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初中八年級音樂教案三篇

初中八年級音樂教案三篇

#教案# 導語說課稿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麽要這樣教”。 我整理了初中八年級音樂教案三篇,希望對妳有幫助!

《梁祝》

壹、說教材

 (壹)本課教學內容

 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學唱愛情主題《化蝶》。

 (二)本課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在借鑒歐洲協奏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基礎上,以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格,塑造了鮮明、感人的音樂形象,成為中國交響音樂民族化的成功之作,並以其中華民族鮮明的風格特點,得到國際公認。

 (三)教材重點、難點

 理解主要音樂片斷的含義、視唱愛情主題為本節課重點;使學生理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為本節課難點。

 二、說學法、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特點,這節課主要運用以下學法:

 1、在良好的問題情景中,自主地欣賞《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理解樂器運用形式,與作品內容有著緊密聯系。

 3、認真感受樂曲中不同節奏速度變化,對不同主題中能正確區分判斷。

 4、積極討論,大膽設想故事結局,引申音樂的尾聲發展。

 教法與設想:

 運用多媒體、錄音機、磁帶這些教具欣賞、講解結合,通過啟發引導讓學生自己展開聯想,領悟主題,感受作品精神內涵,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探索創新。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本人的教學思路為:組織教學----欣賞音樂----講解分析----課堂小結----課堂作業

 1、讓學生先欣賞感受、聆聽《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作者、創作時間、名詞解釋及奏鳴曲式結構圖解,並讓生自由討論什麽是奏鳴曲。

 3、進行音樂作品完整欣賞

 4、教師講解、引導、小結。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摯愛情,對封建禮教進行憤怒控訴與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對這壹愛情悲劇深切同情。

 5、課堂作業

 (1)分組討論,設想音樂結局。

 (2)視唱愛情主題。

 附板書設計:

 梁山伯與祝英臺

 (1)曲作者:何占豪陳鋼

 (2)創作時間:1959年

 (3)題材:民間傳說

 (4)素材:吸取越劇中曲調

 (5)體裁:奏鳴曲

 (6)名詞解釋

 曲式:是指音樂作品構成統壹整體和各部分的結構規律,包括音樂作品的結構形式、主題和非主題成分的組合及其調性的布局。

 協奏曲:壹種獨奏樂器和樂隊協調演出的大型樂曲。

《船歌》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四十二中的範映雪,今天我給大家說課的題目是音樂綜合課《船歌》。

 教材分析:

 本課我所用的教材是湖南版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歐洲音樂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桑塔露琪亞》是壹首屬於船歌體裁的聲樂作品。本課是在第壹課時歌曲學習的基礎上,擴展介紹《桑塔露琪亞》所屬體裁的內容和發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景誘發情趣,展示船歌的起源。在不同船歌的比較欣賞中引導學生用文字、詩歌、繪畫、圖譜、律動的形式參與體驗音樂情緒,分析船歌節拍,總結船歌風格,感知音樂要素。其次是通過“欣賞辨別”反饋學習信息。在船歌《桑塔露琪亞》的演唱中,深化情趣體驗,並能對歌曲的情緒與風格進行簡單評述。

 本課的重點是要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各種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充分挖掘他們的藝術潛能。本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從欣賞中總結出船歌的特點並能進行簡單的分辨。

 本課以音樂教學為主,同時涉及了語文、美術等方面能力的培養。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情景,誘發情趣,為學生展示船歌的起源。讓學生們完整而充分的聆聽兩段屬於同壹體裁的其他兩首作品,然後自己總結歸納出船歌這種音樂體裁的特點。

 學法指導:

 音樂課應重視對學生的音樂實踐,所以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並且自由發揮。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散文、詩歌、繪畫、圖譜等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充分挖掘他們的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更寬廣的領域發展自己的藝術潛能。

 《音樂新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象;保護和鼓勵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所以在這節課介紹完船歌起源後,我讓學生完整聆聽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中國的《烏蘇裏船歌》。讓學生對同壹體裁的幾首作品有了初步體驗後,老師帶領學生在以音樂審美為基礎上,從作品的音樂基礎知識入手分析和總結船歌的音樂特點。

 本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由情景導入、聽賞與表現、復習歌曲三部分組成。其中情景導入包括多媒體展示、遊戲環節組成,聽賞與表現由船歌欣賞、船歌辨別組成。通過這樣的安排,讓學生完成參與--體驗--創造的欣賞教學模式。

