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請幫我寫壹篇申論,關於新農村建設的。

請幫我寫壹篇申論,關於新農村建設的。

壹、存在的問題

1. 近年來,農民收入雖然逐年增多,但城鄉居民收入擴大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民增收渠道不寬、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依然是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最為突出的矛盾。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將直接影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進程。

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資料反映,從1997年至今,我國農民收入增長連續7年在5%以內,呈現出明顯的步伐緩慢態勢。不僅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而且農村居民之間、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斷拉大。2003年,城鄉收入差距已經達到3.3:1,然而這僅為名義上的差距。目前,我國城鎮居民享受著各種福利和補貼,每年人均約3000多元,而這些對農村居民來說卻是壹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如果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估計城鄉收入差距可能要達到4倍、5倍,甚至是6倍。

2. 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自國家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以來,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同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由於財政普遍的投入不足,農田水利改建擴建、生態環境治理、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難以有效開展,大部分農業基礎設施普遍存在設施老化,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資嚴重不足的情況,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差,抗風險能力薄弱,還未改變靠天吃飯的歷史。因此,現有的農業基礎設施不能有效支撐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 近10年來,廣東省農村面貌發生較大變化,極大優化了居住和生活環境。但由於缺乏必要的規劃指導,絕大部分農村建設雜亂無章,村道或窄小難行,或東堵西塞。村容“臟、亂、差”、房屋破舊以及農村交通不便、飲水困難的落後狀況急待解決。由於沒有規劃指引,農村建設顯得十分無序,如農民隨意選用宅基地,任意擴大宅基地面積等,誘發了不少問題和矛盾,甚至產生壹些不穩定因素。

4. 農村水環境汙染比較嚴重,有的河流不僅不能飲用,甚至不能滿足養殖、灌溉的要求。大多數河流已被汙染,特別是有機汙染超標率高。在廣大農村,諸如“垃圾往水裏倒,牲畜死了往水裏扔”等陋習十分普遍,造成農村河道水質嚴重惡化。

5. 有關農業專家認為,農村務農勞動力文化素質偏低,不僅成為農民增收的制約“瓶頸”,還直接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業現代化進程。

6. 我國有2億多中小學生,80%在農村,提高農村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必須加快發展農村義務教育,保證農村適齡青少年上得起學、念得起書,保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不失學、不輟學。2006年,中央對西部地區的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學生學雜費全免的政策,對其中的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補助寄宿生生活費。2007年,這壹政策將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

7. 農村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隨著農村的不斷發展,各項改革也在不斷深化。但是城鄉二元結構仍未徹底打破,土地、資金等影響農村發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農村綜合改革和其他各項改革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

8.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但是壹些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現狀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壹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壹些黨員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不能成為領導農村發展的核心;個別村甚至連正常辦公地點都沒有,成為“無辦公用房、無辦公設施、無活動場所”的“三無”支部。

二、原因分析

1. 近年來,農民收入雖然逐年增多,但城鄉居民收入擴大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農民增收渠道不寬、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依然是制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突出矛盾。總的來說,當前影響農民增收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長時期實行以犧牲農業為代價支持工業優先發展的城鄉二元發展戰略,是造成我國農民負擔過重、收入增長緩慢的最根本原因。據有關統計,僅從1953年開始實行農產品的統購統銷,到1985年取消糧食統購統銷這個期間,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農業和工業壹直出現“剪刀差”。而改革開放後,在發展戰略上直接導致城鄉公***產品供給上的巨大差異,在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很多領域農村都遠遠落後於城市。同時,對農民進城的種種限制,導致農村勞動生產率的低下,農村勞動力浪費,阻礙了農民收入增長,加重了農民負擔。

(2)農產品品質差、價格低,目前大宗農產品如糧、豆、果、菜多是傳統大路產品,銷售不暢,價格低下,造成農業增產不增收,有的甚至增產反減收。另外,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滯後,產業鏈脫節嚴重。目前,我國農產品的加工率僅為10%-20%,絕大多數農產品都以原料的形式出售,嚴重影響了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和效益。

