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議論文素材

要善於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議論文素材

劉邦聽張良之謀,最終成就帝業;

而項羽不聽範增之言,最終自刎烏江

曹操善於聽謀臣的意見,最終統壹北方,袁紹不聽田豐、沮授之言,兵敗官渡

唐太宗能聽魏征之言,成就貞觀之治;苻堅不聽王猛之言,結果兵敗淝水

1唐太宗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塗?”魏徵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塗。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了解情況,所以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鯀、歡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臺城因受賄被下臣勿入;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況得以反映上來。”唐太宗說:“好啊!”

簡單就是(唐太宗問宰相魏征:“我作為壹國之君,怎樣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說:“作為國君,只聽壹面之辭就會糊裏糊塗,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只有廣泛聽取意見,采納正確的主張,您才能不受欺騙,下邊的情況您也就了解得壹清二楚了。”從此,唐太宗很註意聽取下面說的諫言,鼓勵大臣直言進諫。)

2扁鵲與菜桓公

扁鵲來拜見蔡桓公,在他身邊站了壹會,他發現蔡桓公有壹點小病,於是多次請求給他醫治。可是蔡桓公壹直不聽扁鵲的話,最後導致病情惡化,病發身亡。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壹開始蔡桓公的小病只在皮膚上,用熱水敷燙就能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時,用針灸的方法也能治好,即使到了腸胃裏,服幾劑湯藥還能治好。可是蔡桓公壹而再再而三的不聽勸告,直到病入骨髓,只能等死,這就是小病不治,釀成大病,不聽名醫言,吃虧在眼前啊!

3馬稷不諫王平失街亭

諸葛亮詢問「誰敢引兵去守街亭」時,參軍馬謖自告奮勇,應聲而出。

首先 ,諸葛亮強調街亭直接關系到北伐成敗和蜀軍安危,「倘街亭有失,吾大軍皆休矣」;並指出街亭「守之極難」。而馬謖卻滿不在乎,說什麼:「某自幼熟讀兵書,頗知兵法,豈壹街亭不能守耶?」其次,諸葛亮鄭重提醒馬謖:「司馬懿非等閑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馬謖卻不把強敵放在眼裏,聲稱:「休道司馬懿、張郃,便是曹睿親來,有何懼哉!」再次,諸葛亮以「軍中無戲言」來告誡馬謖,馬謖卻仍然頭腦發脹,以 「願立軍令狀」來擔保必勝。

由於馬謖過去曾出過壹些好主意,贏得了諸葛亮的器重,這次又自信必勝,諸葛亮便把鎮守街亭的重任交給了他,並撥「平生謹慎」的王平相助,又諄諄叮囑了三點:其壹,「下寨必當要道之處,使賊兵急切不能偷過」。這是守衛街亭的基本部署。其二,「安營既畢,便畫四至八道地理形狀圖本來我看」。這是防止部署錯誤的保險措施。其三,「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這是要求王平盡到輔佐匡救之責。這三點如果都能做到,守住街亭應該是做得到的。馬謖、王平領兵去後,諸葛亮猶恐有失,又命高翔屯兵列柳城以為救援,命魏延駐紮街亭之後以為策應。驕矜自用的馬謖完全違背了諸葛亮的「節度」。他壹到街亭便譏笑諸葛亮「 多心」,認為魏軍不會來。接著,他又撇開諸葛亮「下寨必當要道之處」的指示,硬要紮營於山上。王平再三勸告,指出魏軍若包圍蜀寨,斷絕汲水之道,蜀軍將不戰自亂,他卻固執己見,甚至用「丞相諸事尚問於我」這類大話壓人。王平苦諫無效,只好分走五千兵到山西下寨。

馬謖如此自行其是,目空壹切,這就決定了失守街亭的敗局。盡管馬稷熟讀兵法、不聽取諸葛、王平建議。最終也是紙上談兵、失之交臂。

  • 上一篇:拍抖音的精美文案
  • 下一篇:冬季至日手工材料印刷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