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讀《山月記》:妳是明珠還是瓦礫並不重要

讀《山月記》:妳是明珠還是瓦礫並不重要

1.

“因為害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為有幾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與瓦礫碌碌為伍,遂逐漸遠離世間,疏避人群,結果在內心不斷地用憤懣和羞怒飼育著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匹猛獸,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山月記》

當朋友們初讀這段話時,心弦有沒有被文字的指尖撥出回聲?記得當時借著手機屏幕的微光,這幾行文字像鋼琴的黑白鍵,在暗夜裏彈跳起落著,發出脆響,銳利清冷明澈,令我悚然心驚。因為我發現自己的影子就逡巡其間!明珠,瓦礫,馴獸師,這些鏗鏘的樂符,伴和著窗外驟雨初歇後的汽笛,在耳邊縈回不止,壹路輾轉抵達到夢裏頭。

這只是小說《山月記》的片段,我迫切地欲知它的全貌。不日,郵遞員便把壹冊《山月記》送至我的案邊。讓人意外的是,《山月記》雖為日本作家中島敦於1942年所著,但它的素材源自唐代傳奇小說《人虎傳》的情節,這讓我們讀起來很容易代入其中。作品短小精煉,充滿古風雅韻,蘊味悠長,戰後被收錄於語文教材,在日本膾炙人口。《山月記》近年傳播到國內,居豆瓣榜單高達8.8分。

2.

《山月記》講訴了唐代官吏李徵因郁郁不得誌變身為猛虎,意識在人和野獸之間互相切換的故事。

李徵博學俊才,弱冠之年便金榜題名,進士及第。其個性狷介,恃才傲物,既以向俗惡高官長向屈膝為羞辱,又視身處賤吏為不潔。不久辭去官職,絕交息遊,潛心於詩作,欲作為壹代詩家成就名聲,流芳百年。

然而,以文揚名談何容易,幾年過後,李徵已經心力俱疲。而現實生活卻日益困窮不堪,妻兒衣食難以為繼,他不得不屈身再次出任官職。每天要仰人鼻息,俯首聽命的那些上司,卻是昔日不屑與之為伍的同僚,李徵的自尊遭受著巨大的傷害。終於有壹天他壓抑不住狂悖,化為壹只猛虎,逃奔山野叢林之中。

篇首摘錄的那段話,正是李徵變成老虎後,偶遇最親密的友人袁傪所傾吐的肺腑之言。幾乎每個人讀到它時,瞬間心靈都會被擊中。

3.

對自己淪為獸身的命運,開始他充滿了悲憤、絕望和無奈。

“簡直任何事情我們都不明白。連理由都不知道就被強加在身上的事情也只能老實接受,然後再連理由都不知道地活下去,這就是我們這些生物的宿命。”

經過撕心裂肺的痛苦熬煎,終於他赤裸裸地解剖了曾經不敢直視的靈魂。“如今想起來,我真是空費了自己那壹點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頭上賣弄著什麽“人生壹事不為則太長,欲為壹事則太短”的警句,可事實是,唯恐暴露才華不足的卑怯的畏懼,和厭惡鉆營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悔恨如烈火焚心般灼痛。奈何為時已晚,李徵再也不能復原人身,過回人的生活。

撿拾起喪失的理想,終將自己雕刻磨礪成壹顆光芒耀眼的明珠,鑲嵌在詩界的石碑。這成了李徵永遠無法變現的妄念。“我唯有登上對面山頂的巖石,對著空谷怒吼。我想要把這灼燒胸口的悲哀訴說給誰聽……清山、野樹、明月、冷露也只知有壹只老虎在狂怒地咆哮……我濕漉的毛皮,並非只是夜露打過的緣故。”

這些廣為傳誦的章節,雖出自千百年前歷史人物之口,卻淋漓地道出了對人的存在和命運的拷問,與現代人的心境契合重疊,水乳交融,激起了讀者內心澎湃的思潮。

4.

