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語文高手來

語文高手來

[編輯本段]《世說新語》概述

《世說新語》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的壹部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是由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403—444年)組織壹批文人編寫的,梁劉峻(字孝標)註。漢代劉向曾著《世說》,早已亡佚。該書原名《世說》,後人為與劉向書相別,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後才改稱今名。全書原八卷,劉孝標註本分為十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為德行、言語等三十六門,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隋書·經籍誌》將它列入小說。<<宋書·劉道規傳>>稱劉義慶“性簡素”、“愛好文義”、“招聚文學之士,近遠必至”。該書所記個別事實雖然不盡確切,但反映了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了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詠雪》 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壹會兒。 ②.雪驟雪下得急。 ③.差可擬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譯文: 壹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壹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麽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與友期》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壹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遊戲。客人問他:“妳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壹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裏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現已被選入人教版初中壹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編輯本段]《世說新語》內容簡介

德行第壹 言語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學第四

方正第五 雅量第六

識鑒第七 賞譽第八

品藻第九 規箴第十

捷悟第十壹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羨第十六

傷逝第十七 棲逸第十八

賢媛第十九 術解第二十

巧藝第二十壹 寵禮第二十二

任誕第二十三 簡傲第二十四

排調第二十五 輕詆第二十六

假譎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儉嗇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壹 讒險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紕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世說新語》主要記士敘了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統治階級的情況,反映了魏晉時期文人的思想言行,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記載頗為豐富真實,這樣的描寫有助於讀者了解當時士人所處的時代狀況及政治社會環境,更讓我們明確的看到了所謂「魏晉清談」的風貌。

此外,《世說新語》善用作比較、比喻、誇張、與描繪的文學技巧,不僅使它保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為全書增添了無限光彩。

德行第壹

1.陳仲舉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誌。為豫章太守,

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陳曰:“武

王式商容之閭,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2.周子居常雲:“吾時月不見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車不停軌,鸞不輟軛。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

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

難測量也。”

4.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後進之士,有升

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

5.李元禮嘗嘆荀淑、鍾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鍾君至德可師。”

6.陳太丘詣荀朗陵,貧儉無仆役,乃使元方將車,季方持杖後從,長文尚小,

載著車中。既至,荀使叔慈應門,慈明行酒,餘六龍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

於時太史奏:“真人東行。”

7.客有問陳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

“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

下為淵泉所潤。當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

8.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於

太丘,太丘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9.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

巨伯曰:“大軍至,壹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吾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遂班軍而還,壹郡並獲全。

10. 華歆遇子弟甚整,雖閑室之內,嚴若朝典。陳元方兄弟恣柔愛之道。而

二門之裏,兩不失雍熙之軌焉。

11. 管寧、華歆***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

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

“子非吾友也!”

12. 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歆蠟日,嘗集子侄燕飲,王亦學之。有人向張華

說此事,張曰:“王之學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

13.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壹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

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

其自讬,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14. 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家有壹李樹,結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時風雨

忽至,祥抱樹而泣。祥嘗在別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還,

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15. 晉文王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

16. 王戎雲:“與嵇康居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17. 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具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

劉仲雄曰:“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

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

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18. 梁王、趙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裴令公歲請二國租錢數百萬,以恤

中表之貧者。或譏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損有餘,補不足,天之道

也。”

19. 王戎雲:“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與之言,理中清遠,將

無以德掩其言。”

20. 王安豐遭艱,至性過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壹慟果能傷人,浚沖

必不免滅性之譏。”

21. 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

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

22. 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疋布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

為美事。

23. 王平子、胡毋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樂廣笑曰:“名

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

24. 郗公值永嘉喪亂,在鄉裏甚窮餒。鄉人以公名德,傳***飴之。公常攜兄

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食。鄉人曰:“各自饑困,以君之賢,欲***濟君耳,恐

不能兼有所存。”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兩頰邊,還,吐與二兒。後並得存,同

過江。郗公亡,翼為剡縣,解職歸,席苫於公靈床頭,心喪終三年。

25. 顧榮在洛陽,嘗應人請,覺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輟己施焉。同坐嗤之。

榮曰:“豈有終日執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後遭亂渡江,每經危急,常有壹人

左右己,問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26. 祖光祿少孤貧,性至孝,常自為母炊爨作食。王平北聞其佳名,以兩婢

餉之,因取為中郎。有人戲之者曰:“奴價倍婢。”祖雲:“百裏奚亦何必輕於

五羖之皮邪?”

