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習俗

重陽節在歷史延續過程中,既融合了眾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眾多文化內涵,是雜糅多種民俗為壹體的中國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壹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采中草藥、遍插茱萸、擺敬老宴、吃重陽糕、制藥酒養生、飲菊花酒等活動。重陽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沈”的時節,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陽這壹日,各地都有組織老年人登山秋遊、交流感情、鍛煉身體的活動。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重陽節其民俗活動甚多,文化內涵豐富。

曬秋

重陽節是最好的賞秋時期,中國南方還有些山區村落保留了“曬秋”特色。去鄉村賞民俗、看曬秋,已成為鄉村旅遊的壹種時尚。“曬秋”是壹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壹種傳統農俗現象。這種村民晾曬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曬秋”稱呼。

放紙鳶

放紙鳶是南方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之壹。民間過重陽節是以放紙鳶(風箏)為主要特征的。光緒《惠州府誌》亦有記述。在民間傳統,重陽節除了登高,放紙鳶也是壹個特色。至於人們為何要在重陽時放紙鳶(風箏),除了重陽天高雲淡,風輕日明,紙鳶可輕松乘風而上的氣候原因外,還有些介於巫蓍之間的說法,於不經中頗為有趣。傳說,重陽時放紙鳶是為了"放晦氣",紙鳶飛得越高越遠,則晦氣也隨之高飛遠離,更有甚者,還要專門將線弄斷,讓風箏消失於雲天之外。另有壹種解釋則說重陽放紙鳶是"放吉祥"、"放福氣",紙鳶飛得越好,則福氣越濃,放紙鳶者不僅不能弄斷絲線,還要千方百計保護之,因為若是絲線斷了,則"吉祥"、"福氣"也隨之飄向遠方。?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據文獻說,“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壹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臺。登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

其壹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

遠古時古人對山嶽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習俗。西漢戴聖《禮記·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文獻記載古人對山既敬畏又充滿崇拜,“登山祈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開來。在西漢,《長安誌》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沈”的氣候

按照天地日月運行規律,重陽這天是“清氣上揚、濁氣下沈”的氣候,地勢越高清氣越聚集,於是“重陽登高暢享清氣”便成了民間爭相趨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

登高“辭青”的說法則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為秋節,節後天氣漸涼,草木開始雕零,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其四是源於附會上壹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重陽節登高避災之神話傳說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東漢,傳說當時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個叫桓景的術士認為這壹天裏會有瘟氣降臨,人們要離開自己的家,盡可能到高處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災的荒謬故事,見於南朝梁吳均的神話誌怪小說《續齊諧記》。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 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壹小紅紙旗(代替茱萸),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祭祀海神

重陽節是秋季大節,港、澳、臺等地尤其重視在這天舉行的祭祀海神活動。?

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壹,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重陽祭祖的傳統習俗在嶺南壹帶至今仍盛行,人們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無論是祭祖活動還是登高遠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淩霜不屈的象征。?

辭青

古人長將重陽與上巳(或清明)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如果說上巳是人們度過漫長冬季後出室暢遊的節日,那麽重陽大約是在秋寒新至、人們即將隱居時的具有儀式意義的秋遊,所以民間有清明節“踏青”,重陽節“辭青”的風俗。?

享宴祈壽

重陽節的求壽之俗,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文學作品。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荊楚歲時記》雲:“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註雲:“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礎上加入了求長壽及飲宴,構成了重陽節的基礎。重陽時節的大型飲宴活動,其實是由先秦時慶豐收祭祀宴飲發展而來。發展至今,擺敬老宴、飲宴祈壽風俗仍在壹些地方流行。

飲菊花酒

飲菊酒: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征。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是藥酒,味道微微有壹點苦,飲後可使人明目醒腦,而且具有祛災祈福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漢代已見。其後仍有贈菊祝壽和采菊釀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陽日贈菊給鐘繇(祝他長壽),梁簡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是采菊釀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中仍有記載,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壹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今江浙壹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壹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濕、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裏,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具有明目、醒腦、祛火、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並能消積食,治寒熱。插茱萸等古俗則是民間登山驅風邪的行為,重陽節清氣上揚,濁氣下沈,人們用天然藥物茱萸等調整體魄健康,使其適應自然氣候變化。

各地習俗

國內

廣東廣州過重陽節,民眾登白雲山,賞秋、健身。吳川地過重陽節,享宴高會,擺敬老宴。懷集縣以重陽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傾城而出,賽神酬願,皆用大炮。連川重陽,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圍觀。陽江市過重陽節放紙鳶,並系藤弓於紙鳶上,在半空中聲音十分嘹亮。

