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B級片的產生及生產

B級片的產生及生產

B級片的產生及在好萊塢的地位 對好萊塢的大制片廠而言,由大明星或知名導演拍攝的A級片當然是公司聲譽和收入的主要源泉,但是投資大、制作周期長,風險也大。相反,B級片成本低廉、制作周期短,甚至可以利用其它影片的服裝、道具等,可以起到充分利用公司資源、加速資金周轉、平衡投資風險的作用,而且訓練了壹大批技術人員。而那些實力無法與大制片廠抗衡的小制片公司更是B級片生產的主力軍。

B級片是經濟大蕭條的產物,30年代初的3年,每周觀眾人數從1億壹千萬降到6000萬,電影公司為了贏得觀眾推出雙片(double bill)的放映制度,基本上就是壹部正片加壹部B片。1935年10月RKO和MGM在自己的壹線影院推出雙片放映,算是B片正式登臺,壹年之內四分之三的影院都采納了雙片制。原來的影院,壹晚上壹般是壹部正片,壹部新聞片,壹部卡通片加預告片打成壹個包,把卡通什麽的升級成壹部70分鐘左右的低成本正片,算是吸引觀眾的方法。B就這麽出現了,至於為啥叫B,沒有統壹的說法,以前別人跟我說的是A/B,就是double bill的兩部片子。也有說是Bottom of the bill等等。

說到B級片,大家都會有那麽壹個粗略的印象:粗野、直接,感官刺激強烈,題材總是離不開恐怖、暴力與色情。這個起源於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片種,其實從壹開始就寡廉鮮恥,它的出身就決定了這壹點:壹張電影票錢可以看到兩部電影,主片制作精良,簡稱A級片,附贈B級片成本自然低廉,但為了吸引觀眾,還得想招兒,所以就不得不拿色情、血腥、恐怖等元素來做文章。

壹個很嚴肅的問題是,為什麽壹定要拿色情、血腥、恐怖來作噱頭?答案很簡單,因為它們有效。為什麽有效?因為它們本質。換壹種說法,這些東西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本性,所以不用花什麽心思,稍微挑逗壹下就OK了。所以永遠存在著兩種電影,壹種試圖帶我們超出肉體的界限,體驗壹種美的東西;壹種讓我們回到肉體,感受欲望的脈動。前壹種讓人尊敬,後壹種能讓人得到發泄,B級片無疑屬於後者。但不帶個人偏見地說,這兩者本身沒有高低之分。就如同愛情片與色情片,壹個作用於精神,壹個作用於肉體,壹個是讓內心得到安撫,壹個是讓身體的緊張狀態得到紓解,兩者都對人有益。

記得壹本書裏說:文明,就是把真實包裝起來,免得看起來惡心。這話很對,我們不是受虐狂,想過得幹凈壹點。但有壹個問題,就是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難以面對真實或者認為真實就是這樣,然後難免有些假惺惺。就像尼采說的:蟲子怕被踩到,就把身體蜷起來,人類把這叫作謙恭。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能發現這樣的東西,有著精美的外殼,但內裏所要表達的東西卻始終透著壹種腌臜之氣,憋著勁勾起妳下半身的欲望。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情願去看壹些更為汙穢血腥的B級片。這是,B級片就像壹劑解毒藥,因為它非常直接地展示自己地興趣品位,在這個假惺惺的世界裏,顯得勇敢,甚至單純。

B片其實很受影院的歡迎,尤其是在南方。這是因為那些大片在分帳上影院是虧的,片子賣得越好,電影公司提成越多,到最狠的賣座片可以留壹成給影院。但是B片是壹次付清的,壹般成本是7萬美元,電影公司賺1萬,電影院想怎麽放怎麽放。看Lubitsch的片子反而不如情節簡單俗套的電影更爽。電影院會在周中放映單片,而把周六晚上完全送給B片。 B級片的生產可以分成體系內和體系外的 壹般大片場都有B unit,由專人負責。Paramount是Sol C. Siegel,Warner是Brian Foy,MGM是Lucien Hubbard和Michael Fessier,Columbia是Irvin Briskin,Fox是Ben Stoloff和Sol Wurtzel。Wurtzel這個名字讀著好像worse,所有有個笑話叫“from bad to Wurtzel”。可見B片之B。

