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青門集。閻典史者傳,原文翻譯

青門集。閻典史者傳,原文翻譯

閻典史傳 〔清〕邵長蘅 譯文 閻典史者,名應元,字麗亨,其先浙江紹興人也。四世祖某,為錦衣校尉,始家北直隸之通州,為通州人。應元起掾史,官京倉大使。崇禎十四年,遷江陰縣典史。始至,有江盜百艘,張幟乘潮闌入內地,將薄城,而會縣令攝篆旁邑,丞簿選愞怖急,男女奔竄。應元帶刀鞬出,躍馬大呼於市曰:“好男子,從我殺賊護家室!”壹時從者千人,然苦無械。應元又馳竹行呼曰:“事急矣,假壹竿,值取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墻。應元往來馳射,發壹矢,輒殪壹賊。賊連斃者三,氣懾,揚帆去。巡撫狀聞,以欽依都司掌僥巡縣尉,得張黃蓋,擁纛,前驅清道而後行。非故事,邑人以為榮。久之,僅循資遷廣東英德縣主簿,而陳明選代為尉。應元以母病未行,亦會國變,挈家僑居邑東之砂山。是歲乙酉五月也。

當是時,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豫王大軍渡江,金陵降,君臣出走。弘光帝尋被執。分遣貝勒及他將,略定東南郡縣。守士吏或降或走,或閉門旅拒,攻之輒拔;速者功在漏刻,遲不過旬日。自京口以南,壹月間下名城大縣以百數。而江陰以彈丸下邑,死守八十余日而後下,蓋應元之謀居多。

初,剃發令下,諸生許用德者,以閏六月朔懸明太祖禦容於明倫堂,率眾拜且哭,士民蛾聚者萬人,欲奉新尉陳明選主城守。明選曰:“吾智勇不如閻君,此大事,須閻君來。”乃夜馳騎往迎應元。應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馳入城。是時城中兵不滿千,戶裁及萬,又饢無所出。應元至,則料尺籍,治樓櫓,令戶出壹男子乘城,余丁傳餐。已,乃發前兵備道曾化龍所制火藥火器貯堞樓。已,乃勸輸巨室,令曰:“輸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他物者聽。”國子上舍程璧首捐二萬五千金。捐者麕集。於是圍城中有火藥三百罌,鉛丸、鐵子千石,大炮百,鳥機千張,錢千萬緡,粟、麥、豆萬石,他酒、酤、鹽、鐵、芻、槁稱是。已,乃分城而守:武舉黃略守東門,把總某守南門,陳明選守西門,應元自守北門,仍僥巡四門。部署甫定,而外圍合。

時大軍薄城下者已十萬,列營百數,四面圍數十重,引弓仰射,頗傷城上人。而城上礧炮、機弩乘高下,大軍殺傷甚眾。乃駕大炮擊城,城垣裂。應元命用鐵葉裹門板,貫鐵縆護之;取空棺實以土,障頹處。又攻北城,北城穿。下令人運壹大石塊,於城內更築堅壘,壹夜成。會城中矢少,應元乘月黑,束槁為人,人竿壹燈,立陴<bzgwgz_020/bz>間,匝城,兵士伏垣內,擊鼓叫噪,若將縋城斫營者。大軍驚,矢發如雨;比曉,獲矢無算。又遣壯士夜縋城入營,順風縱火;軍亂,自蹂踐相殺死者數千。

大軍卻,離城三裏止營,帥劉良佐擁騎至城下,呼曰:“吾與閻君雅故,為我語閻君,欲相見。”應元立城上與語。劉良佐者,故弘光四鎮之壹,封廣昌伯,降本朝總兵者也。遙語應元:“弘光已走,江南無主,君早降,可保富貴。”應元曰:“某明朝壹典史耳,尚知大義。將軍胙土分茅,為國重鎮,不能保障江淮,乃為敵前驅,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民乎?”良佐慚退。

應元偉軀幹,面蒼黑,微髭。性嚴毅,號令明肅,犯法者,鞭笞貫耳,不稍貰;然輕財,賞賜無所恡。傷者手為裹創,死者厚棺斂,酹醊而哭之;與壯士語,必稱“好兄弟”,不呼名。陳明選寬厚嘔煦,每巡城,拊循其士卒,相勞苦,或至流涕。故兩人皆能得士心,樂為之死。

