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賴聲川的創意學丨藝術家的創意是這樣來的

賴聲川的創意學丨藝術家的創意是這樣來的

壹人,壹生,壹藝術。

真正的大藝術,就是我們的人生。

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中,賴聲川引用了吉美欽哲仁波切的壹段話:“最偉大的創意就是在改造自己。大部分藝術家都只是在攪起或倒出壹些習慣性的東西,並無新意。真正的創意在於自我的轉化。”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帶著覺知和智慧去生活,那麽多少年後,當我們回顧自己的人生,就會像是在欣賞壹件動人心魄的藝術作品。

賴聲川,臺灣非常有名的導演。代表作話劇《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前者自1986公演以來常演不衰。他從事舞臺劇、電影三十余年,愛好廣泛,學識龐雜,對音樂、佛學、建築都有研究。他將自己的創作經驗和感悟加以總結,寫就了《賴聲川的創意學》。

關於藝術家有兩個神話:壹個是甘於清貧,在艱苦的環境下如何堅持創作,其實太窮的人心靈是緊張枯竭的;二是文思如泉湧,實際上創作過程瓶頸不斷。

這種神話把藝術創作者歸類於壹種敏銳的天才,創意來源於有如神助的靈感。然而,賴聲川認為: “創意是可以練習的,靈感可以被有意培養。”

創意是壹場人生的修行。

如何在生活中讓自己更有創意?借助藝術家的思維方式。藝術沒有標準答案,蘊含著無窮盡的可能性。 有藝術思維的人,在生命中有更多可能性。

用現實解決現實問題,是沒有辦法跳脫生活方式的。而 不按現實狀況解決問題,在極少的可能性中創造可能性時,這就是在用藝術家的思維方式。

跟藝術相關的學習,必須是在藝術以外的場域發生。

作者說:心中沒有創意,生活和生命也沒有創意。

①創意來自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遠古人類思考如何通過制造工具讓族群過得更安全方便、舒適,那就是創意在閃爍;如何尋找方法管理每天的瑣事,如何更有效的去解決日常生活中不斷出現的難題,這都是創意。

②創意還來自於更深的需求和好奇,也不斷解決生而為人內心深處、精神深處好奇的出口。比如,我們為什麽在這裏?我們即將去到哪裏?

作者說: 人類的創意作品涵蓋了我們所有的希望,所有的恐懼,所有的需求,所有的欲望,所有的思維、情感和疑惑。

當我們內心還有這些情緒起伏時,請為它去歡慶,因為創意會隨之出現。

周星馳說: 如果有壹個沒有了夢想,跟鹹魚還有什麽區別呢?

我們如何成為壹個有夢想有創意的人,如何把自己的壹生活成壹件藝術品呢?

賴聲川認為, 要有壹個靈感的倉庫。 不斷儲備更多的素材、靈感,需要時運用它們,重新組合搭配,成為解題方式。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 直接領悟的心,是上天給予我們的神聖的禮物,理性思考是它的忠誠仆人,我們的社會居然把這壹切榮耀歸於仆人,卻忘了禮物的存在。

內心是最重要的寶藏。 心的力量可以創造出無限的力量。

電影《奪冠》中,80年代的中國女排訓練環境艱苦,美國的教練已經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訓練中了,而中國的女排姑娘們還在簡陋的竹棚館中訓練。陳中和說:“那時候我們什麽都沒有,但是我們心裏什麽都有。”正是有沖出亞洲的這股勁,讓他們排除萬難,站上了巔峰臺。

無心無力,有心就會有力。當妳迷茫、無力時,就去看壹下自己的內心,它會喚起妳很多的力量。奪冠,是因為戰勝了心魔,釋放內心的力量。心的力量,可以創造無限榮耀。只要有心,就會有力量。

宮崎駿說,他在奇幻電影中的人物靈感,都來自於生活中。

當靈感發生的壹剎那,之前所看到、聽到、感知到的素材,都重新串聯了起來,靈感經驗來自於看似無用的東西串聯在壹起。

個人創意的倉庫,就是生活檔案庫。 所以我們要創造更多條件,多看、多聽、多聞、多觸摸、多體驗。可以把這種方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素材,見識廣的人更有可能解決大麻煩,可以更好的解決生命中問題。

創意的壹個重要點是:百無禁忌,天馬行空,不要阻礙自己。

李欣頻老師說過: 創意是壹種概念,壹種個性,壹種實驗。創意生活是壹個實驗室,每壹次換不同版本的劇情,妳會發現截然不同的創意體驗。 擁有多種思維方式,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整合,創造想要的生活。

藝術家有魅力的地方是,把生命中的智慧結晶成了眼前的藝術作品。

書中提到,鋼琴家傅聰在看了鋼琴大會中的表演後說,現在年輕的樂手手指頭太厲害了,可問題是音樂在哪裏呢?他們沒有洞察音樂真正的智能,沒有真正感動聽眾。 好的音樂,有大的智慧在內。

作者說: 當思考怎麽活的時候,就是壹個人培養自身智慧的開始。我們被困在壹種奇特兩難的困境中,沒有人教我們怎麽活,也沒有人認為誰該或誰能教誰怎麽活。怎麽活是培養智慧的開始,沒有這個就不用提培養創意。

所以請問壹下妳自己要怎麽活?妳的活法是什麽?怎麽表達獨壹無二的自己?

