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

從 作文 的寫作字數來分,作文可以分為限字作文和非限字作文。 教育 部的新課程標準在學生作文的字數上有了壹定的要求,要想讓學生在有限的文字中寫出非同尋常的好作文,必須要在“想”上下功夫。下面我給大家帶來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1

現在,有壹種現象,中華 傳統 文化 漸漸被忽視,而外來的 聖誕節 ,甚至比我們的傳統節日更隆重。對於博大的中華文化我們沒理由去拒絕,但絕不能死板地去學習,所以我們要取其精華,不斷去實踐,更應該去創新。

中國幾大古典學說的創始人之壹的王陽明,心學的創始人。曾經幾時,他堅信著程朱理學,堅信著格物致知。直到他到竹林裏格了七天的竹子,才對理學產生了懷疑。他堅信著經典,但也有自己的思考,於是就創立了心學。

在需要創新性人才的這個時代,僅僅去繼承已有的文化,卻不去創新是絕對不夠的。為何在每壹次世界級的競賽中,中國學生表現突出;但到了諾貝爾獎的領獎臺,中國人卻是少之又少?這說明了中國缺少創新性人才,多的只是只會考試的機器,不懂得創新。先人的成功終究屬於他們的智力勞動成果,如果我們光學習他們的成功,卻不去創新,社會靠什麽進步,人類憑什麽進步?

東羅馬帝國曾自信的以為只要繼承先輩留下的制度就可長久立足於世界。直到被奧斯曼土耳其打敗後,沈浸於自滿的帝國才如夢初醒。故步自封,盲目守舊是帝國衰落的原因,而實踐創新是壹個國家強盛的原因。英法等歐洲國家為何會成為發達國家?因為他們不缺創新型人才,那些國家的人在學習了先人的理論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用全新的 方法 理解世界。

只知道盲目地去學習所謂的真理是絕對不夠的,要敢於質疑權威。伽利略壹生都致力於質疑權威,糾正錯誤的結論,提出正確的觀點。他證明了亞裏士多德的許多觀點是錯誤的,有人就認為伽利略是存心是給亞裏士多德過不去,還有人認為亞裏士多德壹點也不聰明,錯了那麽多。但是至少人家去想了,況且科學就是壹個新的理論戰勝另壹個舊的理論的過程。所以我們不用怕去犯錯誤,我們應在錯誤中成長,在成長中開闊自己的視野。從而使自己閱歷更加豐富,頭腦更加靈活,以至於能夠創新。

有些人就會說了,只要創新不就得了,要啥繼承?我們要說老祖宗留下來的壹定沒有我們的'好,該被淘汰了。但是,沒有先人的基礎我們是難以創新的。沒有基礎的創新等同於沒有依據的瞎說。

所以繼承與創新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任何壹個都不行。在這個需要創新性人才的今天也許只有繼承好經典,多思考,多留意生活才能脫穎而出,推動人類的進步。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2

“因而循之,與道神之:革而化之,與時宜之。故因而能革,天道乃得;革而能因。天道乃馴。”“因”指事物的繼承關系,“革”指事物的創新變革。事物的轉化過程,是在繼承過程中有創新,創新過程中又不能離開繼承。正所謂“可則因,否則革。”

傑出的畫家兼詩人李可染曾經說過:“踏著前人的腳步前進,最佳結果也只是‘亞軍’。”是啊!雖然得到了很好的繼承,但是妳繼承的是否最好呢?沒有任何的創新,只是壹味地模仿怎麽可能會成功呢?

