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註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壹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1

 壹、基本情況:

 1、調研對象:本組調研的是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鄱陽縣、余幹縣、萬年縣城鎮和農村各壹所小學及市教育局直屬小學,由於時間的關系玉山暫未去,所以本次調研***11所學校。

 2、調研方式:調研采取“抽、觀、測、談”的方式進行。抽:每到壹所學校,按照課程表臨時抽簽決定聽課;觀:是觀看老師上課,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察看教師的備課是否規範,數量、質量是否達到要求,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質量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測:對所聽課的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即時出題進行10-15分鐘的小測試;談:就教師的上課、備課、作業批改、目標測試分析等情況與教師反饋、交流。

 二、基本特點:

 本次調研我們嚴格按文件執行,每個縣到哪所學校、聽哪個老師的課都是臨時抽簽,看課表決定的,所以這壹次調研情況可以說是絕對真實的。通過對11所學校的督查,發現教學常規方面:各縣各校落實較好,80%的教師都能在課前作好教學準備,認真備課撰寫教案、自制教、學具;課堂上,教師能遵守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征,精心組織教學,合理地分配時間,教學反饋及時,練習設計有梯度、有層次,課後有反思,作業每天壹次及時批改,註重學業檢測與評價,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註重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課堂教學方面,從整體上來看,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課堂組織形式靈活多樣。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師評價—-解決問題”的形式,“數學問題情景—-獨立探索—-合作交流—-練習鞏固”的形式,“現實材料——猜測——驗證——修改——應用”的形式,“生活—-探求—-生活”的形式等等。

 2、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變。

 (1)情境與現實生活結合。用具體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戰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學活動,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註意了數學問題情景的創設,創設情景註意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溝通生活中的數學與文本數學的聯系,使生活與數學融為壹體。

 (2)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結合。新壹輪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倡導合作學習,“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現在小組合作學習被我市教師廣泛采用,積極施行。”

 (3) 活動化教學充滿了數學課堂。通過讓學生看壹看、摸壹摸、擺壹擺、做壹做、算壹算、畫壹畫、想壹想等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數學、體驗數學、理解數學,做到了“解放學生的手腳讓學生動起來,解放學生的頭腦讓學生想起來”。

 3、作業設計註重創新。樹立了“作業是為了學生體驗數學”的思想理念,搞題海戰術、機械重復作業的現象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體驗性作業”、 “操作性作業”、“個性化作業”、“自主式作業”、 “數學日記”等等。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亦得到培養。

 三、主要問題

 凡事總是有它的兩面性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依輔思想嚴重,缺乏主動創新精神

 調研中,我們發現,課堂上有50%的老師未帶備課本進教室,在課堂上老師依據教輔用書作為上課的教案,導課、新授,每環每節生搬硬套上面的內容,這樣的現象約占調研中的30%。課後,我們要來隨手翻閱了幾頁,發現書中錯別字明顯,仔細查看,發現有些教學內容和課時的劃分也不科學。這些所謂的教輔大多未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查,皆為不法商家以盈利為目的偷盜出版的。老師們如果不辨是非,不加選擇,長期把它們作為主要的教學參考書,不但害了自己,而且耽誤了學生,後果不堪設想。

 2、忽視教材研讀,理解教材出現偏差

 督察過程中發現,有部分農村學校教師不重視對新課標教材的研讀,理解教材膚淺,對教材承載的數學內涵領悟不深刻,過高估計學生的學習基礎,隨意篡改教學內容,拔高教學難度致使教學不達標。

 3、課堂結構松緊不壹,教學效率低下

 聽課中發現部分教師課前沒有備課,對課堂教學沒有認真進行設計,以致課堂上教學及其隨意。如:有的又將兩三節課的教學內容用壹課時講完,有的壹整節課只訂正頭天做的幾道簡單習題;有的壹整節練習課只講解兩道應用題,居然還有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以上課堂造成知識點教學過多或過少,課堂容量不當,教學效率低下。

 4、誤解集體備課,滋生教師惰性

 有的學校為減輕教師負擔,以年級組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初衷雖好,但因管理制度不完善、力度不夠,少數教師錯誤理解集體備課內涵,借集體備課名義,漏備甚至不備課,至使部分教師產生懶惰習性。

 四、思考與建議:

 相對於城鎮,農村學校師資薄弱,教學水平相對較低。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應更加重視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加強對農村學校教師的培訓力度,切實提高農村師資水平。市、縣教研室要不定期組織優秀教師送教下鄉,到農村學校開展壹些紮實有效的教研活動;開通學校信息網絡,切實搞好農村網絡教研;做好城鄉學校結對幫扶工作。針對以上視導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壹)、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思想素質

