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節與介子推,究竟誰成就了誰?

晉文公與介子推的故事 寒食節與介子推,究竟誰成就了誰?

晉惠公即位之後,馬上就派人去追殺重耳,以消除自己君位的隱患。重耳沒有辦法,只好帶著隨從們壹起去列國流浪。

因為情況緊急,所以重耳壹行人走得很是匆忙,也沒帶足盤纏幹糧。大夥跑出去沒多久,就都喝了西北風。

到了衛國地盤上,重耳實在餓得走不動路了。隨行的人也都餓得頭暈眼花,沒有了力氣。有人提議挖野菜煮來吃,於是大家就到處挖野菜。可是挖好的野菜煮熟了,重耳卻吃不下去。這也難怪,身為壹個大國的公子,重耳平時錦衣玉食慣了,野菜那麽難吃,他哪裏吃得下去?

重耳勉強吃了幾口野菜,才發現壹直跟著自己的介子推不見了。向大家詢問,也沒有人知道,大夥只好猜測介子推是餓得掉隊了。

過了壹會,介子推壹瘸壹拐地跟上來了。重耳壹看,介子推的腿上綁著繃帶,血還在壹點壹點地向下滴,就問:“妳這是怎麽了?”

介子推答到:“剛才路遇荊棘,紮傷了腿,所以沒有跟上大家。主公您還沒有吃東西吧?快點,把這肉湯喝了吧。”

重耳壹聽,眼睛壹亮,妳居然有肉湯?只見介子推拿過壹個小竹筒,打開,壹股肉香撲鼻而來。重耳顧不上許多,壹把抓過來,連喝了幾口,頓時覺得心裏舒坦多了。

其他的隨從們也都每人喝了幾口,頓時恢復了體力。等大家都喘過這口氣了,才想起了壹個關鍵性問題:這肉湯是哪來的?

重耳問介子推,介子推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隨行有心細的,看到介子推腿上的傷,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在大家的盤問之下,介子推終於說了實話:肉湯其實是用他自己腿上的肉為原料煮出來的。

此言壹出,重耳等人都十分感動。重耳當即發誓,只要能回國當了國君,壹定要重賞介子推。這就是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股”就是大腿,“啖”是吃的意思,在這裏解釋為“給某人吃”。

過了幾年,流浪多年的重耳得到秦國的援助,終於回到晉國當了國君,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封賞隨行的功臣時,介子推卻趁機隱居了,沒有得到封賞。而晉文公,似乎也忘記了當年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大恩,沒有想到介子推。

後來有人替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冷落了功臣。於是晉文公就派出使者,請介子推出山,擔任大官,***享榮華富貴。可是介子推早已看透世事,只想在山林中歸老終生,就拒絕了晉文公的邀請。晉文公認為,自己有功不賞,會讓天下人說三道四,就強令介子推出山。可是介子推鐵了心不想當官,晉文公就下令火燒綿山,想以此逼介子推出來。誰想介子推意誌十分堅定,他緊緊抱住壹棵大樹,就這樣被活活燒死了。

介子推死後,晉文公也後悔自己的燒山決定太過急躁。他覺得是自己逼死了介子推,所以十分傷心。為了表示對介子推的懷念,晉文公找到了介子推死前抱著的那棵樹,把那棵樹做成壹雙木屐,穿在腳上。壹看到這雙木屐,晉文公就會想起介子推,然後悲痛地呼喚:“足下。”

此後,“足下”壹詞就成為了平輩間的敬稱。

晉文公還規定,在介子推被燒死這壹天,誰都不能生火做飯,而只能吃冷食,以紀念介子推。後來,這個習俗就發展成了寒食節。寒食節的時間歷代皆有變化,現在我們壹般把清明節前的壹兩天當作寒食節。

這樣看來,寒食節這個傳統的節日,是因為介子推才流傳下來的,是介子推成就了寒食節。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二、離奇故事的奇怪之處

