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蘇州園林的布局美,配合美,映襯美,層次美誰知道

蘇州園林的布局美,配合美,映襯美,層次美誰知道

園林是指依據地形、地貌、水體等自然因素巧妙地布置建築物、構築物、動植物等所構成的完整統壹的整體風景組合。它集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於壹體,是人們遊賞憩息場所。徽州古園林是我國江南園林的壹個派生體系。它涵蓋範圍較廣,既包括存在於徽州土地上的園林,同時也包括存在於徽州地域之外、以徽州文化理念為指導、供客居他鄉的徽州人聚會或賞玩之用的具有徽派建築風格的園林。

徽州古園林始於南宋。此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南遷至臨安(即今杭州),徽州成了南宋的大後方。隨著徽州與當時京城各種交往的日漸頻繁,園林意識也漸漸由西而入。所以徽州古園林在開始時有著較為明顯的杭州園林的痕跡。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才逐漸顯現出自己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以“天人合壹”為主導思想。由於受程、朱理學思想的影響,它註重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環境的統壹。

第二,以徽州文化內涵為基本內容。它的建築含有非常豐富的徽州文化內涵。從園林結構到園名構思,從景點名稱到景物布置,無不體現徽州文化的底蘊。

第三,以徽州地理山水為背景。徽州山水迤邐,丘陵起伏,地少形狹,山高水長,這樣的地理狀況制約著徽州園林的範圍、格局、體式。因此,靠山采形,傍水取勢,順其自然就成了其壹大特色。其實質就是師法自然。

第四,以徽州動植物和本土建材為建園素材。雖然它有少量有外來飾物作點綴,但絕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以徽州本土的動植物為素材進行裝點的,尤其是以徽州的梅、竹、松、石為基本素材建園,壹方面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求得園內構建與園外大環境的和諧與統壹。

第五,以徽派建築風格為基調。有的園林座落在庭院之中,與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築渾然壹體。有的園林雖然建築不多,但點睛之處無不彰顯著徽派建築的風韻。

第六,以幽靜怡人為目的。它雖然具有遊玩、觀賞、修身、養性、聚會等多種功能,但幽靜是第壹要義。因為修建園林,主要是達官巨賈們退隱後而享用的,或者是為退隱而做準備的。只有幽靜,方能修身養性,只有幽靜才能使人身心放松,延年益壽。

徽州園林可以按其所處的不同環境和功能不同而劃分為不同種類:壹類是顯赫家族自建自用的私家園林。如較為出名的有唐模的檀幹園,該園模擬西湖而建,故有“小西湖”之美稱;西溪南的果園,主人是明嘉靖間的巨富吳天行,園的設計者為祝枝山、唐寅;潛口的水香園,占地2000多平方米,氣勢宏大。明、清兩朝不少達官顯貴,文人名士遊過此園;富堨的娑羅園,為乾隆時名醫汪世渡的祖居別墅,因其子汪大順為皇帝治愈頑疾而得禦賜紅豆樹(即娑羅樹)兩棵,栽於園中,並以此而名之。也有壹類是寓情於景,小中見大的庭院園林。造園於庭院之中,是徽州園林的常見手法,利用宅院有限的面積,依照地形,運用山池、園藝、雕刻、書畫等多種手法,置山林於庭前,引流水於院後,疊山理水,巧妙布局。真正是庭院深深,詩情畫意,幽靜怡人,妙趣無限。庭院園林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西遞的西園。此園建造於清道光年間,磚砌的八字形門樓為入口,3幢樓房壹字形排開,以壹個狹長的庭院,將其連成壹體,庭院之中又以磚墻、拱形門洞及墻上長方形漏窗相隔,形成了感覺上的前園、中園與後園。如此處理,使得整個庭院處於壹種“隔與不隔,界與未界”之間,給庭院增添了幽深之美。再加上庭院中所置的石幾、石魚盆和假山、盆景與花卉,更是給人移步換景,美不勝收的感覺。另有壹類是官府享用的衙署園林。這類園林是官家自建自用的。中國傳統社會講求 “學而優則仕”,封建官吏大多是文人,其審美情趣,文人心態在衙署園林構築中均能得到較好的體現。如徽州府衙的環境就是“山水掩映,清幽雅致,綺麗豪華的佳境。”再有壹類是古剎鶴軒亦通幽的寺觀園林。古徽州儒、釋、道並存,寺、觀、庵兼備。寺、觀、庵選址通常為青山綠水之間,其院內受世俗和外部自然環境的影響,也作園林式地布置。當然,寺觀園林除了壹般園林特點之外,還有其宗教文化特色。所以,無論是徽州府城郊的聖僧庵還是歙南小溪村的叢林寺,均是四周竹樹陰護,內有蒼松修竹,桃花流水,而且均有表現佛學內容的名家創作的大型的羅漢壁畫。為寺觀園林增輝添彩。再有壹類是古老村口的水口園林。水口是古徽州人在自己村口刻意營建的以樹木、塔亭、廟宇為主要內容的成為村莊突出標誌的景觀區域。它是徽州村落整體建築中的“門戶”與“靈魂”。水口的樹木建築是村中大族族規中明確保護的,任何人不得隨意毀損。所以,水口園林雖然沒有圍墻保護,但所有村民為了自身的平安與豐成,也都能自覺盡力地去對其加以維護。

