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剪紙藝術

剪紙藝術

中國

祁縣的剪紙藝術

祁縣地處山西腹地的晉中盆地,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有著文化藝術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素有“剪紙之鄉”的美稱。祁縣民間剪紙不僅品種繁多、內容豐富,而且構思巧妙、寓意深刻,人物花草、民情風俗、鳥獸魚蟲,無其不有。無論是歲時節令、居住、服飾,還是誕生、成年、婚葬、壽筵,到處都能看到五彩繽紛的剪紙,給人壹種生機勃勃的鄉土氣息。

剪紙的發展

祁縣剪紙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年)修建的漢司徒王允祠堂,隔扇、壁飾就出現了金薄片、陶片、木片鏤空雕刻的類似剪紙的圖案。至唐武德三年(620年),民間巧手將雕刻技藝的鏤空雕發展演變為剪紙,逐步流傳開來。其實剪紙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的周朝。《史記·晉世家》中記載有“剪桐封弟”的典故。相傳周成王小時候,有壹天他和弟弟叔虞玩耍時,把壹片梧桐葉剪成玉圭的形狀,對叔虞說:“我就用這個來分封妳吧。”幾天後,周公請求成王選擇吉日封叔虞為諸侯,成王說:“我和他開玩笑呢。”周公道:“天子無戲言,天子說出的話,史官要如實記載它,樂工要唱誦它,士大夫要傳揚它。”於是,周成王把唐封給了叔虞。叔虞日後被稱為唐叔虞。公元前2世紀,古人發明了紙,於是開始有剪紙出現。由於有這樣壹段富有吉祥意義的典故,剪紙從壹開始便作為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逐漸流傳開來。

在唐、宋時期,剪紙已作為壹種吉祥喜慶的飾物在民間廣為流傳。清朝中期以後,祁縣剪紙作為民間裝飾的工藝品之壹才真正繁榮起來。當時正是晉商繁盛時期,經濟的繁榮帶動了民間工藝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剪紙作為壹門藝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祁縣剪紙像開放在山野間的小花壹樣默默地植根於廣大農村,“芝蘭生於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它作為壹種裝飾品、吉祥物,以其特有的魅力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剪紙的素材

作為民間工藝的剪紙,其素材多源於人們生產生活中喜聞樂見的形象材料,有寓意吉祥的花、鳥、魚、獸,有流傳久遠的神話故事、戲曲人物和民俗故事等。祁縣剪紙題材廣泛,往往與當地風俗習慣密切結合,而且於樸實中傳神,造型獨特、構思巧妙,使人回味無窮。根據其表現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六類:

1.以人們喜愛的飛禽走獸、花卉瓜果反映人們求取吉祥、祈盼幸福的美好願望。如在祁縣壹帶常見的十二生肖是很有特色的剪紙作品,每壹幅都惟妙惟肖、玲瓏剔透、各具特色。“豬”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很醜陋的動物,但經過剪紙藝人的藝術加工後,胖胖的小豬變得活靈活現、憨厚淳樸,十分可愛。“喜鵲登梅”,以鵲象征“喜”,“梅”取諧音“眉”,表達壹種吉祥的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門。千百年來,喜鵲被我國人民稱為報喜鳥,如果聽到門前樹上喜鵲的叫聲,那麽將會有親戚到來。“梅蘭竹菊”為花中“四君子”,人們經常借梅之傲骨、蘭之清雅、竹之有節、菊之高尚來比喻君子的高風亮節。又如在農村廣為流行的“四果圖”,是以石榴、桃、香元、佛手四幅為壹組,以石榴象征多子,以桃象征多壽,佛手諧音“福”,比喻多福,表達人們的壹種美好願望。

2.以“福祿壽喜”等為主題表達人們希望富貴長壽的願望。“福祿壽喜”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具有吉祥意義的漢字,人們認為福祿壽三星齊聚才是沒有缺憾的人生,有福有祿有壽才能稱之為喜。這類主題大多采用漢字藝術,同時周圍以各種與之相諧音的吉祥動、植物作陪襯,如表達“壽”,人們通常以中國傳統書法“壽”字為中心構圖,再圍繞與壽有關的吉祥物,比如松、柏、桃、鶴、鹿、靈芝、佛手、綬鳥等,形成獨具特色的剪紙藝術。如“祿”以人物造型老壽星隱含漢字“祿”,同時把葫蘆等象征福祿的吉祥物巧妙地組合在壹起,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如“禧”字周圍配有蓮花、石榴、佛手,構思精巧、寓義深刻、風格獨特,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3.大多數的老百姓在剪紙過程中,往往還寄托著自己對家庭生活富裕安康的美好願望。如民間剪紙“金玉滿堂”,其實剪的就是兩條魚,“金魚”與“金玉”讀音相同,池塘的“塘”字與堂屋的“堂”字讀音也相同,民間以諧音取其意,便是金玉滿堂,期望家中堆金積玉,富貴榮華。又如民間剪紙“連年有余”,人們喜歡把蓮花和魚剪在壹塊,“蓮”取諧音連,“魚”取諧音余,象征豐衣足食、家有余糧;其它還有“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藝術品。

4.以家庭和諧興旺、子孫綿延為主題。家族興旺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和希望,祁縣剪紙藝人常常把自然界的動、植物人格化,通過其諧音,反映當地人們的民俗、信仰、生活習俗,如過去人們喜愛的“蓮生貴子”,以蓮花的“蓮”取諧音“連”,反映人們求子的心理以及多子多福的願望。又如過生日、滿月要在門楣上貼壹幅剪紙,以示祝賀,其外型為壹對“葫蘆”,中間剪出壹些花紋,細看像壹個活潑可愛的娃娃,壹是祝其健康成長,二是葫蘆蔓長,寓意瓜瓞延綿,子孫眾多,家族興旺發達。另外還有水仙、蘭花、葡萄以及“麒麟送子”等,都是常見的題材。

