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關於音樂家的小故事急急

關於音樂家的小故事急急

舒伯特(1707-1828)是音樂史上的大音樂家之壹,奧地利人。他的壹生貧窮潦倒,只活到三十壹歲便夭折了。然而留給後人的音樂財富,其價值卻難以估量,光是藝術歌曲就有600多首。逝世將近二百年了,今天世界的人們仍然在唱著他的《魔王》、《鱒魚》、《菩提樹》、《小夜曲》、《野玫瑰》、《搖籃曲》等歌曲。他的歌曲形象鮮明,優美抒情,情真意切,把歌曲的表現力發展到新的高度。在歐洲音樂史上,被尊為歌曲之王。

然而這位天才的音樂家卻常常餓著肚子過日子。壹天,他徘徊在維也納的街頭,天晚了,饑腸轆轆,荷包裏卻壹分錢也沒有,晚餐如何解決?他也想不出頭緒來。他本能地走進壹家飯店坐了下來,可是壹個分文也拿不出來,怎能點菜吃飯?也許會碰上朋友熟人進來,順便幫壹點忙吧?但左顧右盼,始終沒有見到壹張熟悉的面孔。正在失望之際,餐臺上壹張報紙中的小詩躍入他的眼瞼。作曲家的本能立即把他的思緒轉到詩歌的意境中去。他浮想聯翩,樂思綿綿,立即便把它譜成歌曲並寫了出來。

他把這首歌拿給老板看。老板從他的衣著、臉色中悟出了舒伯特的意思,便用壹份土豆燒牛肉,換了他的這首歌。多年之後,這首歌的手稿被送到巴黎拍賣,竟以四萬法郎起價!

這首歌就是登載在本站“外國著名歌曲”欄目中的《搖籃曲》。自從問世以來,世界上該有多少母親坐在搖籃邊哼著它?它舒緩、親切、深情的旋律,輕輕地催著嬰兒入睡,讓孩子擁抱著母愛的溫暖進入夢鄉,做著天使般的夢。從幼兒心理學的角度看,嬰兒在這種氛圍中成長,必將長得更健康聰明可愛。所以這首歌所產生的價值,應該是無價的,何止四萬法郎?

“這只鴿子大家都有份!”

《鴿子》,雖然誕生於十九世紀,至今仍然被當成民歌,在世界各地廣為傳唱。它是西班牙民間作曲家依拉蒂爾在古巴譜寫的。由於寫得很好,有幾個國家的人都爭著把它說成是自己本國的民歌,並以擁有它而感到光彩。

古巴有人說:這首歌誕生在我國,運用哈瓦那民間舞曲的節奏為基調寫成,當然是我們的民歌了。妳聽,歌中的第壹句明明唱著:“當我離開可愛的故鄉哈瓦那......”。

由於作者是西班牙人,依拉蒂爾的同胞們把它說成是自己國家的民歌,當然是順理成章的事。

可是墨西哥許多人卻不服氣,他們說,這首歌寫成後,是在我們的皇室為皇帝皇後祝壽時,由我國的歌唱家首演的,是我們使它流行起來的,難道沒有我們的功勞?

阿根廷有人也不認輸,其理由是這首歌的曲調許多地方用了附點音符和切分音,與他們首都郊外的探戈音樂非常相象。既然歌曲的音樂素材來自阿根廷,阿根廷當然就是它的故鄉了。

這幾個國家的人的說法都有壹定的理由。其動機也值得肯定,因為大家不是爭錢爭地,而是爭著以擁有美好的歌曲為光榮;有了這“爭”,美麗的音樂作品就更容易傳播開去。不過筆者認為還是以不再爭下去為好(爭多了會傷感情嘛!)。既然這首歌已在世界各國流行,大家都為傳播它立下了功勞,倒不如說:“這只鴿子大家都有份!”

