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活用信息技術教材,營造開放性課堂 信息技術教材

活用信息技術教材,營造開放性課堂 信息技術教材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已經進入了以課程教材改革為主要標誌的新階段,中山市信息技術教育隨著課程改革也進入壹個全新的時期。從2000年開始,中山市教研室組織壹批骨幹教師進行教材編寫,並經廣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標誌著我市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教材體系已初步構建。新教材溶入“自主、合作、探究” 課程改革理念,以“大主題、小任務”引領教材主流,更多強調人文文化、科技文化、香山文化、生活文化。

中山市信息技術教材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已進行了多次的修改,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可以說新的教材越來越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更富有濃郁的特色文化和科技文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教材就沒有靈活使用的要求了,相反,新教材的使用比以往有更高的要求,更豐富的內涵。這就要求廣大的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要有壹種創新的意識,對教材進行“深度加工”――積極選擇、有效重組及完善整合。

以課標為導向

在現實教學實踐中,有不少教師丟掉課標,想當然地隨意支配和改變教材、主持教學,美其名曰擺脫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殊不知無規不圓,無繩不直。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學科的性質、教學的目標、教材編寫的意圖和不同學段的三維目標。只有透析新課標,我們才能站在更高處審視教材的內容、教材的組織和編排、階段性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以及師生角色的定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等問題,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材觀和課程觀,這樣我們才能以更高、更寬的眼光來設計教學。只有真正把握新課標的精神,才不會讓教材使用的“創造性”因脫軌而變得盲目、無序,終流於形式。

以教材為基準

教材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課程資料,是教學的範例,是教與學的紐帶,是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起點和立足點。中山市信息技術教材是在新課程背景下和時代的強烈呼籲下應運而生的,它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和現代意識。關註香山文化、科技文化,在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糅合的特點下,著眼於信息技術思想方法的滲透和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形成,註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關註學生的終身發展,這是中山市信息技術教材的精髓所在。

1.深鉆教材,把握主線,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學生不同的知識背景,不同的知識水平,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積極主動地對課程進行適當的編排、調整、補充,創造性地組織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設計出新穎動感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愉悅而富有挑戰的課堂中有所收獲。因此,教師要熟悉教材,在通悉教材內容的組織結構、編寫意圖、教學目的等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聯系學生自身的學習實際和生活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新的教材觀要求教師“用教材去教”,要積極主動地選擇和自主開發教材視野以外的教學課程資源,但是任何新的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也必須立足於教材。

小學信息技術四年級教學用書是以制作電腦實用作品為主線,讓學生從學習上經歷了《我要做個小畫家》、《做壹個有個性的小畫家》、《學做我輯》和《制作實用的電腦作品》等過程的內容。學生從這壹冊書裏經歷了多種不同角色的轉換:小畫家→我輯→創作大師。如:《新年聯歡會海報》制作這壹內容,安排在《學做我輯》之後,因為學生已經掌握了輸入文章、美化文章、圖文混合編輯等技能,這是本課時學習的重要基本技能,有了這些基本技能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內容時就容易多了。在該內容後,教材還安排了綜合實踐《電子板報制作》,讓制作海報的知識技能得到了進壹步的應用和拓展。

實踐證明,深鉆教材,把握教材,抓準教材的主線,以其為點,把教材的知識點構建成網絡,既可以使教學前後相顧,前為後的預設與埋伏,後為前的自然延伸,又有利於學生系統掌握知識,這也是教師活用教材的前提。

2.融於生活,回歸自然,是活用教材的精髓

當信息技術教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信息技術課堂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因此,信息技術教育不僅要考慮本身賦予的技術性,更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學習中有壹個自主探究的過程,還原知識的生活本原,讓信息技術教育課堂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作為壹名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具備生活意識,不斷走進學生的生活,用壹雙慧眼去發現學生身邊的生活信息,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將搜集的生活素材作為教師備課時不可少的資源,根據知識要點,創設具有生活背景的問題情境。

宣傳海報是壹種經常在學生身邊出現的生活資源,在教學《新年聯歡會海報》壹課時,當天剛好是6月5日世界環境日,學校門口張貼了壹張大型的世界環境日公益宣傳海報,很多學生上學時都看到了該海報。上課時,我就把課題改為《制作海報》,並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是什麽日子呀?”(學生都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宣傳什麽的?妳們知道校門口的這張宣傳海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這裏的教學內容是從學生的生活中來的,學生感到自然、親切。讓學生關註環境、關註生活、關註社會,這不僅豐富了學科的育人價值,更讓學生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價值。

信息技術與生活息息相關,但更重要的是信息技術服務於生活。學是為了用,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初步懂得了制作海報的基本步驟與方法時,我適時地向學生布置制作任務,並對學生說:“6月5日世界環境日,確實值得我們宣傳和關註,但壹年當中像這樣的日子還有很多,請大家選擇壹個妳喜歡的日子制作壹張宣傳海報。

