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談談文藝復興時期在雕塑藝術上取得的成就

談談文藝復興時期在雕塑藝術上取得的成就

晨曦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建築 ?

||在東南大學春暉堂演講(摘要)

東南大學客座教授 劍橋大學藝術史系教授 霍華德(Deborah Howard)

第壹部分:佛羅倫薩和早期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即法文中的“再生”。雅各布·伯克哈特所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文明》(1860年)中,首次用它來描述15至16世紀的意大利文明。“再生”的理念,早在1550年,就由意大利藝術家瓦薩利在其著作《藝術家列傳》的初版中使用。他將那個時代的藝術發展分為三階段:14世紀的幼年期,15世紀的青少年期和16世紀的壯年期。這三個時期的分法使得隱晦的藝術發展進步觀念變得明朗而形象化了。之後的歷史學家從瓦薩利身上繼承了這壹有效研究框架。“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這個沿用至今的概念的內涵是:首先,瓦薩利將他的《藝術家列傳》分為三個階段,各自對應壹個單獨的世紀。其次,意大利是這次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第三,復興的理念起源於對之前古羅馬偉大藝術的復興。第四,瓦薩利的《傳記》首次聚焦於“藝術家的個性特征”,並將那些從所有藝術家中脫穎而出的人稱為“天賦迥異的天才”。但瓦薩利也持有壹些偏見,比如,他認為只有繪畫、雕刻和建築才是藝術的高級形式,他很少關註其他藝術形式。這種觀念影響了之後的藝術研究。

佛羅倫薩 15世紀初期,佛羅倫薩在繪畫、雕刻和建築方面取得了驚人的同步進展,成為當時的藝術中心。這些成就仰仗於開明的贊助人。佛羅倫薩為藝術提供了優越的環境。這個城市***和國的權利主要集中在由銀行家、貿易商和制造商組成的行會手中。那些富有的家族,尤其是大銀行家美第奇和魯奇拉都熱衷於藝術贊助,樂於學習更多的古羅馬文明,並且喜歡在自己身邊招攬壹群專心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和歷史、被稱為“人文主義者”的學者。

下面讓我們關註三位在15世紀早期引領藝術復興的藝術家。

布魯涅列斯(1377-1446) 布魯涅列斯奇通常被視為第壹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家。瓦薩利認為,促使布魯涅列斯奇致力於建築的決定性啟示在於他早年與同道藝術家多納太羅的羅馬之行,而對古羅馬建築的研究正是建築家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步驟。布魯涅列斯奇第壹次展示他的新和諧秩序體系的建築是他所屬行會出資建設的孤兒院。除了藝術方面的成就,文藝復興還是技術進步和科學發展的重要時期。1420年,布魯涅列斯奇被委托建造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圓頂。他不僅發明了如何在不需要臨時穹頂支架的情況下豎起圓頂,更發明了在建設過程中使用的新機械。圓頂采用了雙層殼面的空心屋頂結構,由鋼鐵拱肋環繞支撐。靠下的壹層殼頂由石頭砌成,上層殼頂由人字形磚砌築。這可能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技術進步。同時,布魯涅列斯奇發明了運用壹點透視在二維平面表現三維空間的手法,而正是透視技巧,引起了繪畫革命。這壹點我們可以從他與同時代的偉大畫家馬薩喬的作品中看到。

馬薩喬(1401-c.1428) 馬薩喬的作品充分顯示了如何運用透視法,給人體以質量和體積感。他的風格很簡潔,較少裝飾性,顯示出對空間和體積的新的專註。他和馬佐利諾為佛羅倫薩的卡米列聖母堂的布爾卡契禮拜堂制作了壹系列濕壁畫,以真人大小的人物,準確的造型,造成畫面內不可思議的空間延伸感。隨後,透視技術很快就被另壹位佛羅倫薩派建築家、藝術家和學者阿爾貝蒂在他的著作《繪畫論》(1435)中述及。透視的新技術使觀賞者能夠身臨其境地進入繪畫中的世界。壹點透視法大大擴展了寫實主義藝術的可能性。

