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大哥大姐們,老師要我寫園林設計的論文,我是壹點頭緒都沒有還有不到10天就要交了怎麽辦啊。求救SOS!!!

大哥大姐們,老師要我寫園林設計的論文,我是壹點頭緒都沒有還有不到10天就要交了怎麽辦啊。求救SOS!!!

園林的設計與空間結合

論文簡述: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美麗的環境是人們無時無刻都在追求的目標。最早的造園造詣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祭奠神靈的場地、供帝王貴族狩獵遊樂的場地和居民為改善。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美麗的環境是人們無時無刻都在追求的目標。最早的造園造詣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祭奠神靈的場地、供帝王貴族狩獵遊樂的場地和居民為改善環境而進行的綠化栽植等。初期的園林主要是植物與建築物的相結合,園林造型比較簡單,建築物是主體,園林僅充當建築物的附屬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園林逐漸擺脫建築的束縛,園林的範圍也不僅局限於庭園、莊園、別墅等單個相對獨立的空間範圍,而是擴大到城市環境、風景區、保護區、大地景觀等區域,涉及人類的各種生存空間。然而總體來說,建造園林的目的是在壹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築布置等途徑,創造出壹個供人們觀賞、遊憩的美麗環境。某些非凡的藝術,如插花、盆景等,因其創作素材和經營手法的相同,都可歸於園林藝術的範圍。當今的園林形式豐富多彩,園林技術日趨提高,幾千年的實踐證實,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園林應該是與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和科學技術水平、文化藝術特征、歷史、地理等密切相關的,它反映了時代與社會的需求、技術發展和審美價值的取向。

園林在壹般情況下總是地形、水、植物和建築這四者藝術的綜合。因此,築山、理水、植物配置和建築營造便相應成為造園的四項重要內容。這四項工作都需要通過物質材料和工程技術去實現,所以它是壹種社會物質產品。地形、水、植物和建築這四個要素經過人們有意識地構配而組合成有機的整體,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景觀,給予人們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就此意義而言,園林又是壹種藝術創作。園林藝術不同於音樂、繪畫、雕塑等其他藝術,園林具有實用價值,它需要投入壹定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園林藝術正是以這種實用技術為基礎的,成為人類文化遺產中彌足珍貴組成部分。園林既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又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既是壹種物質產品,又是壹種藝術創作。

創造空間是園林設計的根本目的。每個空間都有其特定的外形、大小、構成材料、色彩、質感等構成要素,它們綜合地表達了空間的質量和空間的功能作用。設計中既要考慮空間本身的這些質量和特征,又要註重整體環境中諸空間之間的關系。

壹、空間及其構成要素

空間的本質在於其可用性,即空間的功能作用。壹片空地,無參照尺度,就不成為空間,但是,壹旦添加了空間實物進行結合便形成了空間,容納是空間的基本屬性。“地”、“頂”、“墻”是構成空間的三大要素,地是空間的起點、基礎;墻因地而立,或劃分空間,或圍合空間;頂是為了遮擋而設。與建築室內空間相比,外部空間中頂的作用要小些,墻和地的作用要大些,因為墻是垂直的,並且經常是視線輕易到達的地方。空間的存在及其特性來自形成空間的構成形式和組成因素,空間在某種程度上會帶有組成因素的某些特征。頂與墻的空透程度,存在與否決定的構成,地、頂、墻諸要素各自的線、形、色彩、質感、氣味和聲響等特征綜合地決定了空間的質量。因此,首先要撇開地、頂、墻諸要素的自身特征,只從它們構成空間的方面去考慮 ,然後再考慮諸要素的特征。並使這些特征能準確地表達所希望形成的空間的特點。

二、空間的形式

園林空間有容積空間、立體空間以及兩者相合的混合空間。容積空間的基本形式是圍合,空間為靜態的、向心的、內聚的,空間中墻和地的特征較突出。立體空間的基本形式是填充,空間層次豐富,有流動和散漫之感。容納特性雖然是空間的根本標識,但是,設計空間時不能局限於此,還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例如草坪中的壹片鋪裝,因其與眾不同而產生了分離感。這種空間的空間感不強,只有地這壹構成要素暗示著壹種領域性的空間。再如壹塊石碑坐落在有幾級臺階的臺基上,因其莊重聳立而在環境中產生了向心力。由此可見,分離和向心都形成了某種意義和程度上的空間。實體圍合而成的物質空間可以創造,人們親身經歷時產生的感受空間也不難得到不同的感受。