中華民族的史學文化中,很多傳說都能以歷史的面貌出現,而且越是久遠的時代,傳說和歷史就越分不清楚。如果某壹件事情太過於不合常理,那麽我們當然可以說它只是傳說,不是歷史。此外,有些集團或個人,為了某種目的,也會編寫壹些故事,這些故事雖然也可以當史料來看,但是卻很難說它是客觀真實的,比如“臥冰求鯉”這樣的故事,顯然缺乏真實性。

介子推的故事,就存在著這樣的不合理因素。

我們先說說正史中的介子推。介子推的名字,在《左傳》《史記》等史書中都有記載,可見史上確有其人。可是無論是哪本正史,對於介子推的事跡介紹得都很少,且不說沒有什麽“割股啖君”的故事,就是關於介子推的德行,也所述寥寥,沒有什麽出彩的地方。

其實,跟隨晉文公重耳壹起流亡的名士有很多,比如狐偃、狐毛、趙衰、魏犨、顛頡,等等。這些人或者謀略出眾,或者孔武有力,無論在重耳流浪之時還是在回國之後,都給重耳出謀劃策,為重耳最終成為諸侯霸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說,這些跟隨重耳流亡的人,都有過出眾的表現,無愧於“名士”的稱號,可是唯有介子推,我們實在找不出他為重耳出過哪些主意、解決過哪些問題。他唯壹的事跡,似乎就只有那個“割股啖君”。

那麽,“割股啖君”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從常理角度來推斷,當時重耳壹行人窮困潦倒,只能靠吃野菜度日。在這種局面下,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壹塊肉以後,得不到醫治,還能帶著傷口跟著重耳壹起繼續流浪,如果這是真的,那麽介子推的體質真非常人可比。

而且,就算介子推沒有因此而感染,而是堅強地活了下來,可是腿上那麽大壹塊傷,想正常走路顯然是不可能了。當然,重耳的隨從中也許有人可以幫助介子推,比如背著他走。可是大夥都吃不上飯,誰也沒有多余的體力。如果說介子推的割肉舉動最終卻增加了整個重耳團隊的負擔,那就是得不償失,幫了倒忙。

可見,如果我們從成本收益的分析來看,介子推割肉,投入的成本很大,可是換來的收益卻只是讓晉文公吃上壹頓飽飯,投入產出比是太低了。而且這樣的做法,治標不治本,還使重耳壹行人憑空多了許多負擔。筆者認為,無論是在哪個時代,只要是正常的人,就都有基本的利害分析和判斷。如果明知這樣做是極其得不償失的事情卻還要去做,我們也只能懷疑故事的真實性了。

再者說,中國的古人向來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古人覺得自己的身體是很寶貴的,平時連頭發都舍不得剃,自己身上的肉說割就割了?要知道,在春秋時代,還沒有後世那麽嚴重的忠君思想,大臣殺國君的事情比比皆是,那個時代的人更多強調君臣之間的契約關系。更何況當時的重耳還沒有當上國君,只不過是個落魄公子,與介子推之間,最多也只能夠算是主仆關系。在當時社會思潮下,介子推居然能做出那種連後世講愚忠的大臣們都做不出的事情,這就是我們說它不合常理的地方。

其實,早已有古人覺得介子推割肉啖君這個故事太不合常理,比如明末清初的學者李漁,就認為“割股啖君”是非常之舉,這本是兒女孝敬至親且實在萬般無奈之下才會有的舉動,而主仆之間雖然關系密切,畢竟比不上血脈相連的親人。介子推的所作所為,確實不合常理。和介子推差不多同時代,還有壹個人叫易牙,是“春秋五霸”第壹人齊桓公的寵臣。易牙善於烹調,為了討好齊桓公,竟然把自己的兒子烹了獻給齊桓公,由此得到齊桓公的贊賞。可是齊桓公所依賴的重臣管仲,卻從中看出了問題,他告訴齊桓公,壹個人的至親不外乎子女,連子女都不愛的人,又怎麽可能指望他愛國君您呢?而且這個易牙居然狠心到殺了自己的兒子,那麽他所蘊含的野心,也壹定大得沒邊。齊桓公沒有聽管仲的話,後來易牙果然趁齊桓公病重時作亂,把齊國禍害得夠嗆。介子推的所作所為,與易牙確有相似之處。因此,李漁的結論是,大凡做出的事情超越常情常理,必定不是真心如此,而是希望通過所謂的“奇能異行”,來獲得日後的“非常之報”。

