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求有關戲曲的相關知識

求有關戲曲的相關知識

京劇

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它是由多種地方戲在北京匯聚、融合,發展而成的。它從產生到現在約有壹百四十年的歷史。

清代乾隆以來,昆曲、弋陽腔、秦腔等曾先後進入北京。1790年安徽著名藝人高朗亭率領有名的徽戲“三慶班”進入北京,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以後,又有“四喜”、“春臺”,“和春”三個徽班入京,和“三慶班”合稱“四大徽班”,盛極壹時。此時,昆曲、京腔(弋陽腔入京後演化得名).·秦腔等逐漸冷落下來。約於1830年湖北楚調(漢劇)也進入北京,漢 劇和徽劇出於同壹源流,因而時常合班演出,聲腔上相互結合。後來,徽班又吸收,溶化了昆曲、梆子、京腔的精華,在劇目,音樂,身段、服裝、化妝方面都有所改革,再結合北京當地語言和風俗習慣,便逐漸形成了京劇。當時稱為“皮黃”,又名“京調”。

1850年前後,京劇在四大徽班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等著名演員,時稱“老生三鼎甲”。他們對京劇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有突出的貢獻。

京劇藝術比其它劇種更突出了戲曲集中、概括和誇張的特點,形成了唱,做,念、打壹套完整體系和統壹風格,在舞臺表演上富於鮮明的舞蹈性和強烈的節奏感。

壹百多年來,京劇著名演員先後輩出,特別是不斷湧現出許多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形成不同風格的流派,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京劇藝術的珍貴財富。

解放後,京劇藝術取得了巨大成就。整理、改編、創作了大量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歷史劇,並成功地演出了許多現代題材劇目,為京劇的發展開辟了道路。京劇藝術代表團還多次出國訪問演出,轟動了世界藝壇。

昆曲

昆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末明初形成於江蘇昆山壹帶,又稱“昆山腔”。明代嘉靖時期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昆山腔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諸種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間小曲等多種藝術成分,創造出壹種輕柔委婉的“水磨腔”。與選氏同時的劇作家梁辰魚專為昆山腔編寫了《浣紗記》壹劇,演出後轟動江南,並迅速流行全國。明末清初,昆曲壹度繁榮,在藝術上更加精致完美,成為壹個具有全國影的劇種。至乾隆時期,昆曲藝術被統治階級所掠奪,內容趨向宮廷化,以致脫離人民群眾而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已瀕臨奄奄壹息的境地。解放後,昆曲在劇本.唱詞。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蘇劇團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貫》,轟動全國。1957年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劇院。昆曲這個古老的劇種,又煥發出藝術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形成了壹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較高。發音,吐字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調是曲牌體,每出戲由成套曲牌構成。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表演細膩,身段動作和歌唱緊密結合,舞蹈性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有時也用三弦、笙、嗩吶等。

明代中葉,昆曲向北方流傳,經許多藝人的努力,將昆曲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壹帶的昆曲,則被稱為“南昆”。;比昆的演出武戲較多,表現風棚U健豪放;南昆則註重音韻吐字和細膩做工,比較清婉纏綿。昆曲在中國戲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京劇和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

評劇

評劇是全國有影響的地方劇種之壹,形成於清末民初,約有七十年的歷史。它源於冀東壹帶的“蓮花落”,後來吸收了東北“蹦蹦”的腔調,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稱。最初為對口演唱形式,近似東北的“二人轉”,後來陸續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擊樂.灤州影戲、樂亭大鼓和京劇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變為“奉天落子”,最後成為現在的評劇。成兆才是早期評劇的著名演員和劇作家。他創造了許多新腔,並創作改編了壹百余種劇本,對評劇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評劇的藝術特點是:以唱工見長,吐字清楚,唱詞淺顯易懂,演唱明 白如訴,表演生活氣息濃厚,有親切的民間味道。它的形式活潑、自由,最善於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鄉村都有大量觀眾。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解放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河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1958經中國評劇院發掘整理,始重現於舞臺。《花亭會》就是經過整理並由青年演員繼承下來的壹出好戲。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隸梆子”,後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淵源於陜西秦腔的梆子系統。大約在清代中葉以後,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漸演變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極壹時。後來梆子和皮黃曾同臺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藝術上日趨完整。北京的直隸梆子吸收皮黃精華之後,又稱“京梆子”。辛亥革命後,許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員不斷湧現,給梆子劇種帶來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樂發生了較大變化。

