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西廂記》戲曲背後的傳統思想文化

《西廂記》戲曲背後的傳統思想文化

《西廂記》 戲曲背後的 傳統思想文化

遊逸恬

中文摘要

本文從分析《西廂記》戲曲情節出發,分別從三個角度探討戲曲創作背後蘊含的傳統文化以及產生這種文化的原因。

關鍵詞 : 西廂記門當戶對科舉制大團圓

《西廂記》主要敘述書生張生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兩人在西廂約會,鶯鶯終於以身相許。之後又在崔母的極力阻撓下,張生不得不赴京求取功名,最終金榜題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壹、中國傳統婚姻“門當戶對”觀念

中國是壹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國家,自古以來都是以宗族制度和大家長制度為核心的社會集體,社會等級制度相當嚴密,父母、長輩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門閥制度也是深入人心,可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中,講究“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是沒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伴侶的,更談不上自由戀愛。

《西廂記》中,老夫人治家嚴謹,為人刻薄,門閥觀念深入其心。雖然相國已死,門庭冷落,家世漸衰,但她仍不忘自己是相國之妻,博陵崔氏、滎陽鄭氏的後代,企圖通過聯姻來維持門第、重振家業。在孫飛虎兵圍普救寺的危急關頭,老夫人獻出壹計,假裝將鶯鶯許配給張生,待張生想出計策,擊敗敵軍,解救眾生之後,老夫人自然要履行諾言,將鶯鶯許配給張生為妻,誰料情形不妙,崔張二人早已情投意合,老夫人卻變卦賴婚,要他倆結為兄妹,其根源是張生地位卑微,壹貧如洗,兩人門不當戶不對,她老人家是怎麽也不會將女兒嫁與壹個窮苦書生的。當得知崔張二人已私下結合之後,拷紅變成了被拷,老夫人不得不被迫承認他倆的關系,可她怎肯罷休,非逼得張生去考取功名,說道“俺三輩而不招白衣女婿,妳明日便上朝取應去。”她表面上慈眉善目,通明大義,事實卻尊崇權貴,極力維護封建門閥制度。

我覺得中國古代社會如此重視“門當戶對”,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壹,森嚴的等級制度導致了作為貴族與富戶的封建地主階級為了維護階級名望、家族權威及社會地位的長久性,常常會通過本階級內聯姻的方式來加強和鞏固本階級的統治及擴大統治範圍。因而,“門當戶對”的擇偶觀實質上就是壹種階層內婚姻,是同壹階層內擇偶男女雙方對各自所擁有的社會資源進行轉換的壹種慣常方式。作為被統治階級的農民,只能在本階層內尋找配偶。

第二,經濟因素的考量和現實生活的需要是造成當時社會盛行“門當戶對”婚姻觀的另壹重要原因。由於當時社會生產力的落後,人們在選擇結婚對象的同時不得不考慮婚後的實際生活,也就是說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的個人行為,還要和維持壹定生活所需要的經濟能力、老人的贍養、孩子的撫養聯系在壹起。這種現實的生活就需要在締結婚姻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對方的經濟條件,最低的要求也要和自己家庭的經濟實力相差無幾,如此才比較容易接受,婚後的生活才能有所保障。

二、“文人進仕”的科舉情結

科舉取士制度是我國古代壹項非常重要的社會制度,科舉的發展有其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中國的選官制度發展到壹定階段與社會發展相應的結果。“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只因讀書是通往科舉仕進的最佳通道,而科舉首次為全國上下沒有身份地位的讀書人提供了壹條公開、公平的晉身之路。因而,科舉成了窮人改變自身命運,光耀家門的最好渠道。

《西廂記》中,科舉考試引發了故事情節的展開,並貫穿始終,乃至劇末也還是以科舉作結。張生是該劇的男主人公,他之所以會來到普救寺與鶯鶯偶遇,還得歸功於科舉考試制度,“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小生就望哥哥壹遭,卻往京師求應。”張生此行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參加科舉考試,以求取功名,只因路過中原,要去探望好友,便在寺中借宿幾日,從而與相國千金美麗邂逅。但這位飽學之士在偶遇鶯鶯時,卻將功名利祿拋向九霄雲外,將23年的艱辛與努力置於十八層地獄,義無返顧地把追求自由愛情放在第壹要務。於是經史子集卻成了他追求愛情的幌子,在之後的歲月裏他相思難寐,更別說讀書學習了,在普救寺英雄救關,絞盡腦汁爭取愛情,終於愛情有望,卻遭崔夫人拒絕,以“俺三輩兒不招白衣女婿”為由,張生迫不得已,只能赴京趕考,未料到自己的愛情卻建立在功名的基礎之上“得官啊,來見崔夫人;駁落啊,休來見崔夫人”

