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關於紀錄片選題?

關於紀錄片選題?

壹、努力追求記錄事物本質的真實

人們都不會否認,真實性是紀錄片的生命。作為電視觀眾,選擇看紀錄片,就是想看到最真實的東西,否則會使觀眾喪失對紀錄片的信任感,這個信任感壹旦喪失,整個紀錄片的概念都會垮掉。作為紀錄片的編創者,也是以追求真實性為創作原則的。不論是把紀錄片比作“打造自然的錘子”,還是“觀照自然的鏡子”,都毫無疑問地說明,在紀錄片中,故事的真實性是紀錄片的生命,這也是紀錄片區別於故事片的根本所在。然而,紀錄片決不是現實的原貌,編創者拍什麽,不拍什麽,取舍之中本身已具有了主觀色彩。“真實,實際上是人介入物質世界的產物,是人對物質世界形態的內涵的判定。客觀事物的‘存在’是脫離人的精神世界而獨立的,這個物質世界不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但它又是通過人的感覺去感知的”。因此,壹部好的紀錄片,不是停留在表層的記錄,而是能夠通過客觀事物的深層記錄,表達出體現事物本質的真實。有良知的紀錄片編創者,所努力追求的正是最大化地接近事物本質的真實。

1、捕捉能表現時代本質的紀錄片選題

在電視臺的圈子內有這樣的說法:選題選好了就成功了壹半。這句行話道出了選題對壹部紀錄片的重要性。面對林林總總的大千世界,妳選擇怎樣的題材來拍攝紀錄片,壹百個人會出壹百種選題,這涉及到每個人的興趣愛好、生活閱歷、交友圈子、知識範疇、對周圍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世界觀等等。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依據每個編導的新聞素質,這是我們選擇拍攝社會人文類紀錄片選題最重要的因素。所謂新聞素質,是指對社會與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當年拍攝紀錄片《毛毛告狀》的王文黎老師,是在壹個偶然的機會從別人那裏得知壹個打工妹要打官司的事,很快便投入拍攝,結果不僅拍出了壹個動人的生活故事,也從中折射出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民進城打工,給社會倫理觀念帶來變革的深刻主題;紀錄片《重逢的日子》是編導王蔚在主持對臺節目過程中,遇到了壹位臺灣老兵來大陸尋親,她追蹤拍攝,拍出了壹個令人嘆惋的愛情故事,從壹個側面演繹了海峽兩岸人民渴望統壹的時代背景。2001年5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將中國古老的戲劇昆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看到這壹消息,我想拍攝這個選題壹定是很有藝術和歷史價值的,但是從哪個角度入手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質?我又在報紙上翻看到壹則消息:上海閔行三中的學生學演昆曲。於是我決定從昆曲藝術的傳承這個角度來拍攝,最終獲得了成功。紀錄片《學昆曲記》入圍法國國際音像節(FIPA),受到了外國評委的好評,因為,昆曲的傳承是全世界、全人類***同關註的視角。

2、要有良好的創作心態

制作成功壹部能反映出事物本質真實的紀錄片,需要壹個相對漫長的時間段,在這個階段中,要有壹個不受外界幹擾、耐得住寂寞、潛心創作的心態。記得1991年我開始拍攝紀錄片《德興坊》時,那時也不懂什麽紀錄片的理論,只是想用紀實的手法,拍攝壹部能真實反映石庫門弄堂裏老百姓生活的紀錄片。那時理解的真實,就是生活化,沒有壹點虛假的成分,表現生活原汁原味的東西。於是攝制組在德興坊裏跟蹤拍攝了八個月。弄堂裏的生活,周而復始,瑣瑣碎碎,可我們卻從這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發掘出了普通人真情實感的故事,這些故事又反映出了接近事物本質的真實性,即:20世紀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的住房狀況以及石庫門弄堂裏的人情世故。每壹代人對下壹代都可以成為財富,都可以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但前提是必須真實和有思想。到了2002年,中央電視臺《見證》欄目策劃了“時間的重量”系列,選擇了壹些90年代制作的中國經典紀錄片,組織重訪拍攝。我又重回了相隔10年的德興坊,拍攝10年後的德興坊。這次拍攝的感覺與10年前完全不同,我絲毫找不回10年前的那種真誠和對石庫門弄堂的興趣。根本原因就在於創作心態變了,變得浮躁,變得功利。《重訪德興坊》這部片子因而拍得十分糟糕。所以,當妳遇上好的紀錄片選題,而妳既無創作激情,又無好的心態時,最好是不要拍,因為紀錄片“是要用心來創作”的,拍攝紀錄片“耗費的是生命”。