河北梆子流行時,在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區最為群眾喜聞樂見。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剛勁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調等板式,還有近百支用於舞臺伴奏的曲牌。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河北梆子在河北壹帶農村得到廣泛發展。但在國民黨統治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則日漸衰落。解放後,河北梆子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對過分喧噪的鑼鼓、梆子進行了革新,創造了新的唱腔,使其在慷慨雄壯之中兼有柔和悅耳、優美動聽的特色。

老調

老調,又名“老調梆子”,河北省地方劇種之壹。約產生於明朝末年。它長期流傳在民間,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唱腔樸實、激越、剛健,有頭板、二板、安板、起板、撥子板、送板、留板、哭板等多種板式。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笛子、笙、二胡、三弦等。流行地區以河北保定為中心,分東路(高陽、安新壹帶)、西路(保定西部地區)、南路(石家莊壹帶)。各路唱腔無甚大區別,只是落腔有所不同。老調表演形式完整,行當齊全,傳統劇目較為豐富。《潘楊訟》是較有影響的劇目,已拍攝成戲曲影片。

絲弦戲

絲弦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劇種之壹。它是北曲“弦索調”的壹個支脈,古名叫“弦索腔”。絲弦戲原來沒有女演員,男女角色都由男演員扮演,形成了唱腔真假聲交替運用的特點。絲弦的伴奏樂器,長期沿用兩把柳琴與兩把三弦,清鹹豐年間,因與老調梆子經常同臺演出,主要伴奏樂器改用了老調的中音板胡,其它樂器也有增減。在發展過程中,又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劇不同程度的影響。它流行於河北省中南部的廣大農村,及山西部分地區。絲弦的唱腔既高亢又宛轉,以板腔為主,分越調與管調兩個系統,又各有多種板式。解放前夕,絲弦僅存壹兩個專業班社。解放後,絲弦有了較大發展,並有女演員參加演出,絲弦的優秀傳統劇目《空印盒》曾搬上了銀幕。

平調

平調是河北省的地方劇種之壹,發源於冀南武安縣壹帶,也 稱“武安平調”。流行於冀南、豫北和晉東南廣大地區,深受當地群眾喜愛。平調的產生,據傳始於明末清初,由武安藝人汲取了豫j[淮調的特長,結合武安民間音樂、舞蹈演變而成。

平調屬於“梆子戢”,行當齊全,善演歷史戲。它的唱腔屬板腔體,結構 較完整,旋律優美,長於抒情。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栽板、垛板、悲板等近二十個板頭。音樂伴奏有嗩吶曲牌和絲弦曲牌百余個。從前,伴奏樂器主要有二弦,軋琴等;;解放後又增加了笙、笛、板胡等。在表演上具有活潑、粗獷、激昂,豪放的風格特點。其代表性劇目有《三進帳》、《鍘陳士美》、《金鐘記》等。

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區樂亭、灤縣壹帶的語言音韻為其音樂特色,所以又叫“樂亭影”、“灤州影”,流行於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區以及東北三省各市縣、它是壹種有著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抗日戰爭以前常在農閑聚眾演出,征上述地區的鄉鎮農村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它的唱腔音樂尤為群眾所喜愛。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從壹種純說唱形式的“大福影”演變而來的,它是壹種男女分腔的,有著多種腔調(如平調、花雕,陽韻平調、河東調.灤河調,吟腔),·多種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緊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體。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由於前輩藝人的發展創造,長期以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樂器以前是壹把小三弦,後來逐漸被四胡所代替。

北京曲劇

北京曲劇是解放後在單弦等曲藝的基礎上產生的壹個新劇種。單弦是北京廣泛流行的壹種說唱藝術形式,用第三人稱說唱故事過去有時用兩個以上演員化裝演唱,便叫彩唱牌子曲。今天的曲劇就是脫胎於牌子曲的戲曲形式。1950年曲藝演員魏喜奎等人首先演出了《新探親》叫做新曲藝,以後改稱曲劇,陸續演出了《柳樹井》、《羅漢錢》、《楊乃武與小白菜》、《啼笑因緣》、《駱駝祥子》等劇目。

北京曲劇的曲調種類很多,生動活潑,並且念字清楚,易於表現現代生活。

二人臺

二人臺是內蒙西部地區最為流行的壹種民間戲曲形式,並廣泛流傳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壹帶。;最初只有兩個演員在舞臺上演唱故名“二人臺”。它是在當地小曲“絲玄坐腔”的基礎上,吸收了“社火”歌舞及蒙族民歌演變而成。有近百年的歷史。二人臺的劇目內容多為生活小戲。二人臺音樂有 濃厚的地方色彩,所采用的曲調是從民歌的基礎上發展來的).:音階跳動大,滑音,裝飾音多,具有悠揚、開闊、粗獷的風格。伴奏樂器有笛子;四胡;揚琴、三弦等,用“四塊瓦”(竹制樂器)擊打節奏.