電影《奪冠》中,郎平在訓練女排姑娘們時,這樣告訴她們:“姑娘們,我希望妳們能夠好好地享受體育本身,開心地去打球,過去的包袱由我們這壹代的人來背。”80年代中國女排的使命是通過吃苦,完成集體力量的崛起;2000年後中國女排姑娘們的使命是淋漓盡致地活出自己,享受作為人的生命的本質。

作者說:內在經過金字塔底端上升、吸收、提煉,從金字塔頂端吐出創意的作品。 每個人內心深處有源泉,鏈接著全人類的文化智慧結晶。每個人都有不可思議的創作的能量,包含了個人才華等待被開發被發掘,同時個人源泉直通人類***通的源泉,在人類 ***通 的源泉中隱含著人類壹切的創意。

生命中的智慧是:要知道生命中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能做的堅持下去,把它打磨成藝術品。

作者在書中說:知識是信息的累積,智能是知識的妥善運用。進壹步說, 智慧是覺知的能力,能讓我們洞察人事物的真面目以及其中所有的關系。 當妳在覺知的時候,智慧會升起。創意的智慧必須在生活中累積。

為什麽有的人把創意運用自如,有的人卻沒有創意表達?作者提到了壹個詞:“屏障”。

有的人屏障稀薄,才華容易噴泉而出;有的人屏障厚,沒法噴出才華。

屏障稀薄的人被視為有才華有創意的人,更容易讓涉密的源泉隨時泛濫出來,形成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順暢流通,這樣的人內心空間大,想象力豐富,當然胡思亂想的能力也會更大。對於這樣的人來說, 沒有太多禁忌、限制、界定,思考不需要在特定範圍內進行,甚至生活也不需要在規定範圍內約束下進行,他的整個人是開的,開向那神秘的源泉。神秘的源泉是我們的內在財富,在神秘的源泉之內,壹切都有可能,壹切都可肆意生成、自由組合,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在這裏面。 但是大部分人卻建立了厚實的屏障,封閉了創意源泉,這也是過度重視理性的現代工商時代的必然現象。

真正的藝術是壹場修行。所以,破除屏障,隨心所欲做自己,百無禁忌做自己,勇敢做白日夢吧。

藝術是上帝和藝術家之間的合作,合作中,藝術家做的越少越好。 創意中,藝術家只要連通自己的心,創意自然而來,作品自然形成。 個人才華指數跟他與內在的鏈接指數、屏障指數相關。 達芬奇除了畫家,還是解剖學家、發明家、科學家、軍事家、建築師等,他內心沒有界限,沒有屏障,沒有業力,和他的心毫無阻礙在壹起,從而在各個領域獲得很大成功。

人生和藝術相通。去掉內在束縛和自我攻擊,去掉屏障,去掉我執,我們可以無限接近原本自我。

書中說: 即興演出的真諦是在於演奏到忘我的境界,好的即興演奏絕對不能按計劃進行,必須是要赤裸裸的,在忘我的境界中,藝術家所表現出更深刻、更真實、更赤裸的自己,這個關鍵時候心靈貧乏的樂手不僅是技窮,更是心窮。

《樂隊的夏天》中,五條人就是經典的即興演出,第壹場比賽時,等到幕布拉起時,靈感來了,他們臨時決定演奏哪壹首,所以出現了史上第壹次臨時換歌的狀況。但是這樣的五條人卻被大家愛得死去活來。他們的人和音樂是融合在壹起的,因為人是鮮活的,他們的鮮活跟音樂是融合在壹起的。

即興的背後是和生命在合作。 讓我們在生活空間中多點即興吧。聽從內心,有時想要去吃什麽就去吃吧,想要買什麽就買吧,想要去到哪裏就去吧,想見某個人就去見吧。願妳更多的和鮮活東西在壹起。但是,很多人生活中有足夠的理性,理性到沒有即興和任性空間的存在。

