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亮劍》是真的嗎

《亮劍》是真的嗎

前不久各電視臺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亮劍》,以宏偉的戰鬥場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演技精湛的明星陣容,吸引了不少的電視觀眾,特別是獨具個性的八路軍獨立團團長李雲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亮劍》的基本素材來自農六師的前身新四旅,或者說,是作者以新四旅的戰鬥歷程為基礎進行的藝術再創作。劇中李雲龍所在的獨立團,源自1927年的黃麻起義,參加過創建鄂豫皖和川陜革命根據地,然後翻雪山過草地北上抗日,抗日戰爭時期編入八路軍壹二九師三八六旅。這些恰恰就是新四旅七七壹團的歷史(見《農六師簡史》第11頁),只不過電視劇裏叫“三八六旅獨立團”,而新四旅的前身是三八六旅七七壹團。電視劇裏多次提到過的獨立團消滅日軍戰地參觀團,就是新四旅十六團的韓略村伏擊戰。

從《亮劍》主人公李雲龍的身上,不難看出作為生活原型的新四旅旅長王近山的性格特征。

在八路軍壹二九師,王近山被稱為“王瘋子”,是壹個有奇謀、打硬仗、敢冒險的指揮員。

李德生將軍、尤太忠將軍在回憶文章中寫道,王近山在指揮作戰中,從不考慮個人安危,“以至我們在多次戰鬥中,不得不派六七個警衛員跟著他,當他往前沖時拉住他,再不聽勸說,就幾個人壓在他身上,有時氣得他又急又火,又踢又咬……”

這是軍史上真實的王近山,也是《亮劍》中我們看到的李雲龍。李雲龍敢打敢拼的硬漢子形象,再現了壹代戰將王近山的英姿。

“敢打沒有命令的仗”是王近山和李雲龍***同的性格特征。李雲龍指揮獨立團攻打日軍盤踞的縣城那場戰鬥,就是壹場沒有上級命令的戰鬥。

電視裏的這場攻城戰鬥打得驚心動魄,異常殘酷。由於沒有與上級指揮系統取得聯系,李雲龍把整個晉東南“攪成了壹鍋粥”。最後,當日軍的馳援部隊在兄弟部隊和國民黨友軍的阻擊下,獨立團終於攻下縣城時,才讓觀眾松了壹口氣。

看到這裏,不能不讓人想到《農六師簡史》上記載的、《亮劍》中作為背景交代的消滅日軍戰地參觀團的那場戰鬥。正是王近山在戰場的“瘋勁”,為塑造藝術作品中英雄人物李雲龍的亮劍精神提供了營養。

1943年10月,黨中央調王近山率十六團(後來的農六師五十團、現在的農四師六十六團的前身)赴延安組建新四旅,擔負保衛黨中央的重任。部隊行至臨汾地區的韓略村時,從當地情報得知,每天都有數十輛滿載物資的汽車從臨汾開出來,去支援進行掃蕩的日軍。

王近山敏銳地發現了這個戰機。他問部隊:“上級給我們的任務,是向延安開進,不是打仗,可是現在敵人的胸膛就在妳的刺刀前面。妳們說,我們是把刺刀捅到敵人的胸膛裏去呢?還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假裝看不見?”

得到的回答是:“咱們用刺刀捅敵人!”

第二天上午9時,日軍3輛小汽車、10輛大卡車,浩浩蕩蕩、大搖大擺開進韓略村西南公路。

公路兩側是兩丈高的陡壁,壹位挑著柴禾的農民站在公路上,望著遠遠開來的日軍軍車微笑。突然農民不見了,柴禾著火。兩側懸崖上的玉米稭、高粱桿全都變成八路軍戰士,變成了憤怒的槍彈、手榴彈和炸藥包。

日本鬼子沒有想到他們會在自己的心臟地區遭到伏擊,更沒有想到剛才朝他們微笑的挑柴禾的農民,就是指揮這次伏擊戰鬥的王近山。

這壹仗除了3名日軍鉆山洞逃跑外,120多名敵人全部被殲。事後從繳獲的敵文件中查明,這次伏擊仗殲滅的敵人,原來就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組織的“戰地參觀團”。其成員是“支那派遣軍步兵學校”第5、6兩個中隊及其他軍官,其中包括少將旅團長1名、大佐聯隊長6名,其余全是中隊長以上軍官。

被邀來觀摩掃蕩八路軍的“參觀團”,被八路軍出奇不意地殲滅了。岡村寧次聞訊暴跳如雷,立即從進行掃蕩的各路日軍中,抽調3000多人,在飛機的配合下,火速趕到韓略村反擊。但此時,王近山早已率部隊迅速轉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王近山把岡村寧次的戰鬥部署也“攪成了壹鍋粥”。

毛澤東主席對韓略村伏擊戰非常滿意。他在延安接見旅以上幹部時說:“太嶽有個王近山,敢打沒有命令的仗。王近山勇敢、果斷、有膽略,能抓住戰機打漂亮仗!”

這就是歷史對新四旅(農六師前身)旅長王近山的評價,也是廣大電視觀眾對《亮劍》主人公李雲龍的評價。

亮劍精神,應該是農六師的前身新四旅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作者: 文定謳

  • 上一篇:請給我《中國夢》這篇作文
  • 下一篇:藝術和文化是分不開的,那什麽是藝術文化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