解放前,二人臺曾受反動統治的摧殘。解放後在劇本,表演、音樂方面作了壹系列改革,演出形式和表演內容都有很大的改進。

吉劇

吉劇,是在“二人轉”的基礎上,吸收東北其它民間藝術和借鑒其它地方戲曲的長處,融合提煉,於1959年誕生的.流行於吉林省:

吉劇的唱腔音樂,包括“柳 調”和 “咳調”兩大類,各有壹套曲牌。這些曲牌是“二人轉”音樂中有代表性,而且適於戲曲化的部分。它被吸收到吉劇中後,按照“板腔體”戲曲音樂的規律,形成了三節板、正板。快正板.搶板,行板、散板、流水板等多種形式。主要伴奏樂器是;板胡和嗩吶。吉劇的表演,繼承了二人轉唱,扮、舞、說,絕(手絹、扇子等絕活)等五功,並吸收了其它劇種的表演特長,而發展形成獨特的風格。經過整理,恢復上演的《包公賠情》和《燕青賣線》等劇,展現了吉劇的表演風格和藝術成就。

晉劇

晉劇又稱“山西中路梆子”、“太原梆子”,解放後定名晉劇,是山西的主要地方劇種。它和蒲州梆子,北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流傳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內蒙、陜北等廣大地區.晉劇是在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在晉中秧歌的基礎上,吸收蒲劇、昆曲、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音樂成份,從而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逐步發展並盛行起來的。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而又圓潤工細。經常用大沒唱詞來表現戲劇情節,用對唱代替對白。在板類上,主要有四股眼.夾板、二性、流水,以及用來表現激昂情緒的介板和表現悲痛的對白。它的每個行當各有不同唱法;唱腔變化多端;豐富多彩。晉劇的許多技巧表演,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發)也是很馳名的。

抗日戰爭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壹帶,不少藝人曾演出新編歷史劇和現代劇,為抗日戰爭服務。解放後,·晉劇出現了《打金枝》,《蝴蝶杯》、《劉胡蘭》等許多經過整理的優秀傳統劇目和新編劇目。

蒲劇

蒲劇因其發源地在蒲州,今山西永濟縣而得名、又稱“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晉南群眾又稱之為“亂彈”。它是山西省“四大梆子”劇種中最古老的壹個劇種。山西、河北,河南幾省的梆子戲,都曾受它的影響。蒲劇是晉南人民喜愛的劇種,在豫西、陜東、·甘肅、寧夏,帶也有廣大群眾基礎。追溯源流,它是由“鐃鼓雜戲”演變而來,至明嘉靖年間已基本形成,分為西路和南路:南路較文雅,細膩;西路則火爆,豪放。蒲劇的音樂高昂、強烈,音節跳動性大,調活潑,感染力很強。它的,呂腔板類繁多,有慢板.、二性、流水、間板、滾白等多種。在表演上誇張性很強,有“耍翎子”,“耍帽翅”等多種特技。

解放前,這個劇種受到統治階級的鄙視和摧殘,戲班四散,藝人轉業謀生,已陷入奄奄壹息的境地。解放後在黨的關懷下,經過挖掘整理和革新創造,蒲劇藝術得到恢復和發展。《竇娥冤》壹劇曾拍成電影,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壹。流行於晉北、內蒙及冀西北壹帶地區。淵源於蒲州梆子,清同治、光緒年間即已盛:七七事變後,由於日寇摧殘,班社解散,藝人改業,幾乎瀕於絕滅,迄至壹九五四年山西第壹屆戲曲會演才重新恢復起來。

北路梆子的唱腔、曲調,念白均同蒲劇相近,但音雕更為高亢,富有塞外山野味。特別它的“彎調(即花腔)”,唱起來千變萬化,婉轉動聽。唱腔板式主要有:慢板,夾板、二性,三性、垛板、流水、箭板,滾白等。北路梆子擅長大段的演唱,每句基本遵循弱起強落”的規律,但由於按字行腔和依情演唱,聽來變化多姿,絕不單調。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也叫“ 晉東南梆子”、“上黨宮調”,為山西“四大梆子”之壹。相傳明末起源於澤州(今晉城)壹帶,流行於山西東南部地區。“上黨”壹詞,是因晉東南為古“上黨郡”而得名。