多納太羅(1386-1466) 多納太羅善於使用各種介質,包括大理石、巖石和青銅。早期的《福音書》作者系列雕塑顯示了宏大的紀念碑式的新造型風格。而他對於古典風格的研究在他那尊傳統尺寸的青銅雕塑《大衛》中表現得很明顯。多納太羅後半生與帕多瓦制作了著名的青銅傭兵統帥騎馬雕像——加塔米拉達像。

結語 15世紀初的這三位先驅的教義影響了之後幾乎所有意大利的藝術家。繪畫革新可以從很多畫家的作品中看到。我們已經回顧了15世紀早期,在建築、繪畫、雕刻上都取得創新的佛羅倫薩的藝術畫面。古羅馬被視為失去的黃金時代,所有的藝術家和贊助人都渴望重建。不可避免的是,我們都只能通過瓦薩利的敘述來了解當時那個時代,很多新近的理念則填補了我們對文藝復興的理解,這是我們必須謹慎對待的。

第二部分:文藝復興盛期的羅馬(1500-1527)

當時的羅馬,在瓦薩利所說的“成熟期”初期,已經成為意大利新的藝術中心。

羅馬教皇 16世紀早期的三位強權派教皇都對藝術充滿熱情。第壹位是朱利亞二世,他是藝術的狂熱支持者,主持了西方藝術史上最輝煌的天才綻放期。朱利亞二世死於1513年,繼任的是來自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奧十世,他成為壹個熱情過度的藝術贊助人。利奧十世死於1521年,教皇哈德良六世僅統治了短短兩年,便又被美第奇家族的另壹位教皇克裏門特七世(1523-1534)接替。克裏門特的統治在1527年可怕的“羅馬擄掠”中嘎然而止。 “羅馬擄掠”標誌著這壹光輝四射的藝術贊助時代的終結。

伯拉孟特(1444-1514) 在朱利亞二世的支持下,文藝復興時期的三位大師: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創作出他們最完美的作品。伯拉孟特在法國入侵米蘭後來到羅馬,與朱利亞二世壹起開始了壹系列雄心勃勃的建造計劃。其中之壹是重建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第壹張新聖彼得堂草圖是對稱的,在聖彼得墓的上端是壹個大的主穹廬,四角有四個小穹隆,並把空隙活用為設計中的積極因素。然而,這個中心對稱的、羅馬十字架式的設計最終被廢棄了,他又增加了壹個中殿。

米開朗基羅(1475-1564) 朱利亞二世想在新聖彼得堂建築群中為自己建立壹個奢華的巨型陵墓。他委任了著名的雕刻家米開朗基羅主持工程,而後者為此設計了四個獨立的,塑有超過四十個人物的大型紀念碑。最後這個計劃壹直沒有完工,只有幾尊雕像保存了下來。陵墓未完工的原因之壹是朱利亞又要求米開朗基羅為梵蒂岡的西斯汀禮拜堂裝飾天頂。米開朗基羅單槍匹馬地完成了整個計劃。當時他還只是個30歲的年輕雕塑家,完全沒有繪制濕壁畫的經驗。米開朗基羅於1512年最終完成了整幅天頂壁畫,而這幅作品也被公認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品之壹。

拉斐爾(1483-1520) 朱利亞二世將裝飾梵蒂岡宮的“簽署廳”的任務委托給了拉斐爾。第壹個房間(稱為署名室)被設計為教皇的私人圖書館,房間的四壁和天花板布滿了有關人類所有的知識學科的圖畫。天花板上主要刻畫了圖書館四大分類的典型:哲學、法學、神學和文學。人類知識的這四大分支在巨大的濕壁畫上互相呼應,完成了古代哲學、文學與基督教的信條、教義的復雜融合。之後教皇利奧委任拉斐爾設計了壹系列大型繪畫,制成精美的壁氈來修飾下層墻壁,並要求他在羅馬近郊的馬利奧山的斜坡上建造壹座巨大的“瑪達瑪別墅”,雖然並未完工,但拉斐爾的意圖能從多張草圖和壹封將別墅構想的描述得極為出色的信件中想象出來。而那段可以俯視山腰花園的美麗涼廊,則顯示了拉斐爾試圖重現古羅馬時代別墅生活風尚的願望。

