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技能培養——實訓十八 鉆孔柱狀圖、探槽素描圖的繪制

技能培養——實訓十八 鉆孔柱狀圖、探槽素描圖的繪制

壹、實訓目的

1)學會使用MAPGIS繪制鉆孔柱狀圖。

2)熟悉探槽素描圖的繪制。

二、實訓素材

本實訓素材數據保存於文件夾“jnsx-18”中。

三、實訓步驟與內容

將實訓數據復制、粘貼至各自文件夾內。

1)將地質實習的野外探槽素描圖進行數字化(圖7-1-1,圖7-1-2),操作步驟參見實訓十四信手剖面圖的繪制。

2)利用Section工具系統繪制鉆孔柱狀圖(圖SX18-1)。操作步驟參見學習情境六任務壹中的“使用Section繪制柱狀圖”的內容。

3)使用MAPGIS,結合Excel制作鉆孔柱狀圖,原始數據見表7-2-1和表7-2-2,操作步驟參見本學習情境任務二的相應內容。

4)使用MAPGIS繪制鉆孔柱狀圖(圖SX18-1),參考以下操作步驟:

a.建立工作文件夾。在桌面上新建壹個名為“鉆孔柱狀圖”的文件夾,在“鉆孔柱狀圖”文件夾中新建名為“工作目錄”和“臨時工作目錄”兩個文件夾。

b.設置工作環境。打開MAPGIS,在MAPGIS主菜單中選擇左下角的“設置”,彈出“MAPGIS環境設置”對話框,依次單擊工作目錄→矢量字庫目錄→系統庫目錄→系統臨時目錄進行設置路徑。設置完成後單擊確定按鈕。

c.新建工程。在MAPGIS主菜單中選擇圖形處理→輸入編輯,在彈出的“MAPGIS編輯器”對話框中選擇確定,隨後彈出“設置工程的地圖參數”對話框,選擇確定按鈕,在彈出的“定制新建項目內容”對話框中選擇確定按鈕。

d.新建點線區。在工作臺空白區域點擊鼠標右鍵,根據作圖需要可選擇“新建點”“新建線”“新建區”,在彈出的“輸入新建項目文件名”中輸入“鉆孔柱狀圖點”“鉆孔柱狀圖線”“鉆孔柱狀圖區”,選擇創建。點的拓展名為“.WT”,線的拓展名為“.WL”,區的拓展名為“.WP”。

e.制作鉆孔柱狀圖表頭及框架的步驟如下:

將“鉆孔柱狀圖點”“鉆孔柱狀圖線”“鉆孔柱狀圖區”前的方框點上“√”。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鍵盤輸入線K,出現“點坐標輸入”對話框。在對話框中依次輸入(X,Y)的坐標:(0,0),(310,0),(310,40),(0,40),(0,0)繪制圖頭外框。每輸入壹次坐標都需要點擊下壹點,然後再進行下壹個坐標點的輸入。在輸入最後壹個坐標點後,選擇完成按鈕,可完成圖頭外框(圖SX18-2)。

選擇工具欄中的“剪斷線”命令。用鼠標選中圖頭外框的左上角,單擊鼠標左鍵,進行剪斷(圖SX18-3)。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A,選擇圖框左邊框(圖SX18-4),彈出“陣列拷貝”對話框,將“陣列行數”改為“0”“陣列列數”改為“32”“行間間距”改為“0”“列間間距”改為“10”(圖SX18-5),選擇OK命令,完成後如圖SX18-6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將第7,8,12~20,27~31條線刪除(圖SX18-7)。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鍵盤輸入線K,輸入坐標(200,30),(310,30),點擊完成,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鍵盤輸入線K,輸入坐標(210,20),(240,20),點擊完成(圖SX18-8)。

執行T其他→自動剪斷線U命令,再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將多余的線刪掉(圖SX18-9)。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單元命令,彈出“輸入點圖形”對話框,將“註釋高度”和“註釋寬度”都改成“4”,排列為“橫排”,單擊確定按鈕,在圖頭相應位置輸入相應橫排文字(圖SX18-10)。

圖SX18-1 鉆孔柱狀圖

圖SX18-2 圖頭外框

圖SX18-3 圖頭外框的左上角剪斷線

圖SX18-4 圖框左邊框

圖SX18-5 陣列拷貝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單元命令,將排列改為“豎排”,單擊確定按鈕,在圖頭相應位置輸入相應豎排文字(圖SX18-11)。

