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在日復壹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聽故事的經歷,對故事很是熟悉吧,借助故事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庖丁解牛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篇1

 出處(戰國)莊周《莊子·養生主》。

 釋義庖丁:廚師;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梁國有壹個名叫庖丁的廚師,專門負責替梁惠王宰牛。他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全部都像音樂壹樣動聽,而且他竟然還能將這些聲音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

 站在壹旁的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贊嘆道:“真了不起!妳宰牛的技術怎麽會這麽高超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壹般的宰牛技術。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看見的都是完整的牛。3年之後,當我已經對牛的結構了如指掌的時候,就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到了現在,臣下宰牛的時候,只需要用心神去接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了。依據牛體的天然生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用刀,從來沒有碰過那些支脈、經脈、骨肉粘連的地方,更何況是那種大塊的骨頭呢?我手中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但刀刃卻仍像剛磨過的壹樣。”

 梁惠王聽他說完,問道:“這麽大壹頭牛,妳就這樣輕而易舉地將它宰完了嗎?”

 庖丁搖搖頭,回答說:“每當碰上筋骨交錯聚集的地方,我就會特別謹慎、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壹下,‘嘩啦’壹聲牛的骨肉便被分解開了,就像壹堆泥土散落在地上壹樣。這時,我才放心了,提起刀站著,為這壹成功而心滿意足,然後拭好了刀,把它妥善地收藏起來。”

 文惠君聽了庖丁的這壹席話,連連點頭,似有所悟地說:“好啊,我聽了您的這番金玉良言,還學到了不少修身養性的道理呢!”

 成長心語

 每壹個生物都是結構復雜的個體,要將它們解剖開來,並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但庖丁卻很容易地做到了,關鍵在於他掌握了牛的機理。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只要妳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就能透徹地了解和領悟人生的道理,把握事物內在的規律,那時,再復雜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篇2

 這壹天,庖丁被請到文惠君的府上,為其宰殺壹頭肉牛。只見他用手按著牛,用肩靠著牛,用腳踩著牛,用膝蓋抵著牛,動作極其熟練自如。他在將屠刀刺入牛身時,那種皮肉與筋骨剝離的聲音,與庖丁運刀時的動作互相配合,顯得是那樣的和諧壹致,美妙動人。他那宰牛時的動作就像踏著商湯時代的樂曲《桑林》起舞壹般,而解牛時所發出的聲響也與堯樂《經首》十分合拍。

 站在壹旁的文惠君不覺看呆了,他禁不住高聲贊嘆道:“啊呀,真了不起!妳宰牛的技術怎麽會有這麽高超呢?”

 庖丁見問,趕緊放下屠刀,對文惠君說:“我做事比較喜歡探究事物的規律,因為這比壹般的技術技巧要更高壹籌。我在剛開始學宰牛時,因為不了解牛的身體構造,眼前所見無非就是壹頭頭龐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經歷以後,我對牛的構造就完全了解了。我再看牛時,出現在眼前的就不再是壹頭整牛,而是許多可以拆卸下來的零部件了!現在我宰牛多了以後,就只需用心靈去感觸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知道牛的什麽地方可以下刀,什麽地方不能。我可以嫻熟自如地按照牛的天然構造,將刀直接刺入其筋骨相連的空隙之處,利用這些空隙便不會使屠刀受到絲毫損傷。我既然連骨肉相連的部件都不會去硬碰,更何況大的盤結骨呢?壹個技術高明的廚師因為是用刀割肉,壹般需要壹年換壹把刀;而更多的廚工則是用刀去砍骨頭,所以他們壹個月就要換壹把刀。而我的這把刀已經用了19年了,宰殺過的牛不下千頭,可是刀口還像剛在磨刀石上磨過壹樣的鋒利。這是為什麽呢?因為牛的骨節處有空隙,而刀口又很薄,我用極薄的刀鋒插入牛骨的間隙,自然顯得寬綽而遊刃有余了。所以,我這把用了19年的刀還像剛磨過的新刀壹樣。盡管如此,每當我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也常常感到難以下手,這時就要特別警惕,瞪大眼睛,動作放慢,用力要輕,等到找到了關鍵部位,壹刀下去就能將牛剖開,使其像泥土壹樣攤在地上。宰牛完畢,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環顧四周,不免感到誌得意滿,渾身暢快。然後我就將刀擦拭幹凈,置於刀鞘之中,以備下次再用。”

