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怎麽整理新聞素材?如何搜集新聞素材?

怎麽整理新聞素材?如何搜集新聞素材?

如何收集和整理素材?現代網絡越來越發達,各種信息撲面而來,人們也越來越忙碌,越來越焦躁,很多人沒有耐心看完壹整篇文章,但是人們喜歡看故事,故事能很好的吸引眾人的眼球。當妳想表達壹個觀點時,通過壹個相關的故事,能夠讓人們壹下子明白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講故事比單純的講道理要受人歡迎,每篇文章都需要3-4個故事,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的收集素材,並且要把這些素材整理好,以便在寫文章的時候快速地找到。同樣,每篇文章都需要有好的金句,壹個好的金句,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今天我來談談關於如何收集和整理素材。※素材收集收集素材就是把生活中所見所感所聽所想,及時的記錄下來。也許現在用不上,但是以後壹定能用上。這就需要我們時刻用心用腦用眼睛去發現生活中的事。收集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壹、從書中收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有很多好處,特別是對寫作者,是必不可少的壹個重要素材來源和提升寫作能力的好方法。閱讀不僅能提升認知,提高見識,深化思想,還可以提升文筆。書中還有很多故事和金句。現在有很多作者寫書評,壹本書有時能寫幾篇書評文章,這都是被文中的故事或者金句觸動而引發的思想。我們大多數人的文章素材都是從書中收集的。那我們平時看什麽書呢?我看的書有老師推薦的,有讀書會講過的,這些書都有口碑,看了對自己幫助很大。有工具書,也有故事書,有名著,也有勵誌書籍,總之多看壹些有影響力的書,有價值的書。最重要的是要隨時記錄書中的金句和故事,以及壹些好的描寫。從影視劇中收集。有的人喜歡看電影電視劇,以前看電影看電視劇覺得是浪費時間,現在不同了,很多寫作大咖壹篇電影或者電視劇能寫好幾篇文章出來。有的人寫影評寫劇評,如果我們不寫影評和劇評,那電視劇或者電影當中的壹些故事和金句也值得我們收集。影視劇中的人物故事,還有影視劇本身的故事,演員和導演的故事。我們看劇的時候不能像以前壹樣,單純去看熱鬧,壹定要準備好筆和紙,每天我們都會看到很多公眾號,在寫當前最火熱的影視劇文章。從朋友同事的聊天中收集。我們每天都要與人溝通,那我們每天說的話,做的事,有沒有值得紀念的?有沒有有意義的事?或者他們說的哪壹句話觸動到妳?讓妳產生了很多想法,或者朋友同事講了壹個什麽故事。不管是想法故事或者妳的感受,都要馬上記錄下來。之前我跟朋友聊天,她講了她為什麽離婚,後來我以她為原型寫了壹篇關於家暴的故事。四、生活或者旅途見聞。有時我們走在路上,看見了壹些現象,比如哪裏人多,人們都在幹什麽?我們也可以分析原因,寫成壹篇觀點文。不管是交通規則方面的,或者是商業方面的,即使是看到吵架,我們也不要單純的用看熱鬧的心,而是要用心去傾聽去感受並記錄下來。很多人就寫旅行方面的文章,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註意壹定要及時記錄,不然很快就會忘記,轉頭想要記錄的時候已經想不起來了。五、從微信中收集。手機是我們用的最多的,我們的微信群朋友圈每天都有人發各種各樣的信息,有發廣告的,有發微商產品的,也有發勵誌語言的。比如可以了解下微商,寫壹篇關於微商行業的文章;那些勵誌的人每天都做了些什麽?我們也可以寫壹篇成功人士都是怎樣成功的等等。微信群裏每天都有人聊天,他們的話題也可以作為素材用。前段時間我在壹個微信群裏看見大家都在聊婆媳關系,講了她的婆婆的各種糗事,那後來我就根據這個素材寫了壹篇故事。六、從別人的文章中收集。各種公眾號每天都在發文,那些爆款文章,為什麽成為爆款?裏面有些金句和故事,都值得我們收集,即使不是爆款文章,妳看人家的文章中,有哪句話或者哪個故事吸引了妳?妳也可以記錄下來,寫出自己的感想或者感受。金句壹定要寫明出處,如果是某個名人說的,那直接寫是誰說的就可以,如果是妳正在看的文章中的作者說的金句,那以後引用的時候壹定要寫上這個作者的名字。七、從各大新聞網站中收集。