圖SX18-6 陣列拷貝結果

圖SX18-7 刪除多余的線結果

圖SX18-8 輸入橫線

圖SX18-9 刪除多余線的結果

圖SX18-10 輸入相應橫排文字

圖SX18-11 輸入相應豎排文字

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點參數”命令,選擇圖頭“黃金礦區ZK520 鉆孔柱狀圖”,彈出“點參數”對話框,將“註釋高度”“註釋寬度”“註釋間隔”都改為“10”,單擊確定。

執行工具欄中“移動點”命令,將圖頭及圖頭內文字移動到適當位置(圖SX18-12)。

圖SX18-12 圖頭及圖頭內文字移動到適當位置

執行N點編輯→對齊坐標U命令,選擇圖頭內相應文字,彈出“點對齊信息”對話框,選擇“水平方向對齊”,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13所示。

圖SX18-13 完成圖頭相應文字對齊

運用相同的方法,對圖頭中需要的文字進行“對齊坐標”進行垂直對齊。

執行工具欄中“修改點參數”命令,選擇“地層時代”“換層深度”,彈出“操作信息”對話框,單擊是,彈出“註釋參數”對話框,調整“註釋間隔”(圖SX18-14),單擊確定,完成後如圖SX18-15所示。對剩下的文字修改“註釋間隔”,達到美觀的效果。

圖SX18-14 調整註釋間隔

圖SX18-15 完成調整註釋間隔

執行工具欄中“拷貝點”,將圖中的“(米)”,“(%)”,“1∶100”拷貝到相應位置。

通過執行上述命令,完成“圖頭”的制作(圖SX18-16)。

圖SX18-16 完成圖頭

6)制作鉆孔柱狀圖外框及輸入鉆孔柱狀圖內數據。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鍵盤輸入線K。根據表SX18-1 中數據,輸入坐標(0,0),(0,-200),畫出壹條豎直的線(圖SX18-17)。

表SX18-1 鉆孔數據記錄表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陣列復制所畫的直線,“陣列拷貝”框內信息如圖SX18-18所示,繪制結果如圖SX18-19所示。

圖SX18-17 畫壹豎線

圖SX18-18 設置陣列拷貝參數

執行工具欄中“刪除線”,將不需要的線刪除(圖SX18-20)。

圖SX18-19 陣列復制結果

圖SX18-20 刪除多余線

執行L線編輯→聯接線,將如圖SX18-21所示線段進行聯接。

圖SX18-21 將所示線段進行聯接

對聯接好的線段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陣列拷貝]信息如圖SX18-22 所示(“行間間距”為“換層深度”*10),對所聯接的線進行陣列復制,完成後如圖SX18-23所示。

圖SX18-22 陣列拷貝

圖SX18-23 陣列復制結果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單元,在“輸入點單元”對話框中,“輸入類型”選擇“註釋”“註釋高度”“註釋寬度”改為“4”,排列方式為“橫排”,在圖中相應位置點擊鼠標左鍵,彈出“註釋編輯”對話框,輸入相應文字(如5.55),執行工具欄中“拷貝點”命令,將所輸入文字拷貝到相應位置(圖SX18-24),執行N點編輯→對齊坐標,選擇所拷貝的壹列文字,在彈出的“點對齊信息”對話框中選擇“垂直方向左對齊”,單擊OK。

執行命令N點編輯→陣列復制點,將所對齊的壹列文字進行陣列復制。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陣列行數”改為“0”,“陣列列數”改為“9”,“行間間距”改為“0”,“列間間距”改為“10”,單擊OK(圖SX18-25)。

圖SX18-24 輸入文字

圖SX18-25 對齊坐標

執行工具欄中“刪除點”命令,將多余的點進行刪除,刪除後如圖SX18-26所示。

圖SX18-26 刪除多余的點

執行工具欄中“修改文本”命令,選擇修改後的文字,彈出“註釋修改”對話框,根據表格內數據,對柱狀圖內的文字進行修改,修改完後如圖SX18-27所示。

圖SX18-27 修改文本

執行L 線編輯→陣列復制命令,選擇“巖心描述”做邊框線,彈出“陣列拷貝”對話框,將對話框內數據進行如圖SX18-28 的設置,單擊OK後如圖SX18-29所示。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單元,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輸入類型”選擇“版面”。在巖心描述空白處反復點擊鼠標左鍵,彈出“排版編輯窗”對話框,在“排版編輯窗”內輸入少量文字。

