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世說新語五項文言文知識

世說新語五項文言文知識

1. 文言文世說新語 任誕 (五則)重點翻譯

是這五則吧?:) 荀巨伯 荀巨伯 東漢桓帝時人 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

值:遇到。胡:古代對西北部民族的統稱。

賊:對敵人的蔑稱。郡:指郡城。

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語:告訴,對……說。

今:將,很快,時間副詞。子:您,對人的尊稱。

去:離開。 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yé)?” 相視:看望您。

相,用在動詞前,兼有指代作用,是指代性副詞,可譯“您”。敗義:違背正義。

敗,毀壞。以:而,連詞。

求生:求得活命。豈:難道,副詞。

所行:所為。邪:同“耶",疑問語氣詞。

第壹段寫荀巨伯在危難中不肯離開病友,敗義求生。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壹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 獨止:獨自停留。

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委之:拋下他。

委:拋棄。寧:寧願。

第二段寫荀巨伯在賊兵面前表示願以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

壹郡並獲全。 我輩:我們這類人,我們這班人。

輩,表示復數。國:這裏指郡城。

班:返回。並獲全:都得到保全。

第三段寫賊兵因受荀巨伯的義舉感動而退兵。譯文 荀巨伯從遠地來看朋友的病,正遇上胡人的賊兵攻打郡城。

那位朋友對巨伯說:“我快要死了,您可離去。”巨伯說:“(我)從遠地來看望您,您要我離開,違背正義而求得活命,難道是我荀巨伯的所為嗎?" 賊兵已經進城,到了那位朋友家裏,對荀巨伯說:“大軍到了,壹郡的人都跑光了,妳是什麽人,敢於獨自停留?”荀巨伯說:“我的朋友有病,不忍心拋下他,我寧願用我的身體代替朋友的生命。

" 賊兵相互說:“我們這班人是無義之人,進入了講正義的地方!”於是退兵而回,全郡都得到保全。簡析 本篇選自“德行”門。

它記敘了荀巨伯為了保護病友,不肯“敗義以求生",願以“身代友人命”,感動得賊兵羞愧退走的故事,歌頌了荀巨伯忠於友情,重義輕身的可貴品質。註評 新亭對泣 過江諸人,每至美日。

輒相邀新亭,藉(jiè)卉飲宴。 過江諸人:指東晉初年避難到江南的中原部分士族官吏。

美曰:風和日麗的好日子。輒:總是,往往,副詞。

新亭:又名勞勞亭,三國時吳國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南。藉卉:坐在草地上。

藉,以……為墊。卉,草的總稱。

周侯中坐而嘆曰: 周侯:周壹(yǐ),字伯仁,汝南安城(今河南省原陽縣)人,官至尚書仆射(yè)。侯,州牧的美稱。

周頡曾任荊州、兗州刺史,故尊稱“周侯”。中坐:坐在正中。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 這句意思是說:(東晉首都建康與西晉首都洛陽)風景沒有什麽不同,只是山河有異啊!殊:不同。正自:只是。

山河之異:指當時中原地區被匈奴人占領,他們不能再在洛陽黃河邊宴會了。 皆相視流淚。

唯王丞相愀(qiǎo)然變色曰: 王丞相:指王導,字茂弘,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晉元帝時任丞相。 愀然:神色嚴肅的樣子。

“當***戮(lù)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戮力:合力,盡力。神州:中國,這裏指已被少數民族占領的中原地區。

楚囚:《左傳·成公九年》“晉侯觀於軍府(軍用倉庫),見鐘儀,問之曰:‘南冠(戴楚國的帽子)而縶(束縛)者誰也?’有司對曰:‘鄭人所獻楚囚也。’”後來,“南冠”“楚囚”都成了“囚犯”的代稱。

譯文 過江來的諸位名士,每到風和日麗的好日子,總是互相邀請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飲酒會宴。有壹次,周頡坐在正中,嘆氣說:“(這裏的)風景(與洛陽)沒有什麽不同,只是山河有異啊!”大家都互相望著流眼淚。

只有王丞相神色嚴肅地說:“我們應當***同為朝廷盡力,收復中原失地,何至於像囚犯似的相對流淚!” 簡析 本篇選自“言語”門,題目是後人加的。公元316年,劉曜攻陷長安,晉湣帝被俘,西晉滅亡。