學生把課堂中學得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始終是圍繞著生活來研究信息技術,這使課堂的 “生活味”、“現代氣息”很濃郁。從中,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中只有還原知識的生活本原,使教學內容不僅貼近而且融入學生的生活,使教學紮根於濃厚的生活土壤之中,才能使書上的知識具有生命力,才能使課堂充滿著活力與陽光。

3.開發平臺,提供資源,是活用教材的升華

新壹輪課程改革要求確立“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的教育理念。教學,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由傳統的知識性教學轉向現代的發展性教學、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同發展的教學。 新壹輪課程改革所呼喚的教學改革從課程層面上給教學帶來了壹種“解放”,這種“解放”將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教師不能只成為課程實施中的執行者,而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遵循課本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發教學資源 。

為了讓《制作海報》學習內容得到深入發展,我開發了壹個網絡版的網頁學習資源平臺,構建了壹個師生交流的平臺。在平臺中我設計了素材庫、作品上傳、作品欣賞、星級評價等主要欄目。

以學生為根本

以學生為根本就是要把學生視作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的最重要內容。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教材的選擇和使用必須考慮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必須考慮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

1.以生為本,重組內容,是活用教材的重要手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樹立正確的教材觀。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環境出發,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知識儲備出發,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和科學的取舍。既要考慮學生對未知領域的不斷探知,又要在立足於已知的基礎上,努力去思考和發現真理。

在教學《新年聯歡會海報》壹課時,學生已經學會了輸入文字的方法,但輸入文字的速度比較慢,如果讓學生壹節課內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並制作壹張完整海報,確實有很大的困難;同時,在教學該內容時並沒有到新年。因此,根據學生的現實情況,我把握教學目標,重組教學內容,把制作“新年聯歡會海報”改為制作“公益宣傳海報”。既避免由於學生輸入速度慢,影響課堂進程,又避免教學內容不適時。

2.以樂激趣,擴充內容,是活用教材必不可少的環節

信息技術是壹門科學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有著自身的魅力,很多內容有很強的趣味性。如果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發現信息技術的魅力所在,就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學習信息技術的持久動力。其實教材處處蘊藏著趣味性的知識,關鍵在於教師如何把其顯性地表露出來。

《制作海報》教學中,我以“節慶知多少”搶答遊戲作為導入,引出6月5日世界環境日海報制作主題。雖然教材中沒有搶答遊戲的內容,但作為教師,在備課時要立足於教材,挖掘具有趣味性的隱性內容。這樣,壹節課下來,學生不僅掌握了教材學習內容,又增長了課外知識,真是壹舉兩得。

3.善待問題,新增認識,是活用教材的最高境界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在壹定情境的作用下,會產生智慧的火花,有時候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很有思維價值,如果深入地進行討論,會給大家帶來新的啟迪。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學生是開發、活化教學內容的巨大資源。

教學中,教師不要怕學生提出問題,而是要鼓勵學生質疑,學會分析學生的問題。往往這個分析過程就是智慧火花產生的搖籃,它有時能夠促使老師與同學在討論中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壹層,會帶給人們深深的思考。

在教學《制作海報》時,主要目標是掌握插入“來自文件”圖片的方法。當我把插入“來自文件”圖片的方法向學生演示壹遍然後讓學生做嘗試性練習時,突然在學生當中冒出這樣壹句話:“老師,為什麽插入的圖片不能隨意移動?”這個問題問出了很多學生的心聲,並讓學生生成新的認識點。我鼓勵了這位學生,並因時制宜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自主探究,利用集體智慧解決了問題。這樣就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教材有了更多的知識增長點,從而迸發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4.滲透思德,教書育人,是活用教材的靈魂

教育家赫爾巴特說:“教書如果沒進行德育,只是壹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是壹種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讓學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說教的、生硬的教育,而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視野,開闊了自己的胸懷。教師要充分挖掘信息技術教學中潛在的思想內容,提升教材的內在品質,活化教材的靈魂,讓其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讓學生在學好信息技術的同時,也能保持壹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使他們在健康的教育環境下成長,達到教書育人的終極目標。

在制作公益海報時,我以世界環境日作為主題進行新授教學,讓學生***同關註世界環境,自覺保護生活環境,樹立“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的環境意識。在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活動時,我要求學生以“國際奧林匹克日”、“世界禁毒日”等主題進行創作,並讓學生在學習資源網站上瀏覽相關主題的資料和創編主題 口號 ,他們都很快說出:“關註健康、關註2008”、“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等等有創意的宣傳口號。這樣,學生通過創編口號、制作公益海報讓自己受到不同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 上一篇:店鋪裝修溫馨提示怎麽寫?
  • 下一篇:大學生做自媒體新手怎麽定位呢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