李漁的看法,又未免把介子推的人品看得太低了。歸根結底,李漁還是認為割股啖君這個故事本身是真實的,那麽問題肯定出在介子推身上。可是我們綜合考察各種史料,可以得出結論:割股啖君這個故事本身就是虛構的,所以李漁指出的這個故事的不合常理之處,是很有見解的;但是他對介子推的指責,卻是不可取的。

為什麽說這個故事虛構呢?我們前面已經說了,無論是《史記》還是《左傳》,或者是另壹本先秦史料《國語》當中,都沒有記載介子推割肉啖君的故事。而且即使是記載先秦時期很多怪誕故事的先秦諸子寓言故事中,也找不到關於介子推割肉的記載。凡是對先秦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研究春秋時期的歷史,在文獻史料方面,《左傳》《國語》《史記》均可算做正史,除了這三個,還有先秦諸子的作品,可以作為壹定的參考。而壹件事,如果連先秦諸子的書中都沒有記載,那麽其真實性就頗為值得懷疑了。介子推割肉啖君的故事,恰恰就是這樣壹種情況。

最早記載這個故事的,是漢代壹本叫做《韓詩外傳》的書。這本書並不能算是史書,而有點像古代搞意識形態宣傳的書。其中講了很多先秦時代的故事,真假摻雜,有許多故事都是借古人的名字演繹出來的,目的就是宣傳專制時代的禮教和價值觀。這和後世的《二十四孝》是同壹個性質,當不得真的。清初大學者顧炎武也認為,介子推割肉和被燒死的故事,都是不可信的。

三、介子推的真正死因

既然介子推割股啖君的故事不可信,那麽晉文公放火燒山,燒死介子推的故事,又是否真實呢?

我們還是從史料入手,看看這個故事的最原始版本是什麽樣的。我們前面說了,春秋時期的可信史料,首推《左傳》《國語》《史記》。按照《左傳》《史記》等史書的記載,介子推跟著重耳壹起流浪多年,後來重耳得到了秦國的援助,終於能夠回國掌權了。秦國的國君秦穆公,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重耳,還出兵護送重耳回國。由於秦國在現在的陜西省,而晉國在現在的山西省,兩者之間隔著壹條黃河,所以秦國就安排船只,載著重耳渡過黃河。

重耳非常高興,多年的艱苦流浪生涯就要結束了。在準備渡河之前,常年跟隨重耳、掌管後勤的壹個小官,就把重耳逃難多年積攢下來的物件,破鞋舊襪子什麽的,壹件壹件往船上搬,裝了整整壹船。

重耳看見了,覺得很丟面子,就對小官說:“馬上咱們就要回國為君了,以後吃的穿到用的,哪樣不是極品?妳還留著這些破爛雜物有什麽用?還不把它們都扔了。”

重耳剛說完這話,就被身邊的狐偃聽到了。狐偃也是跟隨重耳流浪多年的,是重耳團隊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論輩分,還是重耳的舅舅。狐偃看到重耳嫌棄這些舊東西了,心裏就琢磨:主公這還沒有回國呢,就嫌棄舊東西了,那以後會不會也嫌棄我們這些舊臣呢?到那個時候君臣翻臉,反而不美,不如現在就請辭吧。

於是狐偃拿著秦穆公贈送的玉璧,向重耳行禮說:“在下跟隨公子這麽多年,自知犯了不少錯誤,也得罪過您。這些事,我自己都能記著,何況是您呢?現在您馬上就要回國為君,以後自有賢人輔佐,您也用不著我們這些老人了。我就在這裏向您請辭吧。”

重耳大吃壹驚:“您怎麽說這種話?我正打算和諸位***享榮華富貴呢,哪能讓妳們走呢?我在此向河神發誓,如果不能與諸位大夫同心,讓我不得好死。”說著話,把玉璧接過來,扔進了河裏。