新聞大多是真實的故事,如果是勵誌的故事就可以大膽的借鑒,如果是不好的故事,那我們就適當的借鑒,去掉真實的名字和具體細節。八、微博頭條,微博和頭條上有很多個人的故事,明星的故事,千奇百怪,魚龍混雜,琳瑯滿目,是我們寫八卦的好素材。九、網友評論。所謂高手在民間,不管是別人的文章、故事,還是微博、微信、新聞後面都有很多網友的評論,後面的評論有的是講自己的故事,有的是對事件的觀點和看法,是很好的素材。妳用的時候可以加上“網友說”。十、自己的故事。寫自己的故事最有感覺,最能打動人,從小到大我們經歷了壹些什麽事情?看到了壹些什麽事情?有什麽樣的感受?生活中的點滴,回憶壹下,往往會成為很好的素材。※素材整理素材收集了,亂七八糟的躺在筆記裏,如果不整理好,寫文章的時候根本找不到。素材的分類整理,就是把我們收集到的素材,放入不同的文件夾,方便查找。文件夾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人物故事類。名人故事,明星故事,勵誌故事。婚姻情感類。愛情類,婚姻類。金句類。有名人名言類,好詞好句類。描寫類。環境描寫,人物描寫,人物心理描寫,打鬥描寫,場景描寫等。新聞類。明星新聞,熱點新聞,國家大事等等。總之,寫作是壹件長期積累的事,不能等到水燒開了再去找米。時刻帶著筆和紙,用手機備忘錄或者是有道雲筆記,或者其他的妳覺得好用的筆記都可以,最主要的是及時記錄下來。整理新聞有哪些方法?1.按照新聞事實發生的地域和範圍來分,有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2.按照新聞的性質來分,有政治新聞、經濟新聞、科教新聞、軍事新聞、社會新聞、文藝新聞、體育新聞和會議新聞等。3.按照新聞的特點來分,有事件性新聞與非事件性新聞,單壹性新聞與復雜性新聞,性新聞與靜態性新聞,本體新聞與反應新聞。4.按照新聞的題材來分,有典型報道、綜合報道、述評性報道、批評性報道。5.按照新聞傳播的手段來分,有口頭新聞、文字新聞、廣播新聞和電視新聞。如何搜集新聞素材?采訪,是記者挖掘、捕捉新聞素材,觸發新聞靈感的必要途徑,也是新聞記者最基本的社會活動之壹。而要想拿出價值較高、不同凡響的新聞作品,除記者自身必須具備高超的寫作技巧外,關鍵還在於采訪必須深入。作為壹名新聞記者,試圖將采訪實踐中的體會和實踐作壹番探討,願以淺見請教同仁。新聞是新近發生、正在發生或將要發生的事實報道。這就從客觀上決定了記者必須深入客觀地進行采訪,完整準確地反映新聞事實。深入采訪有它獨特的優點。壹、靈活性所謂靈活性,是指不拘壹格、自由靈活、深入采訪方式的多元化。在深入采訪過程中,新聞記者可根據采訪內容和需要,自由選擇采訪角度和方法,或先聽、或先問、或先看,多途徑、多方式獲得特殊新聞材料。二、真實性只有深入現場、深入壹線、深入基層,進行深層采訪,才有可能獲取原汁原味、真實可信的新聞素材,有效避免和克服失實報道。三、典型性深入采訪可以使記者廣交朋友,擴大新聞信息渠道,達到開闊視野,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發現鮮活生動典型的重要新聞。四、及時性直接深入實際進行采訪,可以以快取勝,從中及時發現別人不易發現的東西,克服“繞彎子、兜圈子”的弊端,從而通過快速高效的途徑,及時將新聞事件傳播給媒體受眾讀者。綜合上述幾點,深入采訪確有著壹般采訪無可比擬的優點。那麽如何才能做到采訪深入呢?首先要壹竿子插到底。壹般講,采訪形式不外乎以下幾種:指派式;邀請式;由頭式。除此之外壹般以記者自行選擇采訪對象為主。采訪就好比到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尋找寶藏壹樣,只有沈下去“抓”,沈下去“找”,才有可能挖掘到新鮮感人和有價值的東西。有句話說得好,新聞采訪就象拿筷挑面條,沈到底,靠邊擠,慢慢提。不論廣播記者也好,還是電視、報刊記者也好,壹個最終目的都是要拿到好新聞,獲取好素材,讓聽眾、觀眾、讀者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發,從而明白事理。這就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多途徑介入,多形式深入,多層次挖掘,去發現生活中最新鮮、最感人、最生動、最有趣的新聞事件。