27. 周鎮罷臨川郡還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時夏月,暴

雨卒至,舫至狹小,而又大漏,殆無復坐處。王曰:“胡威之清,何以過此!”

即啟用為吳興郡。

28. 鄧攸始避難,於道中棄己子,全弟子。既過江,取壹妾,甚寵愛。歷年

後訊其所由,妾具說是北人遭亂,憶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攸素有德業,言行

無玷,聞之哀恨終身,遂不復畜妾。

29. 王長豫為人謹順,事親盡色養之孝。丞相見長豫輒喜,見敬豫輒嗔。長

豫與丞相語,恒以慎密為端。丞相還臺,及行,未嘗不送至車後。恒與曹夫人並

當箱篋。長豫亡後,丞相還臺,登車後,哭至臺門。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開。

30. 桓常侍聞人道深公者,輒曰:“此公既有宿名,加先達知稱,又與先人

至交,不宜說之。”

△劉義慶(403年—444年),南朝宋彭城(現江蘇徐州)人,曾任荊州刺史,愛好文學,《世說新語》是由他組織壹批文人編寫。本是宋武帝劉裕之弟長沙王劉道憐的兒子,13歲時被封為南郡公?後過繼給叔父臨川王劉道規,因此襲封為臨川王。劉義慶自幼喜好文學、聰敏過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備受禮遇。

《世說新語》是壹部筆記小說集,此書不僅記載了自漢魏至東晉士族階層言談、軼事,反映了當時士大夫們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而且其語言簡練,文字生動鮮活,因此自問世以來,便受到文人的喜愛和重視,戲劇、小說如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等也常常從中尋找素材。

當然,因為劉義慶當時人在揚州,聽說了不少當地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所以在《世說新語》中,也記載了壹些發生在當時揚州的故事。如我們熟悉的成語“咄咄怪事”,就是源自於曾擔任建武將軍、揚州刺史的中軍將軍殷浩被廢為平民後,從來不說壹句抱怨的話,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寫寫畫畫。揚州的吏民順著他的筆劃暗中觀察,看出他僅僅是在寫“咄咄怪事”四個字而已。大家這才知道,他是借這種方法來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說》壹書剛剛撰成,劉義慶就因病離開揚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時年僅41歲,宋文帝哀痛不已,贈其謚號為“康王”。

[編輯本段]關於《世說新語校箋》

《世說新語校箋》全四冊。中華書局2007年5月壹版2印。裝幀、紙張、印刷俱佳。

本書是楊勇先生壹九六壹年至六八年花了八年時間,搜集了二百四十余種有關《世說新語》數據,對《世說新語》所作的系統整理,壹九六九年九月由香港大眾書局出版。1990年9月,楊勇先生自香港中文大學退休,不斷訪求當世有關《世說新語》新著壹百余種,又窮八年之力,重新為之寫定,修訂舊作數百處,新增三萬余字。此次由中華書局重新刊印,楊勇先生又精益求精地訂正了近百處訛誤。本書後附有關圖表、汪藻《世說新語人名譜校箋》、《世說新語人名異稱表》、《世說新語人名索引》等,為讀者使用提供了極大方便。也是目前世說新語最詳實的本子。

