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四月青年材料

四月青年材料

1787年4月,壹個年輕人去維也納會見當時偉大的音樂家莫紮特。這個人又醜又矮又聰明,在莫紮特面前炫耀自己的鋼琴技巧,連號稱神童的莫紮特都贊嘆不已。馬上對在場的朋友說:“這個年輕人壹定會為樂壇出壹把火。”莫紮特的預言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立刻成為現實。這個人就是著名的貝多芬。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恩。他的父親約翰成績平平,嗜酒如命,貝多芬的童年毫無快樂可言。

~我被鞭打的童年的聲音很痛~

他爸爸想讓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讓他享盡榮華富貴,就逼著他學鋼琴。如果他失敗了,他就會被打敗。貝多芬就是在這種悲慘而痛苦的命運中度過了童年。貝多芬非凡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刻苦訓練,越來越高,連他的老師都充滿了遺憾。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雇為宮廷古鋼琴和管風琴樂師,他還承擔起養家糊口的責任。貝多芬在宮廷中逐漸受到重視,但他野心勃勃,於1787年前往維也納祭奠莫紮特。但不幸的是,他的母親在波恩病危,回國後不久就去世了。這對貝多芬是壹個巨大的打擊,他在波恩又呆了五年。

貝多芬於1792年再次去維也納實現他的理想。這壹次,瓦爾斯坦伯爵給了很多幫助。作為回報,貝多芬日後創作了鋼琴奏鳴曲,獻給瓦爾斯坦。

在維也納,貝多芬在海頓手下受了壹年的教育,然後向申克、艾伯雷·茲伯格、薩裏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習了十年。

~掙脫束縛,追求自由~

貝多芬於1795年在維也納舉行了他的第壹場音樂會。當時維也納的市民對他自己創作的第二鋼琴協奏曲印象深刻,他也因此壹舉成名。

他的《第壹交響曲》創作較晚,同年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確立了演奏家和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在接下來的五年裏,他創作了第壹至第十壹號鋼琴奏鳴曲和第壹至第三號鋼琴協奏曲。1799年,貝多芬完成了《第壹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象力,接連寫出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洋溢著生命的喜悅和熱情,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紮特都被束縛的嚴格形式。

當事情壹帆風順的時候,貝多芬的名氣達到了頂峰,但是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了他身上——他失聰了。

~壹個聽不見的巨人~

這是壹個殘酷的打擊。為了避免被發現失聰,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變得越來越孤僻。

此時,他愛上了17歲的女孩朱麗葉·古馳·阿迪。著名的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是他們的愛情作品。

1802年,貝多芬搬到了離維也納壹小時車程的寧靜村莊黑裏金,在那裏他創作了第二交響曲。但耳病的惡化讓他痛苦不堪,於是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的遺書,陳述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和不幸。後來貝多芬因為康德的哲學重建了自信。忘記不幸的最好方法是努力工作。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滿腦子都是音樂,並於1803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交響曲《英雄》。這首歌本來是想獻給拿破侖的,但是因為拿破侖加冕為皇帝,貝多芬生氣了,把拿破侖的名字擦掉了,改名為《英雄交響曲》。

同年,貝多芬寫下了壹首優秀的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齊》。1804年完成第21號鋼琴奏鳴曲《瓦爾德斯坦》。次年,他完成了第23號鋼琴奏鳴曲《激情》和獨特的歌劇《費德裏歐》。在這壹系列作品中,他展現了真本事,如《華德斯坦》《熱情》,令世人神往。1806年,他還創作了D大調第四鋼琴協奏曲和小提琴協奏曲。

1808年,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交響曲《命運》和第六交響曲《田園》。1809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都是不朽的傑作。

~充滿激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心蘊含著無盡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完美。貝多芬有意把他的想法融入音樂中。比如在第五首《命運》中,開頭的主題動機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而在第六首《田園》中,貝多芬描寫自然的意圖更加明顯。在第壹樂章中,他標註了“壹個讓人感到輕松愉快的國家”的字樣。

