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怎麽寫好作文和日記

怎麽寫好作文和日記

要想寫好日記,完成這篇習作,首先應該明確以下問題:壹是要明確什麽是日記。因為只有明確了什麽是日記,我們才有可能知道寫些什麽,怎樣寫。

簡單地說,日記是我們壹大生活、學習活動的記錄。只要把自己在壹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選擇其中最有意義的記錄下來就是日記。也就是說,日記可以寫自己看到的或聽到的事物,也可以寫自己親身感受到的事情。

學生:老師,我明白了。只要把自己壹天中的所見、所聞、所感記錄下來就是日記對嗎?

老師:這只能說答對了壹半。我們還必須明確寫日記不是記“流水帳”,要註意選材和剪裁。每天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親身感受到的事情會有很多,得到的新印象、新感受、新經驗也很多,有不少也很有意義,都是寫日記的素材。但是,壹篇日記不可能把所見和所感的事全部寫進來,壹定要有所選擇。只應寫當天感受最強烈、體會最深刻,對自己教育意義最大的事情,而其余的則可略去不寫。否則,日記就會臃腫駁雜,中心不突出。

學生:老師,日記的形式只可以寫人記事嗎?

老師:不,日記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不拘壹格。寫心得體會、寫人記事、雜感評論、寫詩作文、摘抄摘錄……都可以。日記的長短、體裁都不受限制,最

適合於中低年級學生寫作訓練和片斷練習。

學生:老師,這麽說寫日記還有很多的好處了?

老師:是呀!我們不但可以通過日記檢查自己學習、思想進步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寫日記,思考、提煉素材、選詞煉句來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另外,壹篇日記也是壹篇小作文,寫日記還是提高我們寫作能力的壹條有效的途徑呢。除此之外,日記還為我們寫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是我們寫作的材料庫啊。

學生:老師,聽您這麽壹說,我們對寫日記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壹定把這篇日記寫好。

老師:好,但是妳們不僅要寫好這壹篇日記,還要堅持做到天天寫,日日記,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廢。這樣就壹定能寫好日記,提高寫作水平。但是,還有壹點要提醒妳們,在動筆寫日記前壹定要復習壹下日記的書寫格式。日記的書寫格式與書信的格式不壹樣。書信是把日期寫在正文後寫信人姓名的下面。而日記則是把年、月、日寫在正文開頭的上壹行,然後還要寫上星期幾和天氣情況,這樣便於日後查考。另外,動筆寫日記時,要認真思考壹下,把自己壹天生活、學習活動情況梳理壹遍,確定好日記內容,簡單列個提綱,然後再動筆去寫,這樣就不會在層次重點上出問題了。寫完後還要認真修改壹下,看看格式是否正確,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是否遺漏;看看日記內容選擇的是否有意義,書寫的是否具體、生動,以及有無錯字病句等。

學生:老師,謝謝您的指導,我們壹定堅持寫好日記。

日記,是壹種不受時間、空間和寫作形式所限的文體。主要是作者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景、物的所見、所聞、所感,不拘形式地記下來。日記的材料從我們生活中來。

日記的方式靈活,小型多樣,可記敘、描寫,可說明、議論,可寫景、狀物,也可記事、抒情,從夏夜的星空,熱鬧的街市,路邊的花草,小鳥的啼唱,人們的音容笑貌,起居飲食,學習,勞動,都可以作為日記的內容。

寫日記,壹要勤於觀察,持之以恒,養成觀察的習慣;二要善於觀察,掌握觀察的方法;三要善於思考、富於想象,通過觀察,開拓思路,提高觀察能力,逐步提高作文水平。四要寫真情實感,反對虛假,這樣,就能培養我們誠實、樸素的品德。

寫日記是學習作文的壹種基礎訓練,這種訓練多了,就能解決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的問題。由於平時註意觀察、記錄,積累材料,到作文時就不會感到無從下筆了。長篇小說《昨天的戰爭》的作者孟偉哉同誌從壹九五壹年赴朝鮮抗美援朝前線後壹直堅持寫日記。他總結了四點體會和經驗:壹是鍛煉了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二是鍛煉了觀察能力和養成了觀察習慣;三是豐富了語匯;四是養成了拿起筆來就寫的習慣。這些體會和經驗,說明了堅持寫觀察日記的好處。

觀察有觀察圖畫和觀察生活兩種。在低年級,主要是觀察圖畫,到了中年級,就逐漸由觀察圖畫過渡到觀察生活。觀察生活又可分觀察自然和觀察人的社會生活兩個方面。小孩觀察生活,是從觀察自然開始的。

