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孔子巧諫陳惠公文言文

孔子巧諫陳惠公文言文

1. 晏子諫景公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景公之時,雨雪三日而不霽。公被狐白之裘,坐於堂側陛。晏子入見,立有間。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對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嬰聞古之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聞命矣。”乃令出裘發粟與饑寒者。令所睹於途者,無問其鄉;所睹於裏者,無問其家;偱國計數,無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歲。孔子聞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選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上》

註解

(1)景公:名杵臼,莊公的異母弟。(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景公)

(2)雨雪:下雪。雨,音yu(四聲),動詞,下雨。霽(jì):雨、雪後天氣轉晴。

(3)被:披。裘:皮衣。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縫制的皮衣,非常珍貴。

(4)階:臺階。 (5)晏子:字平仲,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齊景公時任國相。

(6)有間:壹會兒。 (7)逸:安逸,閑適。 (8)聞命:受到教誨。(齊景公自謙的話,) (9)粟:指救濟糧。 (10)饑寒:指饑寒之人。 (11途:路上。 (12)裏:指裏巷。 (13)循:巡,巡視。 (14)既事:指任職。兼月:兩個月。 (15)兼歲:兩年。

(16)明:闡明。欲:欲念,願望。 (17)行:實行。善:善行,德政。 (18)乃:於是。 (19)既事者:已有職業的人。 (20)兼月:兩個月。兼,兩倍的。

(22)陛:殿堂的臺階。 (23)霽:雨後或雪後初晴 (24)諫:進諫

(25)對:對答,回答 (26)裘:皮衣 (27)間:壹會兒 (27)聞:聽說 (28)與:給 (29)見:朝見

翻譯

齊景公在位的時候,雪下了幾天不轉晴。景公披著用狐貍腿下白色的皮毛縫制的皮衣,坐在朝堂壹側臺階上。晏子進去朝見,站立了壹會兒,景公說:“奇怪啊!雪下了幾天,但是天氣不冷。”晏子回答說:“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德的國君,自己飽卻知道別人的饑餓,自己溫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知道別人的勞苦。現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說:“好!我明白妳的教育了。”於是命人發放皮衣、發放糧食,給那些挨餓受凍的人。命令:在路上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鄉的;在裏巷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家的;巡視全國統計數字,不必記他們的姓名。士人已任職的發給兩個月的糧食,病困的人發給兩年的糧食。孔子聽到後說:“晏子能闡明他的願望,景公能實行他認識到的德政。”

2. 古文翻譯《陳元方候袁公》

原文

陳元方年十壹歲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suí)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裏如壹。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選自《 世說新語 政事》)

譯文

陳元方十壹歲時,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妳賢良的父親在太丘為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麽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我父親更加敬重。”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妳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妳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麽壹致。周公不學孔子,孔子也不學周公。”

3. 文言文翻譯

晏子諫齊景公 景公在位時,連下三天雪還不放晴。

景公披著用狐貍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前的臺階上。晏子進宮謁見,站了壹會兒,景公說:“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氣不冷。”

晏子回答說:“天氣不冷嗎?”景公笑了。晏子說:“我聽說古代賢德的國君自己吃飽卻知道別人的饑餓,自己穿暖卻知道別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卻知道別人的勞苦。

現在君王不知道別人了。”景公說:“說得好!我聽從您的教誨了。”

便命人發放皮衣、糧食給饑餓寒冷的人。命令:在路上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鄉的;在裏巷見到的,不必問他們是哪家的;巡視全國統計數字,不必記他們的姓名。

士人已任職的發給兩個月的糧食,病困的人發給兩年的糧食。孔子聽到後說:“晏子能闡明他的願望,景公能實行他認識到的德政。”

4. 管仲貴公文言文翻譯

從前,古代聖王治理天下,必定把公心擺在第壹位,只要出於公心,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由公心得來的。

(周公的兒子)伯禽(封為魯國國君),將要赴任時,(向父親)請教用來治理魯國的方略,周公說:"(為政要考慮)利民而不要(只考慮)利己。"楚人遺失了弓箭卻不肯去尋找,他說:"楚國人遺失了弓箭,(必是)楚國人得到它,又何必去找它呢?"孔子聽到這話,說:"去掉'荊楚'這壹國別就好了。"老聃聽到孔子的話,說:"去掉'人'這壹限制就好了。"所以說老聃才是最具有公心的人。天地夠偉大了,生育了萬物,而不把它們作為自己的子女;使萬物生長,而不把它們據為己有,萬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澤,享受天地的利益,卻不知道這些是從哪裏來的。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

管仲得了重病,齊桓公去問候他,說:"仲父您的病,更加沈重了,國內百姓都已經無法避諱這件事,我將把國家托付給誰呢?"

管仲回答說:"以前我盡心竭力,還不能知道可以托付國家的人選,如今重病,命在旦夕,我怎麽能說得出呢?" 齊桓公說:"這是國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點我啊。"

管仲恭敬地回答,說:"您打算讓誰擔任宰相呢?" 齊桓公說;"鮑叔牙可以嗎?"

