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要寫民生新聞方面的論文。誰給我立個提綱

要寫民生新聞方面的論文。誰給我立個提綱

關鍵詞: 民生新聞 城市化 農民失語 媒體隔離 話語重建 來稿選登[摘要] 農民在民生新聞中的失語現象廣泛存在,本文將民生新聞的興起置於城市化背景和農民特質向市民特征轉化的過程中來理解,比較了農民和市民作為受眾所存在的差別;在此基礎上概括了民生新聞中農民失語的現象,從定義上對民生新聞進行了分析;並試圖從話語理論的視野對農民失語進行解釋,對民生新聞中農民話語的重建提供壹點思索。 [關鍵詞] 民生新聞,城市化,農民失語,媒體隔離,話語重建 對於當下流行的民生新聞的性質和內容,學界和業界還沒有壹個清晰的定義,我們壹般認為民生新聞並不是壹個嚴格的專業概念,它與社會新聞在題材和內容方面存在壹定的先後繼承關系,二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另壹方面,民生新聞和社會新聞也存在壹定的不同:1)民生新聞更強調了人文關懷和平民視角,新聞的選擇是從人出發而非從事或從物出發;2)民生新聞體現了新的媒體技術環境下受眾自我意識的覺醒,它充分鼓勵了受眾與媒體間的低成本互動。 目前實踐界的具體操作層面和個別學者對“民生新聞”的論斷似乎更多傾向於將其限定在那些與城市居民相關的新聞信息上,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居民卻被有意無意地“弱勢化、邊緣化”了。民生新聞所遺忘的農民恰恰是最龐大且最需要媒體關註的弱勢群體(social vulnerable groups),他們在民生新聞中的缺席與我們所倡導的“三個貼近性”原則有壹定的背離,也使媒體津津樂道的“平民視角”、“人文關懷”顯得不那麽具有說服力。 壹、城市化:民生新聞興起的背景 民生新聞的興起與我國近年來大規模的城市化運動有著密切的關系。城市化是經濟迅猛發展的中國邁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當代中國“正處在都市化的發展高潮階段,在未來的20到30年間,中國城市將從目前的600多座發展到1300多座,城市人口將從目前占全部人口的30%增加到65%,將有5億多農民走進城市”。[1]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社會經濟形態轉型與結構變遷的過程中,大眾傳媒作為社會系統的壹個子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對此有所反映,民生新聞正是這壹反映在傳媒業務層面的體現。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著大眾傳媒對民生新聞性質的理解: 1、城市化為民生新聞提供了龐大的受眾群。經濟學家張五常指出:“在這二十年間必須要有三、四億人口從農村遷移到城市裏去。……小市鎮會擴大,新城市會出現,而遷徙到現有大城市裏的將近二億人。”[2]與農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有著良好的媒體消費習慣和固定的媒體消費支出,城市化造成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也就意味著受眾群的擴大,正是看到了這壹點,民生新聞從誕生那壹刻起就把目標受眾定位為城市市民。例如,以“民生視角,本色表達”為宗旨的湖南經濟電視臺民生新聞欄目《都市壹時間》的報道對象就以城市生活、社會新聞為重,所提出的選材標準就是“關心市民的,市民關心的”。[3] 2、城市化為民生新聞提供了新聞源和業余記者群。城市化是壹個系統的、復雜的社會工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宗教、民俗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壹過程帶來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動以及不同階層或利益群體間的沖突與碰撞,如與城市擴張相關的經濟發展、收入分配、生存空間、道德教化、社會審美、性別平等、投資理財、就職謀業、物價變動、社會保障、教育學習、權益保護、城市建設、環境優化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壹系列問題,為民生新聞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內容的實效性使節目開通了眾多的市民熱線並擁有龐大的百姓攝影師群體。新聞源的專業化與單壹性正逐步被公民化與多元性的方式所取代”。[4]這些問題發生在市民身邊,事關每個市民的切身利益,受眾的參與意識和公***意識空前高漲,傳統的“傳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市民站在自己立場維護其所代表的群體利益,紛紛主動參與到民生新聞節目的制作、討論和傳播過程中,媒體出於提高收視率的需要也為受眾表達自己的心聲大開方便之門。