片場的B unit的基本工作感覺比較像塊抹布或者海綿,把那些overhead全吸走。壹般B片的B可以從員工,故事,成本,周期等來看。演員壹般要麽是過氣的,要麽就是沒名氣的。比如Bela Lugosi,30年代就開始B了,可見他衰落的有多快。Wings裏的男主角Richard Arlen,也是B片老手。新人就不用說了,無數明星都在B片幹過,反正都是合同工嘛。導演,編劇也壹樣,Wyler, George Stevens,E Dmytryk, Fred Zinnemann, Jacques Tourneur, Jules Dassin,Mark Robson,Robert Wise,Anthony Mann。從這點說,片場有自己的壹套培養人的體系。不過也不乏永遠培養不出去的B片專業戶。偶爾B片還有壹個作用,就是教育壹些腦子突然進水的人,比如Bogart就被罰過。

B片故事當然也是直接非常老套的公式化生產,片場比較常見的就是把自己的片子改改背景就上了。畢竟B片的準備時間只有壹到兩周。很多時候就是為了利用別的片子的場景,比如Magnificent Ambersons的房子就被用到了Cat People裏。B片為了省錢,還大量利用片場現成的素材,有時候會刻意讓角色的穿著去跟某些影片剩下來的素材匹配。拍攝周期就更短了,壹般就是壹個星期。畢竟經費少,利潤空間也小,定死了的壹萬多,補拍兩下就賠本了,很多時候就是拍到哪裏算哪裏。

獨立制片的公司其實從成本,拍攝上都跟大片場類似,經費甚至更少。沒有現成布景利用,常常就是壹個場景用背投解決壹切。30年代的小片場起起伏伏後,到40年代形成了三個主要的片場:Republic,Monograph,和PRC (producers releasing corporations)。像Edward G Ulmer就是在PRC。他說他們通常是壹次想出幾十個電影的名字,就把這壹年要拍的片子定下了,然後在往名字裏塞故事。比如他看了Billy Wilder的Double Indemnity,就想出了壹個Single Indemnity,不過,片子拍完了後,還是把名字改了。Ulmer還利用John Ford的Hurrican拍攝後剩下的200顆棕櫚樹模型拍攝了壹個大飯店的古巴版:Club Havana。比起大片場體系內的B片,Ulmer覺得獨立制片的B片創作自由度更大,除了經費問題,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其它對內容的控制。經費怎麽影響呢?比如壹個服務生的角色,如果沒有對白,就是16塊5,如果他說了壹句thank you,就是25。為了省這8塊5,編劇/導演就得設計點情況讓角色比如嗓子壞了啥的,不能說話。

Monogragh的主要手法是拍系列片,他們有個牛制片,叫Scott Dunlap,此人特別能打頭炮,壹部片子賣好了,接著就粗制濫造壹批同系列影片,靠著頭壹部的名聲賣錢。Monogragh還有壹個自己的準B unit,專拍B片中的B片,負責人是Sam Katzman,Bela Lugosi在系列裏廉價重復自己。驚悚片是B片專長,Monograph的負責人是Kings三兄弟。

獨立制片公司自己沒有院線,他們利用州裏的規定在附近影院找到穩定的放映渠道。後來做得比較大如Republic和Monograph也在大城市設自己的發行代理。不過大部分公司還是依靠本地的關系戶。

後來Republich破產,PRC經過壹系列購並後被UA買走,Monograph更名成Allied Artists,逐漸走大片路線,50年代後它既支持Roger Corman的低成本B片,也能投資Billy Wilder和William Wyler的影片。Godard的Breathless美國發行權就被Godard象征性的送給了Monograph。

傳統意義上的B片生產在50年代初解體。曾經占全國人口7成的電影觀眾,從57年已經減到4000萬,到70年代減到2000萬。電視開始播出自己制作的系列驚悚片或者西部片,制作者往往就是老B片的制作者們。B片影人面臨選擇,他們中的壹部分投誠進入了電視行業。

電視的生產非常接近B片。生產周期短,這讓電視臺首先想到了B片制作者。事實上,Republic標榜的5萬美元成本電視也可以拿出來,只是電視臺的制作周期更緊湊。資深B片導演如Lesley Selander,Joseph Kane,Lew Landers都很自然的進入電視生產,電視制作人對他們的評價是:unexciting but always reliable。到後來電視電影的出現實際上是徹底的將B片移植了過來。