3、拍攝紀錄片是反復思考的過程

反復思考是為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真實。“呂西安·瓦爾說得好:‘有許多影片,從劇本看,是過得去,導演也無疵點,演員也有才能,但是這些影片卻毫無價值。’這些影片所缺乏的,就是人稱為‘靈魂’或‘吸引力’,被命名為‘存在’的東西。阿倍爾·甘斯(法國導演)說過:‘構成影片的不是畫面,而是畫面的靈魂’”。我理解這裏所指的“靈魂”,就是作品的創作靈感和思想火花,就是好的作品要具有深刻反映事物本質真實的深透性。人非天才,對於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往往要有壹個過程,由表及裏,由此及彼,才能達到認識的深度。我拍攝《德興坊》時,最初並不想涉及住房問題,因為那時住房尚未商品化,老百姓住房困難,怨氣很大,政府壹時也無法解決,當時被列為敏感為題。但是既然要拍攝老百姓的生活,要表現事物的真實,這個問題是回避不了的。為此我經歷了幾個回合的思考,最終將著眼點放在了住房問題上,真實地記錄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狀態。所以,壹個好的紀錄片編導,應該是壹個擅長思考、有思想的人。俗話說“文如其人”。紀錄片作品也是如此,編導必須心中有,才能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二、努力追求紀錄的藝術

對於紀錄片而言,“記錄”是壹個重要的概念,它是紀錄片事實的載體,是表意語言的構成基礎,是表現手法的顯現形式,是拍攝記錄的壹個過程。約翰·格裏爾遜將紀錄電影明確地定義為“對現實的創造性處理”,這個定義的積極意義在於否定了那些簡單復制日常生活的紀錄片,將紀錄片劃分到藝術創作的範疇。因此,追求紀錄片的藝術性,是創作紀錄片的重要環節。

“紀錄片是拍出來的”。紀錄片不同於故事片,故事片在事先有完備的劇本,所有場景和鏡頭都是人為安排的。紀錄片則完全不同,不僅事先沒有劇本,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自然狀態的(情景再現除外),是攝制人員在現場的記錄。現場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空間狀態,過程則是客觀事物運動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此,攝像機在現場要從壹切有利的角度去搶拍正在進行著的事物。拍攝的好壞,直接影響紀錄片的成敗。

1、在現場要入戲

在每壹個特定的場景拍攝,都有其特定的內涵,這需要攝制組全體成員(編導、攝像、錄音、燈光),都能很快地進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協調壹致,緊張工作,精神狀態絕不能遊離在拍攝場景之外。拍攝主體處於正在進行時,它是主動的,而妳是被動的,處於被動方的妳必須註意力高度集中,否則被拍攝的事物稍縱即逝,後悔莫及,直接影響記錄的真實性。每壹位攝制成員只有進入到正在拍攝的情景中去,才能做到有預見性,預見到下壹步可能發生的情況,準確無誤地捕捉到事物的發展過程。在紀錄片《學昆曲記》中有這樣壹個情節:陳婕到北京昆劇院去報考,在大廳裏,陳婕看著別人考試,心裏緊張,她突然轉身朝門外跑去,原來,她是想到外面練練嗓子,把嗓子開壹開。開始攝像不知陳婕要幹什麽,但是他很快就敏感到她可能要練嗓子,於是抗著攝像機緊隨其後,記錄下了這壹過程。在這個突發情節的長鏡頭中還有壹個小小的處理:陳婕有點害羞,不願讓人看見她練聲,她跑到壹座房子後面藏了起來。攝像龔衛沒跟上去,而是停在遠處,從空間錄下了陳婕練嗓的聲音。這個處理非常之好,不僅使事情顯得更真實,而且留下了空間,使人更有回味。所以,拍攝紀錄片對攝影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僅要有嫻熟的攝像技術,還要有對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以及較強的敬業精神。

2、在現場要有創作激情

吉加·維爾托夫稱攝像機為“電影眼睛”,他說:“電影眼睛在事件、空間內工作和移動,以完全不同於人眼的方式進行觀察和紀錄印象。”應該說,“電影眼睛”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高於生活本身就體現了創作過程。這種創作不是虛構,而是在於發現。在拍攝現場,攝制組全體成員都應有飽滿的創作激情,用不同於人眼的方式進行記錄,攝影機不僅記錄生活的圖像,而且要記錄生活的情境。圖像是實物的復制形式,具有表意的符號功能,而情境是壹個完整的、具體的敘事概念。因此,攝影機不能只是機械地復制圖像,而是應該完整地記錄生活的情境。這個情境之中,既有事物的主體,也有環境、背景;既有敘事的語言,也有想象、抒情的語境。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靠的是創作的激情。在拍攝紀錄片《上海灘最後的三輪車》時,我們了解到陸文義老人自從老伴死後,壹直孤獨地住在壹間租來的小屋裏,生活十分悲涼。我們攝制組追蹤拍攝到他家裏,註意到墻上掛著他老伴的遺照,攝影師建議老人將鏡框的積灰擦拭幹凈,老人輕輕地將鏡框擦了擦,壹切都是那麽自然,攝影師將這個場景記錄了下來。片子播放時,許多觀眾說,看到這個鏡頭,禁不住流淚了,這個鏡頭那麽有感染力——這是攝影師帶著激情而生發的“電影眼睛”。我相信,只要我們帶著激情去拍攝紀錄片,就會在各種場景中有新的發現。

