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活動對作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活動對作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劉宏梅

壹.?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的現狀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重要領域。寫作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系到語文教育、語文教改的成敗。張誌公先生曾說過:“語言教學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壹個‘老大難’,而作文教學恐怕又是語言教學工作中的壹個‘老大難’。

我國傳統作文中的教學方法以老師講寫作技巧——學生動筆寫——老師批改三步驟為主。在老師講完技巧後,很多學生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搜腸刮肚地想作文素材。學生對待作文的態度不積極,興趣低。不少學生不喜歡做作文,把作文當成是替老師做作業。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低,害怕作文、討厭作文、躲避作文的現象普遍存在。作文教學效果不佳,教學效率低下。絕大多數作文教學在壹定程度上仍處於高耗低效的無奈狀態:作文教學中師生關系失衡,教師以其主體性壓迫或取代學生主體性,學生自主活動缺失,創造力缺乏;在作文實際教學中,偏重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偏重於寫作技巧的訓練。面對這種情況,構建自主、開放、實踐的“活動作文教學”就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國內也湧現出壹些作文教學改革的新模式,如“觀察——分析——表達”作文教學模式、“語言與思維結合”作文教學模式、“情境作文”教學模式、“讀寫結合”作文教學模式等。他們在不同的方面推進了作文教學的改革。但在挖掘學生內動力方面,仍然有待我們做進壹步研究。

以上是誕生活動作文教學新模式的深層原因與現實基礎。

二.?活動對作文教學的價值和意義

? 作文教學中的活動,我們認為可以分為顯性和隱性活動。顯性活動又叫外顯活動,是語言動作等方面的外在活動。隱性活動又叫內隱活動,即學生的思維活動。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緊緊圍繞這兩種學生活動作教學設計和教學引導。作文教學意義上的活動遍及教學全過程,它強調的是學生主體主動的、有思維積極參與的、觀念與行動相統壹的、內部和外部並重的、充滿改造和創造精神的、能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要的整體的、多樣的活動。活動對作文教學具有如下價值和意義。

1.?帶領學生脫離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的窘境

相關資料表明,在語文教學中,學生作文的無話可說是壹種常態。無話可說直接導致了學生寫作文時拼湊、堆砌辭藻等現象的發生。還有部分學生在寫作前想方設法背範文,套作範文,缺少自己的真情實感,使作品乏味可陳。

葉聖陶先生說:“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後有所撰作。”確實,作文是壹種受情緒、情感控制的文字表達活動。寫作,是壹種由內而外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寫作教學只有在深刻學生的思想、豐富學生的情感上有所建樹,才能夠在學生的內部世界形成壹種寫作的沖動,進而讓這種寫作沖動轉化為寫作行為。活動式作文教學利用活動誘發學生積極的、肯定的情緒和情感,能促使學生寫出內容充實、情真辭切的作文,從而帶領學生脫離無話可說無話可寫的窘境。

2.?挖掘學生的寫作潛能,發展學生的主體人格

作文教學在根本上而言,應著眼“以人的發展為本”。

“人的發展,最根本的是主體性的發展。”主體性是人的發展的核心部分,是其他壹切素質發展的基礎。而“人的主體性的發展是以活動為中介的,是通過內隱與外顯活動的無數次交替而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善的。活動是人的主體性的生成和發展機制,也就是說,人的主體性是活動生成,活動賦與,並在活動中發展的。”正如蘇聯教育家研究定論,活動是人的意識發展與個性養成的基礎(列昂節夫1975《活動?意識?個性》),更有斷言“活動之外不存在發展”(巴拉諾夫等1976年《教育學》)。學生的學習活動顯然是生成與發展主體性活動的主要內容和主導因素。“活動過程是主體自主的,主體態度不僅自覺,而且是積極主動的,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設計自己的行動步驟,經歷著情感的體驗,始終處於積極追求中,關註行為和目標的實現,這是最富有發展意義的活動。”

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是為人生、為生活的壹種生命活動,是生命本質的張揚。活動式作文教學以學生樂於參加的各種活動形式組織作文教學,著眼於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內隱和外顯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對世界、人生、自我等有所感有所思,進而外化為真切的文字,這是生命的靈動的張揚和生命意識的流露。

3.?落實語文課程標準相關理念

?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是這樣闡述的:“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註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在關於寫作的“實施建議”中是這樣提出的:“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註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作文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同時,《語文課程標準》還強調:“要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在“階段目標”中對語文活動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例如:“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同時,《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這就需要教師打破傳統的指導定勢,在教學實踐中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以上內容對中學語文教學和中學語文作文教學提出了要求和規定。活動式作文教學是對語文課程標準相關理念的落實。

4.?建立壹套行之有效的活動作文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盡管不少專家、教師都在作文教學上付出過艱辛的努力,作過很多有益的嘗試,但是這只是壹些點,沒能形成面,我們所做的努力很多時候往往僅限於壹時壹地,在某個課堂上行之有效,但卻不能推廣開來;或者換個時間和地點,教學的對象壹變,往往就不能奏效了。因此也就沒能真正改變作文教學散亂、無序、低效的狀態。我們期望能建立從初壹到高三的活動式作文教學序列模式,並通過建立該模式促使中學作文教學的課程教學在集中性、序列性、高效性方面有所突破。

參考資料:

1. 彭小明,我國中小學作文教學模式述評[J].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第21卷。

2. 朱碧紅,綜合活動式作文教學的實踐探索課題實施報告[O].?

  • 上一篇:AE如何制作放大鏡掃描效果
  • 下一篇:國風系列插畫-請問類似於中國風的這種插畫設計用什麽軟件畫出來,之後要怎麽做啊?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