繼承與創新是不可分割的統壹整體,在繼承先輩的優良傳統時,我們就應該要與時俱進,不能讓創新在生活中消失,我們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在繼承。我們應該秉持的是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

就拿日本來說,剛開始因遭受到了外國侵略勢力的打擊,在這個過程中,日本人發現了國外許多先進的事物,開始在地底下偷偷的研究,整個國家開始發生了改變,他們對國外事物進行“仿造”,可他們並不會照搬照抄,壹模壹樣,他們會選擇壹條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他們將國外好的東西學來,但是他們會在這個基礎上創新,將其進行壹系列的改變。因而,日本也就像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和美國壹樣擁有了世界先進的核武器技術壹樣。

繼承和創新是雨與水的關系,沒有了繼承如同只有魚沒有水,再好的創新也會成為空中樓閣,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沒有魚似乎更表現出只有繼承沒有創新的死寂,毫無生氣。只有魚和水統壹在壹起,才會變得有生氣。正如創新和繼承完美地結合在壹起,才會結出成功的果實壹樣。無論壹味的追求創新或者是繼承也是不合理的。就像邯鄲學步裏的主人公壹樣,他只知道去效仿別國走路的姿勢,可最終結果卻是,他們不但沒有學會趙國人的走路姿勢反而還將本國的走路姿勢也拋之腦後了,到了最後,他們只能爬著回去了。

從而可見,壹味地追求繼承也並不是什麽好事啊!學會繼承,我們是幸運的,在繼承中,我們變得理智;學會創新,我們是幸福的,在創新中,我們變得清醒。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這樣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結果才可能會變成“冠軍”。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3

在我們很多人看來,繼承與創新是兩條平行線。它們互不相交,兩則始終處於涇渭分明,相互對峙的狀態。然而,在現實中,我們需要繼承,更需要在繼承中創新。

繼承是要有的,就像我們要壹代代延續我們祖輩的習俗,文化。這種繼承,在壹定範圍內限定了我們的思維。就好比,大人習慣於豎直切蘋果。而壹些年幼未經受教育的孩童,偏愛於橫切蘋果。就如同,我們的理念中,裙子高更鞋屬於女性的,若男性穿上,那便會貽笑大方。曾讀過壹篇名叫《穿裙子的少年》的 文章 。文中講述的是幾個少年離家出走,從而來到壹個全新的國都。在哪兒,男人都穿著裙子。當少年嘲笑那些當地人時,孰不知那些男人也笑話著他們。那些當地人甚至壹味逼迫少年穿上裙子。在那些當地人的思維裏,男人穿裙子是天經地義的事,相反若穿著褲子那便是怪物。當地人與少年所繼承的文化不同,兩則的習性也失之毫厘差之千裏。因此,若我們擯棄繼承,壹味的發展,就會使文化壟斷。那麽,男人穿裙子等怪事也就比比皆是了。

在繼承中創新,是延續和發展文化的基礎。壹個國家若只傳承,不創新,那麽便是時代的退步。壹個停滯不前的國家,終會在時代的潮流中被淘汰,成為壹段作為反面教材的歷史。

往往壹些偉人的發明與發現,都是以創新,幻想為基礎。著名作家,凡爾納被世人稱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筆下的傑作——《海底兩萬裏》更是對後人影響深遠。書中幻想了許多東西。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大都成為了現實。這些發明之所以能成為現實,基於壹種創新,壹種遐想。

繼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相互影響,促進的。從古至今,壹些理論的確鑿皆是 總結 前人的思想,並以此有所創新。正如牛頓曾說:“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化學上,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就是通過壹步步的傳承與延伸。歷史上的偉人,皆不能脫開前人的理論與知識,獨創壹門學術。他們都是先受時代影響,因前人思想的沈澱這壹基礎,才得以有了新的觀念,獨特的創新。

因此傳承與創新皆是極為重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年輕的我們是新時代的主人。在這段漫長而又深遠的征途中,我們又怎會缺席?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4

“板橋體”看似單個字形歪歪斜斜,但總體感覺錯落有致,別有韻味。如果有人因此而羨慕鄭板橋的成就,想借模仿他的風格來出名,那麽他必定會走入壹條死胡同。因為有人說,這種作品“不可無壹,不可有二。”說“不可無壹”,是肯定了“板橋體”獨特的藝術價值和不朽的藝術地位;說“不可有二”,則揭示了藝術創作中的真理。正如賈平凹在信中對小妹所說:“對於大師,妳只能學習,不能效仿。”