次年,司馬睿(ruì)在建康(今南京市)即位,建立東晉王朝,是為晉武帝。當時中原淪陷,士族多渡江南下。

這則故事反映了西晉滅亡後逃往江南的士族官僚,對喪失國土,偏安壹隅形勢下的不同態度,壹種是周頡的憂郁感傷,壹種是王導的奮發自信。作者肯定的是後壹種。

這則短文語言簡練,三言兩語就使兩種人的神情畢現。註評 桓南郡好獵 桓南郡好獵。

桓南郡:桓玄(369—404),字敬道,桓溫之子,襲父爵為南郡公,故稱“桓南郡”。東晉安帝時為江州刺史,都督荊、江等八州軍事,據江陵。

元興元年(402),舉兵東下,攻人建康。404年,廢晉安帝,自立為皇帝,國號楚。

劉裕起兵討玄,玄兵敗被執,斬於江陵。 每田狩(shòu),車騎甚盛,五六十裏中旌旗蔽隰(xí)。

田狩:打獵。蔽隰:遮蓋原野。

隰,低濕的地方。 騁良馬,馳擊若飛,雙甄(zhēn)所指,不避陵壑(hè)。

馳擊:奔馳追擊(獵物)。甄:軍隊的左右兩翼。

所指:所指向的地方。陵壑:丘陵和山溝。

或行(háng)陣不整,麇(jǖn)兔騰逸,參佐無不被系(jì)束。 或:如果,連詞。

行陣:軍隊行列。麇:獐子。

騰:跳躍。逸:逃跑。

參佐:僚屬,部下。系束:捆綁。

桓道恭,玄之族也。時為賊曹參軍,頗敢直言。

桓道。

2. 世說新語 五則

詠雪,翻譯

壹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壹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麽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翻譯

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壹起出行,預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

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遊戲。違約的客人問他:“妳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壹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份見面,中午了您卻沒有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小孩子的面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

客人感到慚愧不安,忙下車前來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徑直走入家門,根本不回頭看那失信無禮的人。

(老師上課講的哦,100%真確哦)

3. 世說新語原文及翻譯 五則

《世說新語》及翻譯1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壹人欲依附,歆輒難之①。

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

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②!”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註釋 ①避難(nàn):這裏指躲避漢魏之交的動亂。輒:立即;就。

②疑:遲疑;猶豫不決。納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請求,指同意他搭船。

譯文 華歆、王朗壹同乘船避難,有壹個人想搭他們的船,華歆馬上對這壹要求表示為難。王朗說:“好在船還寬,為什麽不行呢?”後來強盜追來了,王朗就想甩掉那個搭船人。

華歆說:“我當初猶豫,就是為的這壹點呀。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麽可以因為情況緊迫就拋棄他呢!”便仍舊帶著並幫助他。

世人憑這件事來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優劣。2鐘毓、鐘會少有令譽①。

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②於是敕見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④。”

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⑤。” 註釋 ①鐘毓(yù)、鐘會:是兄弟倆。

鐘毓,字稚叔,小時候就很機靈,十四歲任散騎侍郎,後升至車騎將軍。鐘會,字士季,小時也很聰明,被看成是非常人物,後累遷鎮西將軍、司徒,因謀劃反帝室,被殺。

令譽:美好的聲譽。②鐘繇(yáo):任相國職。

③敕(chì):皇帝的命令。④戰戰惶惶:害怕得發抖。

漿:凡較濃的液體都可叫做漿。按:惶、漿二字押韻。

⑤戰戰栗栗:害怕得發抖。按:栗、出二字亦押韻。

譯文 鐘毓、鐘會兄弟倆少年時就有好名聲,鐘毓十三歲時,魏文帝聽說他們倆,便對他們的父親鐘繇說:“可以叫兩個孩子來見我!”於是下令賜見。進見時鐘毓臉上有汗,文帝問道:“妳臉上為什麽出汗?”鐘毓回答說:“戰戰惶惶,汗出如漿。”

文帝又問鐘會:“妳為什麽不出汗?”鐘會回答說:“戰戰栗栗,汗不敢出。”3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偷服藥酒①。

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②。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

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註釋 ①“鐘毓”句:這壹則故事與本篇第4 則孔文舉二子偷酒事略同,大概是同壹件事,只是傳聞各異。因:於是;就。