例如湖南經視《都市壹時間》曾經推出“call in到妳家”活動,首創雙向互動講述都市人們的家庭故事;《都市壹時間》還在節目中開創“DV狀態”環節廣泛征集民間拍攝的DV新聞作品,有力彌補了突發事件不易抓住現場鏡頭的遺憾;利用短信媒體展開民意調查,實現新聞與民意的實時互動。[5]市民與媒體的積極傳授互動實現了欄目操作的良性循環,催生了壹批為媒體提供素材、稿件、照片、錄像或DV的業余記者群。 3、城市化促使媒體發現城市貧民,人文關懷成為大眾傳媒的新語境。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張放大了原本被掩蓋的城市貧民問題,“單位之間與單位內部都在出現分化,單位體制受到巨大沖擊。大批職工下崗、失業,流入社會,原來隱藏於脆弱的單位體制下的剩余勞動人員問題,終於急速地突現出來”,[6]“城市扶貧”成為各個階層廣泛關註的熱門話題,政府也逐漸意識到並開始著手在保持社會穩定的前提下予以解決。另壹方面,人成為當今哲學的壹個主題,西方哲學出現了回歸人性、關愛生命的人本思潮,同時新壹代黨中央領導反復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施政綱領,新聞媒體作為“政府喉舌”在政府的默許下視野下移,站在弱勢市民的立場上對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負面現象給予適當的揭露和批判,以平民視角反映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展示他們的生存狀態,表達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提供切實有用的信息,幫助指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大眾傳媒在不突破制度設置的閾限內壹定程度上保持了媒體的獨立、批判品質,彰顯了民生新聞的大眾價值取向和草根情結。 4、媒介資源的城市化和市場化。媒體之間愈演愈烈的註意力競爭使媒介資源越發集中到城市,大眾傳媒紛紛將自己的活動範圍、關註內容、服務對象向城市靠攏,就報界方面來看“幾乎每個省會城市都有至少壹到兩家是生活娛樂類的報紙,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受眾只擁有壹家全國性的報紙”,[7]廣播電視節目對城市與農村的信息分配也同樣存在極端的不平衡現象。媒介體制改革將媒體推向市場,媒體的收視率、發行量指標成了決定媒介在市場上獲益多少,甚至生死存亡的關鍵性因素,這使得媒體比過去任何壹個時候都要強調受眾的中心地位,新聞傳播中的受眾本位意識成為媒體開辟民生欄目、民生專版的內在驅動力量。 二、民生新聞離農民有多遠? 復旦大學新聞學教授李良榮認為,地方電視臺處理這壹類新聞(民生新聞)時更多的只是壹種“市井新聞”,因此“民生新聞”稱為“市民新聞”比較妥當;[8]浙江大學傳播學教授邵培仁在《是顛覆還是重建?——論市民新聞學的興起及其應對》壹文中用“市民新聞”而不是用“民生新聞”概括當下流行的壹些接近或類似於民生新聞的傳播現象;安徽經視的民生新聞欄目《第壹時間》將欄目定位於:以城市觀眾為主要目標,貼近市民的衣食住行;江蘇電視臺城市頻道民生新聞欄目《南京零距離》立足於南京本市,著眼於南京公眾的利益,體現南京本地特色;湖南經視《都市壹時間》將“民生視角”即真正的“普通市民的角度去看問題”,“關心市民的、市民關心的”視為自己選擇新聞的標準;2003年“蘇州十大民生新聞評選”備選的20條新聞全部是關於城市或城市居民的,而沒有壹條是關註農民的。從以上學者的論斷和業界實踐中可看到,都將農民排除在了民生新聞之外,至少農民在民生新聞中被置於可有可無的地位。 鑒於農民在民生新聞中的缺席如此嚴重,十分有必要對民生新聞的概念進行廓清。筆者以為,“民生新聞”的“民生”涵義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闡釋:1)“民生”中的“生”可被視作民生新聞的內容層面,大眾傳媒對“生”的理解是統壹的,基本可以概括為四點:生活(衣食住行),生存(生存權利),生計(國計民生),生命(尊重生命,人文關懷);2)“民生”中的“民”應該是民生新聞的主體,所有具有公民權利的自然人都可以被稱為“民”,包括城市市民和農村的農民。大眾傳媒對民生新聞“民”的內涵誤解導致了相關新聞報道的局限。 “在西方國家的文字中,‘市民’壹詞不光指在城裏居住的人,而且特指具有市民權的人,是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權利的社會成員”。[9]弱勢群體(social vulnerable groups)是壹個分析現代社會經濟利益和社會權力分配不平等,以及社會結構不協調、不合理的概念。我國實行的城鄉兩制、二元分割的分配體制長期以對農村資源進行掠取來補償城市工業的發展,造成了對農民的政策歧視和實際上的弱勢地位,農民行使公民權的成本是昂貴的,他們享受到的是縮水後的“公民權利”。民生新聞所標榜的“平民話語”不應該僅是城市市民的專利,更應該是農村居民表達自己呼聲、參與國家和社會事物、民主管理的途徑與工具。 