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 第四章平行線的知識點

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 第四章平行線的知識點

第四章 平面圖形及其位置關系

壹、學生起點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對點、直線(線段)、角這些基本的幾何元素有了很深的認識,並從數量的角度學習了線段、角的度量以及線段大小、角的大小比較,並且小學中已接觸到“平行”知識,應該說學生在知識儲備方面很充分。在學習方法方面多次經歷了通過畫圖、折紙、合作、交流等活動來研究探索問題的過程,學生對今天研究“平行”的定義和性質所采用的方法能適應。由於新課程的理念和教材的設計,學生對操作探究的興趣濃,積極性高,有較好的合作交流的習慣與方法。同時學生也已習慣從身邊生活的素材提煉出數學的素材,對定義的歸納和性質的提煉有較好的知識和方法準備。

二、教學任務分析

本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是:1、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提煉出兩直線平行的定義,並會用符號表示和讀出來;2、會用三角板、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紙或方格紙中畫出平行線;3、在大量操作探究活動中探索並歸納出平行線的有關性質。其中,提煉與歸納有關平行線的性質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這課時是通過兩直線的位置關系來研究問題,變換了問題研究的角度,教學中應提供大量的現實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素材中歸納出“平行線段”、“平行線”的定義,並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經歷平行線的性質探索,發展學生的幾何直覺和合情推理能力,初步體會研究數學問題的方法。在課前應讓學生準備好田字格紙壹張、鉛筆,三角板兩個或直尺兩個。

三、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時由如下幾個環節構成:呈現素材,鋪墊引入----類比思考,歸納定義----動手操作,掌握畫法----合作交流,歸納性質----性質運用,鞏固新知----總結新知,再現重點

第壹環節 呈現素材 鋪墊引入

內容:

通過情境,引入問題。多媒體出示圖片,即雙杠(兩橫杠或其中的兩支柱,壹定要指明對象,鐵軌也是如此)和兩條鐵軌的壹部分,同時還借用教室中的黑板上下(左右)邊沿引導學生把圖片中的橫杠、黑板邊沿和鐵軌的兩條鋼軌等在黑板上模型化為線段,讓學生回憶兩條線段間有何位置關系。

目的:

由於學生在小學四年級已學習平行等內容(但當時未定義),很容易說得出它們是“平行關系”的結論,進而追問“憑什麽得到它們是平行關系?”其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兩線段沒有交點”。這個引入的設計是出於如下考慮:平行線的定義是針對兩直線而言的,而直線向兩方無限延伸,這樣顯得較抽象,並且限於平行直線的素材很少的局限,所以首先讓學生接觸平行線段,讓他們直觀感受兩線段平行的關系,並體會兩線段平行沒有交點。以上素材事先都安排在同壹平面內,為了突出定義中的“在同壹平面內”,先讓學生擺弄手頭的筆和列舉生活中的平行線段,引導學生兩根鉛筆在異面中,無交點,但它們不平行,從而強調兩線段必須在同壹平面內。

效果:

從學生熟悉的素材出發,避免生硬的定義,依靠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感受,自然的引入學習的內容——平行。同時學生也會舉出壹些的平行例子。

第二環節 類比思考,歸納定義(平行線段的定義)

內容:

(1)平行線的定義。

提出問題:將直線AB平移到CD位置,這時,AB、CD有何位置關系?

(2)兩直線平行的表示。

(3)出示以下兩張照片和教室中的異面墻線。

提出問題:對於滑雪,提出要保證迅速、快捷、安全的滑動,關鍵要註意什麽?

閱兵的壯觀體現在何處?教室中的墻線之間有什麽關系?

目的:

對於(1),由於有平行線段為基礎,很容易得出直線AB與CD平行,從而歸納出兩直線平行的定義:在同壹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直線叫平行線。

對於(2),采用了“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中的內容”這種學習形式,以加強學生的數學閱讀與理解能力。

對於(3),滑雪的圖片是為了鞏固運用平行的定義和體現平行在生活中的表現。國慶閱兵圖片,體會平行美;再舉教室內前後異面墻角線的反例,強化定義中“在同壹平面內”的部分。

效果:

學生通過閱讀來掌握平行線的表示,由於學生個體有差異,因此教師有必要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可以通過請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回答壹些問題的方式了解。

第三環節,動手操作,掌握畫法

內容:

(1)借用第二環節中的平移直線問題,請兩個同學合作在黑板上操作,利用三角板、直尺,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

(2) 請學生在各自的方格紙上畫出兩條平行線,並用“‖”表示和讀出。

目的:

(1)請學生示範的目的是形成示範,強調“平移”的含義,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壹“落”、二“靠”、三“移”、四“畫”的步驟;

(2)讓學生在各自的方格紙上畫出兩條平行線,並用“‖”表示和讀出來。是希望通過該問題,讓學生畫出“斜”的平行線,進而得出“過任意由若幹相鄰方格組成的長方形的對角線畫壹直線,再按相同的方式畫出另壹條直線或線段,得平行線。”在這裏讓學生意會,不壹定要總結出這個文本的結論來,教師也不必板書,但斜畫的方法的驗證要掌握,即用平移三角板或直尺來直觀地檢驗。

通過(1)(2)總結通過平移在同壹平面內可以畫出壹組平行線。

效果:

對於內容中的(2),學生很容易得出水平、垂直的兩種畫法,對於斜畫的方法,不是所有學生自己都可以畫出。教師要在學生中巡視,給予壹定的點撥,發現學生的作品,鼓勵學生畫出斜方向的平行線。

第四個環節 合作交流,歸納性質

內容:

(1) 完成書上P153“議壹議”的內容。

探究點有如下幾個:1、這壹點的位置壹定在直線外才可畫出平行線;

2、過直線外壹點存在平行線;

3、過直線外壹點有壹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

(2)通過同學們畫出的結果進行比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所發現的結論,最後加工成平行線性質1:經過直線外壹點有且只有壹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性質2:平行於同壹直線的兩直線平行。

(3)利用雙桿圖片(強調支撐柱都是豎直的)來鞏固性質2,並完成P154隨堂練習及習題1、2)。

目的:

內容(1)的安排為學生學習平行線性質1,作了鋪墊和準備;內容(3)的安排為了鞏固平行線性質2。

效果:

對於內容(1)中的第壹個探究點,在巡視中發現這壹點在直線上的典型,從而引導學生明白這“壹點”壹定在直線外。

第五環節 性質運用,鞏固新知

如圖,壹塊不規則的木板ABCD(AD、BC不平行,AB、CD不平行),如何鋸出壹個平行四邊形(小學已學平行四邊形,在這裏要強調兩組對邊平行)。

方法很多,鼓勵學生的創新和開放思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不斷追問學生每種畫法下的平行四邊形是否唯壹,從而鞏固性質1。

在習題第3題中拓展為:1、另畫壹條線段F1G1,它是否與HI平行等;

2、題中未強調平行且相等,所以在拓展1中,線段長短可由學生自已確定,端點不壹定在交點處。

第六環節 總結新知,再現重點

平行線定義:標註關鍵字眼

表示方法及讀法:

畫法:

性質1:

性質2:

歸納小結,總結要點與重點,使關鍵性知識、能力、方法、情感目標再現,總結中應盡量讓學生各自表述所獲感受及疑難處。

作業:P155的“數學理解”,可追問壹下為什麽。

  • 上一篇:對外招生,介紹自己學校的短文500字
  • 下一篇:2022社區開展母親節活動方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