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作文素材(創新與守舊)

作文素材(創新與守舊)

歷史上那麽多次變法不是創新嗎?

舉例:商鞅變法

主要內容有:

1 經濟措施:

1)廢井田、開阡陌

史記》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戰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所謂“阡陌”,指“井田”中間的灌溉渠道以及與之相應的縱橫道路,縱者稱“阡”,橫者稱“陌”。“封疆”就是奴隸主貴族受封井田的界限。“開阡陌封疆”就是把標誌土地國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規定,允許人們開荒,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賦稅則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來平均負擔。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2)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因棄本求末,或遊手好閑而貧窮者,全家罰為官奴。還招徠無地農民到秦國開荒。為鼓勵小農經濟,還規定凡壹戶有兩個兒子,到成人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出雙倍賦稅。

3)統壹度量衡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壹。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制造標準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國統壹施行。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統壹鬥、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度量衡的統壹的意義:第壹、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為人們從事經濟文化交流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第二、對賦稅制和俸祿制的統壹產生了積極作用;第三、有利於消除割據勢力的影響;第四、為後來秦始皇統壹度量衡奠定了基礎。

2 “獎勵軍功、加強集權”

1)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下令“有軍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為私鬥爭,各以輕重被刑”,以獎勵軍功而禁止私鬥。規定爵位依軍功授予,宗室非有軍功不得列公族簿籍。即“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榮華”。據《漢書》記載:“商君為法於秦,戰斬壹首賜爵壹級,欲為官者五十石”。所謂私鬥,並不是指壹般人打架,而是指“邑鬥”。“邑”是指壹般的城鎮,被奴隸主所占有。奴隸主之間為了爭奪土地、財產,經常發生爭鬥。新法規定不準私鬥,目的在於削弱奴隸主的勢力,加強封建中央集權。由於推崇戰功,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秦國在對外戰爭中,國力進壹步增強,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被動落後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長期不與中原諸侯會盟的被動局面,提高了秦國的地位。秦國還用武力逐步占有了土地肥沃、農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巴蜀地區和盛產牛馬的西北地區,社會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從而奠定了秦統壹的物質基礎。

2)除“世卿世祿制”,鼓勵宗室貴族建立軍功

《史記》記載,秦國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即依軍功大小定貴族身分之高低。該規定沈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因而,招致了他們的怨恨。《史記》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歷史上任何壹次變法,不僅是壹種治國方略的重新選擇,而且是壹種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這也是改革受阻的真正原因。

3)格戶籍制度,實行連坐法

為了加強封建專制統治,規定居民要登記戶籍。輕罪用重刑。將李悝《法經》頒布實行,還增加了連坐法。主要內容是:居民以五家為“伍”、十家為“什”,按照編制,登記並編入戶籍,責令互相監督。壹家有罪,九家必須連舉告發,若不告發,則十家同罪連坐。告發“奸人”的與斬敵同賞。旅店不能收留沒有官府憑證者住宿,否則店主連坐。

4)遍推行縣制

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小都鄉邑聚為縣”,“凡三十壹縣” (也有史書認為是41縣或36個縣)。縣設縣令、縣丞、縣尉等官吏。商鞅通過縣的設置,把領主對領邑內的政治特權收歸中央。該措施有力地配合了“廢井田、開阡陌”政策,用政治手段保證了土地私有。鞏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削弱了豪門貴族在地方的權力。

5)定秦律,“燔詩書而明法令”

建議請學生閱讀教材,全面理解該措施。得出結論:商鞅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排除復古思想的幹擾。然而,商鞅開創的“燔詩書”的高壓政策,不僅極端壓制了人民的思想,對於我國文化典籍也是壹種摧殘。

目的及作用:

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制的土地制度,開阡陌,肯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

打破奴隸主世襲貴族的特權,確定封建的等級制度,發展和壯大地主階級政治勢力;

實行中央集權,鞏固地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統治;

發展封建經濟,壯大地主階級經濟力量;

方便稅收和交換,加強集權制度;

在上層建築領域實行封建統治階級的專政

  • 上一篇:魯光 <<中國姑娘>>原文
  • 下一篇:拔刀珠和拔擊珠分別的合成素材 以及什麽裝有拔刀的技能點 點未滿也說下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