(3)國家對農業的投入不足,又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世界上不少發展中國家已對農業實行保護政策,而我國還在對農業實行抽取。2001年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是1500億元,如減去農民向國家上繳的各種稅費1200億元,實際對農業的凈投入只有300億元。多年來,國家財政收入是增加的,但從所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看,對農業的支出卻是逐年下降的。1978年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的13.4%,1990年下降到10%,2001年財政用於農業的支出又下降到8%。

(4)農民負擔沈重。壹方面,鄉鎮政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為了彌補財政缺口,將各種支出轉嫁到農民身上,亂收費屢禁不止;另壹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在修房嫁娶、子女上學、人情交往等方面的費用越來越高,支出明顯增多。

2. 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不足,導致農村基礎設施脆弱。壹是資金投入來源不足。雖然國家和地方每年投資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資金不少,但相對於農村經濟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來說還遠不夠。二是對基礎設施的市場經營欠力度。對農村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對設施的實物管理,對已有的設施沒有形成資產的市場化經營模式,基本為無償服務、無償供給、無償消費,致使供給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實現擴大再生產就愈是步履維艱。三是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下降。大部分農業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不全。同時,由於稅費改革以及農業稅全免,缺乏維修資金支持,致使壹部分設施不能發揮正常作用,壹些處於半癱瘓狀態,或者是使用效率不高。四是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於經濟發展水平。過去,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由於缺乏統壹科學的規劃以及強有力的措施保證,設計不超前,沒有實現同步發展,致使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遠遠不能滿足現有經濟發展水平,在存量上與農業的發展不相適應,增量上也不能滿足農業發展的要求,表現在設施建設工程規模小,骨幹工程少。

3. 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各地紛紛付諸行動。但有些地方在具體實?,把新農村建設簡單地理解為“新村莊建設”,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整治上。有的脫離自身實際,或者修華而不實的廣場,或者蓋“農民式別墅”,或者搞和城市壹樣的“精品小區”,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此種種,反映出對新農村建設的理解上還存在著誤區。

新農村建設需要規劃先行,但目前規劃往往存在著質量不高、難以落實等問題,制約了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步伐。其主要原因是在認識上、工作上、經濟條件上存在某些障礙,亟待按照統籌城鄉和惠農政策的方向,搞好村鎮布局和村莊內部兩個層面的規劃。

4. 農村的環境惡化是由多種因素***同作用造成的,仔細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環保意識淡薄,重視程度不夠。環保意識淡薄、缺乏科學發展觀是導致汙染產生的根本原因。壹是部分地方領導沒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和政績,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沒有把環境和生態優先考慮,沒有將科學發展觀真正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在處理環境與經濟關系時,片面強調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決策時,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壹時的經濟增長,走“先汙染、後治理”的彎路。二是相當部分企業環保法制觀念不強,在利益驅動下,在防治汙染上消極對待,有的甚至閑置汙染處理設施搞偷排。

(2)鄉鎮環保力量薄弱,難以適應形勢需要。由於對農村環保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群眾環境保護的意識總體還不夠強,許多群眾往往會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而對自身破壞或影響環境的行為缺乏自我約束。

(3)環保資金投入不足。目前,環保投入嚴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問題。環保投入不足,導致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環保隊伍自身建設難以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後,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汙染問題。

(4)環境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難以到位。無論是農村城鎮化建設還是農村經濟的發展,都缺乏科學系統的環保規劃,沒有充分地考慮到環境因素。城鎮發展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壹些小作坊和鄉鎮企業“遍地開花”,造成嚴重的農業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5)農民落後的生產、生活習慣。長期以來,農村生產技術落後,信息資源匱乏,科學文化素質不高,農民養成了許多汙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譬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衛生條件差,垃圾隨處扔。這種淡薄和落後的環保意識在農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汙染的主體十分龐大,因而汙染現象十分普遍,難以根治。

