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關於筆墨紙硯的說明文。

關於筆墨紙硯的說明文。

宣筆

涇縣產筆,歷史久遠。相傳古代自有書契以來,我國便開始有筆,不過早期的毛筆很簡易,也不叫筆。戰國時期楚稱筆為聿,吳稱不律,燕稱弗,到了秦代始稱為筆。據記載,公元前二二三年,泰將蒙恬南伐楚國,路過中山(即現在宣城、涇縣壹帶),得 到毛純質佳的兔毫,遂制造出第壹批改良的秦筆。後人因稱豪恬為筆工之祖師,那麽,這種以中山之毫所制的親筆,應該說就是今天宣筆的祖先. 宣筆選料嚴格、精工細作,具有裝模雅致,毛純耐用,剛柔得中,尖圓齊健兼全的獨特風格。唐、宋時代,宣城兔毫(又稱紫毫)筆極受書畫名獲的仰慕和追求。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下膾炙人口的《紫毫筆詩》:“江商石上有老兔,吃劉飲泉生紫毫,宣城工人采為筆,千萬毛中揀壹毫。”又雲:“每歲宣城進筆時,紫毫之價如金貴。”詩人耿偉在親試宣筆後,欣然寫 了《詠宣州筆》,盛贊道:“落紙驚風起,搖 空邑露濃,舟奇與紀事,舍此復何從!”唐律把宣筆列為“貢品”,作了“歲貢青毫六兩,紫毫二兩”的規定。到了宋代,筆工巧匠輩出,制筆技術又前進了壹步,筆桿的雕鏤藝術也達到了精美絕倫的地步。當時全國制筆業中,以宣城諸葛高、諸葛漸、諸葛元等名聲最重。梅聖俞詩贊:“筆工諸葛高,海內稱第壹。”著名文學家蘇東坡 應試時用宣州筆,經“終試不敗”,遂“以為珍玩”,平生書字每得諸葛筆則宛轉可意,自謂除宣城外,不僅嶺南無筆,就連“都下”亦無稱心之筆。宣筆產於我省涇縣,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因品質優良,曾被列為“貢品”、“禦用筆”。宣筆選料精慎,工藝要求嚴格,主要以兔毛、羊毛、狼毛為原料,有“裝潢雅致、毛純耐用、剛柔適中、尖圓齊健”的獨特風格。有260多個品種,其中“古法胎毫”、“夢筆生花”’、“蓮蓬鬥筆”等品種,為筆中精品。

徽墨

徽墨產於徽州地區的屯溪、歙縣、績溪等地。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徽墨以松為基本原料,滲入20多種其他原料,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經久不褪、馨香濃郁及防腐防蛀等特點,宜書宜畫。高檔徽墨有超頂漆煙、桐油煙、特級松煙等。

徽墨的生產始於南唐。創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葉至唐未,由於藩鎮之亂,連年征戰,大量的人口和經濟重心南移,奚氏壹家由河北易水(今易縣)南遷,為黃山白嶽之奇和練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時得皖南的古松為原料,又改進了搗松、和膠等技術,終於創制出“豐肌膩理,光澤如漆”,經久不褪,香味濃郁的佳墨。南唐後主李煜,雅愛書法繪事,將召奚廷擔任墨務官,井賜給“國姓”的獎勵。於是,奚氏全家壹變而為李氏。李廷成為古今墨家的宗師。宋宣和年間,就出現了“黃金易得,李墨難求”的局面。

宋時,隨著制裏亞的繁榮,形成了“徽人家傳戶習”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況。黟縣的張遇、黃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吳滋,等等,都是十到十壹世紀制墨業的著名人物。張遇是油煙墨的創始人,以制“供禦墨”聞名於世,其“龍香劑”為歷代收藏家追來的瑰寶;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燒之,得煙極黑,名為漆煙,人稱其墨“十年如石,壹點如漆”;吳磁所造之墨的妙處在於“滓不留硯”,曾得宋孝宗犒賞緡線二萬的獎勵。風靡壹時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譽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徹肌骨,磨研至盡,而香不衰”的優點,被稱為“墨中神品”,他晚年不幸落水溺死後,蘇東坡寫下“壹如入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的詩句悼念他。

筆、墨、紙、硯是我國傳統的書寫工具,也是中華民族藝術中絢麗的瑰寶。千百年來,它以獨特的神韻和風采,精美博深的藝術造型,為燦爛的中華文化譜寫出累累篇章,被譽為“文房四寶”。現在,我就來為大家介紹壹下“文房四寶”中的硯。

硯,也稱“硯臺”,被古人譽為“文房四寶之首”。因為墨須加水發磨始能調用,所以發墨之石就是硯。其中有陶、泥、磚瓦、金屬、漆、瓷、石等,最常見的還是石硯。可以作硯的石頭極多,我國地大物博,到處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種石頭,所以產硯的地方遍布全國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有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歙硯、山東魯硯、江西龍尾硯、山西澄泥硯。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壹下著名的“龜形陶硯”。“龜形陶硯”長22.3厘米,寬16.3厘米,通高9.6厘米,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裏。“龜形陶硯”整體為龜形,龜背為蓋,上刻精致的龜甲紋,腹部是壹個斜坡硯面,底部有壹個“寅”字。龜四足撐地,後高前低,龜首伸頭微昂,作爬行狀,形象刻畫清晰,栩栩如生。泥質細膩,呈灰色,是唐代龜形硯中的精品。

筆、墨、紙、硯,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講究,所謂“名硯清水,古墨新發,慣用之筆,陳舊之紙”,合起來是整個壹套,再寫出我們的文字,綜合成為我們獨特的傳統書法藝術。

  • 上一篇:為成長寫壹第篇記敘文200字以下。
  • 下一篇:關於親情的新穎寫作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