執行工具欄中“修改點參數”,選擇剛才輸入的“版面”,彈出“點參數”對話框,將“點參數”中的內容做如圖SX18-30 的修改,修改完成後如圖SX18-31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拷貝點”命令,將所輸入的“版面”,根據需要進行復制到相應的位置(圖SX18-32)。

執行工具欄中“修改文本”,選擇所輸入“版面”,彈出“排版編輯窗”,對所有的版面內容進行修改,修改完成後執行工具欄中“移動點”命令,將“版面”移動到合理的位置,修改完成後如圖SX18-33所示。

圖SX18-28 陣列拷貝參數

圖SX18-29 陣列拷貝結果

圖SX18-30 修改點參數

執行N點編輯→對齊坐標U命令,選擇所有“版面”,彈出“點對齊信息”對話框,選擇“垂直方向左對齊”,單擊OK。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命令,彈出“造線信息”對話框,單擊確定。

在每個版面的間隔部分畫壹條橫線(圖SX18-34)。

執行L線編輯→復制線命令,將所畫線段進行復制(圖SX18-35)。

執行 L 線編輯→延長縮短線→靠近線命令,先選擇所要被靠近的線段,如圖SX18-36右側綠色線段,在選擇需要執行靠近命令的線段,如圖SX18-36 中鼠標大十字光標所在的線段。將線段兩端分別靠近左右兩端的線段,完成後如圖SX18-37所示。

圖SX18-31 修改點參數結果

圖SX18-32 拷貝點

執行L線編輯→聯接線命令,將巖心描述左邊的線段與巖心描述中的相應線段進行聯接,每聯接壹條線,需單擊鼠標右鍵後,才能進行下兩條線段的聯接,聯接後如圖SX18-38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將“巖心描述”中之前所陣列復制的線進行刪除,如圖SX18-39所示線段,刪除後如圖SX18-40所示。

執行L線編輯→聯接線命令,將“采樣情況”中的線段進行聯接(圖SX18-41)。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命令,根據表SX18-1所示數據,對所聯接的線進行陣列復制(圖SX18-42),陣列復制後如圖SX18-43所示。

圖SX18-33 修改文本

圖SX18-34 在版面的間隔畫壹條橫線

圖SX18-35 復制線

圖SX18-36 靠近線

圖SX18-37 靠近線結果

圖SX18-38 聯接線

圖SX18-39 刪除線

圖SX18-40 刪除線結果

表SX18-2 數據

圖SX18-41 聯接線

圖SX18-42 陣列復制

圖SX18-43 陣列復制結果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單元命令,彈出“輸入點圖形”對話框,在對話框內進行如圖SX18-44的設置,單擊確定。

在圖中相應位置輸入“H1”,然後執行工具欄中的“復制點”,將其復制到相應位置(圖SX18-45)。

執行N點編輯→對齊坐標,選擇所復制的點,在“點信息對齊”對話框中選擇“垂直方向左對齊”命令,單擊OK。

執行N點編輯→陣列復制點A命令,選擇對齊坐標後的點,在“陣列拷貝”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46的設置,拷貝完成後如圖SX18-47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文本”命令。選擇所需要修改的所有文字,根據已選定的文字在“註釋修改”中依次進行修改,修改完後,執行工具欄中“移動點”命令,將文字移動至適當的位置。

7)制作圖例及責任框。

執行N 點編輯→輸入點圖元命令。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48的設置後,單擊確定。在圖中適當位置點擊鼠標左鍵,在彈出的“註釋編輯”對話框中輸入“圖例”,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49所示。

圖SX18-44 輸入點圖形參數設置

圖SX18-45 復制點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鍵盤輸入線 K,在“坐標輸入”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50~圖SX18-54 的操作,最後壹點需先選擇下壹點,再選擇完成按鈕,完成後如圖SX18-55 所示。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線命令,選擇所畫圖例框,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56的操作,完成後如圖SX18-57所示。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圖元,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58的操作,單擊確定。

在圖中相應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在彈出的“註釋編輯”對話框中輸入相應的文字。如“灰巖”單擊OK。執行N點編輯→陣列復制點命令。選擇所輸入的文字,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59的操作,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60所示。

