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陳慶慶的展覽

陳慶慶的展覽

2006 “798的海市蜃樓---神秘的光”慶慶裝置作品展, 北京大山子藝術區大窯爐展場

2005 慶慶裝置作品展,東京畫廊,日本

2004 “性·物·物·性——盒中物”,大山子藝術區

2003 慶慶裝置作品展,今日美術館

2002 “慶慶回來了!”慶慶新作品展,北京紅門畫廊

2000 慶慶綜合材料新作品展,中國當代畫廊,英國倫敦

1999 “流動的靈魂”,個展,維也納 AAI-Galerie- Karl Strobe畫廊

1998 “城市之光”,慶慶裝置作品展,維也納Wort und Bild畫廊

1997 慶慶燈光裝置藝術展,奧地利維也納亞非學院 2006 “廢墟”, 美國, 維斯康森大學

“國際數碼藝術節”,澳大利亞

“米蘭國際藝術博覽會”,意大利,米蘭

“超驗的中國”,當代藝術大展, 阿拉裏奧北京藝術空間

“中式意識—審美營造的當代復興”, 北京今日美術館

2005 “語言的閣樓”, 女性前衛藝術節術的8個案例,北京,四分之三畫廊

“透明的盒子-有限空間的無限延伸”,當代藝術家作品聯展,北京,建外SOHO.

“理想的書”,中國愛爾蘭當代攝影作品展,上海,藝術景畫廊

2004 “夢想·困惑·現代女性特質”,女性藝術家作品展,中國婦女活動中心

“中法藝術家作品巡回展”,北京、上海、香港、巴黎

2003 “她們——十名女藝術家聯展”,北京季節畫廊

2002 芝加哥國際藝術博覽會, 美國,芝加哥

東亞婦女藝術節,韓國, 漢城

“金色收獲”,中國當代藝術大展,Zagreb,克羅地亞

“從洛桑到北京——2002年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01 90年代中國前衛藝術家資料展,日本福崗美術館

非亞克國際比賽藝術博覽會, 法國, 巴黎

2000 世界博覽會,德國漢諾威

1999 第二屆國際婦女藝術交流展,泰國曼谷Saranrom公園

1998 維也納森林紡織品藝術節,獲二等獎,奧地利下奧州

1997 “直覺,體驗,觀念”,三人裝置展,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畫廊

1996 “點與線”,書法與裝置雙人展,維也納Atrium ed Art畫廊 在她在北京798工廠的工作室裏,陳慶慶早上縫、編、織、繡她的絲麻作品,下午制作盒子裝置,包括安裝裏面需要的電線、燈管和精確地定制需要的盒子材料、尺寸。她的麻是可以售出的,而盒子的裝置大部分是做給自己的,這種自給自足的手工勞作使仍在獨居的她在藝術與生活上得以自如與圓滿,她成功地用藝術來作為壹個釋放自己當年磨難的出口和豐滿如今自我的內心世界。

陳慶慶的有些作品是將麻與盒子***同做出來的,她的盒子裏總會有些纏枝和繞著的條狀物來加強空間層次感。女性的強烈感覺都來自子宮,而這些虛空的如同子宮的臺式電視機、櫥窗、工具箱、衣箱、珠寶或者文物的展示玻璃櫃的各種盒子,被放入了象征意味的小孩或者香枝或者水晶珠或者心形的盒子,並且被安上光,布上線地充實了起來,藝術家通過將這些元素斷裂、殘缺和無序的布置使之達到更深層面上的完整,它構成了的壹幕幕生理景象的戲場和便於感知身體內部空間的壹種奇妙方式。

麻是壹種永恒的材質,它類似於人的頭發,不會隨著時間腐爛。揭開屍體身上若材料含麻的衣服的,抖去滿是灰塵的衣服後只剩下麻了。通常陳慶慶在作品中的絲麻上會加上幹玫瑰與枝葉,或者用樹枝圍成如同蛹或者繭般的形體,它們在工作室裏掛時如同從墻上長出來的自然物,在開放和生長著,怪異而邪美。藝術家使用永恒的、柔密的、感性的絲麻材料來做衣服,它包含了壹種極為細致的情感與身體的經驗。

陳慶慶蟄居在自己的工作室裏,她不太關心如今社會上流行什麽,轉而思考諸如生死等終極的人生與藝術的命題。她早期的行為藝術作品《我的靈魂和我的屍體》是自己藏在壹堆有奇花異草與奇妙怪異的果實裏,嗅著海鮮的酸腐,體驗消逝腐爛。藝術家模擬了身體作為靈魂的藏身之處,在行為的過程中讓靈魂逃出身體和感受著奇特生命的自由。她的作品語言個人化到根本在乎藝術史的脈絡,藝術於她只是獲取靈魂自由的信道,而這些作品便是靈魂得以轉借的承載體。

中國人對麻纖維的使用歷史比絲綢更悠久,在中國的文物遺址中經常有麻的痕跡。苧麻布和大麻布壹直是中國古人的大宗衣料,至隋唐臻於極盛。陳慶慶沈迷於對絲麻進行縫、編、織、繡等手工的制作中,通過材質,通過她自己的手,通過所塑造的型,反復追溯女性、歷史等話題。《麻衣》系列最為有名。絲麻中嵌入幹枯的花枝、細碎的拼貼,那真不是壹般的功夫。《漢衣》系列、 《仿魏晉南北朝女裝》、《夜》等作品也帶著人走進了更豐富的體驗空間。對材料的發現是陳慶慶的壹個重要特點,她不管走到哪兒都帶著壹雙眼睛,吃飯也好、旅遊也好、逛商店也好,不論幹什麽,總能盯到需要的東西。她把材料作為素材或者語言,把它們組合成壹件完整的作品。陳慶慶說:“材料有時好像也有情感,妳把它從垃圾堆裏挑出來,給了它壹個位置,它好像就活了,和別的材料壹交流,它的語言就出來了。主要是做的人對她們有情感,我用“她們”兩個字,因為我比較偏愛女性化的材料。”其實這些作品,包括使用的現成品的材料非常女性化,甚至讓人覺得有點像婆婆媽媽地講壹個故事,每壹個細節描寫得非常入微。

陳慶慶在講述時,每壹個東西都要具體描繪壹番,讓人知道好多具體細微的東西。女性的天性就對那種編織有興趣,而且不厭其煩,那麽細微的纖維,壹點壹點編起來。陳慶慶說:“做那些作品現在成了我的壹種日常的工作狀態,現在差不多每天早晨都要做壹會兒,我覺得人有壹種日常狀態挺好的,不是每件作品都非得做得語不驚人死不休。有時候平平淡淡做妳工作的時候,像農民做壹個重復勞動,那種安安靜靜的感覺挺舒服的。這樣做出的作品,傳達給別人的感覺也是輕松的。”她對作品的編排,似乎又回到了男耕女織的時代……

無論是歷史悠久的麻,還是生活中“順手牽羊”的其他材料,在陳慶慶的手下都變得富有生命了。在她的作品中形成了多種“氣場”的對接,無論是自我靈魂的探尋,還是手工材料處理的親切感、歸屬感,還是對歷史感沿承的後韻,都讓陳慶慶的作品更有生命力。

  • 上一篇:電視背景墻邊框用什麽材料制作
  • 下一篇:《安徒生童話》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