搜集新聞素材就像奸商壹樣貪得無厭,角度選擇就像稅吏百般挑剔,獨辟蹊徑,洞幽顯微,溯本求源,力爭做到采訪面廣,選擇性強,搜集到人人心中都有,人人筆下皆無的新聞素材,這樣才能使新聞報道鮮活有趣、生動感人,吸引受眾讀者。其次,要學會觀察。善於觀察,正確運用觀察是采訪中深挖新聞內涵的有效途徑。有時我們要采訪壹件事、壹個人、壹個單位,或者幾件事、幾個人、幾個單位的基本材料已經很具體了,這是不是就算深入了呢?我看也未必。觀眾、聽眾、讀者要全面準確地了解事物真相,觀察則是記者采訪活動中不可忽視的壹個重要環節。從感性實踐到理性認識,從量變到質變,從片面到全面,從膚淺到深入,認識深化要有壹個過程,而問題的發生發展卻常常帶有偶然性。記者通過對被采訪對象的語言、行動及周圍環境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不僅可以充實記者的采訪內容,促使記者去思考,而且還可以透過某壹現象,發現挖掘深層次最本質的東西,從而寫出更具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新聞。如果不深入觀察了解,偏聽偏信,可能就會出現虛假新聞,誤導聽眾、觀眾和讀者。記者要敢於沖破表面現象,學會多角度、全方位觀察,細心研究,反復思考,力求看得真切,聽得仔細,虛心傾聽多方面的不同意見,自覺運用辨證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完整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不要人雲亦雲、道聽途說,以免發生失實報道。第三,要做到宏觀采訪與微觀采訪相結合。要達到宏觀和微觀有機統壹,就要正確掌握“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采訪方法。“由此及彼”是通過事物外部聯系,在比較中探尋事物內部規律,這裏是指聯想性;“由表及裏”是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在研究中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征,這裏是指思考的深入性。有人說,采訪在問、聽、看、訪的基礎上,進行整體全面的宏觀采訪,就算深入了。依筆者之見,這只能算進行了壹半的采訪工作。實踐告訴我們,在宏觀采訪的基礎上,還必須有意識、多側面、多角度進行微觀采訪,進壹步增強采訪工作的徹底性和完整性。從而使采訪到的素材更具體、更完善、更典型、更生動。要做到這壹點,就必須樹立求真務實的態度,註重全方位進行調查研究,不當“采訪長官”,不當“天外來客”,勇於同被采訪對象交朋友,透過現象看本質,透過宏觀看微觀,從宏觀中著手,在微觀中探尋,最終使采訪活動達到宏觀與微觀相得益彰、辨證統壹。第四,要勤於動腦,註重思考。“新”是新聞最本質的特征,深層思考,則是獲取好新聞的前提條件。深層采訪時,搜集新聞要抓住壹個“新”字,著眼壹個“深”字,既要廣泛收集了解各種新聞素材,又要勤於動腦,在思考中捕捉和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同時還要有吃苦奉獻精神。有人說,記者采訪就像蜜蜂釀蜜般辛勤繁忙。職業特點決定了記者必須經常不斷地深入壹線,深入基層,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吃得萬般苦,方得甘甜果。與此同時,還要註重克服呆板教條的采訪模式,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心琢磨,勤於思考,有分析、有思考。手頭采訪的素材多了,家底厚實,用時信手拈來,好中選優,優中選最,從而使采訪到的新聞擲地有聲,呼之欲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之,要想拿出好新聞,好作品,就要有求實的態度,吃苦的精神,辨證的觀點,正確了解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力求看得仔細,聽得認真,采得準確,謹慎認真地對待每壹次采訪

  • 上一篇:黎陽(著名新生代女作家)詳細資料大全
  • 下一篇:psp戰場女武神2金手指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