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筆試材料分析題整理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筆試材料分析題整理

材料題壹:

唐老師布置學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過程和感受,給作文積累素材。誰知不久,小強爸爸氣勢洶洶地來到辦公室,對唐老師大吼:“老師,為啥娃兒回家作業不做,就玩泥巴?”唐老師沒有生氣,和顏悅色地對家長說:“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讀壹篇作文給您聽,可以嗎?”於是,唐老師就把小強在作文課上寫的作文讀了壹遍,大致內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壹輛“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料老爸壹見,就將他的“成果”狠狠地摔個粉碎,還罵自己不務正業,他非常難過……

讀罷文章,唐老師給家長講明為什麽要安排孩子回家做這樣的作業,家長聽後,連聲道歉,說:“是我不對,我還以為您就是讓學生玩呢!”

問題:

(1)評析唐老師與家長溝通的做法。(10分)

(2)試述家校合作應遵循的基本要求。(10分)

答:(1)唐老師與家長溝通的做法體現了正確的家校溝通理念,值得肯定與表揚。

①教師與家長的地位平等。家長和教師都是能夠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的教育主體,在對學生的教育中具有平等的教育地位。材料中,唐老師在面對家長的質疑時,能夠擺正心態,以平和心態去對待家長,體現了尊重家長、平等交流的理念。

②教師幫助家長獲得更好的教育方法。教師具有專業的教育理念、知識和能力,相較於家長而言,具備更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師要善於運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家長獲得更好的教育策略。材料中,唐老師針對學生的特殊情況做出了個別、深入細致的指導,並轉變了學生家長的觀念和認識,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家校合作中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①教育性。家校合作應使學生、家長和教師都能夠得到教育意義。

②發展性。家校合作應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尊重學生的個性與興趣需要,促進學生的多元發展。

③針對性。家校合作應該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④有效性。家校合作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發展,最終必須要完成預定目標。

材料題二:

楊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設計了這樣的教學導入:

同學們,在學習新內容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歡吃猴王做的餅。有壹天,猴王做了三塊大小壹樣的餅分給小猴子們吃。它先把第壹塊餅平均切成四塊,分給甲猴壹塊。乙猴見到說:“太少了,我要兩塊。”猴王就把第二塊餅平均切成八塊,分給乙猴兩塊。

丙猴更貪吃,它搶著說:“我要三塊,我要三塊。”於是,猴王又把第三塊餅平均切成十二塊,分給了丙猴三塊。老師想問問同學們,是不是最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為什麽要這麽切呢?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妳就清楚了。

問題:

(1)評析楊老師所設計的教學導入環節。(10分)

(2)小學課堂教學環節中常用的導入方式有哪些?(10分)

答:(1)材料中楊老師采取的導入方式是故事導入法。

故事導入法是指教師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本節課是數學課,若直接講解分數的理論知識,不僅學生難以理解,也容易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楊老師采取的導入方法具有以下幾個積極影響:

①具有針對性。楊老師的導入具有壹定的針對性,既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註意力,同時該故事也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進行展開,非常合理地引出教學內容。

②具有啟發性。楊老師的故事導入對學生學習新知識具有壹定的啟發意義,能夠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打開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新的學習內容。

③具有趣味性。楊老師的故事導入引人入勝,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處於渴望學習的心理狀態,這樣才有利於學生主動地學習新知識,而不是被動地枯燥地接收知識。

總之,楊老師通過給猴子分餅的故事引導出課題,不僅能夠吸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時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緊密聯系在—起的。

(2)小學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

①直接導入。即教師直接闡明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目標和要求的導入方法。直接導入是最簡單和最常用的壹種導入方法。

②實物導入。即教師在課前根據課文內容準備壹些實物,給學生提供感性認識和思維的依據,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師生雙方都有話可談。

③情景導入。即教師在上課時利用現有的綜合媒體,如幻燈、錄音、課件、視頻或圖片等,帶學生入情入境,引起學生的***鳴。

④提問導入。即教師通過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思維,引出新的教學內容的導入方法。

⑤復習導入。即教師通過帶領學生復習原有知識內容中與新知識相聯系的有關內容,提出符合學生知識水平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小測驗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作為新舊知識聯系的支點,以此導入新課。

⑥懸念導入。即在導入新課時,提出大多數學生看起來與本課教學內容無大關系,實則聯系緊密的典型問題,並能迅速激發學生思維的方法。

⑦故事導入。即教師通過生動形象地講述故事或事例來感染學生,從而順利、生動地導入新課。

⑧遊戲導入。即教師精心設計壹些知識性、趣味性強的遊戲,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情境的導入方法。