觀察,就是仔細看客觀事物和現象。觀察本身包含著看和想。也就是說,不但要求看得仔細,看得真切,還要看得出道理來。要能看出道理,就要學會動腦筋,認真思考。所以,觀察也是壹種學習的方法。

這裏給妳們說個世界上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註意觀察的小故事。

法布爾小時候,喜歡觀察昆蟲。他常常蹲在壹旁,靜靜地觀察蜘蛛如何結網,如何捕食飛蟲。他壹邊觀察壹邊想:為什麽蜘蛛網能粘住飛蟲,而蜘蛛自己卻不被粘住呢?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法布爾想出壹條妙計:他把蜘蛛輕輕地捉下來,用去油的溶劑把蜘蛛的腳“洗”過,再把蜘蛛放回蜘蛛網上,蜘蛛果然被粘住了。蜘蛛的奧密被發現了,法布爾是多麽高興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才能使我們有所發現,才能培養我們各種興趣,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眼界,鼓舞我們進壹步探索大自然的奧密。

觀察要有方法,要註意先後和層次。

壹、要由靜到動。無論觀察什麽事物,都要按照壹定的順序進行。習作例文(壹)《蝦》先寫“這蝦有六條腿,兩只大夾子。紅紅的身子足有三、四寸長。”接著寫了蝦的動態:“我逗其中壹只,它就把夾子舉起來夾我,連身子都立起來了。有時候它跌了個仰八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二、要由遠及近。不論采取哪種方法,都要註意掌握遠近觀察到的不同景物。如《參觀劉家峽水電站》先寫“我遠遠望見……”(遠),再寫下了汽車,我們登上大壩。……”(近),再寫“我望著壹條條伸向遠方的高壓電線出神,……”(近)要的,這就是運用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兩種方法來寫。《海濱小城》先寫浩瀚的大海,海天交界的水平線,再寫海上的帆船、軍艦,接著寫海邊的沙灘,城裏的庭院、花園、街道,是由遠及近壹層層寫來,遠近結合,層次分明。

三、要從整體到局部。如習作例文(三)《我愛葵花》先寫葵花的整體:“不像牡丹那樣絢麗華貴,沒有桂花那種撲鼻的清香,也不知秋菊姿態奇異,”然後分別寫了葵花的葵桿、葵葉和花盤。這就是從整體到局部來寫的,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四、人的社會生活是復雜的。掌握了觀察自然的方法,進壹步學習觀察人的社會生活就不難了。觀察社會生活,要從自己身邊開始,觀察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等自己比較熟悉的社會現象。習作例文(六)《爸爸戒煙》寫得那麽實在,那麽真切,那麽感人,說明小作者已經學會了從復雜的社會現象中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進行觀察、分析和思考,然後寫成了觀察日記。

考場作文是小學生在升級或升學的時候,對其作文水平的壹次全面檢驗。因為要求比較嚴格,壹些小學生怕考場作文。其實,考場作文和平時作文壹樣,沒什麽可怕的,只要註意以下幾點,就可以把作文寫好。

壹、要冷靜,心理不能緊張

考場作文雖然和平時作文壹樣,但因為是考試,又是獨立完成,身邊沒有老師或家長指導,又不許參考什麽資料,時間限制也嚴,到時就得交卷。又因為考場作文決定自己升級或升學的命運,所以壹些考生往往臨場產生思想壓力,惟恐考不好,於是心理緊張,有些怯場。即使平時寫得不錯,臨場也發揮不好,影響考試成績。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在考場上寫作文,思想壹定要冷靜,要沈著應戰,不能有太大壓力或緊張情緒。這是寫好考場作文的先決條件。

二、要仔細審題,不能見題就寫

寫考場作文和平時作文壹樣,要註意審題,弄清題意再下筆,不可見題就寫,以免跑題。審題的方法:

1.找準題目的中心詞,明確寫什麽。

2.看清中心詞有什麽限制,確定作文範圍。

3。理解題目要求,弄清註意事項。

考場作文除了正題以外,往往還有副題或註意事項,這些都要看清楚,要認真審題。

三、要註意選材,不能雞毛蒜皮什麽都寫

選材時,可把與題目聯系密切的事壹壹列出,或在腦子裏過壹遍,然後緊緊圍繞中心,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來寫,從而做到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作文是壹門課,上課,教師出題,學生圍繞題目思索,組織,分段編寫,至時交卷,教師批改,評分,發還,如是而已。