三、空間的封閉性

空間的圍合質量與封閉性有關,主要反映在垂直要素的高度、密實度和連續性等方面。高度分為相對高度和絕對高度,相對高度是指墻的實際高度和視距的比值,通常用視角或高寬比D/H表示。絕對高度是指墻的實際高度,當墻低於人的視線時空間較開闊,高於視線時空間較封閉。空間的封閉程度由這兩面三種高度綜合決定。影響空間封閉性的另壹因素是墻的連續性和密實程度。同樣的高度,墻越空透,圍合的效果就越差,內外滲透就越強。不同位置的墻所形成的空間封閉感也不同,其中位於轉角的墻的圍合能力較強。

四、空間處理

空間處理應從單個空間本身和不同空間之間的關系兩方面去考慮。單個空間的處理應註重空間的大小和尺度、封閉性、構成方式、構成要素的特征(形、色彩、質感等)以及空間所表達的意義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內容。多個空間的處理則應以空間的對比,滲透、層次、序列等關系為主。空間的大小應視空間的功能要求和藝術要求而定。大尺度的空間氣勢壯觀,感染力強,常使人肅然起敬,多見於宏偉的自然景觀和紀念性空間。小尺度的空間較親切宜人,適合於大多數活動的開展。為了獲得豐富的園林空間,應註重空間的滲透和層次變化。主要可通過對空間分隔與聯系關系的處理來達到目的。被分隔的空間本來處於靜止狀態,但壹經連通之後,隨著相互間的滲透,似乎各自都延伸到對方中去,所以便打破了原先的靜止狀態而產生壹種流動的感覺,同時也呈現出了空間的層次變化。空間的對比是豐富空間之間的關系,形成空間變化的重要手段。當將兩個存在著顯著差異的空間布置在壹起進,由於外形、大小、明暗、動靜、虛實等特征的對比,而使這些特征更加突出。空間序列是關系到園林的整體結構和布局的問題。當將壹系列的空間組織在壹起時,應考慮空間的整體序列關系,安排遊覽路線,將不同的空間連接起來,通過空間的對比、滲透、引導、創造富有性格的空間序列。在組織空間、安排序列時應註重起承轉合,使空間的發展有壹個完整的構思,創造壹定的藝術感染力。

而作為園林專業的學生,最為關心的就是如何把設計做好。許多人認為只要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即可。其實不然,對於設計而言,把握好設計的方法、規律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在真正面對壹個設計題目時,在收集了相關信息資料後,遵循壹定的設計方法才能把設計工作推向深入。園林設計本身就是壹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要想設計好園林,還必須對園林有壹深入透徹的了解。

園林設計是個由淺入深不斷完善的過程,它主要是由下列環節構成。園林設計者在接到任務後,應該首先充分了解設計委托方的具體要求,然後善於進行基地調查,收集相關資料,對整個基地及環境狀況進行綜合概括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案構思和設想,最終完成設計。它主要包括方案設計、具體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三大部分。這三部分在相互制約的基礎上有著明確的職責劃分。其中方案設計作為園林設計的第壹階段,它對整個園林設計過程所起的作用是指導性的,該階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確立設計的思想、進行功能分區,結合基地條件、空間及視覺構圖確定各種使用區的平面位置,包括交通的布置、廣場和停車場的安排、建築及入口的確定等內容。

具體設計階段就是全面地對整個方案各方面進行具體的設計,包括確定準確的外形、尺寸、色彩和材料,完成各局部具體的平立剖面圖、詳圖、園景的透視圖、表現整體設計的鳥瞰圖等。

施工圖階段是將設計與施工連接起來的環節,根據所設計的方案,結合各工種的要求分別制出具體、準確地指導施工的各種圖紙,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項設計內容的尺寸、位置、外形、材料、種類、數量、色彩以及構造和結構,完成施工平面圖、地形設計圖、種植平面圖、園林建築施工圖等。

園林設計的特點與要求

園林設計本身是個復雜的過程,它作為壹個全新的內容完全不同於制圖技巧的練習。園林方案設計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五個特性,即創作性、綜合性、雙重性、過程性和社會性。

1.創作性

設計的過程本身就是壹種創作活動,它需要創作主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靈活開放的思維方式。園林設計者面對各種類型的園林綠地時,必須能夠靈活地解決具體矛盾與問題,發揮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設計出內涵豐富、形式新奇的園林作品。對初學者而言,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應該是其專業學習練習的目標。

2.綜合性

園林設計是壹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到建築工程、生物、社會、文化、環境、行為、心理等眾多學科。作為壹名園林設計者,必須熟悉、把握相關學科的知識。另外,園林綠地本身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道路、湖水、廣場、居住區綠地、公園、風景區等等。因此,把握壹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雙重性