先是,貝勒統軍略地蘇、松者,既連破大郡,濟師來攻。面縛兩降將,跪城下說降,涕泗交頤。應元罵曰:“敗軍之將,被禽不速死,奚喋喋為!”又遣人諭令:“斬四門首事各壹人,即撤圍。”應元厲聲曰:“寧斬吾頭,奈何殺百姓!”叱之去。會中秋,給軍民賞月錢,分曹攜具,登城痛飲;而許用德制樂府五更轉曲,令善謳者曼聲歌之,歌聲與刁鬥、笳吹聲相應,竟三夜罷。

貝勒既覘知城中無降意,攻愈急;梯沖死士,鎧胄皆鑌鐵,刀斧及之,聲鏗然,鋒口為缺,炮聲徹晝夜,百裏內地為之震。城中死傷日積,巷哭聲相聞。應元慷慨登陴,意氣自若。旦日,大雨如註。至日中,有紅光壹縷起土橋,直射城西。城俄陷,大軍從煙焰霧雨中,蜂擁而上。應元率死士百人,馳突巷戰者八,所當殺傷以千數;再奪門,門閉不得出。應元度不免,踴身投前湖,水不沒頂。而劉良佐令軍中,必欲生致應元,遂被縛。良佐箕踞乾明佛殿,見應元至,躍起持之哭。應元笑曰:“何哭?事至此,有壹死耳。”見貝勒,挺立不屈。壹卒持槍刺應元貫脛,脛折踣地。日暮,擁至棲霞禪院。院僧夜聞大呼“速斫我!”不絕口。俄而寂然。應元死。

凡攻守八十壹日,大軍圍城者二十四萬,死者六萬七千,巷戰死者又七千,凡損卒七萬五千有奇。城中死者,無慮五六萬,屍骸枕藉,街巷皆滿,然竟無壹人降者。

城破時,陳明選下騎搏戰,至兵備道前被殺。身負重創,手握刀,僵立倚壁上不仆。或曰:闔門投火死。

論曰:《尚書·序》曰:“成周既成,遷殷頑民。”而後之論者,謂於周則頑民,殷則義士。夫跖犬吠堯,鄰女詈人,彼固各為其主。予童時,則聞人嘖嘖談閻典史事,未能記憶也。後五十年,從友人家見黃晞所為死守孤城狀,乃摭其事而傳之,微夫應元,固明朝壹典史也;顧其樹立,乃卓卓如是!嗚呼,可感也哉!

——選自《國朝二十四家文鈔》

閻典史,名應無,字麗亨,祖上是浙江紹興人。高祖父某,擔任錦衣校尉,方才移居北直隸的通州,成了通州人。閻應元開始任公職是當掾史,做過京倉大使。崇禎十四年(1641)年,調任江陰縣典史。剛到任,正碰上江上的強盜駕著數百艘船,張掛著旗幟乘漲潮侵入內地,將要迫近江陰縣城。恰巧又逢本縣縣令到別的縣裏去代理政事,縣丞、主簿既膽怯又無決斷,束手無策,居民四處奔逃。閻應元帶著刀箭趕出來,在街上策馬飛馳,大聲呼喊:“是好漢的,跟我壹起去殺強盜,保衛親人!”不壹會,身邊就集聚了上千人。但苦於沒有兵器。閻應元又飛馳到竹行前高喊:“情況十分緊急,每人先借壹根毛竹,貨款將來由我統付!”這壹千人排列在江岸,手持毛竹如刀槍林立,人靠人像壹道長墻。閻應元來回地飛馬射擊,發壹箭,便射死壹個強盜,壹連射死三人。強盜的氣焰被壓了下去,扯上帆逃走了。巡撫寫文狀向上報告退江盜的情況,用皇帝的名義讓閻應元參同都司的官銜,執掌巡回檢查的縣尉職權,外出可以乘車加黃蓋,打大旗,由引路士卒清除道路而後通過。這是慣例中所沒有的待遇,當地人都引以為榮。長久以後,他卻還是只按照資歷轉升為廣東英德縣主簿,陳明選代替了他的縣尉職務。閻應元因為母親生病沒能趕去赴新任,又逢國家發生變故,便帶著家人寄居在江陰城東的砂山。當時是乙酉年(1645)五月。