壹舞劍器動四方

翻開《唐詩三百首》卷三開端,壹首杜甫的七言古詩赫然入目,題目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寫道:

“昔有佳人公孫氏,壹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熠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can 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註:can代替壹個在本站電腦無法輸入的字,是左旁為“馬”右旁為“參”的合體字。意指古代駕在車兩旁的馬。)。

這是詩人回憶當年觀看卓越舞蹈家公孫大娘跳劍器舞時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場面。大意是:從前有位復姓公孫的美女,在廣場跳起了劍器舞,便驚動了四面八方。觀眾人山人海,圍得水泄不通,天地也隨著她劍舞的起伏緩急而變色。她舞動著劍器,突然間銀光熠熠,劍影閃閃;她箭步躍起,劍尖剌天,就像後羿射落了九個太陽;她飛腿翻騰,恰似帝王神仙駕著蟠龍飛馬在雲端翺翔;迅猛時雷霆萬鈞, 收攏時天地寂然無聲。舞罷收劍,那劍刃猶如平靜的江河湖海,凝聚著壹道清光。

唐代的公孫大娘和漢朝的趙飛燕,都是我國古代聲名顯赫的女舞蹈家。前者在民間,後者在宮庭,壹個如龍飛虎躍,壹個象輕燕飛翔,堪稱舞壇雙璧。公孫大娘的戎裝威武,也與同代宮庭那種霓裳翩翩的舞蹈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據說歷史上著名的草書家張旭在當時觀看了公孫大娘的舞蹈之後,從中悟出了書法的道理,從此所寫的狂草進入了更高的境界。此事在當時成為美談,廣為傳播。

《夢幻曲》催下鱷魚淚

德國是音樂史上最偉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鄉,誕生了不少音樂大師,給人類留下了許多很珍貴的文化財富。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卻出現了以希特勒為首的壹小撮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他們累累罪行,人們至今記憶猶新,壹旦提起,德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無不咬牙切齒。

在這壹小撮劊子手中,有壹個叫麥拉克的,是當時奧維辛集中營的司令官。此人生性兇殘,無惡不作,曾殘酷殺害過無數無辜囚犯。據說他在納粹中擔負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實驗用毒氣殺害囚犯。比如有壹種殺法是:強令眾多女囚脫光衣服,把她們關入毒氣室,然後通過導管把鹽輸入室內。也許是鹽與室內某種化學物品發生化學作用之故,產生了毒氣。女囚在毒氣中痛苦掙紮之後,全部斃命。

然而,就是這條鱷魚,在毒殺婦女的同時,卻允許奧維辛集中營女子交響樂隊的存在,而且經常聽她們的演奏。當樂隊演奏德國音樂家舒曼的《夢幻曲》時,他竟然流下了眼淚。

為什麽這條鱷魚聽《夢幻曲》而落淚?這恐怕要由諳熟當時史實的心理學家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筆者認為:最大的可能是麥拉克故意以流淚向囚徒表示他也是個有修養有感情的人,企圖以此掩蓋他的冷酷和野蠻。這是玩弄虛偽詭詐的伎倆。也有可能是《夢幻曲》的力量使他在聽樂的瞬間暫恢復了人性(人性是復雜的,不是非此即彼那麽簡單),的確因真情而落淚。但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都反襯出這是壹首感情內涵極為豐富的佳作。舒曼的《夢幻曲》原以鋼琴曲的形式問世,後被編配成大提琴獨奏曲、無伴奏合唱和管弦樂等等等。人們百奏不煩,百聽不厭,確是舉世聞名之音樂珍品。

音樂醫生與音樂殺手

音樂治療的專科醫生對病下“樂”,根據病人的病情選擇某類音樂作品給其欣賞,對某些身心性的疾病可以起輔助治療作用,這是時不時可以從報刊上看到的消息。這說明,優秀的音樂作品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充當救人扶危的醫生。據說哲學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中聽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疾病竟然不治而愈。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近來患病,昨夜聽了比才的卡門,病意全消了,我感謝這音樂。”(“外國著名歌曲”中有“卡門”的片斷)不少事例證明:音樂不僅有怡情悅性的作用,還有壹定治療效果,音樂有時是醫生。

那麽,音樂會不會危害健康,甚至成為殺手?如果某種音樂超過壹定的強度,尤其發出的是噪音,肯定是要損害健康的。聲音的強度用分貝表示。科學結論指出:強度達到130分貝時,耳朵產生疼痛;達到150分貝,人無法忍受;達到190分貝,連機器上的鉚釘也會被震落,何況是人?某國曾作過壹次研究人對超音速噴氣機噪音忍受能力的試驗,當飛機從人頭上10——12米的空中飛過時,參加試驗者無壹幸存。幾年前,報上介紹過歷史上曾有壹首樂曲成為殺手的特例,更令人毛骨悚然。