徽州古園林多種多樣,各式各樣的園林把徽州這塊古老的土地裝點成壹座大園林。使得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在城如在野”,“山水引入家”。它之所以量大勢宏,極盡精雕細刻,極盡曲徑通幽之妙,原因主要有三:其壹是徽州山水美,為它師法自然提供了可能;其二是徽州文化底蘊厚,為徽州園林的構建提供了奇思妙想;其三、徽商經濟勢力強大,為徽州園林的構建提供了強大的經濟支持。這樣,就讓我們今天還能享有如此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這壹遺產受到世界的矚目,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歙縣的壹家古典建築公司就應德國歌德故鄉的邀請,為其建造了徽州古園林式的春華園 ≤壹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走進古老的徽州園林≥

“壹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這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的壹句詩。這個曾讓湯顯祖“壹生癡絕”的徽州,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皖、浙、贛三省的交界處。這裏山嶽綿綿,橫亙著黃山、齊雲山(白嶽)及其余脈,纏綿數百裏,形成皖南的丘陵地帶。由於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加上獨特的地形,形成了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正是由於這樣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得徽州的古林形成了其獨特的魅力和風格。整個徽州就是壹個大的園林,壹個“中國畫中的鄉村”。

徽州黟縣的宏村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村中有明清古民居1300多幢。旖旎的湖光山色與古老的民居祠堂交相輝映,猶如畫中的鄉村。不同於江南古典園林之處的便是宏村沒有圍墻的界限劃分,環繞於村旁的層巒疊嶂的翠峰就是這個巨大的古典園林的圍墻。

≤徽州古民居的特點≥

徽州古民居的壹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分布廣泛。在包括婺源、績溪在內的徽州地界裏的千數以上的大村小莊裏,幾乎每個村莊都有古民居。據專家說,明代民居數以千計,而清代民居則數以萬計。徽州古民居的數量之多,建築風格之美,任何壹個地區都無法相比。它將民居建築推到了極至,在中國有史以來的民居建築中,徽州民居是壹座高峰。徽州民居建築,無論是古民居還是近代的仿古式民居,都有壹種強烈的、優美的韻律感。走進徽州,就走進了壹座巨大的園林。這裏的每壹個村落都依山傍水,十裏蒼翠入眼,四周山色連天。但這村落裏卻大都極少有樹,即便有,也是壹些供觀賞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樹往往在村外較遠的路口或山腳,並不影響村中的視線。從遠處看,壹堵堵翹角的白墻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壹幢幢民居的輪廓,像壹幅幅酣暢淋漓的水墨畫,又像壹幅幅高調處理的藝術照片。人在山中走,如在畫中行,隨時隨地都能領略迷人的畫意,隨時隨地都能感到醉人的詩情。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風流才子郁達夫被徽州的風光感染,寫了壹首《屯溪夜泊》的詩。詩中寫道:“新安江水碧悠悠,兩岸人家散若舟。幾夜屯溪橋下夢,斷腸春色似揚州。”徽州民居的外貌是恬淡而清秀的,有著獨特的審美趣味。如果妳再帶著閑淡的心境走進村裏,踏著青青的石板小路,靜靜地穿過幾條小巷,再走進幾戶人家看看,妳會有由恬淡進入醇濃的感覺。濃重的文化氣氛緊緊包圍著妳,時時催促妳去不停地觀看,還覺得眼睛不夠用。只要妳擡腳邁進壹家大門,就會迎面看到廳堂中間掛著的巨幅中堂,接著便會看到中堂下面佛龕上的自鳴鐘及其兩邊擺放著的各種瓷瓶、瓷筒,屬於古董類的藝術品,擡眼可以看到,隨手可以摸著。