我當年也曾這樣理解。因為這樣理解,所以壹提起作文,心裏或眼前就有兩個影子晃動。影子之壹,這是嚴肅艱難而關系不小的事,比如說,課堂之上,如果寫不好,等第就要下移,不體面;考場之上,如果寫不好,分數就會下降,有名落孫山的危險。影子之二,作文要成“文”,文有法,如就題構思、開頭結尾、組織穿插等等,必須勤摸索,牢牢記住,執筆時還要小心翼翼,以期能夠不出漏洞,取得內行人的贊嘆。 兩個影子合起來,說是等於枷鎖也許過分,至少總是大禮服吧,穿上之後,就不能不正襟危坐,舉手投足都要求合乎法度。回想小學時期,作文課就是這樣兢兢業業度過來的。 那時候還視文言為雅語,作文爭取用文言,在兩個影子籠罩之下,壹提筆就想到聲勢,於是開頭常常是“人生於世”,結尾常常是“嗚呼”或“豈不懿歟”。老師當然也欣賞這類近於“套數”的寫法,因而多半是高分數,有時還留績,受表揚。自己呢,有不少年頭也以為這條路是走對了。 後來,漸漸,知道這條路走得並不對,即使不全錯,也總是膠柱鼓瑟。認識變化的歷程,河頭驛站,遊絲亂卓,相當繁雜,不能多說。打個比方,起初舊看法占據天平的壹端,因為另壹端是零,所以老壹套顯得很重。以後日往月來,讀,思,寫,新的成分逐漸增多,終於壓倒了舊的壹端。為了明確些,這新的成分,也無妨舉壹點點例。例之壹,某作家的文章談到,民初某有怪異風格的散文大家談他的作文老師,乃是壹本書的第壹句,文曰:“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好事者幾經周折,才找到這位老師,是清末上海張南莊作的怪諷刺小說《何典》。我幸而很容易地找到此書的劉復校點本,讀了,也悟出壹些為文之道,是“扔掉壹切法”。例之二是讀《莊子》,如《知北遊》篇答人問“道惡乎在”,說是“無所不在”,然後舉例,說“在螻蟻”,“在稊稗”,直到“在屎溺(尿)”。這是“扔掉壹切法”的反面壹路,“怎麽樣都可以”。壹面是法都錯,壹面是怎麽作都合法,這矛盾之中蘊涵著壹種作文的妙理,用現在的習語說是“必須打破框框”,或者說積極壹些是“必須解放思想”。 本篇的標題是“什麽是作文”,這裏就談在這方面的解放思想。作文是壹門課程,提到作文,我們就想到這是指教師命題學生交卷的那種活動,自然也不錯。不過,至少是為了更欣?諮?埃?頤腔故薔×堪遜?

圍放大才好。事實上,這類編寫成文的活動,範圍確是比課堂作文大得多。情況很明顯,課堂作文,壹般是10天半個月才有壹次;而在日常生活中,拿筆寫點什麽的機會是時時都有。這寫點什麽,內容很繁,小至便條,大至長篇著作,中間如書信、日記等,既然是執筆為文,就都是作文。總之,所謂作文,可以在課堂之內,而多半在課堂之外。 課堂之外的作文,可以不用標題的形式,或經常不用標題的形式。自然,如果妳願意標題,譬如寫壹封信完了,可以標個“與某某書”或“復某某的信”壹類題目。考察寫作的情況,大都是心中先有某性質的內容,然後編組成文,然後標題;作文課是練習,“備”應用,所以反其道而行之。學作文,知道壹般是文在題先,甚至無題也可以成文,會少拘束,敢放筆,多有機會馳騁,是有好處的。

課堂之外,凡有所寫都可以成文,因而文不文就與篇幅的長短無關。司馬光等寫《資治通鑒》,全書近300卷,是作文。《紅樓夢》第五十回“即景聯句”,不識字的鳳姐編第壹句,“壹夜北風緊”,李絝續第二句,“開門雪尚飄”,都只是五個字,也是作文。