上黨梆子的表演,無論臺步、身段都具有咀獷、古樸的藝術特色。唱腔高亢、活潑,曲牌相當豐富,特別是“花腔”壹類曲雕,優美動聽,獨具格調。除梆子腔調外,過去也兼演壹部分羅羅腔,昆腔口皮黃的劇目。

秦腔

秦腔是西北地區主要的地方戲曲之壹,它是在陜西關中地區生長起來的。周代以來,關中地區稱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是我國壹個古老的劇種,大約於明代在陜、甘壹帶的民歌基礎上形成。發展過程中受到昆腔、弋陽腔、青陽腔等劇種的影響。清初,得到蓬勃發展,廣泛流傳到山西、山東、河南.河北等省。秦腔在發展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演變為三路:東路秦腔,即同州梆子;西路秦腔,又稱西府秦腔;中路秦腔,又稱西安梆子。秦腔本來是陜西各路梆子的總稱,後來習慣地指西安秦腔。它兼有各路秦腔之長處,流傳於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壹帶。

秦腔創造了我國戲曲音樂中板式變化的結構方法,成為梆子腔(亂彈)系統中的代表劇種。現在北方幾省的梆子戲雖然風格與秦腔很不相同,但在音調和伴奏上都保持著***同的特征。

秦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它的唱腔,用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給人以高亢激越,粗獷樸實之感。在曲調上有“歡音”和“苦音”之分;在板式上主要有慢板、尖板、滾板、搖板、代板等五種,唱腔音樂豐富多彩,優美動人。在表演上,樸實熱烈,富有誇張性,生活氣息很濃,並有噴火,跌撲、耍髯口等多種特技。

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地區壹些秦腔劇團進行了戲曲改革工作,曾創作演出過《窮人恨》、《血淚仇》等現代劇目,深受抗日軍民歡迎。解放後上演的《三滴血》,:趙氏孤兒》《紅梅閣》等經過改編的傳統劇目,展現了秦腔

藝術發展的新成就

鄂劇

鄂劇也叫“曲子”、“迷胡子”是西北人民喜愛的戲油形式之壹。它流行於陜西各地以及山西.甘肅、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區,由

郡縣、鄂縣的山歌、小調、童謠等發展而成。清代中葉已在舞臺上演出.在發展過程中分為東,中、西三路。東路多發揮小曲子的長處,活潑明快,健康優美。西略則重大曲’,曲調優雅、悲壯,唱時比較緩慢。中路則介乎二者之間,唱法上受秦腔影響較大,聽起來高昂悲壯。

郡鄂的曲牌非常豐富,有七十二大調,三十六小調之說。伴奏上,在“地攤子”演唱時比較簡單,只有三弦、板胡、星子及四塊瓦(四片竹板制成之節奏樂器)等。搬上舞臺以後,吸收了秦腔等劇種的打擊樂,加進了二胡等弦樂,使樂隊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抗日戰爭時期,陜甘寧邊區文藝工作者創作的《十二把鐮刀》等新歌劇,就采用了鄖鄂的曲調。

碗碗腔

碗碗腔,原為流行於陜西省東部壹帶的皮影戲。由於樂器中有小銅碗,配合月琴,形成獨特的音樂風格因而得名。它雖是地方小戲,但形式完整,行當齊全,並具有悠揚清麗的音樂和生動感人的唱詞。它的劇目大都是本戲,折子戲很少。碗碗腔在音樂上吸收了秦腔、蒲劇、鄖鄂,晉劇等曲調因素,從而創造出豐富多彩別具壹格的唱腔。主要板式有:頭回南路、二回南路、東路腔.緊板,滾板、揚句子、花花腔、西廂調等。伴奏樂器以月琴、硬弦、二胡為主,運用起來非常和諧,而且極富變化。1956年在皮影戲的基礎上發展成為舞臺劇,流傳於陜東.晉南,晉中壹帶,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隴劇

隴劇是建國後在隴東道情的音樂唱腔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年輕劇種.隴東道情是流行於甘肅東部環縣,慶陽壹帶的皮影戲。它在造型。表演(皮影操作),特別是音樂上,都具有獨特的地方風味,深為群眾所喜愛.解放前,它遭受反動統治階級的摧殘,藝術上得不到發展。解放後,經過挖掘和整理,於1958年搬上舞臺。1959年成立了專業劇團,並正式定名為“隴劇”.以後,先後排演了很多大小型歷史劇和現代劇。其中大型歷史劇《楓洛池》,受到觀眾的好評。