管仲回答說:"不行。我和鮑叔牙交情很好,鮑叔牙的為人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樣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壹旦聽到別人的過錯,壹輩子也不能忘記。"齊桓公說:"不得已的話,那麽隰朋可以嗎?"管仲回答說:"隰朋的為人,對勝過自己的人賢人追羨不已,對趕不上自己的人則勸勉不息,(常常)以自己趕不上黃帝為羞愧,對趕不上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對於國政,細枝末節不去過問;他對於事物,分外的不去了解;對於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壹定要我推薦宰相人選的話,那麽隰朋是合適的。"壹國的宰相,可是個大官。當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聰明。所以說大工匠只註意總體設計,而不親自揮斧弄鑿;大廚師只著意調和五味,而不親自撥弄鍋碗瓢盞;大勇士只指揮戰鬥,而不親自臨陣鬥毆,正義的軍隊只征討叛逆而不騷擾百姓。齊桓公厲行公正;摒棄個人愛憎,重用(同自己有仇的)的管仲,終成五霸之首;而齊桓公徇私情呵護自己所愛,任用諂諛之人豎刀,以至死後屍身腐爛得蛆都爬了出來還不得下葬。

人小的時候愚笨,長大了就有了智慧。所以,聰明了卻用私情,還不如愚笨卻出以公心。天天喝醉了還想穿戴整齊,利欲熏心還想出以公道,貪婪暴戾還想成就王道,就是舜都不能做到。(何況凡人呢!)

5. 苛政猛於虎文言文翻譯

原文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1)。夫子式(2)而聽之,使子路(3)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4)重有憂(5)者。”而曰(6):“然。昔者吾舅(7)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12)也?”曰:“無苛(8)政(9)。”夫子曰:“小子(10)識(11)之,苛政猛於(13)虎也。”

譯文

孔子路過泰山的邊上,看見有壹個婦人在墳墓前哭得十分悲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讓子路前去問那個婦人。子路問道:“妳哭得那麽傷心,好像有傷心的事吧?”那個婦人說:“沒錯,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後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問:“那為什麽不離開這裏呢?”婦人回答說:“(這裏)沒有嚴酷繁重的賦。”孔子說:“學生們記住,嚴酷繁重的賦稅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註釋

(1)哀:極傷心。 (2)式:同“軾”,車前橫木,用作動詞,指扶軾而聽。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壹:確實。壹似:確實像。

(5)重有憂:有很多傷心的事。 (6)而曰:婦人接著說。

(7)舅:當時稱丈夫的父親為舅,即公公。 (8)苛:苛刻,暴虐。

(9)苛政:殘暴的政令。 (10)小子:古時長者稱晚輩為小子。這裏指孔子稱他徒弟。 (11)識(zhi):同“誌”,記住。 (12)去:離開。 (13)過:路過。

6. 《說苑》公叔子巧諫 原文及翻譯

原文

公叔文子為楚令尹三年,民無敢入朝。公叔子見曰:“嚴矣?”文子曰:“朝廷之嚴也,寧雲妨國之制哉?”公叔子曰:“嚴則下喑,下喑,則上聾,聾喑不能想通,何國之制也?蓋聞之也:順針縷者成帷幕,合升鬥者實倉癛,並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嘗有所不受也。”

---------------《說苑 政理》

翻譯

公叔擔任楚國令尹的第三年,臣子沒人敢進朝(獻計),公叔看到這種現象之後說:“太苛刻了”。

楚文王說:“朝廷的苛刻,不就像國家治理那樣苛刻嗎?”

公叔說:“太苛嚴下面就成了啞巴,下面成了啞巴上面就成了聾子,聾子啞巴思想不能互相溝通,這還治理什麽國家呢?針穿線可以穿成帷幕,鬥量可以合成倉庫,小溪流可以匯成江海。英明的君主只有聽取意見並不實行的,沒有不聽取意見的。”

7. 古文翻譯《陳元方候袁公》

陳元方十壹歲的時候,去拜會袁紹。袁公問:“妳賢良的父親在太丘做官,遠近的人都稱贊他,他到底做了些什麽事情?”元方說:“我父親在太丘,對強者用德行去安撫;對弱者用仁慈去安撫,讓人們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說:“我曾經也當過鄴縣縣令,正是做這樣的事情。不知是妳的父親學我,還是我學妳的父親?”元方說:“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時代,雖然時間相隔遙遠,但他們的行為卻是那麽壹致。周公沒有學孔子,孔子也沒有學周公。”

原文:

陳元方年十壹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suí)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yè)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裏如壹。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世說新語》是壹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壹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我們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於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說壹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

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可惜的是,《世說》壹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

  • 上一篇:年輕人為什麽變得越來越“摳門”?妳“摳門”的原因是什麽?
  • 下一篇:新手自媒體文章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