重耳和狐偃的這番對話,讓坐在旁邊的船艙裏的介子推聽得真真切切,介子推笑道:“狐偃這是在向主公表功呢,他也不想想,主公能夠回國,自有老天的保佑,哪有他什麽功勞?這樣的人,我是羞於和他同朝***列的。”介子推由此就有了退隱之心。

等重耳即位,成為了晉文公之後,緊接著就要賞賜那些跟隨他流浪的大夫們。晉文公給這些人定了爵位、增加了封地,大家皆大歡喜。

在賞了很多人之後,壹直跟著晉文公的介子推卻沒有得到獎金,介子推也不去要,而是帶著自己的老母親隱居山林了。

後來有人提醒晉文公,介子推勞苦功高,怎們能不加賞賜呢?晉文公這才想起,就派人去找介子推。介子推聽說國君找他,也不想出山,怕人家說自己沽名釣譽。就這樣,介子推和老母親最後就終了山中,終身不仕。晉文公為了提醒自己不忘功臣,就把介子推隱居地方的壹塊土地封作介子推的田地。

這就是史書中記載的介子推的後半生。我們可以看到,這裏沒有什麽放火燒山的故事,介子推自然也不是被燒死的,而是最後終老於山中。

當然,關於介子推不願出仕的記載,確實是於史有據的。

其實,介子推被燒死這個事,也是最早見於《韓詩外傳》的記載,可信度是很低的。我們前面也說過,跟隨晉文公壹起流亡的那些人,都有壹技之長。而且從史書記載來看,他們或多或少,也都給晉文公立過功勞。可是在這些人當中,我們找不到介子推都為晉文公做過哪些實質性的貢獻。既沒有看到他給晉文公出謀劃策,也沒有看到他為晉文公執戈護衛。可以說,除了割股啖君這個事,我們找不到介子推的其他事跡。而偏偏這件事的真實性又大有問題。這就說明,介子推論才能,恐怕不算出眾,在晉文公的團隊當中,也說不上有多大貢獻。

這樣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介子推為什麽沒有得到晉文公的封賞了。晉文公在當上國君之後,賞賜隨從流亡的臣下,分為幾個檔次。晉文公自己說:“對於那些能時刻教導我,幫我樹立正確價值觀的人,我會首先賞賜他們;那些給我出謀劃策,讓我在諸侯之間能不失禮數的,我第二次就會賞賜他們;而壹直鞍前馬後地跟隨我、保護我的人,我第三次再給他們獎賞。而那些照顧我飲食起居的,就只能等三次賞賜之後,再來領賞了。”看來晉文公自己心裏是有壹本賬的,雖然這些人都跟著我流浪過,但是發揮的作用不同,賞賜也不能壹樣。如果胡亂推行平均主義,就無法調動大夥的積極性了,而且對於那些能幹的人也是壹種不公平。

比照這個賞賜標準,介子推好像和前三條壹條也挨不上,至少史書沒有記載他這方面的事跡。所以估計他的功勞也就是照顧飲食起居這方面的。所以說,晉文公三次賞賜臣下,都沒有賞賜介子推,恐怕是因為他只能接受三次獎賞之後的那個獎賞了。再加上介子推早已萌生退意,大概也看不上那點獎勵,所以就幹脆隱居起來了。

後來晉文公請介子推出山,介子推堅持不出去,這倒是也體現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們的壹種追求,也就是不為功名利祿折腰,而堅持自我人格的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介子推成為古代文人的楷模,也在情理之中。我們對比壹下後世很多屈從於權貴的文人,再看介子推,自然就能體會出介子推的高尚之處。只是高尚歸高尚,有德之人未必有才,而且那些傳奇故事,也大多不怎麽靠譜。

四、寒食節的真實由來

分析了這麽多,我們現在基本可以得出結論了:介子推是跟隨晉文公重耳流亡的名士,後來在晉文公執政之後隱居,沒有出仕。而關於介子推的那些離奇故事,則大多是後人編造,即正史無載,又不合常理,實在是不怎麽可信。

可是問題也就來了,既然介子推割股啖君的事跡不可信,晉文公放火燒山的事也是子虛烏有,那麽寒食節這個習俗又是怎麽來的?