作為壹門設計課程,它的思維活動有著不同於其他學科之處,具有思維方式雙重性的特點。園林設計過程可概括為分析研究——構思設計——分析選擇——再構思設計……如此循環發展的過程。在每壹個“分析”階段,設計者主要運用的是邏輯思維,而在“構思階段”,主要運用形象思維。因此,平時的學習練習必須兼顧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兩個方面。

4.過程性

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科學、全面地分析調研,深入大擔地思考想象,不厭其煩地聽取使用者的意見,在廣泛論證的基礎上優化選擇方案。設計的過程與壹個不斷推敲、修改、發展、完善的過程

5.社會性

園林綠地景觀作為城市空間環境的壹部分,具有廣泛的社會性。這種社會性要求園林工作者的創作活動必須綜合平衡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個性特色三者的關系。只有找到壹個可行的結合點,才能創作出尊重環境、關懷人性的優秀作品。

方案設計的方法

功能和形式對設計者來講,是始終要關註的兩個方面。方案設計的方法大致可分為“先功能後形式”和“先形式後功能”兩大類。它們最大的判別主要體現為方案構思的切入點與側重點的不同。

“先功能”是以平面設計為起點,重點研究功能需求,再註重空間形象組織。從功能平面入手,這種方法更易於把握,有利於盡快確立方案,對初學者較適合。但是很輕易使空間形象設計受阻,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園林形象的創造性發揮。

“先形式“則是從園林的地形、環境入手,進行方案的設計構思,重點研究空間組織與造型,然後再進行功能的填充。這種方法更易於自由發揮個人的想象與創造力,設計出富有新意的空間形象。但是後期的功能調整工作有壹定的難度,初學者壹般不宜采用。

上述兩種方法,並非截然對立的,對於設計者而言,需要兩種方式同時交替進行,在滿足平面功能的同時,也註重空間形式的表達。

形態構成中的心理和審美

形態構成的審美法則是人們的審美意識的壹種反映,而形態構成自身的構造規律是客觀的。與審美意識相比,構形的規律要穩定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講,把握構形的方法、規律是基本,審美意識的提高則依靠於自身的修養。只有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使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趨於完備。

形態的視知覺

1.單純化原理

形的要素變化(如長短、方位、角度的變化,基本單元的開頭變化等)越小、數量越少,就越輕易被人熟悉把握。這就解釋了為什麽人們對簡單的幾何形比較偏愛。對於復雜的形體,人們也傾向於將它們分解成簡單的形和構造去理解。構造簡單的形輕易識別,而盡可能地以簡單的形和構造去熟悉對象的方法,就稱為單純化原理。

2.群化法則

群化法則反映了部分和整體的關系。各個部分之間由於在外形、大小、顏色、方向等方面存在著相似或對比,部分之間聯系起來形成整體。

3.圖底關系

人們在觀察某壹範圍時,把部分要素突出作為圖形,而把其余部分作為背景的視知覺方式。“圖”指的就是我們看到的“形”,“底”就是“圖”的背景。

4.圖形層次

在立體構成中,從觀察的角度看,形與形之間存在著明確的、實在的前後關系,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層次。在平面構成中,人們也傾向以這樣的關系去熟悉平面圖形中的各個形。根據不同的平面圖形關系,可確定其中各個形的前後層次關系。

形態的心理感受

1.量感

就是對形態在體量上的心理把握。

2.力感和動感

由於實際生活中對力、運動的體驗,使我們在看到某些類似的形態時會產生力感和動感。

3.空間和場感

場感是人的心理感受到的形對四周的影響範圍。空間感必須以體形作為媒介才能產生,完全的虛空並非我們構成意義上的空間。

4.質感和肌理

質感是人們對形的質地的心理感受。通過對形的表面紋理的處理,可以產生不同的肌理,創造極為多樣的視覺感受。同樣材質的形,也會由於不同的肌理處理產生極其懸殊的視覺效果。

5.錯覺和幻覺

錯覺是人們對形的錯誤判定,幻覺是由形引起的人的壹種想象。二者有細微的差別。

6.方向感

有運動感、力感的形體能體現出方向感,但反之卻不盡然,有方向感的形體不壹定體現出運動感和力感。方向感和形體的輪廓有直接的聯系:當各個方向上的比例接近時,形體的方向感較弱,反之則較強。

近年來,隨著人類對環境的日益重視,園林已成為社會的熱門專業,為多種學科的綜合體,不僅要求設計者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還要求有較寬的知識拓展能力。今後本人應更加加強各方面的學習,努力完善園林設計創作。

  • 上一篇:跪求。關於安樂死的辯論素材。。。急啊
  • 下一篇:ps怎麽制作漫畫效果教程圖解ps怎麽制作漫畫效果教程圖解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