在徽州,木、石、磚三雕最為出名,人稱“徽州三絕”,這“三絕”幾乎在每家每戶都可能看到。那些門坊、門罩、漏窗上的雕刻,壹戶之內少有雷同,窗檻、裙板、窗扇、斜撐等處,雕刻更為精美。在西遞村,有壹戶人家天井中的十二個門扇上雕刻著二十四孝圖,非常精細,雖然封建倫理觀念較為濃重,卻極有文化研究價值。

初到徽州的人看民居,滿眼都是高大的馬頭墻灰黑的魚鱗瓦,以及露了本色的木窗門板等這些居住的地方的景物。其實,徽州民居遠不是單純住人的房子,它是包括祠堂、家廟等建築在內的整體概念,沒有了祠堂也就沒有了民居。徽州從外地遷來的富家大戶極多,為了鞏固他們自己的地位,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聚族而居,形成了極強的宗法觀念和極嚴密的宗族組織。“社則有屋,宗則有祠”。宗祠是他們住宅不可或缺的配套工程,通過它來凝聚宗族裏的人心。

在明代以前,民間是不準祭祀始祖的,到了明代嘉靖年間,政府開始允許民間祭祀自己的始祖,從這時起,徽州宗祠才大量湧現。最有典型意義的是績溪龍川胡氏宗祠。它後枕龍山前伏獅山和象山,壹條古道橫陳前門,道外的龍川溪水環宗祠流過,註入新安江。站在小溪南岸往北看,宗祠中軸線上的影壁、平臺、門廳、正廳、前後天井,寢廳和特祭祠等建築物,均衡而對稱地排列著,縱深84米。加上東、西、北三堵無壹窗口的高墻,十多米的三重檐門樓以及從平臺到寢廳逐步上升的地平、門樓、正廳屋脊和寢廳屋脊又在空中形成三個高峰,這種深邃、高大和寬闊的比例關系,造成了宗祠的雄偉氣勢,心中漸漸升起壹種沈重的肅穆和浩渺的壓抑。

徽州宗祠,沒有壹句話,沒有壹處說教,無聲無息地立在那裏;但當妳走近它,繼而進入它的腹地,就會有壹種強大的精神包圍著妳,激動著妳,感染著妳,使妳不由自主地就接受了這種感染,接受了這種思想,哪怕是壹種暫時的感覺,這種感覺也會永遠地留在妳的記憶裏。這是古人的文明。現在再來看看徽州民居,與其說是壹種文化,不如說是壹種精神。

≤ 徽州的地理位置和歷史≥

徽州,這片古老神秘的熱土,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皖、浙、贛三省的交界處。這裏山嶽綿綿,橫亙著黃山、齊雲山(白嶽)及其余脈,纏綿數百裏,壹直延伸到近長江沿岸,形成皖南的丘陵地帶。由於地處中亞熱帶地區加上獨特的地形,形成了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這些都是徽州地區林木密茂,山清水秀的如畫風景的必要條件。正是由於這樣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得徽州的古典園林形成了其獨特的魅力和風格。整個徽州就是壹個大的園林,壹個“中國畫中的鄉村”。