寒食節確實是壹個很古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其實要比介子推更加古老。在介子推所生活的春秋時代之前,中國人已經有寒食節的習俗了。要說起這個節日,還要向前追溯到遠古的先民時代。

作為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之壹,我們的祖先發明了鉆木取火的技術,從此人類算是第壹次掌握了壹種自然能源。人工取火的發明,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可稱得上是人類發展史上裏程碑式的壯舉。不過,古代的取火技術很落後,壹直到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代的早期,這個技術也沒有多大進步。鉆木取火,說起來容易,實際上要做到還是有難度的,所以在早期的 *** 機構中,都設置有專門負責取火和保存火種的專業官吏。

取火和保存火種,都離不開木材。而壹年四季,每壹季能找到的木材都有所不同。往往在換季的時候,人們會尋找新的適合生火的木料。尤其在每年開春之時,草木開始生長,這個時候就需要尋找新的劈柴了。這個過程,就叫做取新火。而在季節交替之時,往往也是舊燃料用盡、新燃料還未找到之時,這樣古人就不得不暫時吃冷食了。這個習俗後來就演變成了寒食節。

另壹方面,寒食節的逐漸固定化,也與宗教信仰有關。在古人看來,火雖然能給人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壹旦控制不好釀成火災,也是危害巨大。正是因為火有這樣強大的力量,所以在我們的先民眼中,火是很神秘的事物,其背後有神靈控制。為了表達對火神的尊敬,人們就在每年冬至之後的第壹百零五天把火熄滅,再重新點燃,舉行祭祀活動,還要焚燒壹些谷物作為祭品。這是寒食節能夠留傳下來的文化根源。

其實,古人過寒食節吃冷食,往往並不局限在壹天。按照史料記載,在有些朝代,甚至冬至之後整整壹百零五天的時間裏,人們都不生火,而是吃冷食。這樣的習俗未免有些不通人性,所以朝廷官府也都出過各種相關規定來限制這種行為,最後就縮短為冷食壹天。由此可見,寒食節的由來,和介子推確實沒有什麽關系。

那麽,介子推又是怎麽和寒食節扯上關系的呢?說起來,還是漢朝人的“功勞”。漢朝人特別喜歡搜集先秦時代的名人故事,而且往往不加甄別,真真假假地摻在壹起,然後覺得這些都是真的。很多人還喜歡給前人的著作隨便增添壹些內容,那個時候也沒有發明印刷術,書籍都是手抄的,所以往原著裏面添油加醋也是常有的事。這麽壹來二去,很多離奇故事就經漢朝人的手留傳了下來。漢朝人的這個習慣,與當時的整個社會風氣有關,也和漢朝統治者的文化政策有關,這個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就不多分析了。總之,目前已知最早把介子推和寒食節聯系起來的,是漢代壹本叫《新論》的書。這本書也不是什麽正經的史書,其內容的真實性當然不怎麽可信。

漢朝上到統治者下到壹般讀書人,都意識到需要通過宣傳壹些典型事跡來樹立全社會的道德觀和價值觀,這樣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以這個目標為指導,再加上壹些本來就有的傳說故事素材,他們就加工出了很多類似這樣的故事。把介子推和寒食節這本不相關的兩者聯系起來,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

看來,不是介子推成就了寒食節,反倒是寒食節成就了介子推。

雖然寒食節和介子推無關,但是這並不是說介子推就沒給我們留下什麽精神財富。就如前面所說,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固然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但是另壹方面,也有壹大批“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物,對於他們來說,名利都是浮雲,追求壹個獨立、自由的人生狀態以及完善的人格,才是他們的最終目標。介子推,就是這樣壹類人的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壹個方面。

總之,介子推就是壹個有德行但卻在歷史長河中壹閃而過的人物,只是後人借用他的名字當材料,編出了壹大堆故事。介子推沒有像其他浩如煙海的歷史人物那樣被人遺忘,全是拜這些故事所賜。這對介子推來說,應該是壹種幸運;可是這些故事卻給我們的歷史文化造成了巨大的迷霧,形成了兩千多年的誤解。

  • 上一篇:什麽是裝飾畫?
  • 下一篇:形容夏天的美好詞語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