文,目的不同,體裁不同,篇幅不同,寫法不同,自然有難易的分別。卻不當因此而分高下。壹張便條,寫得簡練、明白、得體,在便條的範圍內說,同樣是優秀的。前些年,提倡言文切合,有所謂“寫話”的說法。上面幾段主張作文的範圍應該擴大,是否可以說,作文不過是話的書寫形式,說的時候是話,寫出來就是作文呢?可以這樣說,因為種種性質的意思,都是既可以說出來又可以寫出來的。但那樣籠統而言之,並不完全對,或並不時時對。有時候,口裏說的,寫下來卻不能算作文。例如妳念杜牧詩《山行》,很喜歡,吟誦幾遍,怕忘了,拿起筆來寫,“遠上寒山石徑斜……”,這裏寫話,可不能算作文,因為不出於自己的構思。同理,像填固定格式的報表之類也不能算。還有壹種情況,思路不清,說話不檢點,結果話“很不像話”,應該這樣說的那樣說了,應該說壹遍的重復了幾遍,應該甲先乙後卻說成乙先甲後,意思含糊不清,等等,這樣的話,除非小說中有意這樣寫以表現某人的顛三倒四,寫下來也不能算作文,因為沒有經過組織。這樣,似乎可以說,所謂作文,不過是把經過自己構思、自己組織的話寫為書面形式的壹種活動。 顯然,這種活動無時而不有,無地而不有,就是說,遠遠超過課堂之內。這樣認識有什麽好處呢?好處至少有兩方面:壹是有較大的可能把課堂學變為隨時隨地學,因而會收效快,收效大;二是有較大的可能把與命題作文有關的種種膠柱鼓瑟的信條忘掉,

壹篇關於高考的文章:

作文占60分!筆者認為高考作文分值偏高,如是會導致學生盲目看重作文而忽略了基礎,最終又影響到作文,形成惡性循環。

高考語文畢竟不是作家比拼,應當重視語文基礎知識,而且這樣又可以有助於作文的提高,從而又反過來鞏固基礎。

筆者認為高考作文占50分為宜。壹百五十分:壹百分基礎,五十分作文,而且“發展等級”占15分。由於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學生們不是不想創新,而是不敢創新,而“發展等級”正是學生發揮創意的舞臺,我們應當對此加大關註,與素質教育逐步接軌。

最後,筆者認為還有壹點會影響學生作文,那就是作文字數規定:不少於800字。字數的多少並不代表作文的優劣,而正是因為“不少於800字”,使多少學生形成了寫作啰嗦,表達欠簡潔的壞習慣。 故筆者認為可將作文字數下限稍降壹些。

以上是筆者對高考作文的淺薄看法。

利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與積累,前面已經敘述,此處不再贅言。此節只從閱讀與寫作關系的角度,來談利用多種途徑搜集與積累寫作材料的問題。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讀書時,養成了壹種獨特的習慣,就是凡是讀過的東西,他都要在活頁紙上認真地做摘錄,然後把摘錄加以分類,放進貼有各類標簽的文件夾裏。這樣不管需要用到哪壹條摘錄都可以馬上拿到手。

黑格爾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因為閱讀也是我們作文素材的來源之壹,是我們提高寫作水平壹條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已是人們熟知的有關讀書與寫作的古訓。勤記是幫助人們增長知識的有效手段,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這話告誡人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勤於手抄筆錄,手腦並用。只要堅持勤記,我們壹定能成為壹個知識的富有者,從而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

搜集與積累的途徑很多,主要的有利用圖書館和使用網絡。對於壹個善於搜集與積累的人來說,即使是平時聽別人說話也能夠搜集與積累到許多素材。因此,學習寫作就必須練就利用多種途徑(圖書館、網絡)隨時搜集、積累寫作材料的本領。

壹. 掌握做摘錄和卡片的方法。

1. 摘錄的意義

在讀書時我們常常會碰到許多重要的材料、重要的論點、自己欣賞的段落和精彩的詞匯語句,將這些摘錄下來就叫做摘錄。毛澤東同誌在學生時代就勤寫筆記勤做摘錄。他每次去圖書館,必定帶上三件物品:地圖、字典、筆記本。讀書時,凡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就立刻記在筆記本上。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也十分重視摘錄,他的“摘錄筆記本”多得不可勝數。他每天上午總是伏在壹張寬闊的書桌上寫作,身旁堆滿了筆記;下午到圖書館去,從大量報刊上摘錄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註重知識的積累,為他的小說創作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養成勤做摘錄、勤寫筆記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掌握豐富的知識積累寫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

