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以生命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生命是盛開的花朵,綻放美麗,絢麗多彩;生命是精美的小詩,清新流暢,意蘊悠長;生命是優美的樂曲,音律和諧,宛轉悠揚;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滾滾向前。下面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嘯中舍己救女的偉大母親

 (母愛讓生命延續)

 2004年12月30日,澳大利亞《悉尼先驅報》報道了壹個海嘯中的感人故事。

 26日早上,31歲的澳洲女律師阿莎?巴拉姍德拉壹家駕駛著小型貨車,到加勒市的壹個旅遊小鎮遊玩,半路上他們遭遇到了巨大的海浪,汽車被巨浪沖走並淹沒。阿莎奮力將家人從車內救出,可是壹個巨浪又將壹家人沖散。手拉著手,緊緊靠在壹起的阿莎母女被沖到另外壹幢房子旁,她們抓住房子的壹角準備向上爬。由於房子大部分已經被海浪沖毀,剩余的殘骸只能容納壹人的重量,如果兩人都爬上房頂,房子也將倒塌沈入水中。偉大的母親在生死壹瞬間做出了最後決定,她松開手,流著淚,大聲地向女兒喊:?繼續往上爬。不,阿莎,我開始沈下去了,妳先爬,妳在前面母親還未說完,無情的巨浪便將她的話語掩蓋,將她卷入水中,永遠沈了下去。

 兩天後,阿莎和幸存下來的父親壹起,在當地的臨時停屍房內找到了母親的屍體。後來,聲淚俱下的她回憶道:?我的母親還是那樣美麗,她穿著華麗,戴著她的珠寶躺在鮮花中。我多麽希望自己跟隨母親壹起死去,因為現在的我已經是壹個毫無知覺的空殼,我將在未來50年內,壹直流著眼淚從睡夢中醒來,我多麽後悔當初沒有讓自己死去,救活母親。?

 廢除死刑的進程

 (敬畏生命,從慎用死刑開始)

 關於死刑的存與廢問題,在世界範圍內已經爭論了200多年。自從1764年意大利學者貝卡利亞提出廢除死刑的見解以來,人們從尊重生命權和天賦人權的角度,對廢除死刑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論證。由於死刑有著久遠的歷史,它既是壹個最古老的刑罰方法,又是壹個被認為具有最大威懾力的刑罰方法,因此人們對於死刑的存與廢,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始終沒有得出統壹的廢除死刑的結論。就世界範圍的情況來看,歐盟各國事實上已經廢除了死刑。

 1966年,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第6條規定,不得任意剝奪人的生命,並強調,在未廢除死刑的國家,只能對犯有?最嚴重罪行?的人判處死刑。1989年,聯合國又通過了《聯合國廢除死刑公約》(第二選擇議定書),要求每壹締約國應采取壹切措施在其管轄範圍內廢除死刑。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111個國家在法律上或事實上廢除了死刑。自1990年起,平均每年有3個國家廢除死刑。我國的香港、澳門也已廢除死刑。在發達國家中仍執行死刑的,現在僅剩美、日兩國。

 死刑的廢除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縱觀整個人類刑罰的發展史,各國的刑罰都是由苛酷到輕緩,由殘酷到人道,這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是相適應的。就死刑而言,僅它的執行方法就變得越來越文明,而且各國都是越來越少地使用死刑。

 珍愛生命,預防自殺

 (輕生是對生命的褻瀆)

 2003年9月10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同確定的第壹個?世界預防自殺日?,自殺已經成為全世界***同關註的公***衛生和社會問題。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28.7萬人死於自殺,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壹(是國際平均數的2.3倍),自殺已成為中國全部人口第五位、15至34歲人口第壹位的死因。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埃米爾?迪爾凱姆寫下了著名的《自殺論》,書中寫道:自殺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並知道會產生這種結果的某種積極或消極的行動直接或間接地引起的死亡?。他認為,?自殺必須列為不道德的行為?。有人說,自殺的人只是傷害他自己,迪爾凱姆認為這是錯誤的,因為面對自殺事件,社會也受到了損害。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壹個人的自殺會使6個家人或朋友的生活深受影響。根據這壹推算,中國每年有150萬人承受著自殺事件帶來的嚴重心理創傷。在每年疾病給中國造成的經濟負擔中,自殺帶來的經濟負擔占五分之壹,占第壹位。

 生命的意義不僅屬於個體,更屬於社會。關註生命,預防自殺,是現代社會走向文明的表現。善良的人們,請珍惜自己的生命!

 林徽音的三次拼搏

 (向死神討取時間)

  • 上一篇:中秋彩燈詩(求中秋彩燈古詩)
  • 下一篇:畢業典禮活動策劃書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