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關於趙季平

關於趙季平

趙季平

趙季平,中國電影作曲家。1945年生於甘肅平涼。1970年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1978年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1980年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作曲、副院長,中國音協陜西分會副主席。現任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副會長等職。自1984年為電影《黃土地》作曲以來,先後為四十多部影片作曲,其中為《大閱兵》、《紅高粱》、《菊豆》、《五個女子和壹根繩子》、《大紅燈籠高高掛》、《烈火金鋼(上下)》、《心香》、《秋菊打官司》、《霸王別姬》、《活著》、《炮打雙燈》、《步入輝煌》、《黃沙·青草·紅太陽》、《變臉》、《風月》、《日光峽谷》、《秦頌》、《孔繁森》等影片所作音樂多次在國內和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可以說,他的名字與中國新時期電影最輝煌的成就緊緊地聯系在壹起。

趙季平從小就酷愛音樂,在音樂學院時,他苦苦鉆研,加上他頗具靈氣,已小有名氣。此後,他幾乎涉及了音樂創作的各個領域:小合唱、表演唱、民族管弦樂、交響音樂、歌劇、舞劇、戲曲音樂等等,顯示出他多方面的創作才華以及深厚的藝術功底。他成為電影作曲家後,在創作風格上歷經了三個階段:壹是在《黃土地》中,音樂與影片風格壹致;二是《紅高粱》時,音樂已完全融入電影,加強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三是到《大紅燈籠高高掛》時,音樂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超出了影片,達到壹種新的境界。趙季平認為電影音樂應該賦予電影以靈魂,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電影不僅是視覺藝術同時也是聽覺藝術,電影作曲家要在有限的時空範圍內,根據影片情節、畫面、氛圍進行創作,這就有其特殊性,而趙季平在音樂與畫面結合方面有其獨特悟性,能很快根據導演意圖創作出具有靈性的音樂,他創作的電影音樂不再只具有協調作用和媒介作用,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畫面所未能表達的深層感情,使音樂和畫面的結合渾然壹體。他對各種類型的電影,悲劇性的、色彩性的、史詩性的、城市風情的或民俗的,都能得心應手地處理,從整體設計到細微末節的音樂布局,使每部音樂既與影片融為壹體,又體現出他獨具匠心的音樂設計和鮮明的個性。他為人謙和,許多名導演都願意與他合作,而他通過敏銳的藝術感覺捕捉到那些合作者對電影音樂的理解,使得配合更加默契。由於他在中國電影音樂創作上的突出成就,1996年初,應邀參加在瑞士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電影音樂節,在電影節上他與外國同行進行了藝術交流。

與張藝謀合作影片:

紅高粱 (1987) —— 原創音樂

菊豆 (1992) —— 作曲

秋菊打官司 (1993) ——.作曲

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2) —— 作曲

趙季平

男,漢族,1945年8月出生,河北束鹿人。1970年6月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國家壹級作曲。

1970年7月參加工作,長期從事音樂創作。1985年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91年至今任陜西省歌舞劇院院長,並兼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文聯副主席、陜西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電影音樂學會會長和陜西省八屆人大代表、黨的十五大代表、陜西省第十屆政協委員等職務。是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

他贏得了電影音樂界的高度評價和贊譽,成為我國目前電影音樂界獲獎最多、獎次最高的音樂家。電影《紅高粱》獲第八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五個女子和壹根繩子》獲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孔繁森》獲第十六屆“金雞”獎最佳作曲獎;電視劇《水滸傳》獲第十六屆“飛天”獎最佳音樂獎,其中“好漢歌”獲最佳歌曲獎、《嫂娘》獲第十八屆“金鷹”獎最佳音樂獎;歌曲《黃河鼓震》、《西部揚帆》獲“五個壹工程入選”獎、歌曲《祖國強大、國旗增色》獲建國五十周年歌曲征集壹等獎、《第壹交響樂》獲首屆“金鐘”獎優秀作品銅獎。

他的作品:琵琶協奏曲《祝福》和管子與樂隊《絲綢之路幻想曲》已錄制唱盤,發行世界。在日本東京、京都相繼舉行個人音樂會。他與日本JVC唱片公司合作推出激光唱片《黃河遙遙》及系列電影激光唱片,為中國電影音樂走向世界開了先河。2000年上半年他為臺灣舞劇《大漠孤煙直》創作了音樂,使舞劇在臺北首演成功。95年作為亞洲唯壹代表參加了在瑞士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電影音樂節,並拍攝專題記錄片《音樂家——趙季平》在世界各地播放,1998年作為大陸唯壹壹位音樂家,他的作品被美國華納·特得克古典唱片公司簽約錄制。2000年6月他創作的交響音畫《太陽鳥》、交響敘事詩《霸王別姬》由柏林愛樂交響樂團在壹年壹度的“森林音樂會”上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同年7月他的室內樂作品《關山月——絲綢之路印象》被大提琴家馬友友選中,並在美國成功首演。2001年他作曲的舞劇《情天·恨海圓明園》已經在北京首演。2003年3月他應邀在香港成功地舉辦了《樂壇神筆——趙季平專場音樂會》

1 趙季平部分作品

1.管子協奏曲《絲綢之路幻想組曲》(1983)

作曲家看著父親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壹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總讓作曲家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經過時間的孕育,他用音樂解構

了古絲綢之路上的音樂之旅:《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

2.民族管弦樂《黃土地組曲》(1993)

原是為1984年陳凱歌電影《黃土地》而作配樂。陳凱歌是在聽了《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後才接受他的攝像師張藝謀的建議,選用了趙季平。其後,作曲家對原電影音樂和插曲進行濃縮提煉重新編配,形成了壹部有鮮明特色的陜北風情音樂畫卷。

3.交響組曲《大紅燈籠高高掛》(1994)

此作原為1991年張藝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配樂。作曲家三年後將它改編成交響組曲,2002年進行了第二次修訂。音樂的基本素材取自京劇西皮流水的引子加工而成的“循環圈”,以五個樂章的女聲合唱的無詞歌、樂隊、京劇打擊樂的另類非常規組合。

4.電影配樂《大話西遊》(1995)

原為1995年香港導演劉鎮偉電影《大話西遊》而作。趙季平在1994年初看到這個原叫《大話東遊》的本子後,覺得它簡直在瞎胡鬧。他花了壹個月的時間,在很輕松的狀態下完成了《大話東遊》的全部配樂,樂曲總長度有壹個多小時。結果電影出來之後,並沒有完全按他的創作,但趙季平覺得使用得很巧妙。

5.室內樂《關山月——絲綢之路寫意》(2000)

此曲作於2000年,是趙季平專為馬友友的“絲路計劃”創作的。同年7月,馬友友在美國成功首演,由此還吸引了約翰·威廉姆斯特地前來捧場。此曲收錄於馬友友2001年8月錄制完成的《絲路:當陌生人相遇》專輯中。

6.民族管弦樂《蘆溝曉月——大宅門寫意》

作於2002年,原是為風靡世界各地華人的電視劇《大宅門》所作配樂。後作曲家將電視劇中的音樂主題改寫成這部樂隊作品,又加了壹個副題“蘆溝曉月”,以突顯京城的風格和韻律。

  • 上一篇:看了受益無窮的勵誌說說:有些人善於變痛苦為動力,善於變煩惱為
  • 下一篇:柔性材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