1932年,法國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創作了壹首叫《黑色的星期天》的樂曲,據說聽過這首曲而先後死亡的人數超過了壹百,它是個無形的殺手,被稱為“魔鬼邀請書”。首先被這個魔鬼邀去的,是壹位在布達佩斯壹家灑巴喝酒的匈牙利青年。他聽了樂隊演奏這首樂曲後,再也無法控制自己極其悲傷的感情,於是往自己的太陽穴開了壹槍,來解脫自己的痛苦。有壹位美國姑娘出於好奇,特意借來這首樂曲的唱片,結果也以在自己的家中自殺而告終,原因也是無法忍受它所帶來的痛苦。1945年,西方國家遂下了不許演奏這首曲的禁令,並銷毀了它的唱片、樂譜,趕走了這個惡魔。

母雞也懂音樂?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韓國幾年前曾有報紙報導當地有村民讓雞聽音樂而多下蛋的事例。

在洪城郡洪城邑月山裏的村子裏,有個叫張東元的養雞專業戶,和村裏很多人家壹樣,靠養雞為生。有壹天,張的兒子從報紙上讀到壹條國外讓奶牛聽音樂而增加產量的報導,告訴了張。張由此受到啟發,便在雞場安裝了喇叭,成天向雞播放古典音樂。他最初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來做這件事的,沒想到三個月後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母雞的下蛋率由過去最高的73%提高到了80%,而且所下的蛋比以前大了。消息壹傳開,村裏的其他人家也紛紛效仿他,家家戶戶的雞舍都響起了音樂,而蛋產量也遂之增加了。

母雞增加下蛋,是音樂直接帶來的效果呢,還是由於播放音樂這壹舉措而派生的其它未知因素帶來的?母雞真的也懂得音樂麽?本人不敢下斷語。不過讓雞舍周圍樂韻飄飄,讓養雞人在繁忙、頊碎的勞作中放松緊張的神經,只要開支不大,又何樂而不為?

壹曲悲歌救了自己壹命

我國古詩詞中有許多流傳千古的名句。其中有兩句常用來形容那些感情極為悲痛淒楚的詩詞、歌曲或言語:“壹聲何滿子,望君淚雙流”。它出自於我國古代的壹個音樂故事。

唐朝開元年間,有壹個叫何滿子的滄州籍歌女,色藝出眾,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處了死刑。死刑在京城長安執行。臨刑,監斬官問她有無最後要求。歌女說,她別無他求,只想在告別人世之前唱壹首歌。監斬官想,囚犯是個弱不禁風的女子,讓她唱壹首歌,也不致於發生什麽意外的,便答應了她。臨死的何滿子,此時湧起的感情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極度的悲憤。歌聲像泉水從巖隙中噴湧出來壹樣,控訴著人世的不平,傾訴著自己所受的冤屈,斷人肝腸,直令天地昏暗,聽眾動容,有的眼淚不禁漱漱而下。歌罷,正當劊子手舉起屠刀,頃刻間將人頭落地之際,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聲音:“且慢!聖旨到!”。原來,當歌女那敘事性的悲歌初起的時候,宮中有壹個人見何滿子色藝超群,認為殺了可惜,便策馬揚鞭去奏告當時的皇帝李隆基。李是我國歷史上最酷愛歌舞的皇帝,很有音樂才能,作曲、演奏、編舞,樣樣在行,親自創建了壹個規模龐大的宮庭樂舞機構——“梨園”,當然舍不得殺何滿子這樣的人才,於是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何滿子料不到壹曲悲歌,竟救了自己壹命。

不久,有人將何滿子刑場上的歌加以整理,命名為《何滿子》,此後《何滿子》便成為悲歌的代稱。詩人白居易賦詩曰:“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壹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同代詩人張祜也寫壹首叫《何滿子》的詩:“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壹聲何滿子, 望君淚雙流。”傳說青樓的歌女們讀到這首詩後,悲嘆自己與何滿子“同是天涯淪落人”,哭得驚天動地,並立即把它譜成了壹首後來很流行的歌曲。

身輕若燕趙飛燕

唐詩絕句《漢宮曲》唱道:“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詩中描寫在月兒皎潔的秋夜,洞簫吹著優美的旋律,在昭陽宮侍奉皇帝的趙飛燕,隨著音樂的起伏跳起了掌上之舞。後代的人們由此詩得知,在我國的歷史上,有個叫趙飛燕的女子,竟然能站在他人的掌上跳舞。真可謂奇跡中的奇跡。