 文惠君聽了庖丁的這壹席話,連連點頭,似有所悟地說:“好啊,我聽了您的這番金玉良言,還學到了不少修身養性的道理呢!”

 故事延伸

 註音páo dīng jiě niú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解釋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如臂使指

 反義詞事半功倍

 例句我們這位老教授壹走上講臺,便如~,遊刃有余。

 故事啟示

 庖丁能夠輕松的宰牛是因為他掌握了它的機理。牛與牛當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麽牛,它們的機理都是壹致的;每個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為熟悉了牛的機理,自然懂得何處下刀。生活也壹樣,如果能透解了、領悟了生活的道理,摸準了其中的規律,就能和庖丁壹樣,做到目中有牛又無牛,就能化繁為簡,真正獲得輕松。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妳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事情就會做得十分漂亮。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篇3

 有壹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靠著的地方,腳踩著的地方,膝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妳的技術怎麽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自然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於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於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三年之後,(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意念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感覺器官停止活動了而全憑意念在活動。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壹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壹般的廚工每月換壹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壹樣。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卻並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麽在運轉刀刃時壹定寬綽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壹樣。即使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壹見那裏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壹下,嘩啦壹聲骨肉就已經分離,像壹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著,為這壹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壹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莊子·養生主》

 庖丁解牛的意思廚師解割了全牛。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庖丁,廚師;解,肢解、分割。

 活學活用只要平時多註意積累素材,寫起文章來自然就會像庖丁解牛壹樣遊刃有余了。

 庖丁解牛寓意這個故事啟示我們:世間萬物都有其固有的規律性,只要在實踐中做有心人,不斷摸索,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就會把事情做得十分漂亮。再有,應該學會享受做事情的過程,把自己所從事的當成自己的愛好,這樣既能愉快自己,又能將事情做得更加出色!

 近義得心應手、如臂使指

 庖丁解牛造句精選

 1、我深深體會到,學習英語,要想達到庖丁解牛那種駕馭能力,並非壹朝壹夕所能至,是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的。

 2、平時多註意作文素材的積累,這樣寫作起來也自然會像庖丁解牛壹般遊刃有余了。

 3、庖丁解牛的神技,說穿了,也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

 4、做這件工作對他來說猶如庖丁解牛,遊刃有余呀!

 5、有時候時間象壹把刀,壹把類似庖丁解牛的小刀。

 6、莊子庖丁解牛的神遇也是壹種有別於感性認識的視而不見的視。

 7、昨天晚飯做得蠻失敗的,簡直發揮了庖丁解牛的精神,分解出來的雞肉連做法都暫時不想琢磨了。

 8、看林書豪的比賽,常有種時間變慢的感覺,對的,就是那種庖丁解牛的感覺。

 9、就怕他們像抽了風壹樣的給妳庖丁解牛般地講解。

 10、我的老師板書清雅挺秀,朗誦範文抑揚頓挫,講解文章有如庖丁解牛,條分縷析,透辟獨到。

 11、我們這位老教授壹走上講臺;便如庖丁解牛;遊刃有余。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篇4