事實上,近年來大眾傳媒對農民的關註僅限於“農民工”為主的小範圍。農民工是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向市民轉型的壹個過渡概念,他們在地理居住的意義上已經接近市民,但在權利行使、文化素質、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依然保留著農民的特征。壹方面大眾傳媒服務於城市發展的需要極力促進農民工的市民化,幫助他們與城市社會融合,多方面反映民工需求、提供就業信息指導、幫助改善生存環境、展示民工辛勤勞動、聲援民工討債、批判虐工事件等等;另壹方面,大眾傳媒懷著城市的優越心理否認農民工本應具有的“市民身份”,惡意“妖魔化”農民工,將他們與粗俗、貪婪、無知、無信、無禮、見利忘義甚至犯罪問題聯系在壹起,進壹步將農民“弱勢化、邊緣化”。 三、民生新聞的農民失語 拜肖的話語分析認為,話語不等於言語(parole),它是指語言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限定下的群體表現形式,是壹種隱匿在人們意識之下,卻又暗中支配各個群體不同的語言、思想、行為方式的潛在邏輯;[10]福柯不再把話語僅看作文獻,即書、文本、敘述、匯編等,而將其視為壹種與生活、文化、經濟、政治、社會制度相聯系的實踐符號;布迪厄的語言觀認為:“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壹種手段,還是權力關系的壹種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須在生產和流通語言的互動情景和結構環境中研究它。”[11] 在話語分析理論視野中,話語是符號權力關系,變相地表現了言說者和他們分別所屬的群體之間的力量關系,民生新聞的農民失語現象正是目前我國轉型期的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農民作為弱勢群體的體現,是我國長期以來社會資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權力博弈積累的結果。正在進行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實際上在原來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資本”的因素,使商業邏輯壹定程度上主導了話語權力的再分配,進壹步加劇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體來講,民生新聞冷落農民的原因主要集中於以下幾個方面: 非理想受眾 相比城市居民,農村居民居住區域分散,沒有穩定的媒體消費習慣和消費支出;居住環境比較封閉,信息變動較少,媒介資源稀缺;文化素質較低,小農意識濃厚,缺乏參與意識。 媒體力量受阻 相別於城市的“法理社會”,農村是建立在血緣、地緣、人緣關系紐帶之上的“民俗社會”,由於戶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會成員之間的交往活動不是那麽頻繁與復雜,且交往雙方相互知情、關系穩定,因此他們對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麽強烈。農村信息傳播更趨向於壹些約定俗成如示範、口傳、集會等渠道進行,大眾媒體的威力沒有城市那麽明顯。 廣告商否決 中國的媒體正處在政治權力控制與資本拉攏的時代,媒體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必須把眼睛緊盯在社會資本的控制者——廣告商身上,盡量報道能引起具有消費能力的群體註意的新聞。[12]農村地區商品經濟落後,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費觀念保守,這些地區的集貿市場多被假冒偽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廣告的小生產者以及個體和手工作坊的生產者控制,廣告商的產品不能像占領城市市場壹樣隨媒體的廣告席卷農村市場。 媒體成本否決 農村居民分散、傳播人才匱乏、交通不便、通訊不暢,新聞的采集、制作、傳播成本遠遠高於城市,對新聞的時新性也有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民生新聞欄目都瞄準城市、強調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沈默多數 當代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精英出現合謀的趨勢,弱勢群體的話語空間越來越小,農民缺少代表本群體說話的精英,沒有聲音引起民生新聞的註意。

  • 上一篇:我想找小學有關漫畫作文的說課稿,很急
  • 下一篇:她演了這麽多“瘋女人”,總有壹個嚇到過妳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