趙飛燕是漢朝人,出身音樂之家。與妹妹為壹胎雙生,兩人都聰明美麗。妹妹歌聲動人,她則舞蹈出眾。父親死後,經濟來源斷絕,姐妹二人被迫流落長安街頭,靠打草鞋為生。在壹次偶然的機會中,漢成帝發現了她,遂先後召她姐妹兩人入宮。不久,原來的皇後被廢,趙飛燕被立,於是成了皇上的掌中明珠,專寵於昭陽宮。

趙飛燕身材窈窕,體態極其輕盈,舉步翩然若飛。也許是因為有著罕見的身材,而且具有苦下功夫得來的超凡“內工”,傳說她竟能站在掌上起舞。太監兩手並攏前伸,掌心朝上,趙飛燕就站在其掌上,在極小的面積上作出各種舞蹈動作,揚袖飄舞,宛若飛燕。漢成帝專為她造了壹個水晶盤,叫兩個宮女將盤上托。趙飛燕在盤上起伏進退,下腰輕提,旋轉飄飛,就象仙女在萬裏長空中迎風而舞壹樣優美自如。

“壹朝天主壹朝臣”。漢成帝死後,當帝位傳至漢平帝時,朝中群臣竟痛斥她不為皇室生個後代,把她貶為平民。壹個超凡的舞蹈家,最後被迫自殺,悲慘地離開了人間。

在音樂的余音中告別

“友誼地久天長”,是舉世聞名、流傳甚久甚廣的歌曲。它原是蘇格蘭的壹首古老民歌,常在離別時詠唱。當地人有壹個傳統:分別之前手拉著手,繞圈唱著這首歌,歌頌珍貴友誼,表達惜別之情。我國舊時代的某些學校,在學生畢業的告別儀式中也模仿這種傳統。學子們在儀式結束時同聲歌唱,在余音繚繞中頻頻揮手與母校告別。由於它常與離別相關,所以其歌名有人翻譯為《驪歌》,有人翻譯為《妳能忘記舊日的朋友嗎?》。更由於它被美國著名影片《魂斷南橋》用作主題曲,也有人以這部影片的名稱作它的歌名。

《魂斷南橋》描寫了英國軍官克羅毅與芭蕾舞女演員馬拉的愛情悲劇故事。其中有壹個情節很有詩意:那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青年軍官即將告別心愛的人奔赴前線了。晚上,兩人到壹家酒店互訴衷腸,千言萬語也訴不盡情意。但夜深了,酒店樂隊不得不奏起最後的壹支樂曲《友誼地久天長》。緩緩的、深情的旋律,更催動著戀人的離愁別緒。樂手們每奏完自己演奏的樂句,就吹熄譜架上的臘燭,輕輕離座。最後只留下小提琴孤獨的聲音,接著譜架上最後的壹只燭光也消逝了,兩人不得不在優美淒冷的余音中戀戀告別。

情歌變成了“第二國歌”

《我的太陽》原是意大利壹位作曲家創作的壹首情歌,由於優美動聽,在意大利家喻戶曉,甚為流行,所以人們都認為它是民歌。第壹次世界大戰之後,法西斯頭子墨索裏尼登上統治寶座,實行鐵血統治,意大利老百姓苦不堪言,其他各國人民也對他深惡痛絕。

有壹年,在芬蘭舉行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按照規矩,各國運動代表隊進場時須奏該國國歌。樂隊出自對墨索裏尼政府的厭惡,便以使館事先沒有送來該國國歌樂譜為借口,當意大利運動員入場時,故意不奏該國國歌而奏《我的太陽》。當高亢的樂音在廣場響起,在場的人先是驚訝,接著竟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縱情高歌起來:“啊,我的太陽,那就是妳!那就是妳!”,表達了對墨索裏尼的憎惡和對意大利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自此以後,這首愛情歌曲流傳更廣了。當人們提起意大利歌曲時,就很自然地會想到這首歌曲;而當它的聲音回響在人們耳際時,就會很自然地想到意大利。《我的太陽》實際上變成了意大利的象征和“第二國歌”。

老鼠聽琴

最近,搜狐>音樂>西方古典音樂的鋼琴版上登載了壹則老鼠聽琴的故事。經版主同意,現將原文轉載於下:

“江西省南昌市壹單位地下室中,有兩位女孩練鋼琴。不知道什麽時候,壹只小老鼠爬到琴凳邊壹動不動地‘聽琴’。

在這間地下室改裝的琴房,舒緩悠揚的音樂在偌大的室內徐徐起伏,小老鼠臥在琴旁壹動也不動,只把兩只小耳朵豎起,把眼睛睜得很大,好像著了迷似的。王小姐說她們大約早晨10點的時候來這裏練琴,當時,她倆壹個在彈琴,壹個在壹旁看書。看書的小姐說:‘壹開始小老鼠站在指揮臺旁邊,後來它聽著聽著,就大搖大擺旁若無人地踱到鋼琴旁邊繼續聽,壹個多小時過去了,它仍沒有離開的意思。’在筆者給小老鼠拍照的時候,王師傅伸出手去摸它,手剛觸及到,它就向前蹦了壹下,但並不走遠。”

這是現實的故事。音樂上還有壹個相類似的古老傳說比這更神奇:

1284年,德國壹個叫哈默爾恩的小鎮鼠患成災,攪得當地居民不得安寧。正當大家為此發愁的時候,鎮裏來了壹個穿花衣、拿竹笛的青年人,自稱有辦法消除鼠害。於是居民們請他滅鼠。

只見那青年人拿起笛子,吹起壹種奇怪的調子。不壹會,老鼠便紛紛向著笛聲湧來。青年人見老鼠被他的笛聲迷住了,就壹邊吹,壹邊走入鎮邊的壹條小河,涉水走向對岸。老鼠敵不過笛聲的引誘,壹群群地緊跟著跳下河去,結果都被淹死了。青年人只用他的笛聲,就輕而易舉地消滅了壹次嚴重的鼠患。

楊貴妃與“山在虛無縹緲間”

楊貴妃是唐朝皇帝李隆基最寵愛的妃子,李的“萬千寵愛”都集中在她壹人身上。開元年間,詩人李白供職於宮中。壹天,宮中牡丹盛開。皇帝雅興大作,竟深夜秉燭賞牡丹,召來楊貴妃陪酒,又令李白呤詩。李白“鬥酒詩百篇”,在喝得醉薰薰之際,詩興大發,即席就高歌了三首,所用的曲調就是當時的唐代大曲“清平調”。安史之亂初期,官兵大敗,將士們把禍害的起因都歸罪於楊貴妃,楊貴妃被逼自縊身亡。李隆基因此而悲痛欲絕。傳說楊貴妃死後居住於蓬萊仙島,在虛無縹緲的仙洞中度過淒清的日子。後來,白居易將楊、李的愛情故事寫成了著名的敘事詩“長恨歌”。讀過此首詩的人,幾乎都記得結尾的兩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1932年,我國近代著名音樂家黃自先生以“長恨歌”為題材,譜寫了中國的第壹部清唱劇“長恨歌”(韋翰章作詞)。其中的第八樂章題為“山在虛無縹緲間”,特別動人,所用的音樂主題就是古曲“清平調”。古雅而發人幽思的旋律,表達了楊、李壹個在紅塵,壹個在碧海,生死相戀卻無法相聚的淒愴。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傳說春秋戰國時代,韓國有個名叫韓娥的歌唱能手,聞名全國。有壹年,韓國突然發起狂風暴雨,洪水決堤,巨浪沖天,把田園、房屋都沖毀了,百姓紛紛跑命。韓娥在鄉親幫助下幸免於難,投奔齊國。途中盤纏用盡,唯有賣唱為生。她壹路走壹路唱,歌聲的美妙動人,可謂登峰造極。她人走了,大家還是覺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聲仍舊回旋在屋梁之間,久久不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的成語,就原於此。

韓娥來到齊國雍門的地方,天已黑了,饑餓和疲勞折磨著她,遂向客店走去,準備投宿。誰知壹踏進店門就被掌櫃連罵帶推趕出門外。這時候,韓娥深切地感受到父老鄉親的苦難和眼前所受的屈辱,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壹曲人間最哀怨淒楚的歌聲。歌聲向雍門四面八方飄去,壹時間山風停嘯,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動地。以致韓娥走後,雍門男女老少仍然沈入愁海之中,晝不能吃,夜不能眠,天天如此。於是百姓選派壹青年作代表,催馬揚鞭追上韓娥,懇請她返回雍門。途中,百姓夾道相迎,盛情款待。韓娥感受到百姓親如家人的深情,化悲為喜,唱起了歡樂的歌,歌聲又立即傳遍千家萬戶。於是大家愁雲消散,高歌歡舞,把雍門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童女懷孕與“天使報信”