《世說新語校箋》再版序

學者常兼通,求大義,玩經0人們就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文,自蓄德而已.宣帝以後,今文博士遂有章句之學.自有章句,乃有分經專治之家法,家有數說,章句多者壹經或至百餘萬言,五經大師眾至千餘人.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故通人厭煩,羞學章句,於是「才學」生焉.「才學」壹詞為章句之對立詞,亦由章句之弊而起,始見於光武初即位之建武二年(公元二六).《後漢書.宋弘傳》曰:「(光武)帝嘗問弘通博之士,弘乃薦沛國桓譚才學洽聞,幾及楊雄,劉向父子.」光武本為壹太學生,深知章句利弊,即位之初,戎馬未暇,輒問弘通博之士,殆以章句之士不能應大難,必待通博之士有以安邦定國乎獨問於此,不無深意.又《後漢書.王充傳》曰:「友人同郡謝夷吾薦充才學,肅宗特召公車徵,病不行.」王充生光武建武三年(公元二七),卒和帝永元三年(九壹),年六十五.公車徵,當在王晚年,肅宗元和前後(八四——八六),充年六十左右.王充著《論衡》,當更在此之前.於知才學之意識,在西漢末年早已有之.其時道家思想已擡頭,名教與自然之爭,亦由是開始.《後漢書.王充傳》註引《謝承書》曰:「夷吾薦充曰:『充之才,非學所加,雖前世孟軻,孫卿,近漢楊雄,劉向,司馬遷不能能過也.』」夷吾所謂「天才」,即天資,本能,謂才也;宋弘所謂「才學洽聞」,乃天才加後學加洽聞(經驗)也.故自和安以下,史稱「才學」者,為天才,後學,洽聞之復義偏名詞也,亦即通博之意.桓譚,王充天才拔俗既如孟軻,孫卿等,其成學過程又何如《後漢書.桓譚傳》曰:「博學多通,習五經,皆訓詁大義,不為章句.能文章,尤好古學,數從劉歆,楊雄辨析疑異,而熹非毀俗儒,由是多見排抵.」則桓譚乃古學之士,不為章句,博學而通者,與今文博士章句之學抱壹經以為祿利之途者然不同.又《後漢書.王充傳》曰:「充少孤,鄉裏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為章句,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壹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充好論說, 始若詭異,終有理實,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思,絕慶吊之禮,戶牖墻壁,各置刀筆,著《論衡》八十五篇,二十餘萬言.釋物類異同,正時俗嫌疑.」則王充成學經過與桓譚近是,而其學問造詣,似又過於桓譚者.《論衡》壹書直斥章句之士為守文,為俗儒,既為有識者所嘆倒,以為談助之資;而〈問孔〉,〈刺孟〉之作,更為儒者聞之而喪膽.驚世駭俗,前所未有.若王充者,可謂思想界之陳勝,吳廣也.自此以下,天下學風為之驟變,章句之學既為世人所疏遠,儒者之風亦漸見衰落.至質帝本初,太學本為培養章句之聖地,如今已成為才學發展之樂土矣.《後漢書.儒林傳》曰:「本初元年(壹四六),梁太後詔曰: 『大將軍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學,每歲輒於鄉射月壹餐會之,以此為常.』自是遊學增盛,至三萬餘生.然章句漸疏,而多以浮華相尚,儒者之風蓋衰矣.」浮華,當指才學.當此之時,外戚,宦官與朝士之鬥爭日趨熾烈,社會動蕩極度不安,才士目擊百姓生靈塗炭在即,於是紛紛投入實際之政o人們就用“八拜之交”來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的禮節治鬥爭中,與朝士相結合, 互為褒重,竟成部黨.〈黨錮傳〉曰:「逮於桓靈之間,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之分.」此即士子部黨之實.於是「天子震怒,班下郡國,逮捕黨人;黨人既誅,其高名善士,多坐流放.」(〈黨 這簡傲正是阮籍的可愛之處。總之,編撰者大量采集編入那些饒有興趣的、可資談助的逸聞軼事,態度倒是比較客觀寬容的。