2. 做摘錄卡片的好處

在中學生的寫作積累活動中,做摘錄卡片是常用的方法之壹。首先,它可以使中學生們壹舉兩得,既可以鍛煉自己的書寫能力,又可以在抄寫過程中進壹步體會摘抄文字的優點或者缺點。其次,摘抄時間可短可長,使用靈活。第三,摘抄時壹般使用卡片,卡片只要索引清楚,查找起來就會十分方便。

3. 做摘錄卡片的方法

做摘錄不能改變原文中的字句和標點,這是做摘錄的原則。

摘錄方式:對於字句不多的內容,可以整篇摘抄;文字較長的內容,如是新聞報道,只要抄下導語,能幫助記憶即可;如果其他類型的長文章也需要摘抄,那只要記下提要或論點和論據,就能幫助記憶全文的主要內容了。

摘錄方法:準備壹些卡片(可以到文具商店購買,也可以自己利用紙頁整齊裁出制作),摘錄時應先抄上原文的題目、作者的姓名、報紙的名稱、發表的日期以及版次,並在卡片的上方寫出分類標題,如“名人名言--談勤懇”。

請看文章: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

已故的著名學者、作家錢鐘書,被譽為“文化昆侖”。其《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註》等學術著作,援引的參考書目數以萬計,且涵蓋了文、史、哲、心理學等多門學科。有趣的是,他自己的藏書卻很少,他的書齋中有兩三個不大的書架,放著壹些工具書和出版社、作者贈送給他的書籍。他藏書不多,著書卻不少,這當中博覽圖書館書籍時所作的大量的讀書筆記發揮了重要作用。

讀書須作筆記,錢鐘書開始並不以為然。他在清華大學讀書時,自恃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連課堂上聽講都不作筆記,更不屑於課外讀書作筆記。他進清華後雖立誌“橫掃清華圖書館”,看書時卻只在書上用鉛筆寫劃,並不作筆記。他的同學饒余威在《清華的回憶》壹文中寫到錢鐘書時說:“他自己喜歡讀書,也鼓勵別人讀書。他還有壹個怪癖,看書時喜歡用又黑又粗的鉛筆劃下佳句,又在書旁加上他的評語,清華藏書中的畫線和評語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筆。”錢鐘書在清華,“宋以後集部殆無不過目”,畢業後到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時,在備課、寫文章的實踐中,方認識到讀書單憑記憶是不行的,遂開始讀書必作筆記,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本很厚,有普通練習本的四倍,上面寫得密密麻麻,有中文,也有英文,別人很難看懂。他每讀壹書,都作筆記,摘出精華,指出謬誤,寫下心得。他很珍重自己的讀書筆記,“文革”期間,他曾被下放到河南“五七”幹校勞動,行李箱裏也忘不了放上幾本字典、詞典和讀書筆記,壹有空便反芻似地閱讀。

他著書時,主要是參考讀書筆記。從1939年到1942年完成的頗有影響的文藝理論著作《談藝錄》,為何采用了傳統詩話的劄記式的寫法,其原因就在於利用讀書筆記之便。1956年,錢鐘書接受了編寫《宋詩選註》的任務之後,到北大圖書館和社科院文研所圖書館借到大批有關宋詩的書籍,諸如《宋詩紀事》《宋詩鈔補》《宋詩鈔續補》及各種宋人筆記、詩話、文集、方誌等,在閱讀時作了大量筆記,糾正了前人的錯誤,遂將壹本普及讀物編寫成了學術價值甚高的宋詩選本。1972年3月,錢鐘書夫婦從河南“五七”幹校返京,開始偷著寫《管錐編》,這部洋洋百萬言的學術宏著,主要資料來源就是錢鐘書寫下的五大麻袋讀書筆記,這些素材是他多年讀書心血的積累,整理成書稿又費時三年,自然還是用劄記形式。1979年此書壹出版,便轟動了學術界,此後壹版再版,成了學者們書架上的必備書。

俗話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此言不差。熟悉錢鐘書的學者都認為,錢的記憶力是驚人的,幾十年前讀過的東西還能記住,在現代中國學者中,除了史學大師陳寅恪外,沒有第二人能與他相比,外國學者說他的記憶是“照相機式”的記憶。即便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讀書筆記是錢鐘書攀上學術高峰的重要階梯。錢鐘書先生尚且如此,對於記憶力壹般的人來說,讀書作筆記就更為必要了。

讀了《錢鐘書的讀書筆記》妳壹定感慨萬分吧!壹代宗師治學給我們啟迪多多!做學問需要靈活的大腦和良好的方法,缺壹不可。文中所說的“讀書筆記”相當於我們介紹的“做摘錄與卡片”,只不過“讀書筆記”是專題的摘錄與分析,而卡片則是能夠五花八門包容許多的素材紀錄。