三、紀錄片是編輯的藝術

紀錄片同故事片壹樣,是靠鏡頭和鏡頭間的組接變化來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語言。後期的編輯工作,是把這種特殊的藝術語言付諸實現的關鍵環節。這壹階段的創作,對紀錄片而言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愛森斯坦認為,“主題”(theme)是壹個使作品的每壹部分具有意義的結構,隨著作品這壹思想或主題在時間上的展開,它便獲得了節奏的形式。即隨著各部分在時間上的發展,它們之間具有表現力的相互關系便構成節奏。從愛森斯坦的這壹觀點可以看出,“主題”涵蓋了作品的內容、思想、結構和節奏,高度概括了後期編輯工作將要達到的目標。

1、提煉主題

制作現實題材的紀錄片,主題有可能是在定選題時就確立了的,也有可能是在拍攝過程中確立的,但無論如何,在拍攝的中後期,主題壹定已經確立。而後期編輯是實現主題和完善主題的具體操作階段。首先要將前期拍攝的素材進行整理。因為在前期拍攝中,由於主題的不確定性和人物、事件的不確定性,拍攝的素材會很多。壹般我制作紀錄片的片比大約在30比1,即拍攝30分鐘素材,可以編成1分鐘的紀錄片。當然,這得根據個人的創作習慣,有人更多些,有人更少些。所以,後期要根據主題和內容的需要,將脫離主題的素材去除。如果說前期拍攝是做加法,那麽後期編輯就是做減法。提煉主題的過程,就是“要求作品的每壹部分都含有統領整個作品的那個主題”(愛森斯坦語)。這個過程往往會很痛苦,因為在拍攝過程傾註了太多的感情,會產生思維的慣性,往往舍不得剔除有些自認為精彩的情節和場景,而這些情節和場景又遊離了主題。所以這個過程必須是很理性地來完成。不然的話,這也想要,那也舍不得放棄,把這些素材編輯在壹起,相互之間缺少邏輯聯系,弄得雜亂無章,主題不突出,節奏上不去,絕對成不了好的紀錄片。

2、找到壹種最恰當的結構方式

紀錄片發展到今天,整個趨向是敘事和表現方法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說教走向多元。僅有真實畫面的紀錄片是遠遠不夠的,觀眾想看真實生動而又具有深刻內涵的東西。格裏爾遜主張,紀錄片拍攝“門前石階上發生的戲劇性事件”。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故事,觀眾是帶著壹定的期待來看敘事片的。“戲劇性”和“故事性”永遠是引人入勝的重要元素,講壹個動人的故事,是對所有紀錄片編創者提出的挑戰。有的紀錄片題材,本身就是壹個故事,本身就具備戲劇性的元素:人物、事件、矛盾沖突……比如紀錄片《毛毛告狀》、《重逢的日子》等,就是這壹類的選題。然而大部分紀錄片選題,本身沒有很強的戲劇性。只有壹些零零碎碎的情節,如何將這類選題的內容和情節組織好,編得觀眾愛看,這得依靠編創者積極開動腦筋,調動各種手段,多嘗試幾種編輯方案,多次反復,找到壹種最恰當的結構方式,方能成功。我在編輯《學昆曲記》時,就遇到了挑戰。我們從學校新學年的開學那天開機拍攝,經歷了學校昆曲劇社招收新學員,新學員接受啟蒙教育,追蹤三位學員的成長過程,壹直到其中壹人報考專業劇團,最終被錄取,走上獻身昆曲藝術的道路。起初我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建立結構,編了100分鐘,總感到節奏拖沓,敘事方式沒有起伏。我又在原來基礎上加以緊縮,去掉了壹個人物,再去掉壹些多余的情節,編成了80分鐘。然而,通篇看下來,還是有節奏拖沓的感覺。另外壹個難以處理的是,結尾壹場孩子們的匯報演出,鏡頭十分精彩,內容也有深度,展示了孩子們稚嫩的表演,折射出中國昆曲藝術後繼有人的思想內涵。然而,這場鏡頭用多了又像戲曲節目,用少了總覺得不過癮。後來,我采用了另壹種結構方式,將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列為壹條主線,這條線是以時間順序建立的;第二條線是孩子們的匯報演出,這是時空集中的壹條線。這兩條線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了壹種愛森斯坦提出的復雜的蒙太奇概念,即被愛森斯坦稱之為“理性蒙太奇”——即兩個互不相幹的和不完全的意義在碰撞後生成壹個全新的意義。這個結構,改變了拖沓的節奏,從視覺上註入了壹種新的元素——美學。後來紀錄片《學昆曲記》成片為64分鐘,內容不僅沒有減少,藝術性和思想性顯然也提高了。“畫面再現了現實,隨即進入第二步,即在特定的環境中,觸動我們的感情,最後便進入第三步,即任意產生壹種思想和道德意義。”

紀錄片擁有其它媒介無法取代的獨特魅力,擁有認知世界和認知自我的強大功能,是富有啟發性的文化內涵的藝術。作為從事紀錄片創作的專業人員,應切忌浮躁,努力遵循紀錄片的創作原則,努力探尋紀錄片的藝術創作空間,對選題進行深層記錄。那麽,我們的熒屏上就會少壹些浮躁之作,多壹些有價值的紀錄片。

  • 上一篇:怎樣挑選古箏
  • 下一篇:各地方戲的劇種分別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