壹首叫“天使報信”的歌曲,寫的是下面壹則美麗的故事。

加利利的拿撒勒城裏住著壹位善良美麗的姑娘,她的名字叫馬利亞,是當地木匠約瑟的未婚妻。有壹天,上帝派使者對馬利亞說“妳蒙受上帝的恩典,不久將懷孕生子了。”馬利亞果然懷了孕。約瑟心地好,知道未婚妻不曾與他同房而懷孕的消息後,並沒有羞辱她,但暗地裏卻準備把她休掉。上帝知道了,派天使托夢對他說:“妳快快把妻子討過門來吧,她懷的可是天上的聖靈呀。妳要給孩子取名耶穌。他將來會把老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的。”約瑟遵照旨意立即娶回馬利亞。約瑟原是猶太人,娶妻不久後就帶她離開拿撒勒城,準備到猶太人的伯利恒城去居住。到達那裏時,客店全都住滿了人,夫妻只好暫時棲身在馬棚裏。恰好就在此時,馬利亞產期已到,壹個嬰兒就在馬棚裏呱呱墜地了----他就是後來人們稱之為救世主的、家喻戶曉的耶穌。

老鼠咬破風箱促生了“平安夜”

“平安夜”是在世界流傳甚廣、甚久的另壹首聖歌。它的誕生是由老鼠咬破管風琴的風箱引起的。

1818年12月24日奧地利的早晨,格魯伯走進小鎮奧伯恩托夫的教堂,坐上琴凳,準備練習當晚--聖誕之夜要伴奏的聖歌。可是壹踩動踏板,管風琴卻沒有壹絲琴音,只有壹陣陣吱吱的漏氣聲吹出來。他與牧師仔細檢查後,發現風箱被可惡的老鼠咬出了許多洞。格魯伯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過不了多少鐘頭,神聖的聖誕之夜就到了,彌撒時沒有音樂伴奏,該是壹件何等遭殃的事!牧師莫爾卻比較鎮定,從衣袋裏拿出壹張發黃的紙片說:“這是我寫的壹首小詩,妳馬上把它譜上曲,然後教會孩子們,今晚不就有音樂了。”格魯伯接過詩後,反復朗讀起來,越讀越感到有味道,靈感頓時產生,很快就譜成了歌曲,又立即教會了聖歌班的孩子們

聖誕之夜來臨了,鐘聲在小鎮的空中回蕩。在燭光映照下,孩子們唱起了“平安夜”,格魯伯撥動吉他伴奏。孩子們高吭、明亮、清純的歌聲,與莫爾的高音和格魯伯的男低音融成壹體,顯得格外好聽。

第二年春天,壹位來修風箱的修理師發現這首歌很好,就把它帶回山谷裏自己的村子。村子裏那些擅長音樂的人,又把它傳到其它地方去。愈傳愈開,越傳越遠。奧地利國王、俄國沙皇、英國維多利亞女皇、法國拿破侖三世、德國詩人哥德等著名人物都先後聽過這首歌的演唱。這首歌終於傳遍了全世界。

知音

我國著名典籍之壹“列子”中記載了壹個音樂故事。原文如下: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伯牙遊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誌想象猶吾心也。吾於何逃哉?”

故事的大意是:伯牙善於彈琴,鐘子琴善於理解鑒賞音樂。伯牙彈奏表現高山的樂曲,鐘子琴說:“多麽好啊,妳的心誌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彈奏表現流水的樂曲,鐘子期說:“多麽好啊,妳的心誌就象那奔騰的江河!”無論伯牙彈奏什麽,鐘子期都聽得出他的音樂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有壹天,伯牙和鐘子期到泰山的南邊遊覽,突然碰上暴風驟雨,便到巖石下面避雨休息。這時,伯牙心感悲涼,拿過琴彈了起來。起初彈壹首叫“霖雨”的樂曲,後來感情更加投入,又奏了叫“崩山”的曲子。只要音樂壹響,鐘子期立即就說出了樂曲的深意。伯牙於是放開下琴說:“妳聽音樂真是高明呀,把我心中想說的話都說盡了。”

  • 上一篇:如何購買有版權的視頻——如何找到購買和視頻的公司或個人?
  • 下一篇:關於理想的名人素材事例摘抄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