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編程學習大全網 - 人物素材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具體的意思是指?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具體的意思是指?

《靜夜思》 李白 chuǎng qiǎn míng yuè guáng 床前明月光, yíshìdì shàngshuáng 疑是地上霜。 jǚtóu wàng míng yuè 舉頭望明月, dí tóu sī gù xiāng 低頭思故鄉。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生於701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壹,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幹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壹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壹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壹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壹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余首,有《李太白集》。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編輯本段史書傳記 《新唐書·卷202·李白傳》 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颋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壹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遊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辟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遊並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辟為參謀,未幾辭職。李陽冰為當塗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舊唐書·列傳第壹百四十·文苑下·李白傳》 山東人。少有逸才,誌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父為任城尉,因家焉。少與魯中諸生孔巢父、韓沔、裴政、張叔明、陶沔等隱於徂徠山,酣歌縱酒,時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客遊會稽,與道士吳筠隱於剡中。既而玄宗詔筠赴京師,筠薦之於朝,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玄宗度曲,欲造樂府新詞,亟召白,白已臥於酒肆矣。召入,以水灑面,即令秉筆,頃之成十余章,帝頗嘉之。嘗沈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脫靴,由是斥去。乃浪跡江湖,終日沈飲。時侍禦史崔宗之謫官金陵,與白詩酒唱和。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宮錦袍,於舟中顧瞻笑傲,傍若無人。 初,賀知章見白,賞之曰:“此天上謫仙人也。”祿山之亂,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為江淮兵馬都督、揚州節度大使,白在宣州謁見,遂辟為從事。永王謀亂,兵敗,白坐長流夜郎。後遇赦得還,竟以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有文集二十卷,行於時。 《唐才子傳·李白》 白,字太白,山東人。母夢長庚星而誕,因以命之。十歲通五經,自夢筆頭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喜縱橫,擊劍為任俠,輕財好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徠山中,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自蜀至長安,道未振,以所業投賀知章,讀至《蜀道難》,嘆曰:“子謫仙人也。”乃解金龜換酒,終日相樂,遂薦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時事,因奏頌壹篇,帝喜,賜食,親為調羹,詔供奉翰林。嘗大醉,上前草詔,使高力士脫靴,力士恥之,摘其《清平調》中飛燕事,以激怒貴妃,帝每欲與官,妃輒沮之。白益傲放,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琎、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酒八仙人”。懇求還山,賜黃金,詔放歸。 白浮遊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禦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裏,不得騎驢?”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嘗乘舟,與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傍若無人。