隴劇音樂旋律開闊、優美,節奏自由明快。它的唱腔有“慢板”、“飛板”、“新板”。“滾白”等多種,並有“傷音”“花音”之分。其中“簧”(即唱腔中的拖腔)和“嘛簧”(即唱腔中幫腔)的運用,形成了隴劇音樂的獨特風格, 它的主要伴奏樂器有四胡,海笛等。

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壹.流行於河南及陜西、山西.河北、山東,安徽等部分地區,是由明代流入的案腔、蒲州梆子同河南當地民間戲曲結合而形成的。由於長期在農村演出,帶有 濃厚的鄉土氣息,唱工多,口白少,長於表達多種多樣的感情,表演風格樸實清新,深為廣大人民喜聞樂見。

現在的豫劇主要分“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個流派。豫東:雕以商丘,開封為中心,演唱用假嗓,聲音高亢,多用花腔,較為活潑輕快,又稱“上五音”“祥符調”和“沙河調”是其支派。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演唱用真嗓,曲雕低回婉轉,尾音低落;又稱“下五音”。腔有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飛板、栽板、滾板等多種板式。主要伴奏樂器有瓢胡,月琴,橫笛、梆子等。文武場曲牌有幾百種之多。流傳的傳統劇目達四百余出。解放後,豫劇在演出現代劇方面曾取得很大成功,《劉胡蘭》,《朝陽溝》、《李雙雙》、《人歡馬叫》等都受到群眾廣泛的歡迎。豫劇現巳發展成為壹個具有全國影響的劇種。

越調

越調,河南省主要地方劇種之壹。流行於河南和湖北北部地區。它是在元,明時期流行於民間的弦索的基礎上,受到秦腔、漢劇的影響,至明末清初時形成的。

越調的音樂豐富,有九腔十八調之說。伴奏樂器以四股弦為主,兼用臥笛、月琴、三弦等。過去它以善演悲劇著稱,解放以來,由於音樂的革新和劇目的變化,在表演喜劇上已有可喜的成就。現在河南流行的越調分兩個流派。壹是南陽地區的越調,它保持著大越調的特色,唱的節奏較慢,慢板第三個字要用假嗓拉後腔,唱腔用的曲牌較多。另—是豫南,豫東的

越調,近幾十年來,尤其是解放以後;有了較大革新,不再用假嗓拉後腔,所唱的節奏比較快,適於表演現代人民的生活。

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又名“河南曲子”,是河南省主要地方劇種之壹。它是在民間說唱音樂——鼓子曲均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它的曲牌大多是明,清以來流行於中原的民歌,俗曲。演唱時以三弦、琵琶,古箏等彈撥樂器伴奏;曲調委婉動聽,但纏綿曲折有余,跳蕩激越不足,為著適應群眾新的欣賞需要,壹些輕快活潑易於上口的曲牌,開始在洛陽壹帶的鼓子曲中演變分化出來,以踩“高蹺”演“故事”的形式演唱了壹些生活小戲,音樂伴奏也變為以音量較大的墜胡為主,人們稱這種曲子為“小報曲子”。原有的鼓子曲仍流行於南陽壹帶,稱為“大調曲子”這種改革是從說唱過渡為戲曲的壹個重要轉折,到1926年前後便正式在舞臺演出。

解放後,曲劇音樂唱腔有了很大發展,其中有些腔調已打破了原曲牌音樂的局限,逐漸接近板腔音樂,克服了不善大段宣敘的缺陷,。同時又對 原有的曲調加以豐富變化,從而增強了表現力。

呂劇

呂劇過去稱為“上裝洋琴”或“洋琴戲”,是在山東琴書(坐腔洋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個新興劇種。清末,廣饒縣的琴書藝人時殿元、 譚秉倫等將“坐腔洋琴”裏的節目化裝上演,受到群眾歡迎。這時,化裝演 員要同時演奏樂器,後來,.伴奏和演唱分開,發展成為“洋琴戲”。它的流行地區不斷擴大,逐漸遍及山東省各縣市,在農村,尤為婦女群眾所喜愛。