圖SX18-46 “陣列拷貝”對話框

圖SX18-47 修改調整文本

圖SX18-48 輸入點圖形對話框圖

圖SX18-49 註釋編輯後結果

圖SX18-50 坐標輸入-1

圖SX18-51 坐標輸入-2

圖SX18-52 坐標輸入-3

圖SX18-53 坐標輸入-4

圖SX18-54 坐標輸入-5

圖SX18-55 坐標輸入結果

圖SX18-56 陣列拷貝參數

圖SX18-57 陣列拷貝結果

圖SX18-58 輸入點圖形對話框

圖SX18-59 陣列拷貝對話框

圖SX18-60 陣列拷貝後結果

圖SX18-61 巖心描述修改後結果

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文本”命令,根據“巖心描述”中的巖性對所陣列復制的文字進行修改,修改後如圖SX18-61所示。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鍵盤輸入線命令,在彈出的“坐標輸入”對話框中依次輸入X,Y的值為(0,0)、(50,0)、(50,50)、(0,50),(0,0),接著先選擇下壹點命令後再選擇完成命令,完成後繪制出壹個50*50 的方框,如圖SX18-62所示。

圖SX18-62 完成後結果

執行L線編輯→移動線B→移動線命令,如圖SX18-63所示,選擇所繪制的方框,移動至如圖SX18-64所示位置。

圖SX18-63 移動線

圖SX18-64 移動線位置

執行工具欄中“剪斷線”命令(圖SX18-65,圖SX18-66),將所移動的方框左上角與右上角進行剪斷操作。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A命令,選擇方框上面的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輸入陣列行數5,列數1,行間距-10,列間距0,點擊OK。選擇方框左邊的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輸入陣列行數0,列數2,行間距0,列間距30,點擊OK。

圖SX18-65 剪斷方框左上角的線

圖SX18-66 剪斷方框右上角的線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圖元命令,將對應的文字輸入至責任框內,通過“移動點”“修改點參數”等命令將所輸入文字進行調整,調整至如圖SX18-67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剪斷線”命令,將灰巖的圖例框進行剪斷(圖SX18-68)。

圖SX18-67 在責任框中輸入文字

圖SX18-68 剪斷圖例框的線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命令,選擇圖例框上面的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69所示的操作。

執行工具欄中“剪斷線”命令,將圖例框左邊的線段進行如圖SX18-70剪斷。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A命令,選擇圖例框左邊所剪斷的線,進行如圖SX18-71所示操作,完成後如圖SX18-72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根據灰巖的圖例,將多余的線進行刪除命令,完成後如圖SX18-73所示。

圖SX18-69 陣列復制參數

圖SX18-70 剪斷圖例框左邊的線段

圖SX18-71 陣列拷貝參數

圖SX18-72 陣列復制圖例線段結果

圖SX18-73 刪除多余的線完成“灰巖”圖例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圖元I命令,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輸入類型”選擇“子圖”,單擊“子圖號”,在彈出的“選擇子圖”對話框中,找到需要的子圖,單擊確定,在“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對“子圖高度”、“子圖寬度”進行如圖SX18-74的調整,單擊確定。若子圖過大或過小,執行工具欄中“修改點參數”命令,在彈出的“點參數”對話框中,對“子圖高度”、“子圖寬度”進行適當調整(圖SX18-75)。

圖SX18-74 輸入點圖形參數

圖SX18-75 修改點參數

執行N點編輯→陣列復制點A命令,選擇所繪制的子圖,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0,列數4,行間距0,列間距5。單擊OK後如圖SX18-76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拷貝點”命令,對所陣列復制的子圖進行統壹的復制,復制至如圖SX18-77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點”命令,將圖中多余的點進行刪除命令,完成後如圖SX18-78所示。

圖SX18-76 陣列復制壹行點

圖SX18-77 陣列復制的子圖

圖SX18-78 刪除多余的子圖

根據上述步驟,結合各巖性圖例,完成剩下的圖例(圖SX18-79)所示。

8)制作表中柱狀圖欄的巖性花紋。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A命令,選擇柱狀圖左邊的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1,列數2,行間距0,列間距5。單擊OK後如圖SX18-80所示。

圖SX18-79 完成的圖例

圖SX18-80 陣列復制柱狀圖左邊的線段

選擇所陣列復制的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1,列數2,行間距0,列間距20,單擊OK。

執行L線編輯→復制線G命令,選擇圖例中灰巖的圖例(圖SX18-81),將圖例復制到柱狀圖相應位置(圖SX18-82)。

圖SX18-81 灰巖圖例

執行L 線編輯→陣列復制命令,選擇所復制的圖例,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6,列數2,行間距-6.66,列間距0,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83所示。

