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怎麽看待《茶花女》中的愛情悲劇?

怎麽看待《茶花女》中的愛情悲劇?

人活壹生,很難遇到至死不渝的愛情,特別是像茶花女那樣漂流在紅塵之中的女子,還能保持壹顆純潔的愛人之心,很是難得;而阿爾芒從壹見鐘情到決定長相廝守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壹、敘事悲劇,讓讀者自己經歷悲劇的發生

這部作品采用了倒敘的手法來講述妓女瑪格麗特和貴族青年阿爾芒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在故事剛開始時就已經死去,整個故事則是在阿爾芒的回憶和身為作者的“我”的第三視角下進行講述。

在我看來,作者采用這樣的方式來安排故事的情節有以下兩點原因。

壹方面通過他人視角進行對瑪格麗特的回憶和小說中第壹人稱的“我”身為旁觀者在女主角死後因為《瑪儂·萊斯科》這本書才和男主角有了交集,並且通過“我”的所見所聞的補充使瑪格麗特的故事更加客觀真實,仿佛瑪格麗特的故事就發生在我們的周圍,讓讀者更能夠清晰可感的看待小說中的人物,進而在悲劇發生之時讓讀者更能夠有壹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成分感受到文字中流露出來的悲愴氣息。

另壹方面,在故事發生時瑪格麗特就已經死去,在後面“我”和阿爾芒談話讓讀者就已經知道這是壹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悲劇的愛情故事。然後通過阿爾芒的講述再讓讀者壹步步接近瑪格麗特愛情和自己的死亡,由此造成的對於知曉結局的悲劇性而無從改變,只能看著悲劇慢慢發生感受到的無力感則為這個悲劇愛情故事在讀者心理上更增添了壹份悲涼的感覺。

二、社會悲劇,女性在男權社會中的失聲 在我看來,瑪格麗特的悲劇分為愛上阿爾芒前後兩個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瑪格麗特的的悲劇主要來源於男權社會中演化出來的男權和父權對女性的壓制。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商品化程度越來越高,處於男權社會中的女性如同壹件商品壹樣被男人待價而沽。在這樣的社會中,男性需要的是女性的身材容貌等使用價值,並通過金錢交易的方式來從女性身上獲得他們自身的所需。所以當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芒回到G伯爵那裏時,G伯爵因為身邊有了另壹個上流社會的女人,便把瑪格麗特介紹給了他的朋友們,接著瑪格麗特就被其中壹人帶走了。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瑪格麗特從鄉下的家裏逃出來後,毫無才能的她因為自己姣好的容貌而成為了G伯爵的情婦,成為了壹個妓女,繼而為自己以後的悲劇命運埋下了種子。

當這種交易契約壹旦達成,便確立了女性在金錢對男性的依附地位。瑪格麗特內心的反抗意識使她不甘在這種失聲環境下保持沈默,但是她對此所能做出的反抗也僅僅是舉辦徹夜狂歡的派對,她在派對上狂歡、像個腳夫壹樣說臟話、開玩笑戲弄他人,以此來忘卻現實,稍微緩釋自己在及其壓抑下的痛苦。

三、命運悲劇,歷史環境下的無力反抗

在西方的悲劇作品中,將悲劇分為性格悲劇和命運悲劇兩種。在我看來瑪格麗特的悲劇則是由她的性格造就的命運悲劇。當她選擇成為成為壹名別人的情婦的時候他的命運就已經註定,雖然頂著壹個情婦的名號但也不過是壹個高級妓女。既然身為妓女,所謂的愛情就已經成為了她們在進行金錢與肉體交易時候的壹個毫無價值的附贈品。瑪格麗特雖然接受了作為妓女的命運,但是她仍舊渴望被愛,渴望愛情。如果阿爾芒沒有出現,這樣瑪格麗特也許會過完壹個普通妓女的壹生。雖然被人們視為“失了德”的女人,但對瑪格麗特來說也算不得悲劇。

讓這個結局更加悲劇的是,當瑪格麗特即將接近自己的愛情的時候,迪瓦爾先生使她的反抗功敗垂成。讓她的愛情觸手可得的時候破滅,使得她的愛情悲劇更加悲涼。

四、《茶花女》悲劇的現實意義

表面上《茶花女》只是壹部悲劇愛情小說,但是作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代表著作,其反映的社會內涵和思想意義是深遠而廣闊的,我們不僅可以從中看出19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主流社會思潮,可以看出作家對“金錢至上”的價值觀的鄙夷,對封建階級腐朽落後和貴族資產階級虛偽浮華的揭露批判,還可以看出作家的女性觀,他的同情心是放在那些心靈美好行徑卻不容於主流社會的女性身上的。

《茶花女》後來被改編為話劇與歌劇,這兩者和小說結合起來,壹直都是文學批評家所熱衷對比分析的課題,其後電影的成功拍攝更增添了它研究價值,它是文化藝術的瑰寶,為後世批評家、分析家、理論家等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素材,《茶花女》的原著作者小仲馬曾這樣說:“五十年後,也許誰也記不起的我的小說《茶花女》了,可他卻萬萬沒有想到,歌劇大師威爾第卻使它成為不朽。劇本對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弱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對壓迫下層市民的資產階級偏見與世俗勢力作了壹定程度的揭露。

信任是支撐愛情的決定性因素

從阿爾芒與瑪格麗特的愛情裏,可以看到青年對愛情的熱情與瘋狂,以及妓女對愛情的忠誠與堅守,但卻沒有看到他們對待情人應有的信任。

面對阿爾芒父親的要求,瑪格麗特選擇服從。為了保全愛人,她瞞著阿爾芒,單方面斬斷了與愛人的情絲,放棄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這樣的做法不僅沒有考慮阿爾芒的感受,也是源於對愛人不夠充分的信任,因為她不相信阿爾芒願意為她放棄伯爵之位。面對愛人的離開,阿爾芒卻不加思考地認為瑪格麗特依舊愛慕虛榮。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欺騙,不斷以各種卑劣的手段和行為去刺激本就病重的瑪格麗特。之後便懷著氣憤離開巴黎,最終連與愛人的最後壹面也未能見到。因為他不相信瑪格麗特會真正改過自新。所以表面看來由世俗壓力帶來的悲劇,實則又與他們之間相互的不信任有著莫大聯系。

愛情需要恰到好處

從《茶花女》中可以看到瑪格麗特的蛻變,從輕浮奢靡到自尊自愛,但是陷入愛情的瑪格麗特把壹切無私都獻給了阿爾芒,無私的愛,無私的付出,無私的忍耐。她過分地愛著阿爾芒,以至於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瑪格麗特所處的時代和她的人生經歷決定了她必然會被陳舊的道德觀念所束縛,面對所愛之人,她盲目地想給予他幸福。但正是因為愛得太深,付出得太多,所以終導致了悲慘的結局。

  • 上一篇:我們三個看完之後怎麽看?
  • 下一篇:品牌服裝公司設計師必須掌握的七個概念。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