那時,清朝已奪取明政權改變年號到了第二年。豫王多鐸的大軍渡過長江,金陵城投降歸順,南明君臣出逃。不久,弘光帝朱由崧被俘獲。豫王分別派遣貝勒和其他將領攻占東南地區的郡縣。各地的南明守將有的投降,有的逃走。有的關閉城門聚眾抵抗,也是壹攻即破,快的就在當天,慢的也不過十日。自京口以南地區,壹個月內被攻占的名城大縣數以百計。而江陰這座偏僻小縣城,堅守了八十多天才被攻下,這主要是靠閻應元的謀略。

當初,清軍頒布剃發令,諸生許用德就在閏六月初壹,將明太祖畫像懸掛在明倫堂,率領眾人叩拜痛哭,儒生百姓蜂擁而來,多達萬人,打算擁戴新縣尉陳明選主持縣城守備。陳明選說:“我的智勇比不上閻君。這是大事,壹定要閻君來才行。”於是連夜飛馬趕去迎請閻應元。閻應元拂袖而起,立即帶領家丁四十人,連夜飛馳入城。當時城裏士兵不足壹千,居民也只有萬戶,而且糧餉尚無著落。閻應元進了城,便整理軍中文件簿籍,修建城防工事,下令每家出壹名男子登城守衛,剩余的男子為軍中送飯。然後取出前任兵備道曾化龍制造的火藥火器,貯存在城樓上。隨後動員富有人家捐送,傳令說:“捐送不壹定都是金錢,捐糧食、布匹聽便。”國子上舍程璧帶頭捐獻二萬五千金。捐送者成群擁到。於是被圍的縣城裏有了火藥三百罐,鉛丸、鐵子壹千石,大炮百門,鳥機壹千張,錢壹千萬貫,米、麥、豆等糧食壹萬石,其他如酒類、鹽鐵、草料也儲備充足。接著命令專人把守各城防區:武舉黃略守北門;把總某守南門;陳明選守西門;閻應元自守北門,並兼管巡察四門。剛剛布置停當,城外清軍包圍圈已合攏。

這時迫近城下的清軍已達十萬,紮下營盤上百,四面包圍了數十層。清軍拉弓向城上發射,傷了不少守城的人。而城上礧炮、機弩居高向下發射,也殺傷了大量清軍。清軍駕起大炮轟擊城墻,城上的矮墻被炸裂。閻應元命令用鐵葉裹著門板,穿上大鐵索擋住裂口,再用泥土裝在空棺材裏,堵在倒塌處。清軍又攻北城,北城被攻破。閻應元下令每人搬壹塊大石頭在城內重新築起堅固的墻壘,壹夜之間就完工。碰上城中缺箭,閻應元乘著無月的黑夜,用禾稈紮成人形,每個草人竹竿上掛壹盞燈,豎立在女墻之間,環城圍繞。讓士兵伏在城上矮墻後,擊鼓呼喊,佯裝要縋下城去偷襲的樣子。清軍十分驚慌,向城上發射如雨點般的密箭。到拂曉,得到的箭不計其數。他又派壯士夜裏縋下城潛入清營,順風放火,清軍亂作壹團,自相踐踏殘殺,死了好幾千。

清軍後退,離城三裏停下安營。攻城主帥劉良佐由騎兵簇擁著來到城下,向城上守軍呼喊:“我和閻君是老朋友,替我告訴閻君,我想要見他。”閻應元站在城上和他說話。劉良佐,是以前弘光朝的四鎮之壹,被封為廣昌伯,投降清朝的總兵。他遠遠地對閻應元說:“弘光帝已經逃走,江南再沒有國君,您及早投降,可以保證富貴榮華。”閻應元回答說:“我不過是明壹個小典史,還能明曉大義。將軍妳受土封侯,身為國家的重鎮,不能守住江淮,卻甘做敵人的馬前卒,有什麽臉來見我們城裏深明大義的士民呢?”劉良佐慚愧地轉身走了。

閻應元身材魁梧,蒼黑面孔,微有胡須。性格嚴厲剛毅,號令嚴明整肅。對於犯法的人,該用鞭笞貫耳的刑法,便絕不寬饒。但他輕財重賞,毫不吝惜。親自為受傷者包紮傷口,為死者備上等棺木斂葬,並灑酒於地哭祭。和壯士說話,壹定稱呼“好兄弟”,而不直呼其名。陳明選寬厚和悅,每次上城巡察,安撫慰勞部下,看到他們的勞苦之狀,有時甚至流出眼淚。所以兩人都能深得人心,士卒們樂意以死來報答。

