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聶耳和冼星海的歌有什麽特點?(要詳細)

聶耳和冼星海的歌有什麽特點?(要詳細)

“文載道,詩言誌,樂為心”。聶耳本人乃至他的鴻篇巨制[1]都是在那個民族危亡的特定時代創作出來的。那些鏗鏘有力的音符,也是當時環境中人的心聲。日本侵華的風波和國內的抗日群眾運動激起了他心中澎湃的情感,音樂和革命從此結合在壹起。1932年,上海“壹二·二八事變”爆發十天後,也就是2月7日,聶耳在日記中第壹次提出了“如何做革命音樂”,當時是在外面炮聲隆隆、難民四處奔走哭喊的環境下。聶耳是天才的音樂家,也是革命家,正因為後者,前者才能輝煌。

《義勇軍進行曲》第壹次在銀幕上響起時,正巧聶耳犧牲了,但這首歌作為國民革命的號角,響徹神州大地,享譽世界。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這首歌經常被英國、美國、印度等許多國家的電臺播放。在戰爭結束前夕,國務院還批準將其列入《盟軍勝利凱旋之歌》。新中國成立前夕征集國歌時,周恩來提出用這首歌,在新政會上獲得壹致通過。在1949年的開國大典和此後每年的國慶節,聶耳創作的樂曲都演奏得氣勢磅礴,足以告慰死在異國他鄉的英靈。

冼星海短暫的壹生中,寫作和生活了大約10年。* * *創作了數百首歌曲(目前超過250首)、4首合唱、65,438+0部歌劇、2部交響樂、4部管弦樂組曲、65,438+0部狂想曲,以及許多小提琴、鋼琴和其他器樂的獨奏和合奏作品。冼星海的創作中,數量最多、影響最大的是各種流行歌曲。其中有《中國人民抗日鬥爭》、《救世軍歌》、《青年進行曲》、《保衛盧溝橋》、《到敵後去》等,以召喚和戰鬥進行曲的形式出現。有《太行山上》、《遊擊隊》、《反攻》,展現了人民戰爭的壯麗戰鬥場面,把抒情性與鼓動性或描寫性與概括性結合起來。有《頂難》、《犁歌》、《移夫歌》、《我們開路》等,表現了工農的勞動生活,是用特定的勞動基調和節奏寫成的。還有《我怕我不會反抗》《祖國的孩子》《抗日戰爭中為婦女兒童寫的婦女節歌》等等。在這些群眾歌曲中,冼星海根據不同的內容塑造了具有不同個性特征的音樂形象,或以富有沖擊力的節奏、高挑棱角分明的旋律表達了激昂慷慨的情感和磅礴氣勢;或以寬廣的旋律、舒緩從容的節奏、抒情的語氣體現革命人民豐富的內心世界。

冼星海的四大合唱《生產運動大合唱》和黃河大合唱《九壹八大合唱》《錫盟大合唱》。

其中,《黃河大合唱》是最優秀、影響最廣泛的合唱作品。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作。黃河大合唱簡介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代表作。1939年3月制作,1941年6月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詩人光蔚然的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熱情謳歌了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和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沈痛控訴了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泛展示了抗日戰爭的壯麗畫卷,向全中國和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報,塑造了中華民族巨人的英雄形象。

《黃河大合唱》寫於抗日戰爭時期,1938秋冬。作者隨抗日部隊行軍到西北的黃河岸邊。中國壯麗的山河和軍人的英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以高昂的愛國熱情寫下了大型朗誦詩《黃河頌》,後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磅礴的氣勢,展現了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 上一篇:怪物獵人崛起輕弩配裝思路推薦分享
  • 下一篇:如何在視頻上添加LOGO?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