5.以趨吉避邪為題材,希冀獲得精神上的安慰。春天,萬物復蘇,毒蟲壹類也四處活動,為免受其害,祁縣壹帶傳統習俗要在五月端午節剪“五毒圖”、神牛、老虎,並貼於門上,希望除魔避邪。

6.壹些流傳廣泛的歷史人物、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歷史典故也是剪紙的優秀素材。如老鼠娶親、劉海戲金蟾等。老鼠娶親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剪紙內容,老鼠娶親的故事據清俞越《茶室叢鈔》:老鼠生了個女兒,它的父母非常喜愛它,要把它嫁給壹個有權有勢的女婿。它們認為太陽高高懸在空中,應該是世界上最高貴的了,就求太陽作它們的女婿。太陽說不行,後來又找到烏雲、風、墻,最後找到貓,貓壹聽很是高興,說好當晚娶親。這天正是正月二十四日,當花轎擡著新娘還沒來得及下轎結拜時,老貓壹口先把新娘吃掉了。其實,春天正是老鼠繁殖的季節,故正月裏要舉行壹次捕鼠的集體行動,稱為填倉節,每到正月二十五日的前夜,百姓們誘鼠出洞,放貓擒拿老鼠,以保護填好糧米的倉房。剪紙老鼠娶親巧妙地把這壹傳說故事、民間習俗生動活潑地表現了出來。“劉海戲金蟾”中的“劉海”是傳說中的招財童子,民間流傳有“劉海戲金蟾,步步撒金錢”的說法。所有這些都極為明顯地體現了人們希望家庭生活富足的美好願望。

隨著剪紙藝術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更新,壹些在人們心目中具有紀念意義的人和物作為剪紙的新素材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如毛主席頭像、奧運福娃等。除此之外,祁縣剪紙還有臉譜、八仙、男耕女織等上百個品種。它構思精巧,創意獨特,風格各具特色,使人回味無窮。

剪紙的特色

祁縣地處山西腹地,是漢民族聚居區,剪紙作品集中傳達了漢民族的民風習俗。總體來說,祁縣剪紙多為單色剪紙,且具有粗獷、簡練、質樸的特點。明清時期,祁縣商業發達,為晉商富庶之地,南來北往的商人匯聚於此,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民族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民間工藝的發展和交流,所以祁縣的剪紙特點又兼南北風格,集南方的婉約典雅、纖細繁密和北方的純樸粗獷合而為壹,呈圓潤秀麗、纖巧精細的風格。祁縣剪紙最有代表性的是“蟈蟈戲白菜”,這副作品剪於上世紀50年代,由祁縣72歲高齡的暢庵貞老人所剪,線條細膩、栩栩如生,就連蟈蟈後腿上的細毛毛都壹根壹根地剪了出來。而且她的剪紙有壹個特點,即剪紙上用針紮有許多小眼,貼到窗戶上,夜裏透過燈光的照射,好像許多小珍珠。這幅作品現在祁縣民俗博物館展出。

剪紙的用途

剪紙最大的用途便是作為窗花,帶給人們吉祥喜慶的氣氛,但窗花只是剪紙用途的壹項,剪紙的用途還有很多,如婚喪嫁娶,為長者祝壽,給小孩過滿月,過生日,家家戶戶都要按照傳統習俗進行剪紙。誰家辦喜事了,臉盆上、箱櫃上到處貼滿漂亮的喜字剪紙裝飾品,通常還有“麒麟送子”、“鴛鴦戲水”、“龍鳳呈祥”、“鳳戲牡丹”、“龍戲珠”、“魚戲蓮”、“如意石榴”等喜慶祝福的剪紙,簡單活潑的藝術形式會給新房增添濃濃的喜慶氣氛。

在民間喪葬禮儀中也會經常見到剪紙作品,老人去逝後用的歲歲紙、搖錢樹、金山銀山、轎車大馬、幡子都是很好的剪紙藝術品。

剪紙還用於給各種刺繡作品做底樣,如過去為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常常做虎頭鞋,上面繡有虎頭、花卉等各色各樣的圖案;又如枕頭的兩端以及荷包上的吉祥圖案,往往由民間剪紙藝人先剪出底樣,再由心靈手巧的媳婦精心地繡出來,甚至紮鞋墊也先用剪紙做好底樣。

過大年的時候,家家在門前或院內懸掛輝紙,在輝紙腿上,人們也都會剪上形形色色的吉祥圖案,這是剪紙的另壹種表現形式。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居住習俗的變化,剪紙藝術不斷創新,出現了許多適應現代居住環境的新型的剪紙作品,受到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的歡迎,他們用剪紙裝點居室,增加品位。剪紙還走進專賣店,成為農民發家致富的產業。越來越多的剪紙藝人把傳統民間藝術融入到現代藝術中,剪紙結合現代美術理念已應用於現代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動畫設計等領域。

剪紙是民族文化藝術中壹枝絢麗的奇葩,是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剪紙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適應了時代的發展,以獨特的藝術魅力、濃郁的地方風情、純樸的藝術形式在民族的藝術長河中不斷發展著,始終保持著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

  • 上一篇:小學三年級細節描寫作文指導
  • 下一篇:堅持與夢的構成材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