這說明崔張之間的阻力依然存在,想要徹底消“科舉制度把中國文人與官僚仕途聯在壹起,隨除只有科舉仕途壹條路可走,因此中舉是解決矛盾著時間的推移,科舉與文人的聯系成為了壹種定勢。的關鍵所在。張生最後金榜題名,回到蒲州迎娶鶯文人為了實現自己建功立業的心願,總是試圖依托鶯成親,實現了“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23科舉這條所謂進身之路。這說明崔張之間的阻力依然存在,想要徹底消除只有科舉仕途壹條路可走,因此中舉是解決矛盾的關鍵所在。張生最後金榜題名,回到蒲州迎娶鶯鶯成親,實現了“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元代由於是少數民族統治,他們對先進文化的接受程度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在長時間裏輕視漢文化,從而輕視儒生,甚至長時期取消了科舉制。這對元代的文人來說無疑是壹種災難。社會現實粉碎了讀書人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文人雖然滿腹詩書,帝王之家卻不再收買。但是元代文人並沒有因科舉制度的中斷而放棄科舉夢面對現實的磨難,他們並沒有倒下,而是積極地尋求想,正是這種時時糾結於心的科舉情結讓他們新的出路。他們用自己的筆肆意書寫著胸中的憤懣創作了大量有著科舉情節的雜劇,在筆下的人物身和理想,以此來尋求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慰藉。王實甫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極有才華,然而科舉考試的取消讓他沒有了進仕之路,社會地位壹落千丈隨之所有的夢想都化成了泡影。劇中的張生寄托著他的科舉之夢。他筆下張生的中舉是他自己科舉夢想,張生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三、“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

《西廂記》中的張生,在中了狀元之後,才與崔鶯鶯“終成眷屬”的;王實甫成功地樹立了“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大團圓的典型。後世大團圓的故事中,基本上是遵循這個模式:主人公先經歷了種種艱難困苦的磨難和考驗,最終總以善良戰勝邪惡,夫榮妻貴來作為結局。

究其根源,我認為這與當時文人的思想有關,與他們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形成的傳統民族性格和心理特征有關。主要是因為兩個因素:第壹,中國古典悲劇大團圓結局可以宣泄痛苦的情感。大團圓是文人進行情感宣泄,達到自我調節的壹種有效的手段。雖然,這實際上是壹種虛幻的團圓,於現實並沒有多大的實質性改變,但在心理上,可以減輕痛苦,達到心理平衡。用大團圓結局宣泄痛苦的否定性情感,是古人解除痛苦,變否定性情感為肯定性情感的積極方法之壹。

第二,古人從大團圓的勝利中產生認同的心理機制。分享了別人的勝利和幸福,便會暫時忘記自己的苦難,沖淡了心中的痛苦,找到了精神的避風港。認同心理機制,雖屬望梅止渴,畫餅充饑,但是能在心靈上得到慰藉和安寧。第三,從文化特質的角度來看“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意識,強調多元的和諧、異質的協調與對立的消解,於有限中呈現無限,無限而又回歸有限,追求至真至普至美的圓融。”可以說,“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是大團圓現象深層次的文化根源,也深深地影響這壹文化現象的生長與傳承。

《西廂記》之所以取得這麽大的成就,應得益於王實甫在戲曲中註入了傳統文化,讓觀眾在看戲時產生***鳴,享受著戲曲帶給他們的滿足感。

很多人壹提到傳統文化,腦子裏浮現出的便是“封建”、“落後”等消極的字眼,甚至歷史高考標答中也寫著:“振興中國必須引進西方先進文化,否定封建傳統思想。”封建本是“封邦建國”的意思,今日演變為對清朝前存在過多的各種事物否定的稱法。如封建迷信,封建制度等等。

我個人覺得傳統文化依然延續至今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當代中國人。比如:“門當戶對”婚姻觀和從前相比,這個觀念確實淡化了很多,但依然還是父母替子女擇偶的壹個重要標準之壹。可能生活在同壹階層裏的兩個人會有更多的***同語言,生活方式習慣等。戀愛僅僅是個人的事情,婚姻倒更像壹種社會行為。還有古代科舉選官制。我個人覺得是隋煬帝制定的壹項非常了不起的社會制度。雖然到了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等禁錮了學者思想,但總體上來說還是給寒門學子開辟了壹條相對公平的,通往上層階級的道路,與從前依靠“舉孝廉”、“世族門閥”選官相比。而現代呢,也是通過“高考”這壹方式,讓許許多多寒門子弟改變了命運,通過自身的高水平考上的頂尖大學,接受精英教育,謀求壹份體面的職業,改善家庭的經濟條件,提升家庭的社會地位。

  • 上一篇:2022年小學教師個人工作計劃
  • 下一篇:如何看待肖戰和魏無羨的關系?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