擇報告文學這種形式來寫,就是為了真實還原比賽的情況和中國偵察兵的精神。”詹平繡說,她努力積累各種材料。她從2002年開始收集素材,用了5年時間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她多次采訪參賽選手,讓《中國偵察兵》用文字、表格、圖片、準確的數據真實準確地反映中國偵察兵四天三夜的比賽。

“我們是人,我們不是神。球探即使在場上有過錯也會累。”詹說,采訪中印象最深的是隊員們說的話。在很多小說和電視劇中,偵察兵的形象總是輝煌而偉大的,但在她的報告文學中,偵察兵的事跡和形象得到了真實的還原,雖然不完美,但真實。

能夠如此真實、細致地描述軍隊的故事,得益於詹的生活經歷和熱情。雖然她出生在浙江江南,但她不想要男人。她第八天去了喀喇昆侖,駐紮在羅布泊北緣的戈壁,參與了西氣東輸工程的援建,每天晚上聽著西北狼的嚎叫入睡。無論是在高原還是在雪山之巔,詹都和戰士們壹起在艱難的環境中尋找力量和勇氣。

在此之前,她寫了壹篇長篇報告文學《揮油龍的中國兵》。小說《天空路上的紅絲帶》還獲得了全軍新小說壹等獎和全國人口文化獎銀獎。

士兵突擊,尖刺,亮劍...無論電視劇還是小說,軍事題材的作品都受到觀眾的追捧和喜愛。大家在屏幕上和文字裏都很欣賞壹個革命軍的精神,對軍人的另壹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果說電視劇和小說中還有誇張虛構的成分,那麽長篇報告文學《中國偵察兵》不僅是球場現場和過程的真實照片,更是壹種精神的忠實記錄。

詹說,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純粹的:發自內心,發自敬佩。

  • 上一篇:治療女子不孕的中藥,小說素材,急急急
  • 下一篇:初中英語試講寫作課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