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運河古都的簡介

運河古都的簡介

“南有西湖,北有東昌”。聊城東昌湖與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並稱為我國“三大市內名湖”。 東昌湖位於山東聊城市內,湖面面積6.3平方公裏,與杭州西湖相當,是我國江北最大的人工湖。聊城也因此被譽為“江北水城”。

東昌湖不僅水面寬闊,而且水深達3-5米,積水約1680萬立方米。在缺水的北方,特別是在水資源奇缺的北方城市,這麽大的壹片水域是怎樣形成的呢?

東昌湖始建於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開始只是壹條護城河,後來因歷代修築城墻以及護城堤挖土而成。東昌湖還有壹個好聽的名字,叫做“胭脂湖”。相傳,當年蒲松齡寫《胭脂》故事時,就是騎著毛驢來聊城,在湖邊擷取素材而後寫成的。從那時起,美麗的東昌湖便多了壹個別稱———“胭脂湖”。而《聊齋誌異》中的《胭脂》故事,就發生在被東昌湖包圍著的東昌府城裏。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過了濟寧,便是東昌”。這便是有著千年歷史的東昌府城。因被東昌湖四周環繞,東昌府城可謂實實在在的水城。

至今保存完好的東昌府城,以古城正中的光嶽樓為中心,向四面輻射,形成東西南北四條古城區幹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經緯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盤方格網狀骨架。

光嶽樓與黃鶴樓、嶽陽樓齊名,聳立在水城的中央,遠遠望去,高樓淩空,巍峨壯麗,氣勢非凡,為魯西壹大名勝,被視為聊城的象征。1988年,光嶽樓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嶽樓取“其近魯有光於岱嶽”之意,是壹座由宋元向明清過渡的代表建築,也是我國現存明代樓閣中最大的壹座。

600多年來,光嶽樓壹直是中國最雄偉、最高大的建築之壹。作為魯西名勝,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路過聊城時都要登樓抒懷。清朝康熙皇帝曾四次登樓並題匾“神光鐘暎”,意為東嶽之神光與光嶽樓之神光交相輝映。而清朝乾隆皇帝更是九過東昌,六次登樓,並為光嶽樓題寫了匾額。據《南巡盛典》記載,光嶽樓為乾隆皇帝南巡三十六行宮之壹。乾隆行宮就設在光嶽樓的二樓,並且乾隆曾為光嶽樓題詩達十三首之多。

在聊城流傳著壹首家喻戶曉的民謠:“東昌府,有三寶,鐵塔、古樓和玉臯。”被人們譽為三寶之壹的鐵塔,位於東昌府城東關運河西岸,是我國為數極少的金屬佛塔,也是聊城現存最古老的建築,更是東昌府和古運河興衰的鐵證。

而要想知道這座古城過去有多麽繁華,看壹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陜會館就知道了。山陜會館建在京杭大運河與東昌湖的交匯處,位於古城東關雙街南首,原是山西、陜西兩省商賈聯鄉誼、祀神明的處所。山陜會館是歷史上聊城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的見證。

如果說水城中的山陜會館見證了東昌古城經濟上的昌盛,那麽海源閣則是當年水城文化繁榮的代表。海源閣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壹,總計藏書22萬冊,為清道光二十年進士楊以增所建。

聊城無處不與水有關。第壹座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就建在聊城運河河畔。而走進聊城,人們會發現,這裏本身就是壹個龐大的運河文化立體博物館。

  • 上一篇:爐石傳說貧瘠之地幾號上線爐石傳說貧瘠之地的錘煉上線時間
  • 下一篇:如何做壹個表達力“很哇塞”的女生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