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易牙:淄澠之合,嘗而知之

易牙:淄澠之合,嘗而知之

“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

記得當年在高中語文的第壹課裏就讀到過這壹句話,那時有老師引經據典的引導,很輕松地脫開了狂人的非邏輯心理,而統壹到魯迅先生的主題:

“我翻開歷史壹查,……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易牙,於是像不常用的文學素材,用完即被丟棄角落,鮮少有同學從早已模糊的記憶深處提起。

更少有同學關心,在餐飲界,易牙早已被後人奉為廚神、被廚師們稱作祖師。尤其在南方還建有不少易牙廟,香火鼎盛,前往祭祀禮拜的人絡繹不絕。臺灣高雄的那座特別有名,每年舉辦廚藝大賽時,甚至用“易牙顯靈”的方式來評判後學廚藝功夫。

其實不止廣大美食愛好者,連孔孟聖人等都曾對易牙不吝誇贊之詞:

孔子評價易牙對味道的辨別能力時,說將山東的淄水和河南的澠水混合在壹起,易牙也能分辨出來。孟子表揚得更直接,“壹說到口味,天下的人都期望做到易牙那樣”。荀子誇完“言味者於易牙”,更將治理國家同易牙做菜相比。到東漢王充也在大作《論衡》中多次誇贊易牙“膳無鹹淡之失也。”

再回到春秋的歷史,妳也許還會驚嘆於易牙對飲食傳統的革命性的貢獻。那個時期,剛從飲毛茹血“進化”過來的人類對於飲食,是只要“蒸,烤、煮”熟了就行,哪有什麽色香味的要求和講究。而易牙,憑著精明的頭腦和高超的廚藝,不僅發明了家喻戶曉的“炒菜”,還開過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私人飯館呢。

但這個對中國餐飲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的廚師鼻祖,有壹天卻入了仕途。由於管仲的“不拘壹格選人才”,以及寺人豎刁的引薦,他進禦膳房當上齊桓公的“禦廚”。

易牙的這個“伯樂”豎刁也聲名赫赫,雖然不是好名聲。他為了對齊桓公表示忠心而毅然自行閹割,也算是後世太監的祖師吧——所以閹宦奸臣常常被稱作“閹豎”。

易牙的“禦廚”事業開局不錯。他根據齊王的口味不斷創新,相繼開發出了“炸、煎、爆、燉”等菜肴新工藝。他為桓公寵妃長衛姬用五味子和老母雞清燉而做成的“五味雞”,開創了把烹飪和醫療結合在而強身健體的“食療”。

他漸漸被齊桓公賞識,而創造了“雍巫辨味”的成語。既而又被桓公寵信,據說是緣於另壹個成語:“易牙烹子”。

易牙的“殺子適君”,在《左傳》裏只記了壹句“以薦饈於公”,而在《管子.小稱》裏則寫的比較詳細:

齊桓公有壹天以壹句玩笑話“遍嘗天下美味,只有嬰幼兒的肉沒有吃過”,讓易牙不顧親情,“烹其首子而獻之公”。這個記載被韓非子和唐人顏師古的《史記》註解添油加醋,演為壹段生動的反人性“故事”。

後人,特別是餐飲界或者“易”姓的後人,常常嘗試為易牙的這個典故平反:

易牙是北狄人,“其族男女,婚前自由交合,婚後則傳屬壹家,唯恐血緣不純,故殺首子以凈其家族之血緣”。殺首子的習俗,動機是為了“清洗”,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和孩子的嫡傳,是對自己財產和權力的保護。記載裏還有“首子被殺後往往被分食,或被獻給君主”的說法。於是乎,在他們眼裏,易牙按照自己母國的國俗以事齊桓公,最多只能算不計手段的拍馬屁,沒傳說中那麽“邪惡”成史上最狠毒的父親。

實際上,即使不論其狠毒與否,以“殺子適君”來換取桓公的寵信,其令人惡心和唾棄的程度,“不待智者而後知也”。但他卻真的因此發達了,到齊桓公晚年,特別是管仲死後,甚至軍權在握。

據說管仲臨死前——當然也不只是據說,前面提到的韓非子和唐人顏師古都有描述——針對齊桓公“易牙可否為相”的詢問,說易牙為了滿足國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兒子以討好國君,沒有人性。還勸告務必疏遠易牙、衛開方、豎刁這三個人:寵信他們,國家必亂。