 壹天,壹庖丁在街頭的肉案上解牛,就是把壹頭去了皮的牛分割成許多小塊兒。只見那個庖丁技術十分高超,幾刀就把壹頭整牛分解成幾大塊,又幾刀把幾大塊牛肉分解成了壹堆小塊肉。這時,梁惠王從此經過,見到解牛經過十分詫異, 不禁贊嘆說:“手法太妙了!真是好刀法!”庖丁聽見有人說話,擡起頭來,壹看是梁惠王,連忙施禮並解釋說:“其實,解牛並不是壹件難事。因為我從事這壹行當已經很多年了,早已熟悉了牛身體的全部結構。在我的眼裏,每頭牛都長得壹樣,沒有壹頭牛是完整的。”梁惠王耐心地聽著庖丁的介紹,“我每下壹刀,都是按照牛身體的結構運刀的。讓薄薄的刀刃在牛身體的骨縫中運行,這樣就毫無阻擋,既快又省力氣。”梁惠王壹邊聽庖丁說,壹邊不住地點頭,心中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突然註意到刀案上的解牛刀,忙問:“這刀壹定也很鋒利吧?”庖丁將刀遞給梁惠王說:“大王您看,我這把刀已經用了近二十年,解了無數的牛,刀鋒依然如新刀壹樣鋒利。”惠王仔細看著刀鋒,果然鋒利如新。庖丁接著說:“盡管我很熟悉牛身體的結構,但遇到筋骨交錯的地方,還是要加倍小心。其實,我做得好不過是時間長,手熟罷了。”

 小朋友,庖丁的壹番話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情要掌握規律和方法,還要經常刻苦練習,才能把事做好。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篇5

 庖丁解牛

 原文: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頂,砉然響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谷,導大,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車瓜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訁桀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莊子《莊子·養生主》

 譯文: 庖丁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時候,肩倚的時候,腳踩的時候,膝頂的時候,那聲音十分和諧,就跟美妙的音樂壹樣,合於堯時的《經首》旋律;那動作也很有節奏,就像優美的《桑林》舞蹈。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稱贊說:“哈,好啊!妳的技術是怎麽達到這樣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對梁惠王說:“我喜歡探求的是道,比壹般的技術又進了壹步。我開始解剖牛的時候,看到的無非是壹頭整牛,不知道牛身體的內部結構,不知道從什麽地方下手。三年以後,我眼前出現的是牛的骨縫空隙,就不再是壹頭整牛。

 到了今天,我宰牛就全憑感覺了,不需要再用眼睛看來看去,就能知道刀應該怎麽運作。牛的肌體組織結構都是有壹定規律的,我進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縫隙,從不碰牛的骨頭,更不消說碰大骨頭了。技術高明的廚師,壹年換壹把刀,因為他是用刀割。壹般的廚師,壹個月就更換壹把刀,因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經有幾千頭,然而刀口鋒利得仍然像剛在磨石上磨過的壹樣。這是為什麽呢?就因為牛的肌體組織結構之間有空隙,而刀口與這些空隙比起來,薄得好像壹點厚度也沒有。用沒有厚度的刀在有空隙的肌體組織間運行,當然綽綽有余羅!

 所以十九年過去,我的刀還跟新的壹樣。雖然我的技術已達到了這種程度,但我在解剖牛的時候,還是絲毫不敢馬虎,總是小心翼翼,心神專註,進刀時不匆忙,用力時不過猛,牛體迎刃而解,牛肉就像壹攤泥土壹樣從骨架上滑落到地上。這時,我才松下壹口氣來,提刀站立,顧視壹下四周,心滿意足地把刀揩拭幹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聽了,高興地說:“好極了,聽了妳的這壹席話,我從中悟到了修身養性的道理。”

 寓意: 世間壹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規律,掌握了事物的規律,辦事就可以得心應手。

 題旨:順其自然,循其規律,事半功倍。

庖丁解牛成語故事 篇6

 《庖丁解牛》這篇文言文是出自《莊子》,屬於高中課文。那麽,下面是庖丁解牛原文,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課文庖丁解牛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譯文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真是危險啊!已經有了危險,還要執著地去追求知識,那麽除了危險以外就什麽都已經沒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壞事不要受刑罰,以遵循虛無的自然之道為宗旨,便可以保護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養護新生之機,可以享盡天年。

 庖丁給梁惠王宰牛。手接觸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湯時)《桑林》舞樂的節拍,又合乎(堯時)《經首》樂曲的節奏。