②托寐(mèi):假裝睡著了。譯文 鐘毓兄弟倆小時候,壹次正碰上父親白天睡覺,於是壹塊去偷藥酒喝。

他父親當時已睡醒了,姑且裝睡,來看他們怎麽做。鐘毓行過禮才喝,鐘會只顧喝,不行禮。

過了壹會,他父親起來問鐘毓為什麽行禮,鐘毓說:“酒是完成禮儀用的,我不敢不行禮。”又問鐘會為什麽不行禮,鐘會說:“偷酒喝本來就不合於禮,因此我不行禮”4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①。

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②。

註釋 ①折枝:使樹枝彎曲。②信然:確實這樣。

譯文 王戎七歲的時候,有壹次和壹些小孩兒出去遊玩,看見路邊的李樹掛了很多果,壓彎了樹枝,小孩兒們爭先恐後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著不動。別人問他,他回答說:“樹長在路邊,還有這麽多李子,這壹定是苦的李子。”

拿李子來壹嘗,果真是苦的。5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①。

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壹郎在東床上坦腹臥,如不聞②。”

郗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③。註釋 ①郗(xī)太傅:郗鑒,曾兼徐州刺史,鎮守京口。

②矜持:拘謹。坦腹:敞開上衣,露出腹部。

按:後稱人女婿為東床或令坦,本此。③逸少: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導的侄兒。

譯文 太傅郗鑒在京口的時候,派門生送信給丞相王導,想在他家挑個女婿。王導告訴郗鑒的來人說:“您到東廂房去,隨意挑選吧。”

門生回去稟告郗鑒說:“王家的那些公子還都值得誇獎,聽說來挑女婿,就都拘謹起來,只有壹位公子在東邊床上袒胸露腹地躺著,好像沒有聽見壹樣。”郗鑒說:“正是這個好!”壹查訪,原來是王逸少,便把女兒嫁給他。

6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①。” 註釋 ①“飄如”句:按《晉書》本傳載,這是評論王羲之的書法筆勢的。

譯文 當時的人評論有軍將軍王羲之說:“像浮雲壹樣飄逸,像驚龍壹樣矯捷。”7王子猷。

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①。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②。

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渤絕良久。

月徐亦卒。 註釋 ①“王子猷”句: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是王羲之的兒子。

②了:完全。譯文 王子猷和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去世。

壹天子猷問侍候的人說:“為什麽壹點也沒有聽到子敬的音訊?這是已經去世了!”說話時壹點也不悲傷。於是就要車去奔喪,壹點也沒有哭。

子敬平時喜歡彈琴,子猷便壹直進去坐在靈座上,拿過子敬的琴來彈,琴弦怎麽也。

4. 世說新語 五則翻譯

壹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集在壹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麽呢?”他哥哥的長子(也就是他的侄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

徐孺子九歲的時候,曾經在月夜(也就是月光之下的意思)遊戲玩耍,有人對問他說:“如果月亮中沒有東西(古人認為月亮上有很多東西的,比如桂樹),壹定是特別明亮的吧?”徐回答說:“不對。(月中有物)就比如人的眼中有瞳子,沒有壹定不明亮。”

陳太丘跟壹位朋友約定壹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妳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妳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壹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壹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裏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諸葛亮駐紮在渭水邊上,關中震動。魏明帝(曹睿)深怕晉宣王(司馬懿)和諸葛亮交戰,就派辛毗作軍司馬。宣王和諸葛亮在渭水對陣,諸葛亮想方設法誘騙宣王,宣王果然大怒,準備派大軍和諸葛亮交戰。諸葛亮派間諜偵察,諜報回來說:" 有壹老夫,手持黃鉞堅定地站在軍營門口,軍隊沒法出來。" 諸葛亮說:" 這個人壹定是辛毗(佐治)。"

司馬懿和諸葛亮兩軍對峙壹百多天,諸葛亮幾次挑戰,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派人送給司馬懿女人的服飾,司馬懿大怒,上書請求交戰,皇帝派衛尉(官職名)辛毗手持使節擔任軍事來制約司馬懿。護軍(將職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佐治持使節到了,敵人肯定不會出戰了。”諸葛亮說:“司馬懿本來就沒有出戰的意思,所以堅持請求出戰,是為了向部下示威(激勵士氣)。將軍在部隊中,皇帝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如果他真能夠戰勝我,何必要不遠千裏去請示 呢?”

