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少數民族對花燈戲有什麽影響?

少數民族對花燈戲有什麽影響?

雲南是個有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所以花燈戲在少數民族區得到了特色性的發展。

蒙自為歷代兵防重鎮。明、清以來,屯墾戍邊將士與土著民族的不斷結合,使得中原文化漸開蠻荒之地。隨著改土歸流的實施和中央王朝權力的不斷深入,蒙自社會經濟從土司奴隸迅速轉入封建地主制。興盛的科舉制度又造就了壹批批土著民族的知識分子,由此促進了邊疆與內地的全面文化交流。蒙自彜族花燈就是淵源於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產生的。

蒙自彜族花燈發祥於長橋海邊的彜鄉辛乙孔村,即今雨過鋪鎮永寧村。早在清同治年間,辛乙孔村就有了花燈演唱活動,並在本村秀才楊鴻儀的倡導和參與下,取當地民間素材編劇入戲,嘲諷鞭撻強權,揭示民間疾苦,傳達底層貧民寒士的喜怒哀樂之情於說唱花燈歌舞之中。留下了《小鯉海》、《花鼓公》、《打漁》、《放羊》等10多個劇目及《金銀點》、《猜花調》、《梳妝調》、《拜年調》等10多首曲目。

蒙自彜族花燈融歌、舞、劇於壹體,行腔道白皆為漢語,生、旦、醜、末同演文戲,劇情活潑、語言詼諧、舞姿優美,樂曲歡快。器樂以琵琶、三弦、滇胡、胡琴為主,無打擊樂。道具僅為巾、扇、花鞭。生、旦、醜、末角皆有壹定行頭,臉譜崇自然淡妝。

蒙自彜族花燈在知識分子的參與下,經歷代藝人的錘煉,以其獨特的表演風格、濃郁的鄉土氣息、優美的民歌風韻自成壹體,深深植根於紅河南岸彜族民間,歷百余年而不衰。

蒙自彜族花燈以行會的形式生存和發展。早期的民間花燈會組織有壹套約定俗成的規矩和禮儀,即新春開燈,設祭“沖天烽火唐王花燈神位”、執牌燈彩妝遊街、逐戶向會員拜年、設場公演,正月十五之後封燈。

會員戶必須是演員,每年須捐繳壹定會費。當燈會應紅白喜事邀請演出時,收取壹定演出酬金,以補助活動經費、添置服裝、道具和樂器。

蒙自彜族花燈註重現實主義創作原則,倡導“編戲要有益風化,不唯娛樂而作”,藝術上追求“唱有韻味、舞有弦點”。

蒙自彜族花燈師承傳代,口授心領,繼承師出壹門,演技各展春秋。廣泛流傳於建水、開遠、個舊及蒙自縣內彜族民間花燈,皆由永寧村第二代花燈藝人李展所傳。至今,永寧村第五代花燈藝人楊錦輝及其弟子們仍活躍在傳統彜族花燈舞臺上,在繼承和創新中,積極為本民族傳統習俗服務,為社會主義民族文化建設服務。

彜族花燈是壹種歌、舞、劇相結合的地方民間戲劇,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已有百余年歷史。主要傳統舞蹈有《拉花》、《打花鞭》、《綠翠鳥蚌殼舞》、《板凳龍》、《打花鼓》等,多為婚、喪事服務,重娛樂。

彜族花燈舞蹈經過長期錘煉,按照彜族人民“又要規矩、靈巧,另要大方、豪爽”的審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風格。《拉花》是彜族花燈中的團場舞蹈,起著開場、鎮場的作用。跳拉花時,男子和女子的整個舞蹈相映成趣。

流傳下來的《拉花》已演變成壹種調度多變,舞姿新穎優美迷人的多人團場舞,使開場氣氛更熱烈。此舞蹈屬壹種基本組合舞蹈,較能概括地反映出彜族花燈舞蹈的表演技巧和風格特點。

《打花鞭》也叫《打霸王鞭》,是彜族花燈歌舞中的壹種技巧性舞蹈,貫穿在花燈歌舞《四大臣》劇中表演。也可單獨成舞。亦能自娛玩樂。音樂猜花調、梳妝調等比較優美歡快,直到現在只要是彜族集居地區,不論山區還是壩區流傳都比較廣泛。

《綠翠鳥與蚌殼舞》是壹種帶有戲劇情節的表演性習俗舞,近乎街頭活報劇。20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流傳在蒙自彜漢民間,婚、喪、喜慶節日都能演出。

傳說姜子牙在鋪佐周武王伐紂之前,隱居山野,常直鉤垂釣於江中。壹天,見壹翠鳥狠命追啄壹蚌,便以自己釣得之魚引誘翠鳥,從而保護了蚌。原來,這蚌本是天宮壹仙女,因思凡欲奔人間被玉帝發覺,罰其變作蚌精居於水中,永不得見天日,並命壹天神化作翠鳥臨海監視,見蚌出水便立即啄死。

《綠翠鳥與蚌殼舞》表現的就是這神話故事。初期僅有姜子牙、蚌精、翠鳥3個演員,後來發展成為喜慶節日的大型廣場舞蹈。

《板凳龍》是壹種以長條凳為道具,擬龍翻騰的娛樂健身性舞蹈。20世紀初傳入蒙自,在彜族地區廣泛流傳,漸漸成了民間花燈會的壹個熱鬧節目。此舞除了在喜慶節日演出外,每逢村中祭龍求雨時,作為壹種祭祀娛神舞蹈表演,祈求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打花鼓》是歌、舞、劇相結合的傳統彜族花燈劇目,反映了壹對安徽鳳陽花鼓藝人去雲南的所見所聞,唱詞內容可根據演出地區的特點即興創作、改編、舞蹈動作歡快、瀟灑。

