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心理學代表人物及其事跡

心理學代表人物及其事跡

最早的馮特,心理學之父,構造學派,把心理現象分類,認為研究心理學內省就行了;

之後機能學派,代表人詹姆斯,認為心理學的意義在於應用,單純的研究心理現象是沒有意義的;

之後格式塔心理學,代表有考夫卡、科勒等,認為整體大於部分之和,不能割裂的單獨研究某壹種心理現象;

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弗洛伊德,認為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以及潛意識(無意識),心理學應該研究無意識,並認為性沖動(他稱之為力比多)是人類活動的根本動力,同時提出了,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自我作為意識的體現,與作為無意識的本我相抗爭,他的學生榮格,提出了人格面具,認為人活在世上都會偽裝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本我;

行為主義代表華生,斯金納以及班杜拉,認為之前的心理學研究都是不科學的,心理研究應當可操作可量化,主張刺激-反應,這壹最簡單的公式,對於人的所有行為,都可以看做是條件反射。並做了壹系列的動物實驗加以證明;斯金納重視強化與懲罰在行為塑造上的作用,而班杜拉則強調了社會學習的重要性,他們被看作是新行為主義代表。

認知心理學派,起源於皮亞傑以及斯滕伯格,但他們都是教育學家。真正的代表人物奈賽爾,重點研究人的認知過程,在他們看來刺激與反應之中還有壹個認知過程,這才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托爾曼對於認知地圖的研究比較經典;

還有壹個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是馬斯洛和羅傑斯,他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應當對人性更多地給與肯定。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動力之源正是這些不同層次的需要; 贊同1| 評論 檢舉 | 2012-4-16 09:34 shangqiu942 | 三級

壹、精神分析學派、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影響最大,被稱為心理學的三大主要勢力

二、1、精神分析學派 弗洛伊德 (以及其後的榮格)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開創,其後被不斷修正與發展,影響力遠遠超出心理學,所以讀者群相應更為廣泛。

要想對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認識,還可以讀幾本介紹其思想的著作。查爾斯·布倫納所的《精神分析入門》(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與精神分析的主要內容,闡述明確貼切,在同類書中極為難得。《弗洛伊德和馬克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闡述了精神分析學與馬克思主義的 關系。書雖寫於上世紀30年代,卻仍不失其價值。

觀點:精神分析學派是弗洛伊德在畢生的精神醫療實踐中,對人的病態心理經過無數次的總結、多年的累積而逐漸形成的。主要著重於精神分析和治療,並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獨特的解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的最大特點,就是強調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壹面,它首次闡述了無意識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為中的作用,開辟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它重視人格的研究、重視心理應用。

2、行為主義

代表人物 華生 、斯金納

華生創 立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在20世紀20年代風行壹時,深刻地影響了心理學的進程。在其後,行為主義得到不斷發展,以斯金納最有影響。

行為主義是美國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壹,也是對西方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流派之壹。行為主義可以被區分為舊行為主義和新行為主義。舊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以華生為首。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則為斯金納等。

華生 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環境決定了壹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是病態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並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他認為,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刺激的各種軀體反應的組合,有的表現在外表,有的隱藏在內部,在他眼裏人和動物沒什麽差異,都遵循同樣的規律。

斯金納 認為心理學所關心的是可以觀察到的外表的行為, 而不是行為的內部機制。他認為科學必須在自然科學的範圍內進行研究,其任務就是要確定實驗者控制的刺激繼之而來有機體反應之間的函數關系。當然他不僅考慮到壹個刺激與壹個反應之間的關系,也考慮到那些改變刺激與反應的關系的條件,他的公式為:R=f(SoA)

哲學背景:20世紀初,把人當作機器的機械唯物主義思潮(包括笛卡爾關於人的身體機制的機械論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機器的觀點),以及以經驗事實作為勾銷主客觀界限的工具的新實在論都對華生有很大的影響。

觀點:行為主義的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在研究方法上,行為主義主張采用客觀的實驗方法,而不使用內省法。

3、人本主義

代表人物:馬斯洛、 羅傑斯

馬斯洛的自我實現論 馬斯洛認為人類行為的心理驅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將其分為兩大類、七個層次、好象壹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識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羅傑斯讓人領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來的價值觀念,讓人重新信賴、依靠機體估價過程來處理經驗,消除外界環境通過內化而強加給他的價值觀,讓人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誌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掌握自己的命運,修復被破壞的自我實現潛力,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

觀點:人本主義反對將人的心理低俗化,動物化的傾向,反對僅僅以病態人作為研究對象,把人看為本能犧牲品的精神分析學派,也反對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學的客體的行為主義學派。主張研究對人類進步富有意義的問題,關心人的價值和尊嚴。

三、以上是三大主流,還有其他的流派包括

存在心理學是從人的整體出發探討獨立的個人心理與世界的關系,偏重個人心理的獨立性,探討獨立個人存在的整體經驗。該心理學本質是偏重研究個人心理在世界環境中的整體的變化規律。

完形心理學采用整體論觀點解釋知覺,認為知覺是以感覺為基礎的超感覺的整體經驗。其核心觀念是“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這實際上是人體結構與功能的自組織過程和結果。吃飯成長的人並不等於原初的人與飯的疊加;獲取知識的人並不是人與知識的總合,知識被已有知識重新組織,然後被納入已有的知識系統;神經系統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結構也被或隱或顯的改變。知覺就是對幾種感覺經過類似的組織化而形成的,是對幾種感覺的整體反映,雖不等於感覺之和,但感覺是知覺必備的素材和“原料”。這種自組織化的結果是表現出整體性,即完形性。壹句話:完形心理學側重的是心理的自組織性,是對心理的自組織現象和結果的研究。

認知心理學主要側重人的認知過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獲取知識的,是研究人獲得知識過程的心理學,對情緒,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現象研究較少,更無論意誌、動機和需求等現象。

結構主義心理學側重采用實驗方法研究意識的結構,這是受物質結構論影響的結果。由於心理的極高的流變性、復雜性和高度的自組織性,要用單純的實驗來精確化意識的結構,在現有科學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該心理學充分發揮了“磚”的作用,引發對心理學的更廣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學上許多“玉塊”。

功能主義心理學是作為結構主義心理學的對立物出現的,著重探討個體適應環境時所產生的心理功能。隨著結構主義的衰落,該學派也自行消失

想真正研究的話,妳可以看壹下心理學史、心理學導論壹類的經典書籍,還有心理學的最新發展方向都可以了解壹下。

  • 上一篇:奶酪詞材料
  • 下一篇:赤子之心趙丹陽(趙丹陽個人簡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