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度東南,白時臥廬山,辟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初,白遊並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白晚節好黃、老,度牛渚磯,乘酒捉月,遂沈水中。初,悅謝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或雲:白,涼武昭王暠九世孫也。編輯本段作者小傳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被稱為詩仙。編輯本段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本作的韻腳是:七陽;可"三江七陽"通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編輯本段註釋 1.靜夜思:在靜靜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懷疑,以為。 3.舉頭:擡頭。編輯本段譯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灑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層層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壹輪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沈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鄉。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 指井臺

參考資料:

《新課堂作文》 已經有學者撰文考證過。退休教師重解李白“床前明月光”,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程實將考證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刊物上,還和好友創作了《<靜夜思>詩意圖》 。 關於“床”釋義的爭鳴 壹解:李白說的床不是睡覺的床,而是壹個馬紮,古稱“胡床”。唐代的門是非常小的板門,不透光,窗也非常小,月亮是不可能進入室內的,尤其是當窗戶糊上了紙以後。所以這首《靜夜思》其實是坐在院子裏,而非大家壹直認為的室內。馬未都還以李白的《長幹行》來證明這個觀點,“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意思是小女孩拿了壹個小板凳坐在門口,小男孩騎著竹馬圍著女孩繞圈。“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漢樂府《孔雀東南飛》等。所以文中的“床”並不是睡覺的床而是凳子,“屋裏有張大床,小男孩圍著小女孩很曖昧地轉來轉去,就不是李白的原意了。” 二解:“床”即“窗”的通假字 三解 :這裏“床”作井沿、井欄桿講更合理些。理由如下: 1、我國古代的窗子還未能安裝上玻璃,人們為了防風禦寒,壹般都要給窗戶蒙上壹層紙。這在壹些武俠片中可以看到,壹些江湖俠客在漆黑的夜晚,用手指沾壹點唾液,輕輕把窗戶紙戳壹個洞……請問月亮能穿過窗戶紙在床前的地上灑下壹片銀霜般的月光嗎? 2、倘若窗戶沒有蒙窗戶紙,但古代的窗戶壹般有窗格子,月光透過這樣的窗格子,在床前的地上只會留下參差斑駁的光斑,不會形成大片的月光,恐怕難以讓詩人“疑是地上霜”。 3、倘若詩人住的是壹所簡陋的房子,窗戶沒有窗格子,窗子正打開著。但古時人們壹般把床靠房屋北墻安放,詩人躺在床上舉頭壹定望不到明月,看到的只能是屋頂,當然低頭的動作也無法做了。 4、倘若床是靠南墻靠窗戶安放的。該詩題目叫《靜夜思》,說明此時應是夜深人靜,月到中天。詩人躺在床上無須舉頭就能望到明月;而且依據月照的角度,月光可能照在床上而不是床前。 5、詩人深夜不眠,是否點燈?若點燈,恐怕月光不會在床前如銀霜潔白壹片。 6、倘若詩人夜深難寢,並未點燈,也未躺在床上,而是站在窗前,憑窗遠眺。這時詩人如果舉頭看明月:其壹,由於月已中天,詩人看到的恐怕只能是屋檐;其二,詩人站在窗前,身後必定留下身影,床前是否有足夠的月光讓詩人“疑是地上霜”。 7、井欄桿的周圍是供人們蹲著洗衣洗菜的光滑的空地。詩人夜深難寐,月下在井欄外的空地上獨自踱步。在這樣的井欄周圍,詩人才能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擡頭、低頭,動作自如。銀色的月光灑在這樣的開闊地上,自然讓他覺得“疑是地上霜”。更主要的是“井”在古代是家鄉的代稱。古時人們為了生活的方便總喜歡圍水而居,井的四周總聚集著住戶,人們便把八家住戶叫做井;通往水井的街道裏弄就叫做市井(北京的王府井就因井而得名)。這從井在古代的寫法就能看出來。在井邊幹活的小人物被叫做市井之徒。孩子們喜歡圍著水井嬉戲玩水,南京長幹裏的男孩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則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農村人也喜歡圍井而居,男子在井邊打水邊對話,村婦們在井沿四周空地上邊洗衣洗菜邊拉扯家常(原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井》也反映了這種情況);夏夜月下人們也喜歡在井沿四周壹邊納涼,壹邊聊天。水井成了當時人們公***活動場所、信息發布中心。井也逐漸就成了故鄉、鄉裏的代名詞。否則成語“背井離鄉”中“背對著井”就不能表示“離開家鄉”的意思了。詩人舉頭望著天上的壹輪圓月,低頭看著這樣有著家鄉文化內涵的井,說不定已想起家鄉老井邊熱鬧的場景,想起自己在井邊玩耍的快樂。