港澳在港澳人的習俗中,清明為“春祭”,重陽為“秋祭”。重陽登高祭祖的傳統風俗延綿至今。在港澳地區,古老的重陽節,今已演變為壹個多元化的節日。

廣西隆安縣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覓食,俗語說:“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清明是春祭,重陽作為秋祭,重陽拜山是嶺南風俗之壹,慎終追遠、顧本思源的傳統數千年來沿襲至今。

福建海澄縣重陽節放風箏為戲,稱為“風槎”。相傳九月初九是媽祖羽化升天之日,鄉民多到湄洲媽祖廟或港裏的天後祖祠、宮廟祭祀,求得保佑。?

海南海南過重陽節有登高望遠、插茱萸、送“重陽糕”、“趕山貓”、洗艾葉水等習俗。?

江蘇重陽節,南京人家以五色紙鑿成斜面形,連綴成旗,插於庭中。長洲縣重陽節吃壹種叫做“駱駝蹄”的面食。無錫市重陽節吃重陽糕、九品羹。

上海上海豫園於重陽節辦菊花會,以新巧、高貴、珍異三項評分定高下。近年上海市楊浦區開展“歡樂在重陽”敬老愛老系列活動。?

浙江紹興府重陽節互相拜訪。桐廬縣九月九日備豬羊以祖,稱為秋祭。同時也在重陽節綁粽子,互相饋贈,稱為重陽粽。

江西婺源縣九月九日,篁嶺舉辦曬秋節。婺源篁嶺古村還保留較好的“曬秋”生產生活現象,秋季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幹貯藏,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

安徽銅陵縣以九日重陽為龍燭會,以迎山神。削竹馬為戲,據說可以驅逐瘟疫。近年合肥熱電組織開展重陽節慰問主題活動。?

雲南近年雲南昆明舉辦“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

湖北武昌縣於重陽日釀酒,據說此所釀之酒最為清洌,且久藏不壞。應城縣重陽節是還願的日期,甚家皆於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四川舊時南溪縣讀書人於此日在龍騰山岑山樓聚會,紀念詩人岑參,稱為“岑公會”。民間舊俗,重陽前後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話說:“重陽蒸酒,香甜可口”。

河北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永平府以重陽的天氣占未來晴雨。重陽節若下雨,這幾個日子也都會下雨。典周縣境內無山,縣民多於重陽節上城樓登高。

山東昌邑北部人家於重陽節吃辣蘿蔔湯,有諺語道:“喝了蘿蔔湯,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間稱重陽節為財神生日,家家烙焦餅祭財神。鄒平則在重陽祭祀範仲淹,舊時,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兒,忌回娘家過節,有“回家過重陽,死她婆婆娘”的說法。

陜西陜西廣大農村,重陽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插上青翠的茱萸,並且左鄰右舍互相贈送。西鄉縣重陽節,親友以菊花、菊糕相饋贈。士子以詩酒相賞。據說婦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山西山西晉南地區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傳統習慣。飽覽大好河山,觀仰名勝古跡,成為節日的盛舉。至今還在民間傳誦著“乾坤開勝概,我輩合登高”,“東風留不住,冉冉起峰頭”,“九月欣新霽,三農慶有秋”等名言。

河南2010年中國民協授予南陽市西峽縣為“中國重陽文化之鄉”,並在西峽建立了全國唯壹的“中國重陽文化研究中心”,每年農歷九月九日這裏都會舉辦“中國·西峽重陽文化節”。

國外

受漢文化影響的漢字文化圈諸國也有過重陽的習俗。如:

韓國韓國古代將重陽稱為重九,從新羅時代就有在這壹天登樓吟詩的習俗。到了高麗朝,九月初九的宴會甚至成為帶有國家性質的習俗。 習俗活動主要有吃花煎、花菜,玩花煎遊戲,放風箏。

日本日本的重陽節於平安時代由中國傳入,平安朝的王公貴族每逢農歷九月初九便在宮中舉辦賞菊宴。日本人還會在重陽節前壹天晚上將棉布放在菊花上,待重陽節被露水打濕後來擦拭身體,以此祈求長壽。習俗活動主要有吃茄子,吃栗子飯祭菊。

美國美國舊金山是壹個華人聚居的城市。每逢重陽佳節,花鋪裏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菊花賣,有些糕點鋪還會賣重陽糕。許多華人社團舉行敬老宴,壹些老人服務中心也有許多義工去看望和幫助老人。

  • 上一篇:高中班級活動總結
  • 下一篇:張衡有哪些發明物和畫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