結語 在1527年羅馬擄掠的可怕暴行中,很多藝術家被搶劫、襲擊,或被投入監獄。大多數的藝術家盡快離開了羅馬以防受到傷害。“羅馬擄掠”終結了這個輝煌的藝術贊助時代。盡管有人會為藝術品和建築上的巨額花費所震驚,但這恰好給了那些最偉大的藝術家施展其卓越技藝才華的機會。

第三部分:十六世紀的威尼斯

威尼斯 威尼斯城經過幾個世紀的與東方的貿易往來,慢慢繁榮強大起來。與拜占庭伊斯蘭世界和北歐的長期接觸使市民們十分喜愛絢爛的色彩和裝飾雕刻。在城市的中心,坐落著兩所莊嚴肅穆的建築,它們顯示著威尼斯在海外商業中的主導地位。其壹是拜占庭風格的聖馬可堂,另壹座是融入了伊斯蘭和北歐哥特式建築風格的總督宮。

1500年的聖馬可廣場 十六世紀,作為威尼斯的政治中心的聖馬可廣場要重建,但是,聖馬可宮和總督宮允許保留。藝術家巴爾巴利在壹幅木刻鳥瞰圖(1500年)中忠實地描繪了威尼斯城的所有建築。圖中顯示,聖馬可廣場是壹個L形的結構,包括聖馬可堂前面的大廣場和總督宮前面的小廣場。露天劇場式的大廣場擔任著舉行各種重要儀式的任務,而那些建築看起來已經岌岌可危,與國家的隆重儀式非常不協調。威尼斯***和國立誌改善城市中心的面貌,建築師考得斯於1496年在城市交易區商業中心主要街道——梅徹麗雅街的入口處建造了壹個鐘塔。大鐘不僅能為慶典活動和政府集會準確報時,還能預測潮汐。而在此之前,人們只能通過聖馬可鐘樓頂上的鈴聲來判斷時間。每天中午,鐘樓的影子還正好撒在鐘塔上面,仿佛象征著從中世紀到現代——文藝復興的科學時代的歷史進程。在威尼斯與康布雷同盟的戰爭(1509-1517年)中期,聖馬可廣場的北部發生了損失嚴重的意外火災,管理當局毅然決定重建整個廣場的北部,正是這壹壯舉揭開了威尼斯城復興的序幕。

值得壹提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威尼斯還是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書籍印刷和出版中心。許多重要的古希臘、羅馬的原文手稿都在這裏印刷以便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其中,古羅馬維特魯威的《建築論》,使公眾更加了解古羅馬建築的理論法則。

珊索維諾 正如伯拉孟特和朱利亞二世之間形成的建築師與贊助人之間的重要關系壹樣,野心勃勃的威尼斯總督格瑞提(1523-1538在任)和他最欣賞的建築師珊索維諾之間也建立了這樣的關系,而珊索維諾為聖馬可廣場的重建做了巨大貢獻。珊索維諾遭遇了羅馬擄掠而四處流亡。他剛到達威尼斯時,建築方面的經驗極少,僅憑著雕塑天分嶄露頭角。他很快得到了整修搖搖欲墜的聖馬可堂圓頂的機會,並借鑒布魯涅列斯奇的方法加固了圓頂。瓦薩利認為,珊索維諾是得到人稱“天才的密友”的總督格瑞提的大力推薦才有機會大展身手的。格瑞提認識到做藝術家的保護人不僅可以增加個人影響力還能爭取到公眾的支持,便推薦珊索維諾重修聖馬可廣場的建築。當時珊索維諾最急需解決的並不是改善廣場的混亂狀態,而是這些建築需要重修的問題。而重修工程不僅依靠經濟的穩定,更有賴於大眾對文藝復興盛期羅馬建築風格語言的理解。

