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曾國藩:躬身入局顯拙誠(修己)

曾國藩:躬身入局顯拙誠(修己)

常言雲:根深葉茂,這道出壹個道理:只要根基打牢了,就能取得相當的成就。成就學業如此,成就事業也壹樣;同樣,在官場上也必須要根基穩,必須夯實為官之基。世人最傾慕的有兩種人物,壹為英雄,二為聖賢,有人言,曾國藩兼此二殊譽。他最大的成就還在於他的道德文章、品學修養,這是他成就官場事業的根基。

曾國藩出生於湖南婁底雙峰縣荷葉鎮大坪村的壹個普通耕讀家庭,以祖輩務農為主,生活較為寬裕。父親曾麟書身為塾師秀才,小學是在父親教學的私塾上學。後在唐氏宗祠,湘鄉漣濱書院就讀初中。考取秀才在嶽麓書院演習,道光十八年曾國藩舉人中進士。十年七遷,步步升遷官至二品。

曾國藩以慎獨、主敬、求仁、思誠四方面修己

(壹)“慎獨”壹詞出自《中庸》“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固君子慎其獨也”。就是說君子連非常微小的細節和隱患都不放過,時事循理而行,內省而無愧,以達安身立命處世之學。身處欲望橫流的現代都市,我們應該慎於獨處,戒浮戒躁以求的心胸安泰。

(二)“主敬”是壹種道德修養方法,也稱“持敬”、“居敬”,把它理解為壹個名詞明了壹些。生活、工作中有大部分時間要與人來往,因此以敬待人、?以敬禦敵就體現出曾國藩的處世與領軍色彩。曾公的“主敬”並非禪學的修煉本心方法,而是累月奔馳酬應的入世之學。

(三)曾國藩身負朝中要職,以儒家愛民惜物大公無私的仁德精神修己之身。因此執政期間數次升遷,得到人們的敬愛。我們雖無法達到先賢的匡時救世,但以仁義處世、待人接物求得自身安泰還是可以做到的。

(四)曾國藩提出“以拙誠感應萬物所以神欽”。體現出曾國藩科班出身,追尋先賢的思維活動,以達到古人把人類和萬物作為自己同胞的胸襟度量。當代大學生應把曾公的“拙誠”思維,應用於學業和事業中,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推動華夏文明的發展。

曾國藩年少、青年時學習就十分刻苦,就拿練習書法來說,當時要籌備科舉考試,還要應對自身的事務。曾國藩空余時間天天摹寫,持之以恒,不過壹二年書法之道長進明了。勸學中有“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所以我們要學習曾國藩的“耐”字訣。化無恒為有恒,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曾國藩當時以《大學》中的內聖外王之道來立命於世,不難看出曾國藩以澄清世風為己任的高尚形象。《大學》中講人先要通過學習達到理性的思維,以理性的思維處世,又從感性的生活中折射理性的思維。也就是格物在於致知,致知而後格物。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其克己身、正誠意,累月奔馳酬應,假以時日必可修得完善之屈身。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事業必有所成,終成華夏之砥柱。

曾國藩的精神能流傳至今,均源於他的修己、馭學、處世之道。曾公以思維、居室、義禮、立身四方面修己。並把堅持不懈的學習視為壹種美德,日日以書中聖哲理論體察自身經歷,事務繁雜時,偷得半點光陰習字、作字視為壹種趣事。且以感性和理性的意識為矛和盾,正其心、克己身,累月奔馳酬應完善其屈身。終成晚清第壹名臣,家風與文章流傳至今。

  • 上一篇:硬幣材料
  • 下一篇:尋找作品和作家的生活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