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孔子困於陳蔡文言文

孔子困於陳蔡文言文

1. 《孔子困陳蔡》的古文翻譯

原文: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cuàn)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其甑(zèng)中而食之。少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裝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炱(tái)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飯之。”孔子嘆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故知非難也,孔子之所以知人難也。出處:呂氏春秋。

翻譯:

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裏的飯吃。壹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幹凈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裏(弄臟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眼睛(看見)的,但是眼睛也不壹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妳們記住,要了解人本來就不容易啊。”

所以要了解壹件事情不是很難啊,孔子認為要了解壹個人更難啊。

《呂氏春秋》是在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下,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壹部黃老道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壹中國前夕。此書以儒家學說為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為壹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壹統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執政的秦始皇卻選擇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內的諸子百家全部受挫。《呂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 全書***分二十六卷,壹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 。

《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八覽、六論,註重博采眾家學說,以道家思想為主體兼采陰陽、儒墨、名法、兵農諸家學說而貫通完成的壹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屬於道家 。所以《漢書·藝文誌》等將其列入雜家。高誘說《呂氏春秋》"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 ,這說明最早的註釋者早已點明《呂氏春秋》以道家為主導思想之特徴。

2. 孔子困於陳、蔡,七日不火食文章翻譯

孔子窮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於室。顏回擇菜,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於魯,削跡於衛,伐樹於宋,窮於商周,圍於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 *** 也若此乎?”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嘆曰:“由與賜,細人也。召而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於道之謂通,窮於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於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於丘其幸乎。”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忔然執幹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於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娛於穎陽,而***伯得乎丘首。(《讓王》)

譯: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回去討米,討回來後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裏的飯吃。壹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幹凈的飯然後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裏(弄臟了米飯),丟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眼睛(看見)的,但是眼睛也不壹定可信;應該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妳們記住,要了解人本來就不容易啊。”

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孔子困於陳蔡孔子困於陳蔡之間,即

(1)B舉:被推舉.譯文為:被推舉為大夫.(2)B“汝小人”為判斷句,句末用“也”,排除程度CD;“何位______有”為賓語前置句,“之”為提賓標誌,排除A;故選:B.(3)“於天下”為“聞”的狀語,後面停頓,排除AC;“令尹”為官職,作為“以為”的賓語後面停頓,排除B;故選:D.譯文為:虞丘子,名聞天下,做了楚國的宰相,又讓位給給孫叔敖,是因為他遇到了楚莊王,伍子胥先前立下了很多功勞,後來卻被逼自殺,這並不是他的智力有勝有衰,而是因為他先遇到了闔閭後遇到了夫差. (4)B根據“伍子胥前功多後戮死”“傅說負土而版築,以為大夫,其遇武丁也”“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於朝歌⑦,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可以得出答案.(5)A“肯定是因為孔子的行善積德不夠”錯誤,原文為“今夫子積德累仁,為善久矣,意者.當遣行乎”,子路認為孔子行善積德已經夠多了,可能是某些行為有失檢點.(6)①賢不肖,賢能不賢能;遇,碰上聖明之君;時,機遇.譯文為:賢能不賢能是人才本身的問題,碰上碰不上聖明之君是機遇問題.②僮,傭人;負鼎操俎,背著鼎拿著切肉的板子;調五味,為人烹調飲食.譯文為:伊尹本是莘氏的傭人,背著鼎拿著切肉的板子為人烹調飲食,卻當了宰相,是因為他遇到了商湯.③通,通達;困,困厄;始,始末.譯文為:學者治學,並非為了通達,而是為了在困厄之中不感到貧乏,心中憂愁,但意誌並不消沈,預先知道禍福的始末而心裏不為此迷惑. 答案:(1)B(2)B(3)D(4)B(5)A(6)①賢能不賢能是人才本身的問題,碰上碰不上聖明之君是機遇問題.②伊尹本是莘氏的傭人,背著鼎拿著切肉的板子為人烹調飲食,卻當了宰相,是因為他遇到了商湯.③學者治學,並非為了通達,而是為了在困厄之中不感到貧乏,心中憂愁,但意誌並不消沈,預先知道禍福的始末而心裏不為此迷惑.。

4. 《孔子圍於陳蔡之間》原文

孔子圍於陳蔡(莊子·山木》)原文及翻譯[原文]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1)。

大公任往吊之曰(2):“子幾死乎?”曰:“然”。“子惡死乎?”曰:“然。”

任曰:“子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

其為鳥也,翂翂翐翐(3),而似無能;引援而飛(4),迫脅而棲(5),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6)。是故其行列不斥(7),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8),修身以明汙(9),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10),故不免也。

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11):'自伐者無功(12);功成者墮(13),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14),得行而不名處(15);純純常常(16),乃比於狂(17);削跡捐勢(18),不為功名。

是故無責於人(19),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20),子何喜哉?”孔子曰:“善哉!”辭其交遊,去其弟子,逃於大澤;衣裘褐(21),食杼栗(22);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