⑨實驗導入。即以實驗作為開啟新課的鑰匙,使學生在感官上承受刺激,能夠激勵學生的好奇心,增強求知欲的導入方法。

材料題三:

某小學四(3)班語文老師要求學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來談談自己的理想。學生甲:“我媽媽常對我說,‘如果妳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只能去當清潔工’。”學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妳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大學,考不上大學,只能像我壹樣去打工’。”學生丙:“老師經常告訴我們……”全班絕大多數學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像電腦裏設置的固定答案壹樣。

問題:

(1)妳如何看待“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成為絕大多數學生惟壹理想的現象?(10分)

(2)針對這壹現象,應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10分)

答:(1)理想教育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是學校、家庭與社會的***同責任。材料中小學生把考大學作為自己好好學習的理想是片面的、不科學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會環境的影響

傳統觀念使得人們普遍認為腦力勞動者要優於體力勞動者,因而,“考上大學”成為了人們奔向腦力勞動的壹個捷徑,人們普遍認為只有考上大學才能有壹個體面的工作,才能成為人上人。

②學校教育的影響

傳統的應試教育,使得學校和社會將學生成績與升學率作為評價學生和學校的惟壹標準,更進壹步說,能否考上壹個好大學,也成了評判學生能力高低與學校水平好壞的標準。

③家庭教育的影響

在社會和學校的雙重壓力下,加上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期望,使得許多家長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逼促孩子考上大學,同時也會相互進行攀比。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實踐活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與社會的發展。材料中的這種現象說明人們對學校教育的認識是片面的,沒有真正理解學校教育的本質,也沒有真正理解教育的目的。要知道,教育的重點並不在於讓學生考滿分、上大學,其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自我能力與素質,促進其健康全面的發展,以更好的姿態融入社會,並為社會發展做貢獻,從而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2)應當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幫助小學生樹立全面發展的觀念,在不斷促進自身德、智、體、美多方面發展的同時,促進個性、主動性和創新性的發展。

針對材料中的這壹現象,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對小學生進行理想教育要有層次性。只有有可能實現的理想才是科學的理想,只有符合歷史規律,具有現實依據的理想才是有可能實現的理想。理想教育要符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才更容易被廣大小學生及其家長接受,並能夠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②堅持正面灌輸。曉之以理,堅持正面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富有個性的理想觀念和價值觀念;要善於疏導,切記硬堵;同時要與德育的其他內容有機結合起來,使之相得益彰。

③教師與家長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動之以情,導之以行。通過實踐活動、榜樣示範引導等激發學生的內在情感,壹個對工作、對學生負責的老師,其言行都是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的生動材料,家長也是如此,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對事物產生正確的感性經驗。

④理想教育要滲透到學科教學、課外活動等學校壹切領域和家庭教育中去。堅持品德教育與智育相結合,在教育教學中,不僅要進行智育,更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質。此外,各種活動還存在大量的無形的為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教育材料,要重視理想教育內容的滲透。

材料題四:

小學數學教材中有這樣壹個問題:壹個服裝廠計劃做660套衣服,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孫老師把題目改編為:“六壹”兒童節要到了,我們三年級要參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裝160套,愛心服裝廠已經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現在離“六壹”兒童節還有2天,請妳幫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

巧妙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們濃厚的學習興趣……

問題:

(1)對孫老師成功的教學情境創設進行評析。(10分)

(2)闡述老師處理教材內容時的基本要求。(10分)

答:(1)對孫老師教學情境創設的評析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於學生而引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材料中孫老師教學情境創設的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

①教學情境的創設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水平。材料中的孫老師適當的降低的題目的難度,適應了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年齡特征,避免挫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②教學情境的創設註重聯系實際生活,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材料中的孫老師將枯燥的數學問題與兒童感興趣的六壹兒童節相結合,回歸生活,激發學生感興趣,進入探究學習的情境中,開發學生創新的潛能,使學生動起來,使教學活起來。

(2)教師處理教材內容時的基本要求

①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知道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教材的知識結構、理論體系,貫通教材的知識點,熟知教材的內容,並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

②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註意教材內容的基礎性與科學性。教師在處理教材內容時,既要使教授的內容有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又要保障其科學正確性,避免誤導學生。註意教材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的把握,合理控制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信息量的大小,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③了解學生的特點、規律與實際情況。在教學開始前要深入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實際發展水平來設計教學的起點;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需要與興趣、身心特點,註重教材聯系實際,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 上一篇:自動生成文章的軟件有哪些不抄襲的文章生成軟件推薦
  • 下一篇:誰有蘇軾的名篇詞啊,拜托啦——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