呂劇的傳統劇目除部分本戲外,多系以民間傳說及家庭故事為題材的小戲。呂劇的唱腔較為簡單,樸實,平易近人,它的曲調主要有“四平腔”和“二板”兩種,演唱時由演員根據劇情自由運用,長於抒情和表現現代生活。解放後,成立了專門機構,重點對呂劇進行了整理,研究,創作演出了《李二嫂改嫁》等具有影響的劇目。在音樂上,吸收了北方其它梆子劇種的音樂特色,創作出了壹些新的曲調,充實了呂劇音樂的表現能力。呂劇已經發展成為較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

柳子戲

柳子戲,又稱“弦子戲”,是山東的壹個古老劇種。明末清初時由河南.山東壹帶流行的“黃鶯兒”、“山坡羊”等弦索小曲發展而成;後來又吸收了更為通俗的七字句說唱壹壹“柳子調”,便以“柳子戲”命名。它是皮黃劇泄未盛:行以前,——般所說的我國“南昆、北戈、東柳、西梆”四大聲腔之壹。柳子戲流行於山東,江蘇,河南三省交界的地區。

柳子戲的傳統劇目大部分用俗曲演唱,還包括了壹部分離腔、青陽,昆曲,亂彈、羅羅,娃娃、微調劇目及唱腔。曲調曲折委婉、優美動聽,有越調,平調、下調,二八調四種。曲牌二百余支。伴奏樂器為三弦、笙,笛。柳子戲在表演藝術上,有深厚的基礎和獨特的風格,行當齊全,文武兼備,粗獷細膩兼而有之。

柳子戲在解放前備受摧殘,近於湮沒。建國後,成立了山東省柳子劇團,使這個劇種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該團整理了壹批優秀的傳統劇目,其中《孫安動本》壹劇獲得人們的贊許。

黃梅戲

黃悔戲是安徽省的地方劇種,源於湖北省黃悔縣的“采茶調”。“采茶調”在鄂、皖,贛三省毗鄰地區廣泛流行,與當地民間流行的舞蹈、曲藝相結合,逐漸形成為民間小戲,安徽人稱它為“黃梅調”,解放後改秤黃悔戲,

黃梅戲早期多演出“兩小戲”(小醜,小旦)和“三小戲”(加上小生)。後來受“高腔”影響,得到進壹步豐富和發展。清道光以後,黃梅戲流入以懷寧為中心的安慶地區,曾與徽劇同臺演出,深受徽劇的影響;此外,還吸收了當地的民歌,小調.得到再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解放後,黃梅戲發展很快,受到各地觀眾的歡迎。

黃梅戲曲調豐富,***有壹百多種,如“評詞”,“二行”、“三行”.“火攻”,“彩腔”、“仙腔”等。黃梅戲用安慶地區的語言演唱,加之唱時壹律用本嗓兒,所以使人感到語言易懂,字音清晰。

廬劇

廬劇原名“倒七戲”,是以大別山地區的民歌和淮河沿岸的民間舞蹈為基礎發展而成的,約有二百年的歷史。1955年改名為廬劇。在發展過程中受過徽劇、京劇的影響。現在是安徽地區廣泛流行的壹個劇種。由於流行地區不同,又形成了幾個不同流派:西路流行在六安。霍山壹帶,唱腔比較高亢、粗獷;南路流行在蕪湖、南陵壹帶,唱腔比較細膩、柔和;中路流行在合肥、巢縣,唱腔兼有西路、南路的藝術特色。

廬劇在長期流行中,曾不斷向安徽民間曲藝(如“鑼鼓書”)。戲曲(如“目蓮戲”、“徽劇”)等藝術形式吸收養分,形成了較為豐富的音樂唱腔+曲調有壹百多種,主要分“花腔”和“主調”。“主調”又根據不同行當有不同特點,有“老生調”,“寒調”等區別。在劇目和表演藝術方面,也十分豐富多采。

(泗州戲) 泗州戲,俗稱“拉魂腔”,是安徽省的主要劇種之壹。流行於淮河兩岸。它與山東。江蘇的柳琴戲同出壹源,在安徽流傳時間很長,並有所豐富發展。最初是以說唱形式出現,常年用“唱門子”、“地攤子”等形式在農村流動演出,後吸收花鼓燈的舞蹈豐富其表演藝術,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泗州戲,至今已有壹百多年歷史。泗州戲的唱與白結合得非常緊,唱腔富於變化婉轉動人。它以表演勞動人民生活小戲見長

參考資料:

/thread-25279-1-14.html

  • 上一篇:茶館、麻將館及其他
  • 下一篇:壹百五十個描寫喜怒哀樂的詞語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