鳥獸不惡,而況人乎!譯文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蔡國之間,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飯。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說:“妳快要餓死了吧?”孔子說:“是的。”

太公任又問:“妳討厭死嗎?”孔子回答:“是的。”太公任說:“我來談談不死的方法。

東海裏生活著壹種鳥,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為壹種鳥啊,飛得很慢,好像不能飛行似的;它們總是要有其他鳥引領而飛,棲息時又都跟別的鳥擠在壹起;前進時不敢飛在最前面,後退時不敢落在最後面;吃食時不敢先動嘴,總是吃別的鳥所剩下的,所以它們在鳥群中從不受排斥,人們也終究不會去傷害它,因此能夠免除禍患。

長得很直的樹木總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總是先遭枯竭。妳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幹以便驚嚇普通的人,註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是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

從前我聽聖德宏博的老子說過:‘自吹自擂的人不會成就功業;功業成就了而不知退隱的人必定會毀敗,名聲彰顯而不知韜光隱晦的必定會遭到損傷。’誰能夠擯棄功名而還原跟普通人壹樣!大道廣為流傳而個人則韜光隱居,道德盛行於世而個人則藏譽匿耀不處其名;純樸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壹樣;削除形跡捐棄權勢,不求取功名。

因此不會去譴責他人,別人也不會責備自己。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於世,妳為什麽偏偏喜好名聲呢?”孔子說:“說得實在好啊!”於是辭別朋友故交,離開眾多弟子,逃到山澤曠野;穿獸皮麻布做成的衣服,吃柞樹和栗樹的果實;進入獸群獸不亂群,進入鳥群鳥不亂行。

鳥獸都不討厭他,何況是人呢!原文孔子問子桑雽曰(1):“吾再逐於魯(2),伐樹於宋(3),削跡於衛(4),窮於商周(5),圍於陳蔡之間。吾犯此數患(6),親交益疏(7),徒友益散,何與?”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8)?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9)。

或曰:‘為其布與(10)?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11),此以天屬也(12)。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13)。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

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14);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15),絕學捐書,弟子無挹於前(16),其愛益加進。

異日,桑雽又曰:“舜之將死,真泠禹曰(17):'汝戒之哉!形莫若緣(18),情莫若率(19)。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20),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21)。

'”譯文孔子問桑雽道:“我兩次在魯國被驅逐,在宋國受到伐樹的驚辱,在衛國被人鏟除足跡,在商、周之地窮愁潦倒,在陳國和蔡國間受到圍困。我遭逢這麽多的災禍,親朋故交越發疏遠了,弟子友人更加離散了,這是為什麽呢?”桑雽回答說:“妳沒有聽說過那假國人的逃亡嗎?林回舍棄了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著嬰兒就跑。

有人議論:‘他是為了錢財嗎?初生嬰兒的價值太少太少了;他是為了怕拖累嗎?初生嬰兒的拖累太多太多了。舍棄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著嬰兒就跑,為了什麽呢?’林回說:‘價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這個孩子跟我則是以天性相連。

’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拋棄;以天性相連的,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包容。相互收容與相互拋棄差別也就太遠了。

而且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壹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壹樣;君子淡泊卻心地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大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麽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孔子說:“我會由衷地聽取妳的指教!”於是慢慢地離去,閑放自得地走了回來,終止了學業丟棄了書簡,弟子沒有壹個侍學於前,可是他們對老師的敬愛反而更加深厚了。有壹天,桑雽又說:“舜將死的時候,用真道曉諭夏禹說:‘妳要警惕啊!身形不如順應,情感不如率真。

順應就不會背離,率真就不會勞苦;不背離不勞神,那麽也就不需要。

5. 孔子誤會顏回的故事出自那裏,原文是什麽呀

相關資料:1、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焚之,幾熟.孔子望見顏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選間,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棄食不詳,回攫而飯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 2、孔子厄於陳、蔡,從者七日不食.子貢以所齋貨,竊犯圍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壹石焉.顏回、仲由炊之於壤屋之下,有埃墨墮飯中,顏回取而食之.子貢自井望觀之,不悅,以為竊也.入問孔子曰:“仁人廉士窮改節乎?”孔子曰:“改節即何稱於仁廉哉?”子貢曰:“若回也,其不改節乎?”孔子曰:“然.”子貢以所飯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為仁久矣.雖汝有雲,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將問之.”召顏回曰:“疇昔予夢見先人,豈或啟佑我哉.子炊而進飯,吾將進焉.”對曰:“向有埃墨墮飯中,欲置之,則不潔;欲棄之,則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顏回出.孔子顧謂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孔子家語》卷五“困厄”第二十)。

  • 上一篇:wps中卷軸ppt怎麽做,謝謝
  • 下一篇:陰陽師起源於哪裏?歷史上的陰陽師是什麽職業?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