 首先我將采用模擬導遊的方式導入課題。“大家好,歡迎參加意大利民間音樂旅行團!我是妳們旅遊第壹站的導遊,希望我們***同去領略那裏優美的民間音樂和風俗民情。“同學們的註意力很快被集中到了教學內容上。接著是壹個遊戲搶答環節,老師會提問意大利的哪個城市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並以“水城”著稱,同時它也是音樂中“船歌”這種體裁的發源地?在ABC三個選項中同學們用排除法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威尼斯。這壹環節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自然過渡到正課程序,此外也可以利用這壹選擇的設計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接下來進入聽賞與表現的正課環節,老師將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展示意大利威尼斯的秀麗風光和獨特的交通工具貢多納小船。在威尼斯風光做背景的襯托下,在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亞》的熟悉旋律中,老師將介紹這首歌曲是屬於船歌體裁的聲樂作品,從而引出船歌的起源。老師說出旁白:“請大家註意這種兩頭尖尖,船身狹長的‘貢多納’小船,正是因為威尼斯河道狹窄,縱橫交錯而產生的。船歌就是起源於船工們所唱的歌。”老師引導大家聽賞中外另兩首船歌: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中國的《烏蘇裏船歌》。要求學生在欣賞音樂時,用妳們喜歡的文字、詩歌、圖譜、繪畫的方式表達妳們對音樂的感受。在欣賞中還要關註音樂要素,聽辯樂曲拍號。學生分成四個小組,選壹人執筆。帶著問題聆聽音樂,小組議論進行分組展示和發言。接著我又引導學生在聽辨、發言的基礎上總結出船歌的特點。通過這壹部分的安排,在教學內容上,就把語言、律動、音樂、美術、多媒體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了壹起,使新課標中提倡學科綜合的精神得以體現。這樣的教學,既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學生有了自己體會到的感受,也為後面聽辨音樂環節打下了基礎。接下來我就讓學生參與進來做個音樂遊戲:聽壹聽下面三首樂曲中哪首是船歌?在教學方法上,我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精神,讓他們自己大膽去判斷和發言。老師對他們的發言都耐心聆聽並且發出會心的微笑。在同學們對本課知識有了壹定認知後,老師指揮、引導學生深情並茂的演唱歌曲上節課學習內容《桑塔露琪亞》。歌曲前半段用身體配以輕微搖擺。再次唱出這熟悉、優美的旋律,學生感情自然又加深很多。學生們在心理上都得到滿足、肯定、愉悅。最後,我采用引導激勵法的語言作為結束語:今天我們對船歌進行了欣賞分析。同學們用各種方法參與了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船歌有很多種類,它和人們的生活、情感密切相關,請同學們回去找壹找,還有什麽不同風格的船歌,下次我們再進壹步欣賞交流。在老師充滿期望的眼神中,讓同學們感受到音樂的博大精深,增強探究的欲望。

 以上設計肯定還有壹些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老師提出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歡樂頌》

壹、說大綱

 根據《走進音樂世界》大綱要求,將“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貫穿與教材和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努力發揮音樂教育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中所特有的審美功能,做到將基礎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有機地滲透在對音樂藝術的審美與情感體驗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說教材

 1、教材簡析:本課選自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上冊,根據第2單元音樂與人的情感世界----第二系列(愛)中的歡樂頌>為教學內容。〈歡樂頌〉是選自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第四樂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作曲家,而他最傑出的是〈第九交響樂(合唱)〉和〈莊嚴彌撒〉,〈歡樂頌〉選自〈第九交響曲〉,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曲子,通過學習貝多芬的〈歡樂頌〉,從中感受歐洲古典主義音樂的情感及交響樂,頌揚和學習友愛、平等、自由的精神。

 3、教學目標:a.感受不同時代人類的博愛精神。b.通過欣賞和演唱歌曲,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建立對親人、對他人,對壹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形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對真、善、美的音樂藝術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與演唱歌曲,並從歌詞中體會博愛精神。

 難點:第三樂句最後壹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是演唱最容易出錯的地方。

 三、說教法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學習歌曲,幫助學生收到的學習效果,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樂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視覺圖象法:興趣是的老師。學生都知道貝多芬是個音樂家,除此之外對他的了解卻不多,而本節課主要學習的內容是貝多芬所創作的最傑出的曲子之壹,為了讓學生對歌曲產生學習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對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從而有想學歌曲的興趣。我向學生展示了貝多芬的圖片,以及他的頭像雕塑模型,讓學生對作曲家貝多芬有初步的印象,接著講解他的生平簡介,再引入新課。

 2、情感教學法:冼星海說----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其實施程序是:

 情感喚起--情感深入--情感外化

 在本課中我從作曲家生平和他的交響樂入手激趣,接著引導學生在探索發現中深化情感體驗,最後在遷移中從歌曲精神的探求延伸到音樂文化淵源的追溯,使審美體驗升華。

 3、此外,還運用了多媒體輔助----視聽結合法:學生壹般在以前都聽過或接觸〈歡樂頌〉這首歌曲,但對作品主旨未必理解到位。為了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和學習興趣,我利用電腦課件和教學平臺,在樂曲欣賞的同時,配以視頻演示和音響欣賞,給學生視聽結合,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得具體形象化,有利於學生理解和分析主題曲。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

 學生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通過跟隨錄音、電腦課件視頻跟唱的方法,使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接觸歌曲從而完成能力目標,最後通過親身體驗,驗證結論。

 學法指導分析

 (壹)、參與--體驗法。

 本課我指導學生先感知音樂,欣賞聽辯音樂,然後進入情感體驗與想象聯想,直到理解領悟音樂的意境。

 (二)、課堂討論法。奧斯本的“大腦風暴法”,是壹種專門訓練發散性思維的好方法。依據此原理,在樂曲欣賞的上,我有意識的組織進行討論,探討歌曲所頌揚的精神。

 五、說教學程序

 本課主要是欣賞和學習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中的第四樂章,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從而頌揚博愛自由平等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賞析---討論---審美型”的教學模式進行。

 1、圖片故事導入

 這個環節我將從貝多芬直接引入新課,先出示貝多芬的圖片,問學生是否知道或了解這個人的簡介資料,然後讓學生分組對貝多芬的資料進行討論和互相搜集、回答,之後我從貝多芬的故事、生平,主要創作引入新課,介紹新課內容〈歡樂頌〉出處和相關資料。

 2、視頻欣賞進入重點突破難點

 在這個環節我會播放電腦課件,讓學生視聽欣賞本曲,引導學生在參與欣賞音樂的活動中探索發現,深化情感體驗。這是本課的重點。設計意圖是強化2個訓練。a.音樂欣賞學習也是創造性活動,《接受美學》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總會留有許多‘空白’和不確定性,有待欣賞者通過想象去豐富和補充。”因此,學生在參與集體性的欣賞中繼續強化其發散性思維的訓練。

 b.強化學生內心聽覺訓練。美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艾倫·科普蘭說:“如果妳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據此,教學程序是“多聽”。我遵循音樂欣賞的審美過程,引導學生帶著在旋律創作中的問題有重點地聽析曲中的音樂材料。

 視聽之後讓學生用跟唱法學習歌曲,由於這首歌曲調很單純,4/4拍子,學生在小學課本也接觸過,所以完全有能力獨立學會它。但能夠完全無誤地演唱好歌曲第三樂句最後壹拍與第四樂句連線相加的時值便是本曲要突破解決的難點。在這個地方我會樂曲重復播放,利用電腦比以前的錄音機播放的好處,就是不用反復倒帶,直接點這壹段就可以循環再現,為課堂省下不必要浪費的時間。這個環節我會對學生演唱歌曲進行檢測,看是否已經解決了難點。方法有:A.全班同學或分組演唱歌曲B.個別演唱難點旋律C.難點旋律數、打拍子

 3、在學生熟練演唱歌曲後,進入討論-審美階段

 學生復聽整曲,在學會演唱後欣賞會有不同的感受,此時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對歌曲的理解歌詞的含義和作曲的風格作壹個簡單的評價分析,並讓學生感受壹下唱與朗誦有什麽不同讓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進行各抒己見,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去獲取的知識有壹種成就感。讓學生在壹個融洽的氣氛中學習音樂,積累音樂文化,培養他們自主學習以及感受音樂的習慣,從而到達除了會學習、會欣賞、會討論歌曲外,還會對歌曲對音樂進行審美,探討歌曲所傳達的意境最終讓學生感受不同時代人類的博愛精神。

 然後我再對學生的發表進行評價、歸納並且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的表揚和鼓勵。最後總結本節課的內容。再次出示本節學習目標,加深印象。

 六、說板書設計:由於本節課采用的是電腦平臺與課件相配合的現代化教學方法,所以大部分教學板書內容均在課件中顯示。

 內容有:1、貝多芬的簡單生平簡介

 2、〈歡樂頌〉樂曲簡介

 3、樂曲中難點樂句的旋律以及節奏節拍

 這是本節課的教學流程圖。我的說課完了,謝謝大家!請提出寶貴意見。

  • 上一篇:孩子們在滿月時收到禮物。馬寶感謝親戚朋友(40句)
  • 下一篇:童年讀書筆記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