因為我們周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明珠和瓦礫之間思緒徘徊不定。或自知是壹枚普通人,並無異與他人的秉賦,卻又心比天高,氣性驕傲,昂起的頭顱從不肯向人低下半分。

又抑或有些人自信具有與眾不同的才幹,胸中充滿了豪邁的激情,淩雲的勇氣,盼望假以時日將聲名鵲起,像壹顆明珠放出異彩。

但在遭遇風雨來襲後,不少人卻步退縮了。飄揚的戰旗從桅桿上滑落,滿腔的希望也像天邊的彩虹幻滅。進而深深地置疑自己,並不具備明珠的潛質和天賦,嗟嘆先前的壹切努力不過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到頭來徒勞無益。

失去信念之光潤澤的蚌殼,終究孕育不出璀璨的珍珠,被時光河流沖刷得不見影蹤。

5.

對鏡檢視,這幾種情形在我身上都有閃現。熱愛讀書是我自詡多年的所好。家裏的書籍雜誌猶如壹排排五彩的鳥兒,擠擠挨挨棲息在書櫥和長桌。每有新書上架,我還是像財主般貪婪地兩眼放光。深度閱讀,寫讀書筆記,是我與自己的約定。可是寒來暑往,由於我的蹉跎和技藝拙笨,那壹片果園的枝頭,並沒有如願結出累累的飄香的果實……

每日清晨,推開窗戶,嶄新的陽光流註下來,我會有片刻的心驚,我仿佛聽到了光陰的河水從手指間嘩嘩淌過,而床頭那些折著角的書像壹只只被喚醒的鳥兒,撲棱棱地乘著光展翅飛來……

6.

其實,是明珠還是瓦礫,無須苦苦逼問自己。這個問號會在失敗摔倒時,變成心頭的壹根刺,將打滿希冀的氣球貫穿到底。

是明珠也好,是瓦礫也罷,妳只須努力做好妳自己,心無旁騖,孜孜以求。要把這個信條化做壹根牢固的藜杖,依傍著穿行在起伏的山路,跋涉過那座山,可以仰望到更為遼闊的藍天。即使沒有登頂巔峰,壹路也曾與清風和溪流相擁。

我的大學室友瑜,稅苑的壹枝鏗鏘玫瑰。但偶得余暇,癡戀詩詞的她便以筆為犁,十年間勤耕細作,已經收獲了令人矚目的碩果,詩詞散文集四本,中華詩詞學會會員頭銜,作品獲大獎無數。前不久,她又開啟了兩年研習《詩經》之旅,並力邀我們相伴見證。每誦讀完壹首古詩,她必提筆賦詩予以應和。兩首詩文,猶如兩粒珠顆,交互映照,意趣盎然……

她身上瑰麗的光華除了來自她天生璞玉的稟質,更是緣於幾千個日夜不輟的打磨雕琢。“我的上鋪是個作家!”常常我會向眾人驕傲地炫耀,也為自己朝向目標前行而助威。

7.

閱讀《山月記》時 ,我常不由得聯想起毛姆著名的《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擡頭看見了月亮。”主人公思特裏克蘭德原為英國證券交易所經紀人,年屆四十繪畫點燃了他的靈魂,為了心底隱秘怒燒著的理想之焰,他決絕地舍棄了壹切。幾經曲折,他最後飄流到南太平洋,隱遁到與世隔絕的塔希提島,忍受著窮困和麻風病的折磨,創作出許多讓後世震驚的不朽傑作。

他有很多離經叛道的怪異行為,固然讓人難以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必須畫畫,就像溺水的人必須掙紮。”為了追逐心中仰慕的月亮,那種強大的意誌和毅力,那種純粹而超然,執著而炙熱的精神,以及獨具的藝術慧質,又無不令人嘆服。“他好像是壹個終生跋涉的朝聖者,永遠思慕著壹塊聖地。世上有些人渴望尋獲真理,他們的要求非常強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是叫他們把生活的基礎完全打翻,也在所不惜。思特裏克蘭德就是這樣壹個人。”

在這壹點上,《山月記》的李徵與思特裏克蘭德差別很遙遠。如果時光能夠穿越回去,如果獸形亦可復原人身,如果不在明珠與瓦礫間遊移不定……李徵或許不至於對著山野空谷,發出“此夕溪山對明月,不成長嘯但成嗥”的悲鳴。

朋友們,別忘記放壹本《山月記》於床頭流瀉的燈影裏。披著壹身戰衣的妳,總會有迷茫、頹喪和焦慮的那壹刻。當雲翳向天空飄來的時候,那麽,輕輕掀開這本書的扉頁,開始閱讀吧。

  • 上一篇:假面騎士迦武鬥的角色語錄
  • 下一篇:唐詩在中國文學的成就 地位及其影響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