另壹部分B片制作者開始開發新的B片,包括William Castle和Sam Kazman組合,Albert Zugsmith(此君被大部分記住是因為他之前是Written in the Wind,Tarnished Angel,Touch of Evil等經典影片的制片), Samuel 和 James Nicholson (兩人在55年建立了AIP),當然還有Roger Corman。盡管觀眾人數在下降,依然有很多潛在觀眾群大片場不願意開發。比如汽車影院,這裏的觀眾普遍是年輕人。新的B片主要針對teen america挖掘市場。科幻,恐怖,飛車,吸毒外加狂歡是常見主題。這時候的B片成本不超過10萬美元,發行宣傳費用大約相當。為了發片,各種聳人聽聞的手段都用了,在觀眾座椅下接電極,穿著骷髏服在觀眾席間走,售賣意外心臟病保險……

1970年Roger Corman因為跟AIP在Gas-s-s-s的剪輯上吵翻,自己創立了New World,以exploitation movie著稱,比如護士系列和女監系列。Corman也曾短暫開發過黑人系列,但是放棄了,因為覺得這10%的觀眾劃不來。他的銷售經理總結說,影片的成功有7成在片名和宣傳。Big Bird Cage的宣傳語是“Women so hot with desire they melt the chains that enslave them”,Fly Me是“See stewardesses battle kungfu killers”。

New World在拍攝上堅持著40年代B片的風格,比如Peter Bogdanovich的影片Targets,其實是因為Boris Karloff欠Corman壹些工時,為了扯平弄出來的。而The Terror是因為影片The Raven比計劃提前兩天拍完,為了不浪費而拍出來的。Hollywood Boulevard則完全是個賭註,公關經理Jon Davison說他可以用公司以前拍過的最便宜的片子的三分之壹的錢拍壹部片子,結果,就出來這麽壹部Godzilla和Fly壹起客串的片子。Roger Corman親自指導編劇,給他們整個框架。Jonathan Kaplan說拍Night Call Nurses時,Corman跟他開了壹個工作會議,會上Corman列出了詳細的需要遵守的概要:要利用男性觀眾的性幻想;打鬥和暴力要充足;要有兩條故事線,壹條偏喜劇,壹條要反應偏左的自由派價值觀。正面裸體必須腰部以上,背裸可以全身,絕對不能出現陰毛,片名要在影片裏被利用上。 B級片名人 ed wood那樣的電影狂人,他對於電影的執著和熱愛,讓人感動,也許他只是以個很爛很爛的導演,可是失敗的人生和勝利的人生並無實質區別,人終歸是要死的,wood在不斷地拍電影的過程中獲得了別人難以體會的快樂,這已經足夠了。 低成本影片與“大片”:良性互動營造繁榮 美國電影市場如同壹個生物圈,如果說每年幾十部“大片”代表著獅熊虎豹等金字塔頂端物種的話;“小片”、“B級片”等為數眾多的低成本影片,則代表了羚羊、斑馬、鼬鼠……等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的豐富種群。它們聚集在壹起,每壹種電影類型都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如同每壹個生態位都擁有自己的代表物種壹樣,不同的特種之間相互依存、良性互動,***同構成美國電影界的繁榮體系。

低成本影片尤其是B級片,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對A級片的模仿之上。《侏羅紀公園》帶動了《史前巨鱷》等壹批低成本怪獸片的問世。《黑客帝國》推出後,那招牌式的“子彈時間”亦出現在越來越多的B級動作片中。而在曾經壹度登上北美票房排行榜榜首的體育喜劇勵誌片《瘋狂躲避球》裏,男主角在最後的決戰中蒙住眼睛戰勝對手,則明顯有向當年《星球大戰》結尾致敬的意味。所謂物極必反,模仿的極致便是反諷,在“白頭神探”和“驚聲尖笑”系列影片中,美國電影界各路“大片”幾乎盡數遭到戲弄,可以說無壹幸免——於是不禁折服於美國制片人的商業頭腦,同壹個題材或情節,“大片”拍壹遍,低制作影片拍壹遍,最後還要再來壹次反諷,擠牙膏的本事實在壹流。