我想,富於想象、善於聯想的詩人看著能夠借代家鄉的井當然容易引起對家鄉的思念,看著作為臥具的床只怕會讓詩人想起夢鄉而不是家鄉。 四解:駁以上觀點床之本義即坐臥的器具,《詩經·小雅·斯幹》有“載寐之牀”,《易·剝牀·王犢註》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說,講得即是臥具。 至於唐詩中說床者比比皆是,至少有點地位的唐朝人多睡在床上,何來“席地而居”?如膾炙人口的《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白居易·小臺》詩中的“六尺白藤床”;《白居易·竹窗》“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獨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輕紗壹幅巾,小簟六尺床。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李白·雜曲歌辭·長相思三首》“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猶聞香。”;《李嶠·床》“傳聞有象床,疇昔獻君王。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桂筵含柏馥,蘭席拂沈香。願奉羅帷夜,長乘秋月光。”《白居易·燕子樓三首》“滿窗明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霜月夜,秋來只為壹人長。”唐詩中還說到各色床,什麽象床、牙床、翡翠床、黃金床、玳瑁床等。明明有被,有帳,有枕,並用於睡覺,何雲“當時並沒有床這個名詞”?再說窗,如《白居易·竹窗》詩雲:“今春二月初,蔔居在新昌。未暇作廄庫,且先營壹堂。開窗不糊紙,種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與竹相當。”;《駱賓王·帝京篇》雲:“寶蓋雕鞍金絡馬,蘭窗繡柱玉盤龍。繡柱璇題粉壁映,鏘金鳴玉王侯盛。”;《杜甫·絕句四首》亦雲“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毛文錫·紗窗恨》有:“後園裏、看百花發,香風拂、繡戶金扉。月照紗窗,恨依依。”唐代的窗戶式樣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絕非僅僅是“墻上的直欞窗或高處設置的甕窗”。 其實,李白詩中的“床前明月光”講的就是月照床前。唐詩中寫“床前月”太多了,其中有哪壹條能改成井欄?為什麽有些人不把“床”當床,非要說成是井欄?原來他們懷疑唐代的人睡覺不用床。白居易在新昌蓋的房子,其窗幾乎和竹子齊高,怎麽不能透過窗子“看到庭院的事物”?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唐代有關明月照床的詩句也為數不少。如: 《元稹·春月》 春月雖至明,終有靄靄光。不似秋冬色,逼人寒帶霜。 纖粉淡虛壁,輕煙籠半床。分暉間林影,余照上虹梁。 《元稹·夜閑》 感極都無夢,魂銷轉易驚。風簾半鉤落,秋月滿床明。 悵望臨階坐,沈吟繞樹行。孤琴在幽匣,時迸斷弦聲。 《韋莊·清平樂》 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月光既然可以照在床上,躺在床上的人當然可以看到外邊的月亮,這有什麽好奇怪的?又有人提出這裏的床指的是“胡床”,也就是椅子。按此說法,詩人是坐在院中的椅子上看明月思故鄉的。“胡床”系東漢後期從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傳入中原,故曰“胡”。隋代改稱“交床”,唐代稱為“繩床”。胡床是壹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由八根木棍組成,坐面其上為棕繩聯結以為床面,床足斜向相交時可以放穩。胡床可以折疊,取放方便。漢以後,有許多關於胡床用於野外郊遊、野外作戰攜用的記載,魏晉以後被廣泛使用。《漢·應劭·風俗通義佚文·服妖》:“靈帝好胡服、胡帳、胡床,京師競為之。”《宋·陶谷·清異錄·陳設門》:“胡床施轉關以交足,穿便絳以容坐,轉縮須叟,重不數斤。相傳明皇行幸頗多,從臣或待詔野頓,扈駕登山,不能跋立,欲息則無以寄身,遂創意如此,當時稱‘逍遙座’。”《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十四:“今之交床,制本自虜來始名‘胡床’,桓伊下馬據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讖有‘胡’,改名‘交床’。唐穆宗長慶二年十二月,見群臣於紫宸殿,禦大繩床,則又名‘繩床’矣。”《明·高濂·遵生八箋》記載:“滕床,藤制,上有倚圈靠背,後有活動撐腳,便於調節高低。”《清·阮葵生·茶余客話》:“交木兩支,如交椅之稱。胡床,即交椅。”再細究壹下,詩人是坐在椅上的感覺應是“身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才對!而且唐朝詩人所言此物,壹般都不單獨稱“床”,不是說“胡床”,就是言“繩床”。“床”和“胡床”這兩個概念他們分得很清楚。全唐詩中涉及“床”這個物品的詩近九百首,幾乎都是這樣。如 : 《白居易·詠興五首·池上有小舟》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獨酌還獨嘗。 熏若春日氣,皎如秋水光。 《李白·草書歌行》 箋麻素絹排數廂,宣州石硯墨色光。 吾師醉後倚繩床,須臾掃盡數千張。 《崔融·從軍行》 依稀蜀杖迷新竹,仿佛胡床識故桑。臨海舊來聞驃騎,尋河本自有中郎。 《王維·登樓歌》 舍人下兮青宮,據胡床兮書空。 執戟疲於下位,老夫好隱兮墻東。

  • 上一篇:有哪些神話故事寫作文100字
  • 下一篇:年輕人創業需要具備哪些?
  • copyright 2024編程學習大全網