根據上述方法,將柱狀圖中的其他圖例進行補充完整,如圖SX18-84所示。

9)圖形造區。

執行工具欄中的“剪斷線”命令,將所礦化部分的柱狀圖外框進行剪斷操作(圖SX18-85,圖SX18-86)。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A命令,選擇所剪斷的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0,列數2,行間距0,列間距3,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87所示。

圖SX18-82 圖例復制到柱狀圖相應位置

圖SX18-83 陣列復制灰巖圖例

圖SX18-84 陣列復制其他的圖例

執行工具欄中的“剪斷線”命令。將如圖SX18-88所示線段上下進行剪斷。

執行L線編輯→陣列復制命令,選擇所剪斷的最上面的小線段,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3,列數1,行間距-10,列間距0,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89所示。

執行T其他→自動剪斷線U命令,執行R區編輯→區編輯…R→圖形造區命令,選擇如圖SX18-90 所示的小方塊,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區參數”對話框中(圖SX18-91)。單擊“區參數”中的“填充顏色”命令,在彈出的“選擇顏色”對話框中選擇“黑色”,單擊確定,根據上述方法,將剩下的小方框進行圖形造區,繪制成黑白相間的區(圖SX18-92)。

圖SX18-85 剪斷礦化部分的柱狀圖外框—1

圖SX18-86 剪斷礦化部分的柱狀圖外框—2

圖SX18-87 陣列復制線

圖SX18-88 剪斷上下線段

圖SX18-89 陣列拷貝後的結果

圖SX18-90 小方塊

圖SX18-91 區參數對話框

圖SX18-92 圖形造區結果

執行R區編輯→區編輯…R→陣列復制區P命令,選擇所造出的黑白相間的區,在彈出的“陣列拷貝”對話框中設置陣列行數0,列數2,行間距0,列間距10,單擊OK,完成後如圖SX18-93所示。

圖SX18-93 陣列復制區

圖SX18-94 刪除區

執行R區編輯→區編輯…R→刪除區F命令,刪除後如圖SX18-94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刪除線”命令,將之前所繪制的線段進行刪除,完成後如圖SX18-95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文本”命令,將圖例中壹個多余的圖例進行修改,繪制成如圖SX18-96所示。

執行L線編輯→輸入線→輸入線E命令,在采樣位置圖例框中,繪制如圖SX18-97的圖形,並執行T其他→自動剪斷線命令。

圖SX18-95 刪除線

圖SX18-96 修改多余的圖例

執行R區編輯→區編輯…R→圖形造區命令,將采樣位置中的線段進行圖形造區,繪制成如圖SX18-98所示。

圖SX18-97 采樣位置圖例框繪制圖形

圖SX18-98 圖形造區

執行N點編輯→輸入點圖元I命令,在彈出的“輸入點圖形”對話框中進行如圖SX18-99所示的設置,單擊確定。在圖中相應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在彈出的“註釋編輯”對話框中輸入“H1”,並通過工具欄中的“修改點參數”,“移動點”命令,繪制成如圖SX18-101所示。

執行工具欄中的“拷貝點”命令,將“采樣位置”中的“H1”復制到柱狀圖中如圖SX18-101所示位置。

執行工具欄中的“修改文本”命令,將圖中的采樣位置進行修改。

10)工程輸出。

執行“工程輸出”命令。

執行F文件→頁面設置命令,在彈出的“工程輸出編輯”對話框中的“頁面設置”中選擇“系統自動檢測幅面”命令,單擊確定。

執行R光柵輸出→生成JPEG圖像命令,在彈出的“設置輸出位圖的分辨率”對話框(分辨率為300)中單擊確定。

圖SX18-99 輸入點圖形對話框設置參數

圖SX18-100 輸入移動H1 點

圖SX18-101 “H1”復制到柱狀圖中

執行“C返回編輯”命令,關閉MAPGIS,彈出“MAPGIS編輯系統”對話框,選擇是。在彈出的“MAPGIS”對話框中,進行點線區的保存,選擇是。在彈出的保存界面中,選擇自己的目錄,修改文件名進行保存。

四、提交實訓成果

提交電子作業和打印紙質作業,刪除工作目錄下帶擴展名“~”的文件,將所有文件打包為.rar格式提交到教師計算機。

五、思考與討論

討論交流實測地質剖面圖的方法和技巧。

  • 上一篇:古建築制作插畫教程-學習插畫時古風的CG插畫怎麽畫
  • 下一篇:裝修軟件哪個好?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