5. 《世說新語》的知識歸納

《世說新語》主要記敘了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於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主要記敘了東漢末年至南北朝時期士大夫的生活。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作比較、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如今,《世說新語》除了有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跡,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筆記影響尤其之大。《世說新語》的文字壹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有時用的都是口語,而意味雋永,在晉宋人文章中也頗具特色,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讀,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詩詞中常用的典故。

目錄

德行第壹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壹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壹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壹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編輯本段]《世說新語》編者簡介

劉義慶(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現江蘇徐州)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壹批文人編寫。本是宋武帝劉裕之弟長沙王劉道憐的兒子,13歲時被封為南郡公?後過繼給叔父臨川王劉道規,因此襲封為臨川王。劉義慶自幼喜好文學、聰敏過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備受禮遇。

《世說新語》是壹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壹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我們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於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說壹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說》壹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

6. 關於《世說新語》兩則的知識

“不”通"否“

1.“兒女”猶言子侄輩,指家中年輕壹代人。今之“兒女”則專指子女。

2."引"牽引,拉。今義:帶領

3.古義是“離開”,今義:“到某地去”.

4.期:約會,今義:日期

5.委: 舍棄,今義: 指把事情交給別人去辦

慚:本意為慚愧 這裏應該是對……感到慚愧,意動用法

內集:家庭集會

顧:回頭看

俄而:不久,不壹會兒

也:語氣助詞,無義……也 是壹種句式,即判斷句,表示**是**這裏的意思就是“**是左將軍王寧的妻子”

至:來到。去後乃至的乃是“才”的意思。

哉:表示感嘆,相當於“啊”

1、撒鹽空中差可擬:天上的雪紛紛揚揚,像把壹把鹽撒在空中壹樣!這樣的比喻,形很似,但神不似。

2.未若柳絮因風起:天上的雪像柳絮在風中飛舞壹樣,這樣說,雖形不像,但十分神似,意境更好。

3、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您跟父親約好正午見。正午時您還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

未若/柳絮/因風起

元方入門/不顧。

7. 世說新語的文字常識

《世說新語》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記述後漢至南朝劉宋人物的遺聞軼事的雜史.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撰,梁劉峻(字孝標)註.漢代劉向曾著《世說》,早已亡佚.該書原名《世說》,後人與劉向書相別,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今名.全書原八卷,劉孝標註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誌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幹則,全書***壹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壹,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壹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壹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 《世說新語》主要記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世說新語》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壹些零星的片斷,但言簡意賅,頗能傳達人物的個性特點.如《雅量》篇寫祖約和阮孚兩人的優劣,只通過祖約料理財物和阮孚為木屐上蠟的兩個細節,顯示出壹個是吝嗇的守財奴,壹個只是出於對木屐的癖好.淡淡幾筆,人物性格就躍然紙上.《忿狷》篇寫王述性急,吃雞蛋時用筷子刺不破殼就發怒,以至用腳踩,還放口中嚼破後吐掉,寥寥數語,把他當時暴怒的狀況生動地表達出來.。

8. 世說新語裏面有哪些文言文

《世說新語》又稱《世語》、《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幹則故事,全書***有壹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壹,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壹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壹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世說新語》又稱《世語》、《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幹則故事,全書***有壹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壹,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壹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壹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在《世說新語》的3卷36門中,上卷4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中卷9門——方正、雅量、識鑒、賞譽、品藻、規箴、捷悟、夙惠、豪爽,這13門都是正面的褒揚。

9. 《世說新語》中簡短古文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融謂使者曰:“冀罪止於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亦收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第二)》。

解釋:

孔融被收押,朝廷內外群臣們都很惶恐。當時孔融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他們兩個如故在外面玩耍,絲毫沒有理會官兵。孔融對著使者說:“戴罪在身的是我,我的兩個兒子能不能放過?”兒子說:“大人知不知道把壹個鳥巢打翻,還有完整的蛋嗎?”過了不久,他兩個兒子也被害了。

2、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解釋:

東漢時,潁川郡名士陳實(陳寔)擔任太丘縣長,他的兩個兒子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都功業有成,尊長愛幼,德行甚佳。陳紀的兒子陳群(字長文),陳諶的兒子陳忠(字孝先)爭論各自父親的功德,不可開交,找祖父陳實評理。陳實認為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樣的,感嘆說:“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擴展資料:

世說新語的主要內容: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後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

《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幹則故事,全書***有壹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壹,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壹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壹部分出於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采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采自於前人的記載。

  • 上一篇:外國人把三國演義譯作什麽?他們怎麽看三國的?
  • 下一篇:兄弟頭像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