 教師要有職業自豪感,要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定位在忠於教育事業上,要充分認識履行師德規範對教書育人、培養人才的深遠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從內心深處激發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的道德情感,自覺克服教育工作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困難,並根據師德的評判標準,自覺重視業務素質的提高,加強學習責任感,重視存在的問題,克服種種不良的教學行為。

 (二)、加強業務學習與管理,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1、組織學習修訂課標

 新課程標準經過壹輪的充分實踐和完善,教育部組織專家、學者進行了全面修訂,目前已經正式發布了修訂後的新課標,我們要及時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修訂的數學課標,領會課標精神實質,揣摩課標中修訂內容的深刻含義,明確課標的具體要求,以更好地指導教學實踐。

 2、視鉆研教材為重中之重。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托,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然而,新課標教材在呈現方式上與以往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沒有新知識前的復習、準備或過渡內容,大多通過情境、對話、表格、圖片等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沒有呈現結論,只有學生自主活動的建議和過程中的問題提示,為教和學留下了極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間,給教師讀懂教材帶來了壹定的困惑和難度。如何幫助老師讀懂和使用教材,切實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我們已在部分學校開展:“小學數學教材研讀方法與策略的研究” 這壹專題研究,期望更多的學校積極參與其中。

 3、重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課前的精心預設就沒有課堂的動態生成。科學的教學設計,是順利實施教學方案、調控教學過程的前提,是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我們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出發重視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以課題《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與實踐》為抓手,在全市廣泛深入地開展研究,並以此深化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我市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課堂是實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開展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更是教育改革的落腳點。衷心希望通過本次課堂教學督查,促進我們的教學改革,進壹步落實教學常規,改進我們的教學工作,使我們的教學工作再上壹個新臺階!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2

 為了更好推進小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本學期學校開展以“在課改新背景下,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為主題的課堂教學調研活動。我本著務實求真的精神隨同老師們結合區“閱讀、體驗、互動、鞏固課堂教學及導學案教學實踐活動,公開課、聯片教研活動展開“課堂教學有效性”專項調研活動。

 在這次專項調研活動中,我們了解到新課程改革幾年來,我們數學課堂教學發生很大變化,課程標準提出新理念。教師在努力改變著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改善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生動有效學習活動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獲取知識,掌握技能,學會學習。課堂教學質量有了明顯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關註有效情境創設

 目前“創設情境”成為小學數學課堂中壹道亮麗的風景線。在壹些公開課,研討課中,老師們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學內容創設壹些有效新穎,且富有思考價值,具有挑戰性的課堂學習情境令我們眼界大開。如,本學校,石守琴老師上《圓的周長》這節課,在導入部分創設小猴和小兔賽跑的情境。小猴沿著正方形的路線跑,小兔沿著圓形路線跑,同學們,妳們說的比賽公平嗎?為什麽?通過這個情境的創設,學生從正方形周長類推遷移到圓的周長,使學生思維落到圓的周長上,要想知道他們不公平的比賽學習圓的周長後就知道了。

 二、重視有效操作實踐活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教學,教師十分重視學生的操作實踐活動來理解新知,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把抽象知識轉化為可感知內容。如我校,郭香果老師上的六年級《軸對稱圖形》這節課,郭老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折壹折、畫壹畫、剪壹剪等活動來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和創造美。

 三、註重有效學習方式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努力改變以往學生單壹,被動學習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討論來解決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如科學韓繼明老師教學《推和拉》壹課時,為了實驗驗證推和拉是兩種方向相反的力,讓學生在小組中推手掌,拉手腕,並在小組中統計,記錄匯報,引導學生發現實驗結果。隨著學生在活動,探究,思考中,經歷知識形成過程,體驗情感,獲得知識。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特別是壹些示範課、公開課、研討課,教師都努力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把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機整合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實驗小學王建老師上四年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節課,利用直尺、三角板驗證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時,王老師能有效引導學生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在電腦上動手操作,讓三角板緊靠直尺,然後在移動三角板驗證,然後互相交流結果。最後得出結論: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看到以這些課堂可喜變化同時,也不可否認是,目前小學數學常態下課堂教學中相當壹部分教師對課改新理念把握不到位,註重形式,忽視本質。以致課堂教學出現形式化,低效甚至無效的現象, 這不得不引起我們冷靜思考,理性客觀地反思過去,實事求是面對今天,以平和心態面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

 存在問題:

 1、個別課堂教學方法單壹,教學形式單壹,教學設計重教法、輕學法。以少數學生的思維代替多數學生的思維,課堂上缺乏質疑討論,學生主體意識沒有得到很好發揮,沒有充分給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壹些學生而是在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