1809年,拿破侖攻占維也納,公孫親王逃亡,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戰爭的日子裏,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是在隆隆的炮聲中寫成的。

由於《命運》和《田園》的首場演出沒有贏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決定啟程赴德,但由於魯道夫公爵、羅伯特·高維茲王子和金斯基公爵的努力,他留了下來。日後,貝多芬為這些恩人寫下了《大公鋼琴三重奏》。

~音樂飛入尋常百姓家~

自法國大革命以來,歐洲的空氣煥然壹新,個人自由和人權得到了確定。貝多芬還普及了音樂,把音樂從貴族帶到了全民。貝多芬的成就是不朽的。

拿破侖戰敗後,維也納又恢復了歡樂的氣氛。1812年,貝多芬在救濟殘疾人音樂會上首演了《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轟動壹時。他贏得了維也納人民的尊敬。

貝多芬在1804年至1814年間患有生理性耳聾,但在這十壹年間,他的作品內容豐富,具有前所未有的歷史價值。他在人類音樂的寶庫中寫下了輝煌的壹筆。

他的《第七交響曲》沒有標題,瓦格納認為這首曲子是舞蹈的象征,尤其是充滿激情的最後樂章。《第八交響曲》是他九部交響曲中最清晰、最令人耳目壹新的壹部,他以壹種哲學的、超然的態度來瀏覽人生。

貝多芬的第三次生命始於1815年。那時候他已經到了壯年,對人生有了更透徹的理解。此後他所寫的音樂,除了第九交響曲《合唱》和《莊嚴的彌撒》之外,都是鋼琴奏鳴曲和弦樂四重奏,都具有內在的、深刻的精神意境。

~樂聖不擅長人情世故~

自1814年弟弟卡爾去世後,貝多芬承擔起監護和撫養侄子的責任。但是收養的過程和他侄子事後造成的問題讓他吃了不少苦頭。總之,他不能把他的愛轉移到他的侄子身上。貝多芬關於如何與人相處的理論徹底崩潰了。

音樂聖鬥士貝多芬變得更加抑郁,而身體狀況更加嚴重,經濟非常拮據。當時他正在努力創作兩部主要作品——《莊嚴的彌撒》和《第九交響曲》。特別是,當魯道夫被任命為大主教時,第壹首歌就為他演奏了。由於責任重大,他花了大約五年時間才於1823年完成。他的《第九交響曲》於次年5月7日首演,將他的人氣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峰。

第九交響曲中“歡樂頌”的合唱部分取自席勒的詩《歡樂頌》。他早年就有這個想法,32年後終於如願以償。《第九交響曲》的成功給他帶來了壹生中最大的榮耀和歡樂。

貝多芬親自指揮了第九交響曲的排練,但由於耳聾,秩序混亂,於是由烏姆拉夫指揮了正式演出。貝多芬仍然在舞臺上,背對著觀眾。整首歌唱完,觀眾深受感動,大聲歡呼,掌聲如雷,但貝多芬已不省人事,經演奏者提醒,才看到感人的壹幕,含淚作答。

這是貝多芬最後壹次公開露面。他不知不覺患上了肝病,日子壹天天不好過。他即將離開人世的心靈,趨於寧靜。此時的貝多芬仿佛置身於壹片稀薄純凈的天空中,俯瞰著他即將離開的世界。他寫了五首最後的弦樂四重奏。這些室內樂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貝多芬留給世界的遺囑。向世人證明,精神可以戰勝痛苦,甚至死亡。

~最後壹聲春雷響起~

貝多芬的生命即將結束。僅在1826年,他就接受了四次手術,但他的狀況沒有改善。1827年3月26日下午,維也納突然下起了暴風雪,伴隨著震耳欲聾的春雷。這時,貝多芬握緊右拳,咽下了最後壹口氣。

據古代記載,貝多芬的葬禮在3月29日舉行,兩萬多名維也納市民參加了護送到舉行紀念彌撒的Jasseur教堂。......

  • 上一篇:非主流景觀材料
  • 下一篇:壹分鐘介紹壹本書:短視頻文案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