“板橋體”與“揚州八怪”的其他藝術風格的誕生,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在那個壓制人才發展、摧殘人才天性的清王朝,“揚州八怪”用壹種不合乎世俗審美標準的藝術風格,表達自己的人格理想、高尚情操,是對自由的追求,也是對於權貴的蔑視和抗爭。可以說,“板橋體”的“非隸非楷,非古非今”是掙脫束縛,思想和心靈獲得自由的象征,這也便是鄭板橋作品的韻味所在。後人如果模仿“板橋體”,只能有其形而無其神。這樣的作品,當然“不可有二”。然而,許多人並不信奉這個原則。當文學與時尚產生了關聯,似乎文學創作也能產業化發展,作家也能按壹個模子批量生產了。書店裏,占據“暢銷書架”的壹會兒是懸疑小說,壹會兒又是通俗哲理。花樣總在翻新,卻大都千篇壹律。那些書雖暢銷壹時,不久卻被遺忘在角落,蒙上塵垢,掛上蛛網。馬克思說過:“所有的價值最終都只剩下時間。時間會濾去所有跟風的作品,最終只留下壹部或幾部體現時代精神,關註人類和人生的作品。”

這麽說,我們是否就不要學習他人的作品了呢?當然不是。那些膚淺的跟風之作,正是因為對文化藝術傳承、研究不夠,才會畫虎不成反類犬,落於俗套。因此,傳承是文化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創新則為之註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不僅藝術創作如此,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許多方面,都要傳承與創新並重。改革開放後,我國與外界的科技、文化等交流頻繁,汲取了不少成功的 經驗 ,嘗到了甜頭。但是現在,我國的創新實力卻比較薄弱。前幾日的《文匯報》上說,上海的服務業管理照搬制造業管理模式,阻礙了服務業起舞。在此,制造業管理模式也是“不可無壹,不可有二”的吧。有變通與創新,才有突破。

不論從事什麽行業,我們都要廣泛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並充分認識自身特點,選擇正確的發展方向,勇於創新。傳承與創新並重,是科技和文藝等發展的根源。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5

今年是辛亥革命_周年,在這個時候,回眸中國壹路走來的歷程,還是很有意義的。

當中國還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主義兩座大山壓迫,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時候,以孫中山為領導的反帝反封建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他們在借鑒外國革命的基礎上,力主中國革命有所超越,以摒除外國資本主義初期帶來的弊端。雖然他們的革命沒有完全勝利,但這種打破思想桎梏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想,這是我們應該繼承的。不管是民主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亦或是改革開放,都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出來的。也正是因為這種精神的繼承和創新,中國***產黨才會成立,才能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

時至今日,在中國正在不斷向前邁進的同時,學習各種 國學經典 ,又成為壹股新的文化熱潮。重要的是,在這些國學經典中,我們要學些什麽,我們要繼承什麽,我們要發揚什麽,我們要創新什麽。很多國學經典是不變的真理,但在這些國學經典中,也不鮮有不適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要的。對於國學經典的學習,我們應該抱有壹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而不是生搬硬套。對於學習經典,重要的不是學,而是用。弟子規、三字經張口便是,生活中卻絲毫未見,這樣的`學習又有什麽意義?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但妳也要會在生活中用到。滿腦袋之乎者也,滿嘴的仁義道德,到頭來未見真才實學,不得不說是十分可笑的。當繼承已經成為壹個問題的時候,如何創新更是無從談起。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就是因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當經典走進生活,創新便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了。

繼承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繼承,創新無從談起;沒有創新,繼承也不過爾爾。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繼承和創新,正是我們前進的路標和源源不斷的動力。

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滿分作文相關文章:

★ 高考2022年滿分作文參考800字10篇

★ 2022高考經典滿分作文7篇

★ 2022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範文十篇

★ 2022高考滿分作文素材8篇

★ 2022高考優秀作文參考10篇

★ 2022年高考滿分作文素材1000字參考

★ 2022屆高考滿分作文範文精選五篇預測

★ 全國高考滿分作文參考2022

★ 2022高考優秀作文滿分範文10篇

★ 2022高考滿分作文參考範文5篇

  • 上一篇:讀周郎顧有感作文200字
  • 下一篇:王小波的計算機水平到底有多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