衛開方是除豎刁外,易牙另壹個“好友”。本來是衛國的壹位公子,為了忠心追隨齊桓公,十五年沒有回家,連父親去世都不回國奔喪——這在當時,是很大的壹項罪過。

他們三個人的名字聯到壹起,當然不會只是因為他們都是後人眼裏的奸佞“奇葩”,還因為他們在桓公的立儲大事上結成統壹戰線站到了公子無虧壹方,成了管仲的的所謂“政敵”。

說到“奇葩”,順帶壹提齊桓公的“後宮”。他的三位夫人都沒有給他生兒子,六個寵妃卻每人生了壹個。六個如夫人的兒子中有五個後來還先後做了國君——分別是公子無虧和後來的齊孝公、齊昭公、齊懿公、齊惠公,在齊桓公死後統治齊國40多年。

長衛姬的兒子武孟即公子無虧是長子,但不討齊桓公和管仲的喜歡。“慧眼”管仲於是力勸桓公立公子昭為太子,兩次派往宋國加以栽培並托付宋襄公予以照應。

管仲的政治地位與影響,他的對“廢長立幼”行為的粉飾,以及臨終前對桓公的諄諄“教誨”,再加上齊桓公曾對易牙“許之,立武孟”,六公子爭位之亂在桓公甫壹去世就已無可避免。

此時的易牙,早已不是那個卑微屑小、任人擺布的職業廚師了。他先下手為強,聯合豎刁擁立公子無虧為君,用了整整六十七天平定了其他公子和持不同政見者,才想起將齊桓公入殮。活活被餓死的的桓公,據說早已屍臭熏天、蛆蟲橫生了,“九合諸侯,壹匡天下”、中原第壹個春秋霸主終於以這種淒慘的方式放手開創的霸業。

美夢總不長。不管是騾子是馬,無虧只能算剛牽出來,還沒開遛就在被公子昭搬來宋國救兵壓境之下,為國、高兩大家族率領的大夫們所誘殺。

公子昭則剛入齊境就被其他四公子又趕回宋國,還是賴宋襄公聯合諸國二次出兵才終於歸國即位。這是後話,易牙早在第壹次宋兵壓境時帶兵出城迎敵,得知公子無虧與豎刁被誘殺後倉皇出逃到了魯國。

這壹年是魯僖公十八年(前642年),易牙的政治生涯到此基本結束,除了後來他還“事奉過公子雍以作為魯國的後援”。他終於應該能靜下心來潛心鉆研廚藝了,傳說他再次將中原的餐飲推向了壹個新高度:

以“鮮鹹脆嫩、制作精良”聞名於世的我國最早地方菜系——魯菜終於開始享譽中外;八大菜系之壹的淮揚菜也秉承了易牙烹飪精神得以開發與發揚光大。他還發明了“火腿”(當時易牙取名“火肉”),創造了“魚腹藏羊肉”的“鮮”字……

就如黑格爾所說,“歷史是壹堆灰燼,但灰燼深處有余溫”,是時候與易牙算算帳了。

壹個天才的美食家,從餐飲界的新星到無與倫比的泰鬥,怎麽會鬼迷心竅地“藝而優則仕”,讓壹生留徙於禦廚、近臣、惡賊、小人等各種角色之間?

即使沒有因受寵、掌權而荒廢廚藝,跟歷史上成名的大奸臣大反派相比,以撈取所謂的“政治資本”而“憑藝惑主”和“喪失做人的底線”的千古罵名,會背到心甘情願嗎?

或許,從另壹方面看來,易牙也算“成功”了,除引發了餐飲業的革命,他還“以身試法”把自己寫進了反面教材:

作為在管仲用人制度改革中,以“明”、“賢”為標準從基層鄉裏選拔出的人才,易牙卻以廚藝的天份登上政治的舞臺,以己之不長而逞其能,終貽笑大方而遺罵名於青史。

“生得光榮、死得窩囊”的齊桓公泉下有知,也該檢討壹下自己識人之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狀元之才不用得其所,其實才真正是對人才、對社稷最大的不負責任。

至於曾“老馬識途”的管仲,以其“豐富”的政治經歷談及“德才兼備”,只能呵呵了……

卷內篇目推薦:

季梁:夫民,神之主也

宣姜:墻有茨,不可埽也

息媯:只自無言對暮春

許穆夫人: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晉文復國的三個賢內推手

目夷: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 上一篇:多媒體課件制作
  • 下一篇:李白,孔子,柳公權,杜牧的資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