而另壹方面,低成本影片又為“大片”提供了豐富的基礎。大多數世界級的導演或演員都曾經從低成本影片起步,《蜘蛛俠》系列的導演薩姆·雷米當初便是憑恐怖片“屍變”系列邁出了成名的第壹步。直到今天,在《蜘蛛俠2》中的“手術室大屠殺”壹節中,還依稀可以看到他對於當年B級片生涯的留戀與致敬。梅格·瑞恩給觀眾留下最深印象的作品,是《西雅圖夜未眠》和《網絡情緣》這樣的小成本愛情片,而她竭盡全力向“大片”沖擊的《生死豪情》,卻被多數影評人歸為“甜姐兒”的失敗之作。

從目前我國引進的美國影片的構成看,“大片”占據了其中的絕對優勢。而且即使像《未來水世界》、《紐約大劫案》和《亞瑟王》這樣在美國本土遭遇冰雹壹樣惡評的作品,也照樣引進不誤。然而另壹方面,在低成本影片引進方面卻顯得過於吝嗇。不但佳作基本上被排斥於國門之外,而且反而引進了像《雲中漫步》、《神秘的大亨》這樣從情節到表演都乏善可陳的平庸之作。 美國“小片”:觀照美國社會的壹面鏡子 美國每年的電影產量在500部左右,其中高成本的“大片”大約不到百部,另外80%都是小投資的制作。在這些影片中,有壹類作品幾乎處處與“大片”背向而馳。它們的投資壹般只有“大片”的幾分之壹,極少使用壹線大牌明星,情節多以貼近現實內容的愛情、家庭、青春、體育或喜劇題材為主,片長極少超過100分鐘——截至目前為止,電影研究者們還沒有發明出壹個統壹的名詞來概括這類影片。為了便於敘述起見,本文特別統稱其為美國“小片”。

在美國電影市場上,各路“大片”往往只在暑期和聖誕檔引領三四個月的風騷,其余廣大的區域,則幾乎全被各種各樣的“小片”所占據。“小片”也有自己的領地劃分。尤其是從每年2月份開始,恰逢情人節和新學期開學,愛情與青春片便成為這壹時期的主題。04年放映的《高校天後》、《壞女孩》、《女孩夢三十》等影片便都屬於此類,浪漫愛情和艷光四射的青春美少女成為其中最大的看點。

“小片”中的價值觀往往趨向於傳統,很少有《黑客帝國III》或者《現代啟示錄》那種激越反叛的主題存在。清教徒的道德觀是這類影片的主流色彩。《偶像有約》和《兒女壹籮筐》對愛情、友誼和事業的忠貞,《新秀》和《溫布爾登》中的個人奮鬥與自我犧牲精神,既是美國社會的精神基石,更是美國“小片”的內涵指南。從某種意義上講,眾多美國“小片”宛如觀照現實美國社會的壹面鏡子,在描述現實生活的同時,寄寓了普通人最美好的幻夢與理想。

因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為什麽壹些幾世紀前的童話母題,卻往往能在美國“小片”中找到宿主。僅壹個“灰姑娘”的類型,近幾年便有《曼哈頓女傭》、《王子與我》和《灰姑娘的玻璃手機》等多部作品問世。體育類與勵誌類的影片由於迎合了現代觀眾的理想和口味,也壹直層出不窮。更有不少表現“體育運動中的女人”的小制作影片,由於糅合了美國“小片”中永恒的兩大主題,更是頗受歡迎。《女生出拳》、《喬丹傳人》和《背繩壹戰》等影片,便是其中的代表。但若由此認為美國“小片”都是千篇壹律的泡面式作品,則未免失之偏頗。像《初戀五十次》這樣的影片,巧妙地把愛情放在“失憶”的反應皿裏考驗,就創意而言著實新奇。

除此之外,美國“小片”還往往是美國流行文化的晴雨表,凡是曾經或正在風行的文化產品,幾乎都可以在“小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最好的例子便是《八英裏》中的說唱,《搖滾學校》中的民間樂團,以及《閃電舞》等壹批勁舞影片等。 如本文開頭所述,所謂美國“小片”是指在主題方面與“大片”主題有較大差異的壹類小制作影片。除此之外,另壹些影片的成本雖然只有“小片”的水平,但在情節和內容上卻完全朝著“大片”看齊。這便是通常所說的“B級片”。

  • 上一篇:職業學校的工作計劃大全
  • 下一篇:adobe premiere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