5. 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不僅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在壹定程度上會影響農村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造成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歷史的因素,也有現實的原因;既受農民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受現實客觀條件的制約,但總的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1)農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較低,導致農民學歷文化大多偏低。由於受經濟、地理、人文及傳統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民受教育的程度要大大低於城市居民。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農村勞動力受教育年限僅為6.79年,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農村勞動力高達54.17%。

(2)近年來,各地農村勞動力轉移速度加快,導致了農村務農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因為城鄉預期收入的明顯差距,農村大部分有知識、有能力,年富力強的年輕人及男性勞動力外出打工,獲得工資性收入。壹些文化程度較高的勞動力即便留在農村,也多在農業流通、加工領域工作,從而導致直接從事種、養殖業生產的務農勞動力多為文化水平較低的中老年人。

(3)教育培訓資源不足,培訓體系不健全。在現階段,對從事農村務農這壹職業的勞動力,幾乎沒有文化素質的前置條件,更談不上面廣量大的農民務農的職業培訓。在多數時候,農民接受農業技術的渠道來源於左鄰右舍的“示範戶”。

6. 當前,我國的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基層醫療衛生基礎薄弱,義務教育的辦學條件亟待改善,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急需健全。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壹是思想觀念相對落後,“重經濟、輕社會”,忽視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現象還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社會事業資源配置不合理,區域性統籌難以實行,衛生、教育等領域城鄉差距較大;三是農村社會事業投入嚴重不足,籌資渠道單壹,制約了農村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進程。

7. 隨著農村的不斷發展,各項改革也在不斷深化。但是城鄉的二元結構仍未徹底打破,土地、資金等影響農村發展的因素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配置,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農村綜合改革和其他各項改革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

8. 認真分析農村基層黨組織目前存在的問題,發現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種:

(1)黨員意識、執政意識淡薄,***產黨員帶頭作用意識、榜樣意識不夠。同時,基層黨組織中有些幹部脫離群眾,官僚主義思想嚴重,面對當前新農村建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時束手無策,對黨的基本路線貫徹不力,工作上放不開手腳,邁不開步子,跟不上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2)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年齡老化,年富力強的基層幹部和青年黨員普遍偏少,加上現有的黨員培訓方式已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造成了基層黨員幹部的素質明顯落後時代發展的要求。

(3)家庭聯產承包與農民的分散經營給村級黨組織領導新農村建設造成困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取消農業稅以後,使農村基層黨組織與分散的家庭之間的經濟鏈條斷裂,經濟關系淡化,農村黨支部可控制的經濟資源大幅減少,公***事業無法辦,使村民對村級黨組織的經濟依賴性大大減弱,失去了賴以發揮作用的經濟資源支撐,客觀上對村級黨組織核心作用發揮造成困難,致使聚心力減弱,離心力增強。

三、對策與措施

1.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積極探索建立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1)繼續加大農村剩余勞力的轉移力度。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就業,是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3)積極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和廣大農民自主創業。(4)治理發展環境,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2.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

(1)轉變觀念,樹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的意識。(2)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走投資主體多元化之路。(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壹是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3.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新農村建設

(1)新農村建設決不是簡簡單單的“新村莊建設”。(2)解決新村建設與“空心村”的矛盾。

4. 大力保護環境,實現人與環境和諧發展。

(1)加強領導和組織,建立健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和幹部考核機制。(2)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3)加強對農村環境的綜合管理和整治力度。(4)加強對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堅持資源合理開發和節約並重,增強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5)廣泛宣傳環保意識,形成***同參與農村環保工作的合力。

5. 加強培訓教育工作,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1)加大投入,發展農村教育事業。(2)建立健全農民技能培訓體系。(3)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

6. 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

(1)加強農村公***衛生和基本醫療建設。(2)增加對農村文化發展的投入,構建農村公***文化服務體系。(3)提高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7. 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改革,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強大動力。(1)統籌城鄉發展。(2)深化農村土地使用權制度改革。(3)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

8. 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先鋒模範作用。(1)加強農村基層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著力提高農村基層幹部素質。(2)積極推進農村基層組織工作創新。(3)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積極推行黨務公開。

  • 上一篇:歷史文化素材
  • 下一篇:去安徽旅遊,哪些地方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