 2、教師鉆研教材不夠,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編寫意圖,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

 3、小組合作學習有形式都無實質。在部分教師課堂上,學生分組學習流於形式缺乏實質性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乏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

 4、課堂練習設計單壹,缺乏層次性和趣味性。對知識的內在聯系挖掘不到位,知識的提升拓展不夠。

 5、情境創設,牽強附會。有的課堂過於追求教學情境化,壹些數學內容被機械地套上情境,牽強附會地聯系實際,過多地強調生活來源,其結果既浪費了寶貴時間,又妨礙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真正理解。

 6、教學過於追求手段現代化。現在的觀摩課,似乎不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就是觀念不先進。為此,有的教師不惜花費很多時間精心制作課件,可結果並不理想。有的課件只不過是課本搬家,有的教師因為有了多媒體,幹脆不再寫板書了,以課件代替板書。

 7、個別教師面對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缺乏教育機智,教學語言不夠準確,不夠生動、豐富。

 建議:

 1、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解新理念。認真鉆研教材研究教法,深入理解和把握教材編寫意圖,科學合理創造性使用教材,設計好每節課的預案。

 2、探討和研究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3、準確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學生,有效開發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充滿活力的數學教學內容。

 4、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5、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科學、合理、有效使用好教具、學具,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6、教師要能夠精心設計練習題,層次清楚,形式多樣,富有趣味性,思考性。

 7、註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要讓每個人都動起來,真正達到合作交流,資源***享,圓滿解決問題。

 8、不斷學習、實踐、反思來提升自己課堂教學機智和教育智慧,促進專業成長。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改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生命。探索和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有效課堂教學之路,成為新課程改革實踐的需要,教師的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才能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調研報告3

 壹、可喜變化

 (壹)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聽課,我們看到80%的課堂教學基本組織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思考、交流、說明等數學思考過程,學生能在各種活動情境中有效地學習。

 如案例1:二年級“ 可能性”

 本課教者從學生喜愛的、熟悉的拋硬幣遊戲開始使學生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步體會到了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後小組內玩摸球遊戲,再壹次經歷活動過程,感受事物發生的不確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發生”、“壹定發生”等現象。達到了預期目標,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級“圓的周長”

 測量圓的周長時,教師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壹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妳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壹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妳用這種方法,他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爾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條的辦法測出的。”有的說:“我認為用滾動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辦法好。”教師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後,因勢利導,提出壹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實驗(壹細繩的壹端系著壹個紐扣,手拿細繩的另壹端,繞動細繩,紐扣在空中劃出壹個圓)。“象這個圓妳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這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有壹定的局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壹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著老師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壹點旋轉壹周後留下的痕跡。提問:“妳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系?有什麽關系?”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總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單壹的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獲得知識結論向親歷探究過程轉變、由問答式學習向小組合作學習轉變,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壹個積極主動建構過程。

 (二)數學生活化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在聽的課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註意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

 教者通過組織學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譜等活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案例2:壹年級“認識鐘表”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出示的鐘面上的時刻,回顧自己每天在這壹時刻所做的事情。把時間這個抽象的知識與生活的具體事例結合起來,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級“正負數”

 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當天氣預報員,匯報課前收集到的當天天氣預報情況引入正負數。課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銀行存折卡和進行智力競賽打分讓學生進壹步認識正負數,同時了解到正負數意義。

 案例4:三年級“筆算除法”

 在練習中教師設計了去藥店買藥這壹貼近學生生活的開放題:愛心藥店的藥買壹盒送壹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藥店每盒78元(每盒7支)。問學生那家藥店的藥比較便宜。題目壹出示,學生就頗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尋求答案。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方法的體會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實,更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98%的教師已經充分註意了數學生活化問題,懂得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並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在聽的數學課中,近三分之壹的課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為學生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用情境的聲、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

 案例1:三年級“筆算除法”

 教師用多媒體形式為學生創設了壹個孫悟空分桃子的問題情境,“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了48個仙桃,有兩只小猴子看見了,請求大王把桃子給他們平均分了。”教師提問:從動畫中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然後引導學生列式研究算法。接著多媒體演示把桃子分給四只猴子和三只猴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整個學習過程貫穿在這個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在創設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

 案例2:六年級“ 圓的周長”

 教師通過演示自己制作的課件,化靜為動,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充分顯示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領域中發揮的獨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數學文化的彰顯

 近年來,在數學課程中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已經形成***識,數學課程不僅應該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還應該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在我們所聽的課中,雖然註重數學文化的彰顯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說已初見端倪。

;

  • 上一篇:【評《滿空》】滿空
  • 下一篇:人教版高壹文言文文獻綜述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