《世說新語》是研究魏晉時期歷史的極好的輔助材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征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世說新語》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魯迅先生曾把它的藝術特色概括為“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中國小說史略》)。《世說新語》及劉孝標註涉及各類人物***壹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主要的人物,無論帝王、將相,或者隱士、僧侶,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寫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壹點,就是重在表現人物的特點,通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人物的獨特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儉嗇》:“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恒鉆其核。”僅用16個字,就寫出了王戎的貪婪吝嗇的本性。又如《雅量》記述顧雍在群僚圍觀下棋時,得到喪子噩耗,竟強壓悲痛,“雖神氣不變,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壹個細節就生動地表現出顧雍的個性。《世說新語》刻畫人物形象,表現手法靈活多樣,有的通過同壹環境中幾個人的不同表現形成對比,如《雅量》中記述謝安和孫綽等人泛海遇到風浪,謝安“貌閑意說”,鎮靜從容,孫綽等人卻“色並遽”“喧動不坐”,顯示出謝安臨危若安的“雅量”。有的則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畫式的誇張,如《忿狷》中繪聲繪色地描寫王述吃雞蛋的種種蠢相來表現他的性急:

“王藍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中,嚙破即吐之。”

有的運用富於個性的口語來表現人物的神態,如《賞譽》中王導“以尾指坐”,叫何充***坐說:“來,來,此是君從!”生動地刻畫出王導對何充的器重。

《世說新語》的語言簡約傳神,含蓄雋永。正如(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十三所說:“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忽生動,而簡約玄淡,真致不窮。”有許多廣泛應用的成語便是出自此書,例如:難兄難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壹往情深,等等。

《世說新語》對後世有著十分深刻的影響,不僅模仿它的小說不斷出現,而且不少戲劇、小說也都取材於它。

“內容提要”這部分內容選自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精彩語段

我們的教材曾經選用了數則《世說新語》的故事,如《小時了了》《陳太丘與友期》等,上面也列舉並分析了壹些,下面再摘錄壹些有名的故事以饗讀者。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壹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德行)

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對曰:“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復問會:“卿何以不汗?”對曰:“戰戰栗栗,汗不敢出。”(言語)

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言語)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雅量)

郗太傅在京口,遣門生與王丞相書,求女婿。丞相語郗信:“君往東廂,任意選之。”門生歸,白郗曰:“王家諸郎,亦皆可嘉,聞來覓婿,鹹自矜持。唯有壹郎,在床上坦腹臥,如不聞。”郗公雲:“正此好!”訪之,乃是逸少,因嫁女與焉。(雅量)

時人目王右軍:“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容止)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雲:“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傷逝)

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衣,諸君何為入我中?”(任誕)

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假譎)

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剔吐汙頭面被褥,詐孰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孰眠,於是得全。於時稱其有智。(假譎)

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壹單衣,後更責之。(儉嗇)

王戎女適裴,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儉嗇)

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壹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愷既惋惜,又以為疾己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幹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惘然自失。(汰侈)

《世說新語》壹書篇幅短小,多是壹些有趣的小故事,但文章多用當時口語,而壹些用法未能繼續流傳,我們在典籍中也很少見到,所以讀起來會有些障礙。最好參讀壹些註本,比較著名的有古代劉孝標的註解,現代人余嘉錫的《世說新語箋疏》(中華書局1983年版),但這兩種註解重在旁征博引,考證史實,不註重文字疏通,對學生意義不大。另有《世說新語譯註》(張萬起等,中華書局1998年版)、《世說新語選註》(張之等選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等,註釋較為詳細,可以參看。

在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要重點領會魏晉士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旨趣,這就需要了解壹點背景知識,除了上面提供的,還可以閱讀魯迅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而已集》)壹文,魯迅對於魏晉士人及其心態有獨到的見解,而且該文本是壹篇演講,比較通俗易懂

其實《世說新語》雖是文言文,卻很淺,裏面的實詞連壹般的漢語詞典都能查到,如有專門的適合中學生用的古漢語詞典查起來就更快,如果查《辭海》或《辭源》更好。

  • 上一篇:儒林外史中介紹了那些人物分別是?
  • 下一篇:成都的梨花什麽時候開?彭州西峪村賞梨指南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