在此之前,領兵在蘇州、松江壹帶攻城占地的貝勒,連破大郡之後,這時也以自己的軍隊增援攻城清軍。貝勒把兩員降將反綁,讓他們跪在城下勸降。兩員降將壹面勸說,壹面痛哭,滿臉涕淚。閻應元罵道:“吃敗仗的家夥,給敵人俘虜了不快點死掉,幹什麽還啰裏啰蘇!”貝勒又派人宣令:“只要殺掉四門首先起事的各壹人,我們就撤去包圍。”閻應元高聲回答:“寧可斬我的頭,憑什麽要殺害老百姓!”喝令傳話的清卒滾開。當時正逢中秋節,閻應元發給軍民賞月錢,軍民們分頭結伴帶著器具,登上城樓痛飲。許用德創作了五更轉曲,請善於歌唱的人引長聲調歌唱。歌聲和刁鬥聲、笳吹聲交織在壹起,過了三夜才告結束。

貝勒已經察城中無投降之意,攻城更加緊急。使用雲梯、沖車的敢死隊,盔甲都是用鑌鐵制作的,刀斧壹碰上就叮?作響,鋒口都被碰缺。炮聲日夜響個不停,百裏之內,大地因此而震動。城中傷亡壹天天增加,街巷上哭聲到處可以聽見。閻應元鬥誌昂揚地登上城樓,神情氣度壹如平日。清晨,下起傾盆大雨,到中午,有壹縷紅光從土橋方向升起,直射向城西。不壹會,城墻倒塌,清軍從煙火霧氣中冒雨蜂擁而上。閻應元率領百名敢死隊,四處出擊進行了八次巷戰,與他們遭遇的清兵被殺傷上千人。再要奪取城門,城門緊閉,沖不出去。閻應元料想已不能幸免,躍起投入前湖,但湖水太淺,淹不沒頭頂,因而自殺不成。而劉良佐又傳令清軍,壹定要生擒閻應元,因此他終於被俘。劉良佐在乾明佛殿上傲慢地兩手按膝伸腿而坐,壹見閻應元被押來,立即從席上躍起,扶住他痛哭。閻應元笑道:“有什麽可哭的呢?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只有壹死而已。”閻應元看見貝勒,挺身站立,不肯彎腰。壹名清兵用長槍刺穿閻應元的小腿,小腿折斷,閻應元跌倒在地。黃昏時,閻應元被壹群清兵押送到棲霞禪院。夜間,院裏的僧人不斷聽到高喊聲:“快點殺掉我!”壹直不停口。後來聽不見了,原來閻應元已氣絕身亡。

雙方在江陰城攻守作戰***八十壹天。圍城的清軍二十四萬,戰死的六萬七千,死於巷戰的又有七千,***損失士卒七萬五千有余。城中戰死的軍民,大約有五六萬,屍體縱橫堆積,滿街都是,但是竟然沒有壹個人向清軍投降。

城被攻破時,陳明選跳下馬來用短兵器作戰,到兵備道衙門前被殺。他身上多處負傷,手裏還緊握著刀,靠在墻壁上僵立著並不倒下。另有壹種傳說:陳明選壹家是投火集體自殺的。

我的體會是:《尚書·多士》序中說:“周公建好了成周,把殷朝的頑民遷往那裏。”但是,後世談論這件事的人,認為他們對周朝來說是頑民,對殷朝來說就是義士。盜跖的狗看見堯這樣的聖君也會狂咬,鄰居的女子會罵挑逗她的男子,他們當然是各自維護主人的利益。我小時候就聽說人們談起閻典史的事便贊佩不已,但已記憶不清楚了。過了五十年,在朋友家看到黃晞寫的關於江陰軍民死守孤城的文章,就從中采取素材寫成這篇傳記。閻應元這個小人物,原來不過是明朝的壹個典史,但看他的立功樹節,卻如此超凡入聖。啊,真是令人感動!

  • 上一篇:中考作文成功後失敗的素材
  • 下一篇:中國歷史名人小傳800到1000字左右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