少數民族區域的花燈,除了蒙自彜族花燈還有楚雄彜族自治州姚安縣的花燈。這個地區的花燈無特定的傳人和編創,靠父母輩的言傳身教,年輕人的耳濡目染,代代相傳至今。

花燈的演出通常在春節期間,由農民組織玩燈班子前往各村各戶去表演。姚安花燈底蘊深厚,風情濃郁,獨具特色,流傳較廣,而且群眾參與面也廣。其演出通常在春節期間,由農民藝人組織玩燈班子到各村各戶去表演,有的被接到壹家做專場演出,主人家敬備茶飯款待。

姚安花燈的表演多為由打岔人先唱祝詞,然後拉花,再演出折子戲。在演出中都有鑼、鼓、鈸、小鑼、笛子、二胡、月琴、三弦等樂器伴奏,並在行進中或耍龍或耍獅子。姚安花燈的種類主要有小邑拉花、蓮花落、壩子腔等。

小邑拉花是姚安花燈中流傳至今比較完整的壹種歌舞節目,過去常作為開場子戲,基本隊形為圓圈,同時起到在廣場演出時擴場子的作用,所以人稱簸箕燈,團場子戲。

舞中以打岔佬為中心,男女舞者各四五人,打岔佬以打膏藥傘,舞者以手巾和彩扇為道具。又以平腔、開財門、猜調、十二月采花、跑譜為唱調和舞曲。曲調壹般是打岔調、雀名鬧五更、莊家鬧五更、大繡香袋等。

表演時,打岔佬先上場,用數板夾唱極富風趣的打岔詞,引男女舞者出場,以轉圓圈為主要隊形,邊唱邊舞,間或又伴以壹段或幾段岔詞,至歡騰跳躍的跑譜中又由打岔佬引導下場結束。

在圓場舞蹈中有邊魚戲水、扭麻花、大穿花、老牛擦背、喜鵲登枝、蒼蠅搓腿等。身段有老鷹曬翅、海底撈日、小魚搶水、雙人照面、獅子搖鈴、獨立枝頭等。

還有崴步,無論男女老幼,還是形式、崴步都貫穿始終,但在崴步的時候要按戲中人物行當的不同,“崴”出人物的不同性格,有壹字崴步、丁字崴步、交叉崴步,還有顛步、提步、大四方步、小四方步等。

花燈劇的舞蹈動作,以“崴”為特色,故唱花燈也稱作“崴花燈”,主要道具是扇子、帕子。“花燈越崴越喜歡,手帕扇子團團轉”,就是對花燈舞蹈的真實寫照。

拉花全舞除使用姚安特有的平腔等曲調外,又較多地運用了姚安花燈中的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也沿用樂曲名稱,但又各有變化,從而組成相對存在的套路,形成了姚安花燈的獨特風格。

姚安花燈的蓮花落是從外地傳入雲南的,隨著壹批行乞者在姚安定居後,這種藝術形式也隨之在這裏傳承。演唱者多是失地貧苦農民,又多是婦女,迫於生活的無奈而唱蓮花落流浪各地,以賣唱獲取薄酬度日,古稱化緣調、討飯調。

蓮花落演唱時多是壹人唱,眾人幫腔,或眾人演唱,壹人數撥。幫腔有了多種多樣、襯詞變化繁多,聽起來生活氣息十足又獨具韻味。

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壹般只會唱《看妹》、《數花名》等三四個曲目。後來由於活動地區擴大,藝人們又不斷吸取了雲南各地流傳的小調、花燈調、山歌等,豐富了蓮花落的曲調和曲目,曲調增至30多首,曲目達100多個。

蓮花落演唱內容涉及面廣,十分豐富。有世代相傳的傳統故事,如《割肝救母》、《曹安殺子》、《祝英臺》、《朱洪打馬》等。有唱愛情婚姻家庭的,如《看郎》、《拐幹妹》、《繡荷花》、《看妹》等。有關世情風物的,如《數姚州》《數地名》《接姑娘》、《山調》、《大趕馬》等。這些曲本大部分是自編自唱,真實、質樸地反映了現實生活,民情風物的諸多方面。

新中國建立以後,藝人們備受人民群眾尊重,生產生活條件改善,不再以賣唱為生了,蓮花落這個具有地方特色韻味和濃郁生活氣息的劇種也得到了保留和提高,成為民族文藝的壹枝奇葩。

姚安花燈的壩子腔分上壩腔和下壩腔。上壩子腔唱起來聲音輕微重和,韻律低沈而優雅,有綿綿深情之感覺。下壩子腔唱腔聲音高亢,激昂洪亮,讓人有壹種輕快舒暢的感覺,而且最考究演唱人的聲嗓和口才。

壩子腔的唱法,形式為男女二人對唱,歌詞分主詞和副詞兩部分。在整個唱腔中,其旋律又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使得姚安壩子腔獨具魅力。

為弘揚傳承獨具特色的姚安花燈,1956年姚安縣花燈劇團成立,1983年,成立了農民戲劇創作組即農民戲劇協會,長期堅持創作演出和輔導業余演出隊演出。

近些年來,姚安縣壩區鄉鎮村委會、居委會隨時都可以召集二三十人的花燈歌舞表演隊。姚安花燈歌舞遍及城鄉,男女老幼多能演唱,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上一篇:古風漫畫人物插畫教程-怎麽畫古風人物?
  • 下一篇:壹篇短文(40句),幫助妳的女朋友晚上睡得更晚。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