徽州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古時稱“三天子之都”,遠在六七千年前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裏居住著壹支叫做山越的先民。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在秦漢時期就設置了郡縣,隋唐以來,名稱變更多次,直至北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是定名為徽州,沿用至今。歷史上,由於躲避戰亂和種族壓迫,北方的世家大族紛紛舉族南遷,進入崇山峻嶺的徽州。而徽州土地狹小,古徽人只好出外經商。到了明清時代,徽商稱雄江南,富可敵國,形成了“無徽不成商”的鼎盛局勢。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較高的生活休憩要求成為徽商在客居地和徽州老家建造大量園林的主要因素。更由於徽商重視詩書禮儀,有著較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審美情趣,徽州園林在徽商的影響下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古徽州的經濟≥

提起中國古代的商幫,首推必非北方之晉南方之徽莫屬了。徽商是中國明清時期十大商幫之壹。徽州人的商業活動起始久遠,明成化、弘治年間形成商幫集團,明嘉靖至清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雖然各種徽州文化現象肇始早晚不壹,但其極盛期卻同徽商鼎盛期基本吻合:新安理學始於南宋,元代、明代中前期最盛;新安醫學啟自東晉,盛於明清;徽派樸學始於明末清初,清乾隆年間達到頂峰;新安畫派始於元代,明末清初獨具風格 ,明萬歷年間,徽派版畫登峰造極 ;明清時期,徽派建築最為興盛;徽派盆景始自五代十國,明清時期達到高潮 ;徽菜始於南宋,明清時期自成體系;明萬歷年間,徽劇形成自己的風格 …… 這不僅僅是時間上的簡單巧合,而恰恰說明徽州文化對徽商具有某種依存關系。經過長期的商業經營,到了明清時期,徽商“資本之充實者,以萬千計,其次亦以數百計” ,“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新安大賈藏鏹有至數百萬者,其它二三十萬,則中賈耳” 。徽商富有程度可想而知。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法律、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為基礎的”,壹定的經濟往往孕育著與其相適應的文化。徽商充裕的資金為徽州文化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微州文化方方面面與徽商的關系充分說明了這壹點,就著本論文討論的主題,來探討壹下徽商經濟與徽州建築園林之間的縷縷聯系。

徽派園林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徽州建築師唇齒相依的。沒有徽州建築,徽州園林就不完整統壹,沒有徽州園林,徽州建築就形單影只。徽州園林中的樓臺亭閣、橋坊柱碑哪壹樣不是建築實體,哪壹樣不是園林的肌體,反之,徽州園林又處處襯映著徽派建築的美。所以說,徽州建築之於徽派園林是萬分重要的元素,徽州建築中最傑出的三雕藝術也對園林風格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是由於徽州園林與徽州建築具有不可分割的血肉聯系,故有人往往將其合稱為徽州園林建築。

≤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是歷史上的徽州(前稱新安郡)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無論在器物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還是在精神文化層面,都有深厚的底蘊和傑出的創造。徽州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

文化是壹種歷史現象,徽州文化亦然。東漢、西晉、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強宗大族的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中原文化,使這塊土地逐漸成了華夏名區。完全可以說,徽州文化是對中原文化的包容整合。南宋以降,這裏更是文風昌盛,人文薈萃,成了"東南鄒魯"、"禮義之邦"。如果說徽州文化的全面崛起始於北宋後期,明清時期達到鼎盛,那麽作為壹種極富特色的區域文化,它在全國領取風騷已約有800年之久。

徽州文化內涵豐富,在各個層面、各個領域都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風格。如新安理學、徽派樸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版畫、徽派篆刻、徽劇、徽商、徽派建築、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在文化的其他領域,有的雖然沒有形成流派,但所出的著名學者和傑出人物,則如秋空繁星,不可勝數。

國內外學者註意對徽州問題的研究,始於本世紀30年代。進入80年代後,以研究徽州歷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徽學"(或"徽州學")概念廣為傳播,研究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原徽州地區及國內不少城市及美、日、朝、新加坡等國家都相繼成立了專門的研究組織或機構。90年代後,徽州文化研究進入了新的階段,"徽學"被譽為與敦煌學、藏學比肩而立的中國三大地方學之壹。

  • 上一篇:電影《恐龍》的主題曲是什麽?張學友唱中文版。在哪裏?恐龍是很久以前的迪斯尼卡通。
  • 下一篇:十二生肖中龍的故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