作者說:中國的書法也壹樣, 書法家寫草書的時候,真正進入忘我的境界,就難以抵擋心靈的綻放。綻放了什麽呢?會看的人全都看得到。

電影《奪冠》中,郎平說:“明天的比賽,妳們應該打出妳們自己的排球,妳們應該振作起來,放心去打,放開去打,豁出去打,我會和妳們在壹起。”壹旦畏手畏腳,說明內在的小我還在,因為害怕才會畏手畏腳,但是豁出去放手壹搏,忘掉失敗會帶來的傷害,妳的內心會綻放。運動員在賽場上如何進入忘我的境界,全部綻放時的英姿勃發的狀態,奮力拼搏時的運動精髓,會看的人全部看得到。

心的內容就是藝術的內容,觀看的人所看到的事實就是創意人的心,而智慧是人心直接的體現,放掉自己,心靈完全綻放的人,欣賞者看到的是滿滿的智慧。 創意人在生活中下了多少工夫,會直接反應在成品中,這是無法避免的。內心有多少料,畫布中、音符中、表演中最多也只能出現那麽多料,臨場需要智慧,多少錢也買不到。 最大的藝術是人生。

和即興藝術家的奔放、忘我相比,壹般人的工作生活反而會成為壹種格式。

格式化是創意的最大敵人。 上班族的世界,朝九晚五成為很多人向往的模式,卻不知道不知不覺掉入固定的格式,人生被分割為工作與休閑、上班與度假。所有格式建立似乎在加強某種安全感,這壹切不利於創意,也未必有利於智能的學習。 創意是壹種跨越界限的能力,智慧是看到更多可能性的能力。 如果我們活在既定的模式中,這兩種能力都會受限,智慧沒有空間展開,創意沒有機會施展。

所以,親愛的夥伴們,釋放壹點內在野性,打破規律化的生活吧。因為藝術讓人活得更像壹個人。生活中需要有些藝術家的思維方式,幫助我們去破除業力,去除屏障,走出鬼打墻的模式。

藝術家的思維方式可以去除固有的經驗、固有的習性、舊有的動機,就像去除佛法中的“貪嗔癡”。如何讓自己在生命中有更多鮮活東西,從這三個方面攻克,不要重復累積同壹種經驗。

尼采說: 妳的靈魂中必須充滿混亂,才能生的出壹顆舞動的心。

雜亂是藝術家的朋友。 井井有序,意味著妳把壹切都歸整得很好。同時,需要知道的是:所有的經驗都是舊有的東西時,妳會規整的很好。如果內在有很多的秩序感,我們應該輸入新的、未知的、讓我們恐懼的東西。那些從小到大都不變的習慣,可能就是讓我們變得毫無創意的主要因素。習慣也是有毒性的,壹旦習慣,就不願接納新的可能性。 習慣會影響我們壹切的作為,習慣讓我們快速跳到結論。 生活中是如此,創意中也是如此。

不要由著慣性,自動駕駛。希望我們可以把365天過成365天,而不是每天過重復的版本。學會去接受不喜歡的東西,接觸了解陌生、不習慣的、不熟悉東西。

如何去掉業障、屏障?我們要去覺察做事的動機。

人為什麽創作,真正回答這個問題的人,才能真正走向創意之路。

我們可以經常問自己,為什麽做這件事?真正的目的是什麽?找到這個動機,這個動機可以讓妳看到內在的真實需求,從而放棄正在做的事情,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電影《奪冠》中,郎平發給女排姑娘的問卷上有這樣壹道題:妳熱愛排球嗎?想要找出打排球的真正動力,就必須明白排球對於自己的意義究竟是什麽。有人說是很榮耀,有人是為了爸媽,有人不知道為什麽,有人在這個過程看到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上大學,所以退出了國家隊。

“妳為什麽打排球?”郎平這樣問朱婷。朱婷說,她出身農民家庭,做運動員是養家的需要。但郎平不這麽想,“如果是這個原因的話,妳永遠打不好排球。”朱婷後來說,“我打球是為了成為妳。這樣行了吧。”郎平說,如果是這個原因,妳依然打不好。

當壹個人認清自己的動機後,才能真正去做到這件事。

“中巴大戰”前夜,朱婷接到了郎平的短信:“朱婷,妳是我見過最棒的球員,包括老外。我為妳驕傲, 妳不用成為我,妳只要成為妳自己 。”朱婷肩上的壓力,郎平都懂。看過短信的朱婷痛哭了壹場,也在淚水中卸下了包袱。

所以,我們在做每件事時需要思考,這是我想要做的嗎?這是我想要活成的樣子嗎?這是我想要的品質嗎?這些問題會幫助我們修正自己的內心距離,與心鏈接在壹起,當回答這些問題時,智慧湧現時,就會有更多的創意,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但願本書能成為妳打開潛在創意、改造自己的壹把鑰匙。

願每個人都能活成自己生命的藝術品。

  • 上一篇:小說材料史
  • 下一篇:人像拍攝需要準備什麽樣的攝影器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