正是珊索維諾的合作夥伴賽利奧,為羅馬復興提供了理論支持。塞利奧於1528年向威尼斯參議院申請出版壹系列雕版圖——建築之“五柱式”的許可權。他計劃寫壹套包括幾冊的建築方面的書。首先出版的是介紹古典建築樣式的第四冊。1540年出版的第三冊是關於古羅馬古跡。這兩本書的出版促進了大眾對古典建築理論的了解。這些著作對珊索維諾聖馬可廣場設計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賽利奧自稱建築教授(教育家),在第四冊書中,首次出現了對五種柱式劃分等級的說法。據此他不僅僅以理論影響了廣場新建築的樣式,而且還對不同建築之間的樣式和等級進行了比較。賽利奧離開威尼斯到法國之後,於1545年在巴黎發行了第二冊書,這本書生動清晰地描繪了威尼斯中心的重建(將貴族氣息和古典主義合而為壹是格瑞提革新理念的精髓)。

1538年珊索維諾設計了大鐘樓。愛奧尼亞和科林斯被混合成了壹種復合柱式,賽利奧認為這樣的組合非常適於表現凱旋的氣勢。珊索維諾使鐘樓不再需要支撐,還將圖書館和鐘樓分開了,這使人們在廣場的任何壹個角度都能看到總督宮。

刻意去區分賽利奧和珊索維諾之間的風格差異是沒有意義的。珊索維諾是天才的建築師和雕塑家,賽利奧是偉大的新理論的傳播者。他們個人的成功都得益和依靠於對方的成就。籍此,歐洲公眾也得以了解格瑞提時期威尼斯的新羅馬風格設計中那些柱式的卓越性。

1570年,珊索維諾逝世,著名意大利建築師帕拉第奧在威尼斯發表的論文《建築學四讀》中提到:在著名的建築師和雕塑家珊索維諾先生開始建築設計之後,我們才得以看到優秀的建築,他為聖馬克代理人設計的建築是有史以來裝潢最考究的。帕拉第奧預料到珊索維諾的去世所帶來的空白,向維也納政府呈獻了他自己的委任狀。在他為聖喬治教堂和修道院教堂的正面設計中,可以看到他對珊索維諾聖馬可廣場的設計的肯定。1574年和1577年總督宮遭受了兩次嚴重火災,帕拉第奧被推薦負責以古典樣式重建整個宮殿。但威尼斯政府始終沒有勇氣摧毀這座銘記了這個國家幾個世紀權利與繁榮的中古時期建築。

結語 珊索維諾在他生命的最後壹段時間中壹直簽名為“佛羅倫薩人”。從1527年到1570年,他是怎樣壹直成功地領導了建築界的呢?其中原因很復雜,首先應歸功於完善的贊助人制度。其次,新羅馬雕刻樣式契合了這個城市人們的意識形態。此外,珊索維諾的流民經歷也拉近了和威尼斯人的距離。

在已有出版物的幫助下,同時也依賴天賦,珊索維諾創造出了只有天才藝術家才能創造出的理想的視覺效果和古典氣息,其後的帕拉第奧也是如此。瓦薩裏說:“珊索維諾確實稱得上是這座城市中最優秀的設計師,他的能力受到了下自平民上至貴族的景仰。”也正是他,策劃了文藝復興意大利最偉大的城市復興。

(翻譯:藝術學系博士生 趙莉 趙巖)

  • 上一篇:ssd固態硬盤的好處有哪些?SSD固態硬盤有什麽優點和缺點?
  • 下一篇:父愛 作文素材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