錢鐘書的夫人楊絳最近在《光明日報》上發表的近作《我愛清華圖書館》中稱,自己本來可以在宿舍裏讀書的,但偏愛去圖書館。她說,讀書如“串門兒”,借幾本書在宿舍讀是串幾家的“門兒”,而站在圖書館的長長的書架前,“家家戶戶”自由出入,幸無窮。可見讀書是錢、楊的***同誌趣,他們留學英國在牛津讀書時,錢將牛津圖書館戲譯為“飽蠹樓”(Bod le ian),以饕餮之蠹自詡。近年楊絳整理錢鐘書的筆記,計有外文筆記178冊34000多頁,中文筆記分大體數量與此相當;另有“日劄”23冊,2000余頁,加在壹起足足四十卷。楊絳說:“許多人說,錢鐘書記憶力特強,過目不忘。他本人並不以為自己有那麽‘神’。他只是好讀書,肯下功夫,不僅讀,還做筆記;不僅讀壹兩遍,還會讀三遍四遍,筆記上不斷地添補。所以,他讀書雖多,也不易遺忘。”(《讀書》雜誌2001年9月)

其實“先搜集材料,再按題作文”,就像我們看媽媽做飯壹樣,做飯要有米、有水、有菜……沒有這些怎麽能做好飯呢?正如俗話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和做飯壹樣,也要有生動充實的素材,豐富多彩的詞匯……。沒有語言、沒有素材,是寫不好作文的。當然,作文也有作文的技法,但是,如果不註意學習語言、不註意積累素材,腦子裏空空的,技法學得再多,作文也寫不生動、寫不實在,那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

二. 有選擇地剪報,有針對性地進行評析。

1. 剪報是壹種實用性很強的搜集素材的形式

我們每天都閱讀的報紙承載有大量的信息,如果我們每個月或每個星期都整理報紙的話,那麽將其中有用的材料剪下來,分類搜索就不是壹件難事。比如,愛好足球的同學搜集有關足球的信息,愛好旅遊的同學搜集關於旅遊的信息等等。

2. 剪輯下來的材料應該加以認真的評析

三言兩語寫下剪報時的初衷,那不僅僅是壹個材料的占有,同時還是壹個看法(思想)的輯錄。面對經過評析的剪報,我們能夠迅速分辨它的類別,也能看出自己思想的軌跡。這是壹種既提高寫作水平又促進寫作意識發展的好方法。

3. 剪報評析的方法

評析壹般分為“隨感式”和“評註式”。“隨感式”的評析相當於“讀書心得”,而“評註式”的評析即對文中的句、段進行分析;還可以從語言上分析……這樣分析使我們加深了對原著的理解,而且對提高文學的鑒賞力大有好處。

請讀下文:

學習鄭板橋

這裏不談鄭板橋生前就被稱為三絕的詩書畫,而是說要學他做人的明白。在文學史上,鄭並沒有多高的地位。但在當時,他也算壹代名流了。問題是:壹代名流怎麽看自己?在他被看做壹代名流的日子裏。

鄭第壹次刻印自己詩集時這樣說:“余詩格卑卑,七律尤多放翁氣息。二三知己,屢詬病之。好事者又促余付梓。自度後來未必能進,姑從諛而背直。慚愧汗下,如何可言。板橋自題。”

在為自己的詞抄作序時,鄭這樣說:“燮年三十至四十,氣盛而學勤,閱前作輒欲焚去。至四十五六,便覺得前作好。至五十外,讀壹過,便大得意。可知其心力日淺,學殖日退,忘己醜而信前是,其無成斷斷矣。”

嗟夫,我們真該向板橋前輩學習啊。

第壹要記住,要感謝:那老愛挑我詩詞毛病的,是我的好朋友。

第二條:忘己醜之日,便是完蛋之時。如果開始對著舊作沾沾自喜,恐怕就危險了呢。忘己醜越早,便越見可悲。切記,切記。

(阿夏)

這是壹篇“隨感式”的評析。屬於看完壹個材料就將感想記錄下來的壹種。

  • 上一篇:微信公眾號裏面的點餐堂食點餐裏面圖片和文字分類名稱那些怎麽修改?如下圖框出來的部分.
  • 下一篇:數學簡筆畫材料網站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