 梁惠王說:“嘻,好啊!(妳解牛的)技術怎麽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說:“我追求的,是道(本為虛詞,無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規律),已經超過壹般的技術了。起初我宰牛的時候,眼裏看到的是壹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後,再未見過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見壹個虛線的牛,就是只看見怎麽樣去解)。現在,我憑精神和牛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動。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砍入牛體筋骨相接的縫隙,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依照牛體本來的構造,筋脈經絡相連的地方和筋骨結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過,更何況大骨呢!技術好的廚師每年更換壹把刀,是用刀割斷筋肉割壞的(就像我們用刀割繩子壹樣);技術壹般的廚師每月就得更換壹把刀,是砍斷骨頭而將刀砍壞的(因為不知道怎麽砍,所以砍到骨頭的時候就容易壞)。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得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好的壹樣。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那麽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壹樣。雖然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我看到那裏很難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視力集中到壹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豁啦壹聲,牛的骨和肉壹下子就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壹樣。我提著刀站立起來,為此舉目四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後把刀擦抹幹凈,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註釋

 (1) 庖(páo)丁:名丁的廚工。先秦古書往往以職業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稱魏惠王。解牛:宰牛,這裏指把整個牛體開剝分剖。

 (2) 踦(yǐ):支撐,接觸。這裏指用壹條腿的膝蓋頂牛。

 (3)砉(huā)然:砉,又讀xū,象聲詞。砉然,皮骨相離的聲音。向,通”響“。

 (4)騞(huō)然:象聲詞,形容比砉然更大的進刀解牛聲。

 (5)桑林:傳說中商湯時的樂曲名。

 (6)經首:傳說中堯樂曲《鹹池》中的壹章。會:指節奏。以上兩句互文,即“乃合於桑林、經首之舞之會”之意。

 (7)嘻:贊嘆聲。

 (8)蓋:通“盍(hé)”,何,怎樣。

 (9)進:超過。

 (10)官知:這裏指視覺。神欲:指精神活動。

 (11)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結構。

 (12)批大郤:擊入大的縫隙。批:擊。郤:空隙。

 (13)導大窾(kuǎn):順著(骨節間的)空處進刀。

 (14)因:依。固然:指牛體本來的結構。

 (15)技經:猶言經絡。技,據清俞樾考證,當是“枝”字之誤,指支脈。經,經脈。肯:緊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肉聚結處。技經肯綮之未嘗,即“未嘗技經肯綮”的賓語前置。

 (16)軱(gū):股部的大骨。

 (17)割:這裏指生割硬砍。

 (18)族:眾,指壹般的。

 (19)折:用刀折骨。

 (20)發:出。硎(xíng):磨刀石。

 (21)節:骨節。間:間隙。

 (22)恢恢乎:寬綽的樣子。

 (23)族:指筋骨交錯聚結處。

 (24)怵(chù)然:警懼的樣子。

 (25)謋(huò):象聲詞。骨肉離開的聲音。

 (26)委地:散落在地上。

 (27)善:通”繕“,修治。這裏是拭擦的意思。

 (28)養生:指養生之道。

 通假字

 ①砉然向然: “向”通“響”,響聲。

 ②技蓋至此乎: “蓋”通“盍”,何,怎樣。

 ③批大郤:“郤”通“隙”,空隙。

 ④善刀而藏之: “善”通“繕”,修治,這裏是擦拭的意思。

 ⑤技經肯綮之未嘗: “技”應是“枝”字,指支脈。

 特殊句式

 ①技經肯綮之未嘗

 此句為謂語省略句,又是賓語前置句,應為“未嘗(碰)技經肯綮”。

 ②族庖月更刀,折也

 判斷句,“也”表判斷。

 ③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狀語結構後置句,狀語結構“於硎”後置。

 ④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斷句,“也”表判斷。

  • 上一篇:賈寶玉人物形象分析800
  • 下一篇:高壹 政治經濟生活 關於“霧霾天氣”的問題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